5《对韵歌》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对韵歌》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一上5《对韵歌》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是在传统蒙学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对韵歌》共3句。第1、2句是单字对的形式,囊括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第3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整篇课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本课配有一幅插图,表现了课文描绘的美丽景象,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认识“对、歌”等9个生字和绞丝旁1个偏旁。
2.会写“云、雨”等5个字和提1个笔画。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通过听读、图文对照等方法识记生字,读准字音。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识字兴趣,能正确书写本课的5个字和提1个笔画。
【教学准备】
课件、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板块一 联系旧知, 认识对子
一、谈话导入,揭题识字
1.师:小朋友们,我们学过这篇课文,还记得吗?一起来读一读吧!(出示《金木水火土》,生齐读。)
2.师:古人说话呀,就喜欢这样,一个“对”一个。他们把这样有趣的话编成了一首非常好听的儿歌,叫作“对韵歌”。他们主要用两本书学对对子,一本叫《声律启蒙》,一本叫《笠翁对韵》,我们今天学的这首儿歌就是从这两本书中选取出来,重新编写而成的。
板块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景象?
学生举手回答,师评价。
2.师带读,学生跟读,教师相机指导重点字字音:“风”“虫”是后鼻音。
3.自由读《对韵歌》,边读边圈画出自己认识的汉字。
4.学生汇报自己圈画的会认字,师正音。
板块三 精读课文,识记汉字
1.齐读第一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云、雨、雪、风是自然现象。
2.多元识字,学习“云”“雨”“风”。
(1)学习“云”字。
①展示“云”的甲骨文,引导学生利用上节课学习的象形字的特点识记“云”字。
②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自己见过什么样的云,借助图片进行总结补充:白云、乌云、彩云。
③师范读,学生跟读“云”组成的词语。
(2)学习“雨”字。
①展示“雨”的甲骨文,引导学生抓住“雨”字的特点,进行形象化识记:“雨”的四个点好像雨点儿从云朵里飘落下来。
②学生联系生活,说一说自己见过什么样的雨,借助图片进行总结补充:毛毛雨、大雨、雷雨、暴雨。
③师范读,学生跟读“雨”组成的词语。
(3)学习“风”字。
①小组开火车,说说和风有关的词语,看看哪个组的小火车开得最快!
②学生举手回答,借助图片进行总结补充:微风、狂风、东风、西风。
③师范读,学生跟读“风”组成的词语。
3.齐读第二句,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花、树是植物;鸟、虫是动物。
4.多元识字,学习“花”“鸟”“虫”。
(1)学习“花”字。
①引导学生联系生活想一想:你见过什么花?
预设:玫瑰花、荷花、桂花、菊花、牡丹花、梨花、梅花、迎春花。
②拓展联想:你想到了哪些样子像花的事物?
预设:浪花、雪花、棉花、火花、礼花。
③师范读,学生跟读带“花”的词语。
(2)学习“鸟”字。
①展示“鸟”的甲骨文,教师引导学生抓住“鸟”字的特点,进行形象化识记:“鸟”中间的一点好像它的眼睛。
②联系生活给“鸟”组词:小鸟、鸵鸟、翠鸟。
③师范读,学生跟读“鸟”组成的词语。
(3)学习“虫”字。
①展示“虫”的甲骨文,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甲骨文与现代生字的相似之处。
②联系生活给“虫”组词:毛毛虫、益虫、害虫。
③师范读,学生跟读“虫”组成的词语。
5.学生开火车读、同桌互读等多种方式来认读本课生字。
6.游戏检测,巩固生字:小小魔术师。
7.跟着音乐拍手读课文,在朗读中掌握字音。
板块四 学习笔画,指导书写
1.学习新笔画:提。
学生观察新笔画——提,师范写,提示书写要点学生边读笔画名称边书空。
下笔从左下到右上,从重到轻,收笔要出尖。
2.学习“云”字。
(1)师带读“云”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云”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3)师范写,提示学生“云”的书写要点。
★上横短。
★下横长。
★撇折从下横的中间起笔。
(4)生描红练写,师巡视指导及时评价。
3.学习“虫”字。
(1)师带读“虫”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虫”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3)师范写,提示学生“虫”的书写要点。
★“口”要写得扁一些。
★ 竖写在竖中线上。
(4)生描红练写,师巡视指导及时评价。

第二课时
板块一 品读课文,背诵课文
1.复习生字:生字卡片翻翻翻。
2.男女生合作对读,读完交流:你仿佛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学生举手回答,教师借助课件总结。
3.找一找:第三句和前两句有什么不同?
预设:“对”字前后的字数是一样的,一个字对一个字。两个字,对两个字。前两句是一个字对一个字,第三句是两个字对两个字。
师总结:这是对韵歌的一个特点,字数相同才能放在一起对对子。前两句是一字对,第三句是双字对。
4.齐读第三句,结合图片找一找第三句中的单字对。
预设:山对水,清对秀,柳对桃,绿对红。
师总结:山对水是事物对事物,柳对桃是植物对植物,绿对红是颜色对颜色,同一类的字才可以对对子。同学们,大自然变幻的天气,可爱的动植物构成了一幅幅迷人的画面。这些事物一对一对地写入对韵歌中,让我们伴着音乐再来读一读它。
5.背诵课文。
(1)看图片背课文。
(2)填空背课文。
( )对雨,
雪对( )。
花对( ),
鸟对( )。
山清对( )( ),
( )( )对桃红。
(3)全班齐背,同桌互背。
板块二 学习笔画,指导书写
1.学习“山”字。
(1)师带读“山”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山”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3)师范写,提示学生“山”的书写要点。
★中间的竖最长。
★竖折的竖段最短。
★竖向笔画之间等距。
(4)学生描红练写,师巡视指导及时评价。
2.学习“水”字。
(1)师带读“水”字组词,学生跟读。
(2)学生观察“水”字笔顺及笔画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3)师范写,提示学生“水”的书写要点。
(4)学生描红练写,师巡视指导及时评价。
3.拓展延伸,巩固练习。
(1)听歌曲《笠翁对韵》
天对地,雨对风。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2)巩固练习。
【教学反思】
《对韵歌》使学生获得了一种新的识字方法,让学生在快乐中去感受自然的美,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从而提升学习语文的兴趣。教学本课以读为主,教师教读、自由读、对读、拍手读,读的形式多却不让学生听读感到乏味,在读中读准了字音,记住了对子的内容,为背诵课文搭了梯子、降了难度。识字是低年级教学的重点。本课运用多种形式进行识字教学,重在书写指导,一笔一画逐一示范。只有养成了认真书写的好习惯,学生才会从中感受汉字的魅力,从而认真写好每一个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