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中考历史专家预测卷(三)(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南省中考历史专家预测卷(三)(含答案)

资源简介

历史
(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历朝历代的政治观念中,只要河南还稳定,那大局就还在。一旦灾难蔓延到河南,那必定是心腹大患。譬如北宋、西晋等朝代,基本上是伴随着河南的沦陷而灭亡。材料表明河南曾是( )
A. 中华文明的发祥之地 B. 兵家必争的战略要地
C. 至关重要的政治中心 D. 富甲天下的经济中心
2. 20世纪以前,人们对商王朝的认识局限于古文献,《史记》是研究商朝的一手史料。甲骨材料释读后,《史记》由研究商朝的一手史料变为二手史料。材料表明( )
A. 因时代发展一手史料会变二手史料
B. 《史记》关于商朝的记载并不可信
C. 甲骨材料比《史记》可信度更高
D. 甲骨材料的史学价值比《史记》高
3. “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商鞅说这句话的主要目的是
A. 颂扬汤武功德 B. 批评商朝暴政
C. 强调以礼治国 D. 宣扬变法图强
4. 以下两幅地图阴影部分的变化表明( )
A 经济重心南移 B. 疆域面积扩大 C. 海外贸易兴起 D. 京杭运河开通
5. 两千多年来,在北方大草原这方舞台上,一个个中国古代游牧民族轮番上台,又先后退出历史舞台,比较引人注目的有匈奴、鲜卑、突厥等,其中鲜卑“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是( )
A. 统治残暴 B. 淝水之战 C. 江南开发 D. 民族交融
6. 唐朝的女性服饰多姿多彩,那个时期的女性可以自由选择穿着,不论是女性的齐胸襦裙还是男装,都可以成为她们公共场合的外出装扮。这反映出唐代( )
A. 男女平等已经实现 B. 政治清明社会安定
C. 经济繁荣百姓富裕 D. 社会风气开放包容
7. 北宋开封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这些场所的兴盛反映了( )
A. 市民阶层不断壮大 B. 士大夫的提倡 C. 达官贵人的需要 D. 农产品交换的需要
8. 下面所列史实共同反映了清政府重视
A. 民族自治 B. 对外贸易 C. 边疆治理 D. 文化交流
9. 如果说晚清前二十年清王朝落后挨打、穷不思变,浪费了二十年革新图变的宝贵时间,慈禧太后掌权后危如累卵的清王朝有了一些改变的迹象。“改变的迹象”指的是( )
A. 进行洋务运动 B. 发起公车上书 C. 开展戊戌变法 D. 废除科举制
10. 阅读近代中国翻译日本书籍情况表。其数据变化说明( )
时间 哲学、宗教 自然、应用科学 社会科学 历史、地理 文学、艺术 合计 年平均数
1895年前 1 4 1 2 3 11 —
1896—1911年 38 172 366 238 136 950 63.33
A. 洋务运动已彻底失败 B. 戊戌变法取得重要成果
C. 国人对日本一无所知 D. 救亡图存成为时代需要
11. 抗战时期,中国的国土面积是日本的31倍。这是一个非常有利的地理条件。再加上,在这广阔的土地上,遍布全境的高山、丘陵,奔流其间的泱泱大河,犹如铜墙铁壁,对日军的侵略形成了有力的阻隔。材料认为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是( )
A. 敌后战场的贡献 B. 国共两党的合作
C. 全民族团结抗战 D. 有利的地理条件
12. 1954年,公私合营复兴隆锅厂正式成立。1954年8-12月,工厂铁锅产量达286635口,获得利润1.56万元。1955年工厂总产值达23万元,总利润3.36万元,约超过公私合营前的1倍。这一现象的出现得益于( )
A. “一五”计划顺利完成 B. 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确立
C. 社会主义改造的进行 D.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建立
13. 下图为《新世纪以来我国进出口贸易发展数据表》,进出口贸易数据变化主要得益于
A. 第一个五年计划 B. 邓小平南方谈话
C.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D. 提出并实施“一带一路”倡议
14. 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周恩来在祝酒词中指出,中美两国“通过双方坦率地交换意见,弄清楚彼此之间分歧,努力寻找共同点,使我们两国的关系能够有一个新的开始”。这体现了我国( )
