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泉州市永春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开学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永春一中2025年9月高二年期初考检测历史科试卷(2025.9)
考试时间75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1954年,一位记者在记录一场盛事时写道:“他们从车床边来,从田地里来,从矿井来,从海岸的防哨来。放下钳子,放下犁耙,放下笔杆、圆规······同他们所爱戴的党和国家领导人在一起,商量着国家大事。”这反映出当时()
A.人民民主主体具有广泛性 B.社会阶级状况完成了重塑
C.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深化 D.政治协商制度的发展完善
2.关于居住在澳门的华裔国籍问题,1986年中葡两国谈判后最后商定:中国政府同意持有葡萄牙护照的澳门华裔持葡方证件去其他国家和地区旅行,但在澳门特别行政区内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其他地区不得享受葡萄牙的领事保护,也不能将葡萄牙旅行证件传给第二代。这一处理方法
A.丰富了“一国两制”思想 B.显示出“另起炉灶”决心
C.损害了中国司法自主权 D.体现出“真实亲诚”理念
3.古代印度早期佛教僧团内部以受戒时间长短的修行资历为序,而非出身地位;佛教经典认为,“若仅凭出身便可纯洁,则狗与蛇亦能成圣者?”由此可推知,早期佛教()
A.宣扬“忍耐顺从” B.沿袭婆罗门教教义
C.冲击了种姓制度 D.适应了统治者需要
4.公元前4世纪末至前3世纪早期,受到从亚洲归来的马其顿士兵描述的影响,希腊学者迪西亚库绘制了基于实测数据的世界地图,认为亚洲面积大于欧洲,挑战了荷马时代的传统观念。这主要得益于()
A.丝绸之路的开通 B.亚历山大的远征
C.罗马帝国的扩张 D.希腊殖民的扩展
5.根据《末日审判书》的记录,英格兰国王威廉一世(约1028-1087)的弟弟贝叶主教奥托的184个庄园中,只有7个是留作直接经营的。12世纪初,牛津郡最大的几个领主均选择将自己1/3到2/3的地产租赁给承租人以换取租金。这些现象的发展()
A.反映了土地制度的变革 B.增强了领主的经济实力
C.推动了经济结构的转变 D.促进了劳役制度的发展
6.印加人在天文、历法和数学领域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在其首都库斯科,印加人在城东、城西建有4座天文观象台,中心广场另设一座。根据长期的观测,印加人测得地球运行周期是365天零6小时,并据此制定了太阳历。这说明印加文明()
A.重视农业的发展 B.代表古代天文学最高水平
C.重视宗教的仪式 D.致力于人类早期地外探索
7.图1所示变化()
图1 1500-1820年英国物价指数的演变表
A.引起欧洲贸易中心转移 B.得益于工业革命的开展
C.导致封建领主收入剧增 D.提升了资产阶级的实力
8.1543年,波兰科学家哥白尼发表《天体运行论》,提出“太阳中心说”,建立起一种新的宇宙观;同一年,尼德兰医生维萨留斯发表《人体构造论》,论述了人的骨骼、肌肉、血液、神经等7大系统,是解剖史上的里程碑。二者都( )
A.为现代科技革命准备了条件 B.体现了理性主义的思维方式
C.为文艺复兴运动奠定了基础 D.用实验方法进行了科学验证
9.长期以来,《大宪章》的核心术语“libertas”被解读为“自由”,《大宪章》由此被断定具有自由、权利、民主等现代性。近年来,有学者指出“libertas”在原文中的本意是国王赐予的特权。据此可知,史学研究中( )
A.应关注历史语境 B.现代学者结论更为可信
C.应重视史料辨伪 D.阶级立场影响历史解释
10.有学者指出:巴黎公社的诞生绝非偶然,它既源于19世纪法国资本主义矛盾的总爆发,又继承了18世纪法国大革命中“人民主权”的思想遗产,更吸收了里昂工人起义、第一国际等早期工人运动的斗争经验。该学者在此强调,巴黎公社的产生()
A.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成熟 B.主要依赖工人运动的经验积累
C.背离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体系 D.是历史传统与现实矛盾的交汇
11.19世纪末,法国计划将西非变为“第二个印度”,比利时国王力图垄断刚果贸易,英国则鼓吹在非洲占领新的领土以安置人口与倾销商品。这表明当时()
A.列强间的殖民竞争趋于白热化 B.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已形成
C.非洲逐步沦为欧洲经济的附庸 D.大西洋贸易主导权已完成转移
12.比较下表所列的两次战役的差异,最能说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军事变革的是(-7
战役名称 持续时间 日均弹药消耗量 主要交战方式
凡尔登(1916) 10个月 40吨 步兵堑壕战
库尔斯克(1943) 50天 480吨 装甲集群突击
A.战争正义性影响士兵的士气 B.工业生产能力决定战争胜负
C.战争的机械化形态显著增强 D.制空权成为战役的核心要素
