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省中考名师历史原创卷(一)(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河南省中考名师历史原创卷(一)(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河南中考名师原创卷(一)
历 史
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以下文物均出土于河南洛阳,它们共同体现了洛阳( )
A. 文明成就辉煌 B. 商品经济活跃
C. 宗教文化发达 D. 丝路贸易活跃
2. 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这说明孔子强调( )
A. 有教无类 B. 因材施教 C. 道德品质 D. 君主仁政
3. 《史记》将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的知识囊括在内,从学科角度,包括地理学、经济学、政治学等。《资治通鉴》有许多关于军事、经济、文化、学术思想、史学等方面的历史记载。这说明《史记》和《资治通鉴》( )
A 后世影响深远 B. 记载公正客观
C. 体裁分类不同 D. 内容丰富详实
4. 西汉初年,允许私人和王国铸钱,结果引起通货膨胀,物价上涨,不利于中央集权。而对这样情况,汉武帝采取的措施是( )
A. 兴办太学 B. 统一铸币 C. 盐铁专卖 D. 平抑物价
5. 为将南方的粮食物资运送到长安、洛阳,解决这些地区的粮食需求,并为北方边境提供了足够的战略物资,于是,隋朝统治者( )
A. 南下灭陈 B. 营建东都 C. 开通大运河 D. 创立科举制
6. 《东京梦华录》记载:“潘楼东去十字街,谓之土市子,又谓之竹竿市。又东十字大街,曰从行裹角,茶坊每五更点灯,博易、买卖衣物、图画、花环、领抹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材料反映出北宋( )
A. 经济重心南移 B. 粮食作物增产
C. 海外贸易发达 D. 商业贸易繁荣
7. 某位同学在学习“明朝的对外关系”一课时,站在郑和的角度写了一篇激励船员的发言稿,如下图,发言稿的空白处应填写( )
我们的航行是航海史上的壮举 勇士们: 我们是为了展示中国富强而远航,眼前虽然遇到了疾病、风浪等困难,但困难是暂时的,不要恐惧,一定要坚定信心,因为我们拥有先进的航海技术和最先进的海船等条件,航行定能成功。完成远航,将会产生重大意义: 前进!我们的航行一定会成为彪炳千秋的壮举! 发言人:郑和
A. 开辟了海上丝绸之路 B. 增进了中外友好往来
C. 促进了明朝经济发展 D. 解除了东南沿海倭患
8. 明代某著作,记载药物1892种,分为水、火、土、金石、草、谷、果、木、服器、虫、鳞、介、禽、兽、人16部62类,附方11096则,附图1160幅。这部著作应该是( )
A. 《齐民要术》 B. 《本草纲目》
C. 《农政全书》 D. 《天工开物》
9. 它的签订改变了中国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中国长期独立发展的历史从此结束,被迫融入资本主义向全球扩张的潮流之中。“它”指的是( )
A. 《南京条约》 B. 《马关条约》 C. 《辛丑条约》 D. 《九国公约》
10. 鸦片战争以来,西洋人步步紧逼而来,中国必须迎头抗御这一挑战,断然采纳西式船炮来加强自身。据此判断,下列措施符合以上观点的是( )
A. 允许广大官民上书言事 B. 建立起京师大学堂
C. 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D. 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
11. 这一运动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提出“为争自由作战,争人权作战”的口号,反对军阀的高压政策,争取成立总工会。这一运动是( )
A. 五四运动 B. 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 C. 国民大革命 D. 红军长征
12. 以下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近代上海( )
上海街道上行使的有轨电车 上海南京路上的行人
A. 是近代民主思想的启蒙 B. 是新式交通工具的尝试
C. 是西式服饰潮流的引领 D. 是社会生活变迁的缩影
13. 1957年底,中国过去没有的一些工业,从无到有建设起来,从而改变了我国工业残缺不全的状况,增强了基础工业实力。这主要得益于( )
A. 土地改革 B. 抗美援朝 C. 第一个五年计划 D. 三大改造
14. 由毛泽东审定的党中央对国防科委的批示中指出:“国防科学技术的发展,对加强国防具有重大意义……使我国国防科学技术尽快地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符合材料的建设成就是( )
A 海军部队建立 B. 原子弹爆炸成功
C. 香港回归 D. 籼型杂交水稻培育成功
