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考预测卷(一)注意事项:1、化学试卷共17小题,总分40分。化学与物理考试时间共120分钟。2、试卷包括“试题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考试结束后,请将一并交回。3、请务必在“答题卷”上答题,在“试题卷”上答题无效。4、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Ca-40 Fe-56。一、本大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1分,共12分。每小题的4个选项,中只有1个符合题意,请将选出的选项序号填入答题卡内1. 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天工开物》中描述的下列情景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海卤晒盐 B. 火药爆炸C. 伐木制舟 D. 纺纱织布2. 化学与人类的身体健康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霉变大米淘洗后就可以食用B. 喝牛奶可预防佝偻病和骨质疏松C. 幼儿及青少年缺钙会引起甲状腺肿大D. 人体缺少维生素A会引起坏血病3. 2022年3月23日,“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给青少年带来“天宫课堂”第二课。空间站的建设过程中使用了大量的金属材料,下列有关金属材料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合金一种化合物B. 日常使用的金属材料,大多数属于合金C. 钛和钛合金广泛应用于火箭、导弹、航天飞机等D. 若将废旧电池随意丢弃,会造成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4. 我国著名科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张青莲教授主持测定了铟、铱等近十种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相对原子质量测定作出了卓越贡献。关于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铟原子的中子数为49 B. 铟元素位于第五周期C. 铟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114.8 D. 铟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X=85. 推理是重要的化学学习方法,以下推理中正确的是( )A. 燃烧需要可燃物、氧气、温度达到着火点,则三者同时满足就一定能燃烧B. 有氧气参与的反应一定是燃烧C. 灭火的原理是破坏燃烧条件,则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着火点以下就能灭火D. 可燃物燃烧一定放热,则放热的反应一定是可燃物燃烧6. 甲醛(CH O)是一种常见的有机化合物,可用于制作防腐剂。关于甲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醛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B. 1 个甲醛分子中含有 3 个原子C. 甲醛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1:2:1D. 甲醛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30g7. 科研人员发现,单原子催化剂可将CO2转化为化学燃料,是实现碳循环,助力碳中和的重要措施。如图为转化CO2的微观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整个转化过程中,参加反应的物质只有CO2B. 催化剂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都不变C. 该过程实现了无机物向有机物的转化D. 该研究能有效减少空气污染物CO2的含量8. 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A.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所以灭火也要同时控制三个条件B. 氢气与空气混合点燃可能发生爆炸,一氧化碳与空气混合点燃也可能发生爆炸C. 碳酸盐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所以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物质一定是碳酸盐D. 铝表面生成的氧化膜对铝有保护作用,则铁表面生成的氧化铁对铁也有保护作用9. 分类、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 干燥剂:生石灰、稀硫酸 B. 碱:烧碱、纯碱C. 合金:黄铜、金刚石 D. 有机物:甲烷、醋酸10. 下列实验能达到相应目的的是A. 验证分子在不断运动 B. 验证质量守恒定律C. 验证镁、铝的金属活动性 D. 验证NaOH能与CO2反应11. 下列实验中,能达到相应目的是A. A B. B C. C D. D12.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用搅拌或加热的方法能增大乙在水中的溶解度B. 将甲溶液由t3℃降温至t1℃,不一定有晶体析出C.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趋势与甲相似D. 