13.下图为1956年苏联宣传漫画《殖民主义的面孔》,该宣传漫画对比了“新”和“旧”殖民主义者,旧殖民主义者蛮横无理、残酷压迫殖民地人民;新殖民主义者“向不发达的国家提供援助,但里面却隐藏了手铐。”该宣传漫画间接反映了()
A.二战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 B.世界殖民体系最终解体
C.战后世界各国加强经济合作 D.美国霸权主义的隐蔽性
14.1950年至1970年,日本从国外引进了一千多项电子技术专利,其中约85%来自美国。索尼公司迅速成长为半导体产业巨头。同时,1965年至1970年,日本约60%的电子产品销往美国,到1970年,日本电子消费品在美国市场的份额达到35%。这一状况()
A.使日本成为第二大经济体 B.源于日本的非军事化战略
C.与美国冷战政策紧密相关 D.可能会导致美日贸易争端
15.1952年,苏联集体农庄播种机械化程度达到87%,联合收割机收割的农作物达到了70%,休耕犁耕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6%,棉花种植机械化程度达到了98%,但是1952年的粮食产量和一战前1913年粮食产量差不多。这说明()
A.苏联工业化的成效显著 B.集体农庄与工业化相适应
C.赫鲁晓夫改革的必要性 D.新经济政策逐渐丧失作用
16.20世纪60年,美国重点发展空间技术,制定阿波罗计划(Project Apollo)。美国从1961年开始组织实施一系列载人登月飞行任务,历时约11年。政府拨款250亿美元,共有120所大学、2万家企业、400万人参加。据此可知,第三次科技革命()
A.主要依靠政府规划和投资 B.体现了科学技术社会化
C.科学与技术开始走向结合 D.体现了企业的生产需求
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题8分,18题8分,19题24分,20题1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古希腊罗马作家笔下的赛里斯
记录时间 有关赛里斯的相关信息
第一阶段 《公元前1世纪以前) 物产:羊毛树 特征:长寿 地理:临近印度
第二阶段 (公元前1世纪一公元2世纪) 物产:羊毛树、利箭、战车、面纱、铁、皮货 特征:身材高大、红头发、蓝眼晴、贸易方式奇特 地理:临近印度、毗邻斯基泰人(游牧在中亚草原地带)事件:遣使至罗马,东地中海商人亦曾至赛里斯
第三阶段(公元3世纪以后) 物产:羊毛树、战象、铁 特征:遵法、禁杀淫盗和拜偶像、文明开化、彼此和睦地理:南接印度、气候宜人、森林丰茂
注:“羊毛树”指古希腊和古罗马人对丝生产的一种想象。
-摘编自【法】戈岱司编《希腊拉丁作家远东古文献辑录》
你认为赛里斯是哪里?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阐述理由。(8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8分)
材料 二战结束后,第100部队的陆军兽医西村武志等人向驻日盟军司令部揭发第100部队长官进行人体活体实验(举报信如图所示)。
东北光复后,接受调查的长春市民王均(曾在第100部队中担任过车夫)说,当时(日军撤离前夕)他看到部队办公室门前有人用汽油烧毁数千张照片,烧了一夜还未烧完。
1949年春,一些村民在第100部队旧址附近挖马骨做肥料的过程中挖出了人骨,并且越挖越多。村民们还发现了巨大的尸体掩埋场。
1950年,苏联莫斯科外国文书籍出版局印发《前日本陆军军人因准备和使用细菌武器被控案审判材料》显示,日军曹长(上士)实验员三友一男供认,他在第100部队里参加了用活人做细菌感染或毒物药杀实验。一些人是在没有察觉的情况下服下了掺在食物中的实验毒药,每个人都被要求多次食用这些有毒食物,以供实验员观察。三友一男证实,为了保密,用作实验的人在实验完成后都被采取注射有毒物质等方式杀害。
-据刘硕、张博宇《苦难见证:揭秘侵华日军细菌战第100部队》等
指出材料中的史料类型(两种以上,按史料形成早晚或呈现形式分类均可),并以此为例说明多种史料的搜集对历史研究的意义。(8分)
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4分)
材料一
“铁锈地带”是指以传统制造业为核心,因产业衰退、工厂倒闭而经济萧条的工业地区。该概念最早用于描述美国东北部-五大湖工业区(如底特律等),后来也适用于全球类似地区(如德国鲁尔区、中国东北等)。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全球石油危机和日本、德国等国的汽车工业兴起重创了美国的汽车工业。美国的汽车生产急剧萎缩,工人大量失业,一些大公司撤离了底特律。市政府的税收进一步减少,捉襟见肘靠借债度日。几十年里,底特律市以各种方法来吸引投资试图改变困境,但都难以奏效。最终底特律在2013年宣布破产,成为了美国第一个破产的大都市。
-摘编自《底特律,那座破产城市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材料二
2003年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战略”,推动国企改革、发展高端装备制造和新兴产业。2017年以来,东北通过“对口合作”机制引入长三角技术与管理经验,并依托中俄合作发展跨境产业。2023年辽宁高端装备制造业增速达8.7%,呈现复苏态势。2024年,以沈阳、大连为核心的“沈大工业母机集群”入选工信部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标志着东北高端装备制造迈入新阶段。