15. 《罗马法在现代世界·序言》一文中认为:“所有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编撰的法典有一个共同特点:现代法典很大程度上可视作查士丁尼之不朽罗马法典的再次出版—它们只是与新的时代相适应了,并且穿上了新的语言学的外衣。”由此可见罗马法( )
A. 奠定现代法律的基础 B. 是查士丁尼编写的新法律
C. 反映了奴隶制度的繁荣 D. 与现代法典完全一致
16. 在吸收、消化外来文化的基础上,阿拉伯帝国创造了有自己特色的阿拉伯文化,下列成就符合这一观点的是( )
A. 伊斯兰教 B. 《医学集成》
C. 《查士丁尼法典》 D. 《掷铁饼者》
17. 16世纪欧洲了解世界由原先的五千万平方英里,一跃为三亿一千万平方英里,这时海外市场的规模,远非昔日可比。以前世代隔绝、相距极遥远的地区和民族,从此发生了各种经济交往。开始引发这一变化的是( )
A. 新航路的开辟 B. 托勒密的《地理学指南》
C. 阿拉伯商人的推动 D. 三角贸易
18. 1913年10月7日,福特公司创立汽车装配流水线,一开始几乎使装配速度提高了8倍,最终使每工作日每隔10秒钟就有一台T型车驶下生产线,T型车底价从1914年的950美元降低到1929年的290美元。福特组装线成为许多其他工业的效仿标准。这表明( )
A. 汽车成为主导产业 B. 科学管理是促进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
C. 第二次工业革命广泛开展 D. 技术变革降低生产成本
19. 美国总统杜鲁门在演说中谈到说:“希腊需要援助,需要得很急迫。如果希腊陷落了,土耳其将成为共产主义大海的一个无法防守的前哨。”由此可见美国援助希腊是为了( )
A. 人道主义援助 B. 遏制苏联扩张
C. 提高自身实力 D. 形成两极格局
20. 人们发现,信息交流与传播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瞬间便可到达地球的每个角落,文化在全球范围内得以开放和交流。该现象出现的根本原因是( )
A. 科学技术的进步 B. 生活方式的改变
C. 世界联系的加强 D. 文化隔阂的消除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宋代经济方面的快速发展,带动了饮食业的发展,北宋东京的大街小巷遍布酒店,大型正店有七十二家,小酒店难以计数,类似“分茶”“肉行”“饼店”等;百姓安逸的生活,促进了饮食文化的传播;以佛教、道教及儒家为信仰的宋代人,多提倡素食,饮食节俭;宋代的最高统治者们,他们在祭祀等盛大活动中,为了表示庄重而吃斋,对宋代饮食文化有很大的影响。
——《北宋汴京餐饮研究》
(1)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宋代饮食文化的特点,并分析原因。
(2)请举一例你家乡河南的代表性名吃,并说说其承载的精神内涵。
2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甲午战后,有些人士发出了“实业救国”的呼声,提出自办铁路,自开矿山,设立工厂以”抵制洋商洋厂”。据1895-1898年的不完全统计,这期间新创办的商办厂矿企业有58家,资本总额达1200万元,相当于官办、官商合办企业投资额的三倍。
——摘编自李侃、李时岳等《中国近代史(1840-1919年)》
材料二 从这时候(百日维新)起,第一批具有近代意义的知识分子已经出现。他们在维新运动中的种种实践活动,为后来的改革留下了历史起点。在那个时期的新式学堂和开设西学的书院里,出过黄兴、蔡锷那样民主革命的风云人物。而短时间里纷纷兴起的学会,则兼有学术与政治两重意义。它不但使习惯于一家一户的中国人看到了“群”的形式和力量,而且各依其不同的具体宗旨,为广开中国的民智而介绍西方的社会科学知识和自然科学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在近代中国知识几乎必然地会转化为政治力量。
——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1)根据材料一,概括这一时期中国社会出现的新气象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维新变法运动的影响。
(3)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
23.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十八大以来新时代的中国外交,政治上推进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经济上通过高水平对外开放落实互利共赢,并推动中国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转变。
——摘编自薛力《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与世界互利共赢》
(1)据材料一,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对外开放方面取得了什么成就?
(2)据材料二,用史实说明“新时代的中国外交”的特点。
(3)综上所述,你能为新时代我国的对外开放提出哪些建议?