A. 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 B.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C. 彻底放弃“不结盟”外交 D. 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
15. 下表所示内容体现古代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城邦 面积(平方千米) 人口(万人)
雅典 约2550 约30
斯巴达 8400 约40
A. 小国寡民 B. 等级森严 C. 军事独裁 D. 自给自足
16. 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年号制度发端于中国,孝德天皇使用了日本历史上第一个年号,至今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使用年号的国家。材料表明大化改新( )
A. 旨在传承中华文化 B. 使日本成为封建国家
C. 致力于加强中央集权 D. 效仿中国的典章制度
17. 基督教会认为人是生而有罪的罪人,在上帝面前人不过是渺小卑微的两脚动物,而莎士比亚则认为人是宇宙之精华,万物之灵长。这反映了( )
A. 基督教会旨在拯救世人 B. 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
C. 人文主义贬低人的价值 D. 文艺复兴终结教会统治
18. “把科学社会主义这个理论武器交给了工人阶级,加速了其从自在阶级向自为阶级的转变,无产阶级的阶级斗争也由自发的经济斗争转变为自觉的政治斗争。”材料评述的是( )
A. 《人权宣言》 B. 《权利法案》 C. 《联合国家宣言》 D. 《共产党宣言》
19. 1933年,美国的失业率还在25%的高位,次年就降至17%,到1935年为14.3%。失业率的逐步下降得益于( )
A. “门户开放”政策 B. 国家干预政策
C. 法西斯势力的猖獗 D. 马歇尔计划
20. 1941年,《时代》杂志主编亨利·卢斯宣称,“美国世纪”已经来临。实际上美国真正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企图建立“单极世界”是在( )
A. 一战后 B. 二战后 C. 冷战结束后 D. 经济大危机后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 阅读下列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希腊雅典阿莱拉广场雕塑《神遇——孔子与苏格拉底的对话》
材料二 伟大的文明自有相通之处。古希腊贤人辈出的黄金时代,正是中国原生思想喷涌的“百家争鸣”时期。这是人类精神出现重大突破的轴心时代,东西方不同区域的文明虽横亘千山万水,但几乎同时“获得了全人类所具有的共同的东西”,从此人类被“一个共同的起源和目标”联结在一起。轴心时代的孔子和苏格拉底,不仅分别奠定了东西方文化的传统,还对全人类道德精神的形成作出了卓越贡献,成为全人类共同的圣哲。
孔子和苏格拉底都生活于社会剧变之际。孔子身处的春秋时代,礼乐崩坏,秩序瓦解,人心浮动,天下纷争群起;苏格拉底则适逢雅典城邦由盛转衰,战争频仍。
——吴为山《中国雕像立希腊圣哲神遇面春风》
(1)据材料指出春秋战国和古希腊城邦时代的相同之处。
(2)春秋战国之后,中国和西方历史发展仍有“相通之处”,试举例说明。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895年11月初,孙中山在策划广州起义消息走漏后避居日本神户,他看到当地媒体报道“支那革命党领袖孙逸仙抵日”,乃对随行人员说:“日人称吾党为革命党,意义甚佳,吾党以后即称革命党可也。”此后,“革命”一词很快流行起来。民国成立以后,人们一度以为“天下事大定”,但北洋军阀的倒行逆施使先驱者意识到“革命尚未成功”,“革命”的呼声依旧高耸云端,十月革命发生后,时人认识到“俄国式的革命”取代“法国式的革命”将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
——俞祖华《中国共产党创立前后“革命”话语的转换与传播》
材料二 国民党是孙中山与许多仁人志士为“振兴中华”而建立的革命政党。它在历史上为中华民族建立过四大功绩:一是推翻清王朝的腐朽统治,终结帝制,开辟共和,实现了中国历史的一次前所未有的飞跃;一是和中国共产党合作,实行北伐,在这种合作破裂后,继续北伐,推翻了辛亥革命后北洋军阀对中国的16年统治,试图重建国家统一;一是再次和中国共产党合作,抗击日本侵略,最终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挽救了近代中国最严重的一次亡国危机;一是退守台湾后,坚持一个中国政策,坚决反对“台独”势力。
——杨天石《中国国民党史》丛书序言
(1)根据材料一并联系所学知识指出,十月革命发生后的几年间,中国的哪些事件顺应了这种“不可避免的趋势”?