-摘编自《重振雄风再出发-东北以改革创新奋力迈向全面振兴》
(1)根据材料一归纳“铁锈地带”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底特律产业转型失败的原因。(12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析中国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复苏。(8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传统工业区振兴的认识。(4分)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2024年3月,故宫博物院举办了“璀璨波斯-伊朗文物精华展”,选取伊朗这一丝绸之路上文明交汇的典型空间,展示中国与西亚之间跨越千年、互学互鉴的物证,探寻“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文明发展之路。
参照故宫博物院的策展思路,任选世界历史上一个文明交汇的区域,自定展题,撰写一篇展览介绍词。(要求:展题与区域明确,介绍词观点正确、史实准确、逻辑清晰、阐述充分。)
永春一中高二年期初考检测历史学(2025.9)试卷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C B C A D B A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C A D C B
17.【答案】(8分)
赛里斯是中国。(2分)
理由:古希腊罗马记录的“羊毛树”对应中国丝绸生产;“遣使至罗马”与汉代丝绸之路交流相符;地理描述“临近印度”“毗邻斯基泰人”与中国地理位置吻合;“文明开化”等特征与中华文明相符。这些记载虽有想象,整体指向中国,反映古代中西通过丝绸之路的间接交流。(任答3点,6分)
18.【答案】(8分)
史料类型:一手实物资料;二手口述史料;历史遗迹;二手档案资料。(答出两点即可)(4分)
意义:有利于还原历史细节;可以相互印证,证实日本侵略者的罪行;揭露被日本蓄意掩盖的罪行(填补核心史料被毁的缺憾);强化并补充中华民族的集体记忆(对苦难历程的集体记忆);推动近现代历史研究方法(媒介)的进步。(答出两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亦可)(4分)
19.【答案】(24分)
(1)特点:产业结构单一(传统制造业为核心);具有普遍性;转型较为困难。(6分,每点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原因:过度依赖传统工业,未能培育新增长点;政策失灵;经济全球化的冲击(制造业外迁至发展中国家);石油危机;应对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冲击创新不足;社会矛盾;财政困难。(每点2分,答出其中3点即可得6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评析:随着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以传统制造业为核心的老工业基地遭到严重冲击。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实施“东北振兴战略”,因地制宜,引进技术和管理经验,积极与世界接轨。东北老工业基地的转型复苏,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8分)
(3)认识:坚持创新驱动;平衡政府与市场的关系;注重人才战略;加强合作共赢。(每点2分,答出2点即可得4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0.【答案】(12分)
示例
区域:地中海地区
展题:跨海遗珍--地中海世界文化交流展
介绍词:地中海位于欧亚非三洲交界之处,作为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希腊、古罗马等文明在此兴起,交相辉映。
公元前4世纪晚期,亚历山大远征,开启了历时300左右的环地中海的“希腊化时代”。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文化在碰撞中交流。
古罗马兴起后,征服地中海周边地区,维持了200多年的和平,地中海地区经济贸易发展、文化交流增强。
公元8世纪,阿拉伯帝国地跨亚欧非三大洲,阿拉伯商人的足迹遍及各地,地中海海上商路成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
文明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本次展览集合地中海地区重多珍贵文物,向您叙说地中海世界文化互动的精彩故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