24.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下表是关于英国工业制成品出口的地域分布
1699-1701 1772-1774 1804-1806
欧洲 83.6% 45.0% 37.3%
北美洲 13.3% 46.9% 46.4%
非洲、近东、亚洲、澳洲和拉美 3.1% 8.1% 13.3%
——《工业革命时期英国的经济增长》
材料二 美国独立前的经济,基本上是早期资本主义性质的商品市场经济,欧洲移民来到北北美,从一开始就建立了具有资产阶级民主制性质的组织。17世纪90年代前后,殖民地社会获得了稳步的发展,迅速走向成熟,各殖民地社会力澳洲和拉美量不断增强,具有越来越强劲的自主发展能力。
1763年,当英国在一个不适当的时机谋求强化对殖民地的管理时,那股涌动的自主发展潜流,喷发为独立的滔天大浪。
——何成刚《史料阅读与微课设计》
(1)材料一反映出英国工业制成品出口分布有什么特点?刺激这一变化的主要事件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美国独立战争爆发的原因。
(3)综上所述,结合英国和美国的历史,谈谈你的认识。
25. 请依据下面材料所反映的信息,围绕其主题提炼观点,结合世界现代史所学知识加以论述,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史实正确;条理清晰;语句通顺,表述完整)
制度创新是指在人们现有的生产和生活环境条件下,通过创设新的、更能有效激励人们行为的制度、规范体系来实现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变革的创新。制度创新是自主创新的保证,是促进自主创新和经济发展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动力。
——《论制度创新》
2025年河南中考名师原创卷(一)
历 史
时间:50分钟 满分:50分
一、选择题(共20小题,20分)(下列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题答案】
【答案】D
【2题答案】
【答案】C
【3题答案】
【答案】D
【4题答案】
【答案】B
【5题答案】
【答案】C
【6题答案】
【答案】D
【7题答案】
【答案】B
【8题答案】
【答案】B
【9题答案】
【答案】A
【10题答案】
【答案】C
【11题答案】
【答案】B
【12题答案】
【答案】D
【13题答案】
【答案】C
【14题答案】
【答案】B
【15题答案】
【答案】A
【16题答案】
【答案】B
【17题答案】
【答案】A
【18题答案】
【答案】D
【19题答案】
【答案】B
【20题答案】
【答案】A
二、非选择题(共5小题,30分)
【21题答案】
【答案】(1)特点:饮食场所多(或有固定的饮食场所);饮食种类多;饮食理念提倡节俭和素食。原因: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思想信仰的影响;统治者的导向。力量;反映兼窖并蓄的文化传承和勤劳智慧的劳动人民。
(2)河南烩面,逍遥镇胡辣汤等;成为河南饮食文化的象征,凝聚河南的等等。
【22题答案】
【答案】(1)原因:甲午中日战争的刺激;爱国实业家的抱负;洋务运动的积累。
(2)影响:形成了新的政治力量;推动了中国民主政治的进程(为辛亥革命准备了条件);有助于开启民智;有利于西方思想文化的传播;等等。
(3)联系:甲午中日战争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壮大了资产阶级力量,加速了维新变法的进行,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23题答案】
【答案】(1)形成从经济特区到沿海开放城市到沿海经济开放区到内地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从引进来到走出去。
(2)我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利于构建国际新秩序;2013年,我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有利于沿线国家实现合作共赢。
(3)建议:继续深化经济体制改革;有效发挥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引领作用,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积极参与世界贸易组织改革,积极参与与联合国、二十国集团、亚太经合组织、金砖国家等机制合作。
【24题答案】
【答案】(1)特点:英国工业成品销往欧洲的比重不断下降,出口到殖民地的比例不断增加。
事件:工业革命 (2)北美洲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资产阶级民主制性质的组织成立;自主发展的力量壮大。
(3)独立是国家发展的前握;殖民扩张具有双重作用。
【25题答案】
【答案】示例
制度创新推动经济发展
1933年罗斯福新政,实在美国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利用国家干预的手段,开创了资本主义世界国家干预的新模式,通过制度的创新,促进经济的恢复和发展。1992年,中共十四大,决定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市场的调控,实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创新,提高经济活力,促进经济发展。从美国和中国的发展中,可以看出制度创新是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根据国情进行制度创新,促进社会进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