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3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和宗旨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我国对外政策的宗旨、基本目标、基本立场、基本准则等;理解我国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作的贡献;了解中国实施的和平发展战略是以和平方式实现发展、为和平而发展的战略。2.能力目标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如分析我国外交政策的具体实践。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关注我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培养和平观念,热爱和平,树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信念。【教学重难点】重点: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难点: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课前准备】1.我国外交活动热点材料搜集与整理2.导学案的印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了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了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活动:今年是新中国成立六十一周年,六十一年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在外交方面也是硕果累累,请同学们举例说明。我国外交成就的取得离不开我国的外交政策,今天我们一起学习最后一课《我国外交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板书)。(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1.自主学习本课涉及的1个概念: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学生独立查找相关内容,然后通过小组之间的交流修正补充,完成相关概念的建立。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协作能力。2.精讲点拨探究一:我国外交政策的决定因素?。国家性质和国家利益决定外交政策探究二:中国参加联合国的维和行动。这体现了什么?教师点评:我国外交政策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使得我国在开展外交的时候,奉行“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中国一向致力于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世界上有着良好的声誉。探究三:我国外交活动的基本立场?教师点评:为了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我国在开展外交的时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立场。①含义:在国际事务中坚决捍卫国家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际问题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②主要表现:略。例如:台湾问题、西藏问题、中国在安理会的投票。探究四:孔子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南沙群岛及其附近海域历来属于中国。鉴于南海周边国家对该领域提出不同领土要求,中国政府在不放弃主权的前提下,从尊重现实出发,提出“主权归我,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原则。这说明什么?教师点评:我国在外交上还提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探究五:在朝鲜核问题上如何体现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内容?(学生分组讨论,小组代表发言,学生互评,教师总评)材料一2009年5月25日,朝鲜中央通讯社发表新闻公报说,朝鲜当天“成功地进行了一次地下核试验”。6月12日,联合国安理会一致通过第1874号决议,对朝鲜5月25日进行核试验表示“最严厉的谴责”,并要求朝鲜今后不再进行核试验或使用弹道导弹技术进行任何发射。材料二围绕朝鲜核问题,我国在这一问题上的基本立场是朝鲜半岛无核化,同时也应解决朝鲜提出来的安全关切。真诚地希望有关各方能保持克制,从维护朝鲜半岛和平与稳定的大局出发,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上,通过对话和谈判努力寻求以和平外交的方法解决有关问题。①主张朝鲜半岛实现无核化,和平解决朝鲜核问题,维护朝鲜半岛的和平与稳定,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基本目标。②根据朝鲜核问题本身的是非曲直自主地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③提出应解决朝鲜提出来的安全关切,强调在平等和相互尊重的基础,通过对话和谈判解决朝核危机,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的原则。(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参照板书),并进行总结。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学生的概括过程也是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理解程度的过程。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能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板书设计】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一)我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1.决定因素2.基本内容(二)我国外交政策的调整1.新中国成立后2.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