将t3℃等质量的甲、乙、丙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所得溶液的质量:丙=甲>乙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共28分)13.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对汽车燃料展开以下项目式学习。项目一:认识汽车燃料变迁汽车燃料(能源)经历了如图所示的变迁过程,并逐步向理想燃料发展。(1)煤、石油和天然气都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2)天然气的主要成分充分燃烧时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项目二:探究汽车燃料的使用(3)汽车的气缸工作时通常将汽油喷成雾状,目的是______。(4)氢氧燃料电池可作为汽车的驱动电源,其工作时可将______能转化成电能。项目三:理解汽车燃料变迁的意义氢气、天然气和汽油充分燃烧释放的热量和产生的的质量如图所示。(5)结合信息,分析使用氢气作汽车燃料的优点:______(写出1点即可)。14. 具有基本化学实验技能是学习化学基础和保证,根据如图1的装置图,回答下列问题:【实验Ⅰ】气体的制取:(1)装置C中仪器的名称为 ______。(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化学方程式______。(3)实验室制取CO2要达到“随用随制,随关随停”效果可选 ______(填序号)组合的发生装置。【实验Ⅱ】基于特定需求设计和制作简易供氧器(4)如图2为某品牌“便携式制氧机”的工作示意图,图中“O2通道”相当于G装置中的 ______(填“c”或“d”)导管,图中“加湿仓”中水的作用是 ______。15. “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等基础建设都需要用到大量钢铁。【实验一】兴趣小组通过实验研究铁的冶炼,已知工业上用铁矿石冶炼铁,主要反应过程如图1所示:(1)步骤①中焦炭在炼铁过程的作用是_______,写出步骤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2)实验室用氧化铁与一氧化碳反应模拟步骤③,实验装置如图2所示:①其中A装置中的反应是否属于置换反应_______(填写“是”或“否”)。②为保证安全和实验成功,该实验的操作步骤:_______。(填序号)a.点燃A处酒精喷灯 b.通入CO气体 c.停止通入CO气体 d.熄灭酒精喷灯③该装置设计有一个明显缺陷,你认为是_______。16. 小宝同学从饼干袋中找到一小包“脱氧剂”,与化学兴趣小组同学讨论后,对脱氧剂的成分展开探究。剪开包装袋,发现脱氧剂大部分为黑色粉末,其中混有少量白色粉末,接着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探究实验:实验活动一:探究脱氧剂中黑色粉末的成分。【作出猜想】经过查阅资料,小组同学提出猜想:甲同学:可能含有铁粉;乙同学:可能含有炭粉【实验探究Ⅰ】小组同学设计实验方案并完成如下实验:【实验结论Ⅰ】脱氧剂中黑色粉末中含有铁粉与炭粉【表达交流】(2)小钟同学提出,可以用一种简单的物理方法验证甲同学的猜想,请写出使用此方法的实验操作:______。(3)脱氧剂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吸收包装内______,以达到延长食品保质期的作用。实验活动二:探究脱氧剂中白色固体作用。【查阅资料】实验所用脱氧剂中还含有氯化钠和硅藻土,氯化钠可以加快铁生锈的反应速率,硅藻土是一种填充剂,不溶于水,疏松配料,使氧气易于接触铁粉。【实验探究Ⅱ】小初同学为了验证氯化钠的作用,用控制变量法按图1装置设计并进行实验。(4)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左侧导管液面 ______右侧导管液面(填“高于”或“低于”),证明氯化钠确实可以加快铁生锈的反应速率。【思维拓展】(5)图2为硅藻土用量(g)与脱氧时间(h)的关系图,则硅藻土的最佳用量是 ______g。17. 化学实验室有一瓶标签损坏的Na2CO3溶液,为测定其溶质的质量分数,小颖同学取20g该溶液于烧杯中,再逐滴加入9.8%的稀硫酸,边加边搅拌,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共用去稀硫酸的质量为20g。请计算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道小题)1. 【答案】B2. 【答案】B3. 【答案】A4. 【答案】A5. 【答案】A6. 【答案】A7. 【答案】C8. 【答案】B9. 【答案】D10. 【答案】A11. 【答案】B12. 【答案】B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道小题)13. (1)不可再生(2)(3)增大了汽油与空气的接触面积,使汽油充分燃烧(4)化学 (5)无污染(或热值高)14.(1)锥形瓶 (2)(3)BD (4) ①. c ②. 湿润氧气,且能吸收杂质15. (1) ①. 提供热量 ②.(2) ①. 否 ②. badc ③.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16. (1) ①. 浅绿 ②. Fe+2HCl=FeCl2+H2↑ ③. 黑色粉末变成红色(2)用磁铁吸引,若能吸引就含有铁粉,若不能吸引就不含有铁粉(3)氧气和水 (4)高于(5)0.3517. 解:设Na2CO3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x。答:Na2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