(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革命的对象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中国国民党在中国革命中的作用谈谈你的认识。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国的改革从农村起步,农村包围城市,在农村改革取得巨大成功的基础上,从1985年起,城市改革全面展开。邓小平指出,“改革要从农村转到城市,城市改革不仅包括工业、商业、科技、教育等,各行各业都在内”,但重点是国有企业的改革。国有企业的承包制改革,直接借鉴了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被形象地称为“把包字请进城”。国有企业实行承包,刺激了企业领导人和工人的劳动积极性,但也暴露了很多问题如只顾承包期的短期利益等。最终,中央放弃了承包制的做法,向西方学习,在国有企业实行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摘编自骆新强《“包大人”邓小平》
材料二 在一个百花吐艳的春日,已经对改革有所思考的马胜利,在石家庄造纸厂大门前贴出了一张《向领导班子表决心》的“大字报”:我请求承包造纸厂!承包后,实现利润翻番!工人工资翻番,达不到目标,甘愿受法律制裁。在“大字报”的两旁,马胜利还配着一副对联:“大锅饭穷途末路,铁饭碗日薄西山”。1984年4月19日,上级正式下文,马胜利正式成为中国国企承包第一人。承包前后,石家庄造纸厂经营情况如下:
年份 实现利税
1981-1983 连续3年没有上缴利税,国家倒贴10万元
1984 140万元
1985 280万元
1986 320万元
——摘编自任腾飞《马胜利:国企承包第一人》
(1)据材料一,概述农村改革的重要意义。
(2)据材料二,指出石家庄造纸厂经营情况改善的原因。
(3)据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你对“把包字请进城”的认识。
24. 法律在资产阶级革命时代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倡导建立合乎资产阶级的国家制度和法律制度,他们的法律学说被后人称为“古典自然法学”。古典自然法学派是传统法学和现代法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转折点,为近代资产阶级民主、法治提供了理论基础,大大提高了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地位,推动了民法、刑法和诉讼法等传统法律部门的改革,提出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契约自由、罪刑法定、无罪推定、司法独立等一系列新的法律原则,创立了宪法、国际法等新的法律。
——摘编自毕彦华《何谓法学》
材料二
早期资产阶级革命示意图
(1)由材料可知西方法律现代化与哪一事件密切相关?请联系所学知识,举三个例子说明英美法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如何体现了古典自然法学派的贡献。
(2)根据材料二简述法律文献在资本主义发展中的作用。
25. 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自定一个你想论述的观点,以世界现代史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史实加以阐述。(要求:观点正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表述成文)
【国际关系】
材料 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一方面,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历史潮流不可阻挡,人心所向、大势所趋决定了人类前途终归光明。另一方面,恃强凌弱、巧取豪夺、零和博弈等霸权霸道霸凌行径危害深重,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世界又一次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何去何从取决于各国人民的抉择。
——摘自习近平在中共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历史
(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C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A
【5题答案】
【答案】D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A
【8题答案】
【答案】C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D
【11题答案】
【答案】D
【12题答案】
【答案】C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A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D
【17题答案】
【答案】B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C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题答案】
【答案】(1)相同之处:都是四分五裂;都是战争频仍;都是贤人辈出的黄金时代(思想文化繁荣)。
(2)“相通之处”:中国出现了汉帝国,与此同时,西方建立了强大的罗马帝国等。
【22题答案】
【答案】(1)事件: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国共第一次合作(或北伐战争)等。
(2)对象:清朝封建统治、北洋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国民党反动派等。
(3)认识:中国国民党在中国革命中作用具有两面性:一方面推动辛亥革命推翻清王朝与帝制,曾两次同共产党合作(北伐、抗日)打击北洋军阀和日本侵略者,退守台湾后坚持一个中国、反对 “台独”;另一方面也曾有破坏革命之举,如国共合作破裂后镇压共产党。
【23题答案】
【答案】(1)意义:农村改革推动了城市改革,为城市改革提供了成功经验。
(2)原因:马胜利打破大锅饭、铁饭碗,落实承包责任制,激发了企业领导人和工人的劳动积极性。
(3)认识:“包”是农村改革的经验,城市改革要借鉴农村改革的成功经验,但不意味着“一包就灵”,改革要从城市的实际出发,不能照搬照抄。
【24题答案】
【答案】(1)事件:启蒙运动。举例:《人权宣言》主张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1787年宪法》是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三权分立政治体制的确立等。
(2)作用:在资产阶级革命过程中,颁布了一系列资本主义性质的法律文献,如英国《权利法案》等,这些法律文献为本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25题答案】
【答案】【示例】观点: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推动和平与发展。
论述:20世纪40年代,当德、意、日法西斯势力肆虐时,美、苏、中等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成立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此后,各国协同作战,最终打败了法西斯国家,维护了世界和平,促进了共同发展。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霸权主义和地区冲突不断,再次严重威胁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在这个世界处于大发展、大变革与大调整的关键时期,诸多国家以史为鉴,联合国、WTO及区域合作组织相继成立,各国顺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借助这些国际组织加强了国际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合作,推动了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综上,加强国际合作有利于推动和平与发展,维护和平,合作共赢应成为人类的共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