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1传统文化的继承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识记、理解传统文化的含义、表现及特点,树立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2.过程与方法:在探寻身边的传统文化的活动中、在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的思维碰撞中感悟传统文化,正视传统文化,学会辩证的分析问题。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探究过程中,获得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升华爱国、爱家的情感。教学重点: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教学难点:传统文化的特点和双重作用教学方法:1、根据新课程理念“贴近生活、贴近实际、贴近学生”的三贴近原则,采取直观教学法教学,通过多媒体,用班级、校园、家乡的事例和图片联系现实生活,做到“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2、为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学会自主学习,采用问题探究法和课堂讨论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活动:1、学生播报新闻2、学生分成小组讨论探究,寻找身边的传统文化3、学生自主探究疑难问题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导入新课】学生活动一:新闻播报2014年11月,APEC会议在北京召开。这次会议是由亚太经济合作组织发起的,是继2001年在上海举办后,时隔13年再一次在中国举办。APEC会议包含领导人非正式会议、部长级会议、高官会议等系列会议。其中,2014年APEC领导人峰会于2014年11月10日至11日在北京( http: / / www.21cnjy.com"\t"_blank"\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怀柔雁栖湖( http: / / www.21cnjy.com"\t"_blank"\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举行。此次峰会的主题是:共建面向未来的亚太伙伴关系。我国国家主席( http: / / www.21cnjy.com"\t"_blank"\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习近平( http: / / www.21cnjy.com"\t"_blank"\o"欢迎登陆21世纪教育网 )主持峰会。(师过渡)通过这则新闻,我们加深了对APEC的了解。今年的APEC,人们除了关注会议的内容,各国领导人身上穿的中式服装也成为了一大看点。多媒体展示:2014年APEC会议各国领导人身着中式服装照片(师)这套服装以苏州宋锦为面料,融合了唐装、汉服的元素,彰显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我们今天这节课也和传统文化有关,来看第四课《文化的继承性与文化发展》,第一框题:传统文化的继承。【讲授新课】(板书)传统文化的继承(师)请同学们打开课本第39页,先来学习第一个问题:传统文化面面观。(板书)一、传统文化面面观先来解决第一个问题:什么是传统文化?(板书)1、传统文化的含义(学生回答)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师)也就是说,传统文化产生于过去,并且保留到现在,那现在我们就按照这个含义,来寻找身边的传统文化。学生活动二:小组探究:寻找身边的传统文化(从班级、校园、家乡三个角度)(学生讨论回答略)(师)我们从班级说到了校园,又说到了家乡,原来这么多的传统文化就在我们身边,下面我们来进行分类,应该把它们分为几类呢?(学生齐答)传统习俗的继承、传统建筑的继承、传统文艺的继承、传统思想的继承。(板书)2、传统文化继承性的表现(师)现在我们按照顺序梳理课本基础知识。先来看传统习俗的继承,请同学们结合课本找到传统习俗的含义、地位、影响。(板书)(1)传统习俗的继承(学生回答)①含义:传统习俗是指在一定社会群体中约定俗成、世代相传的风尚、礼节和习惯。②影响: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③地位: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之一。多媒体播放视频:传统习俗(师过渡)非常温馨的一段视频。下面我们继续看传统建筑的继承,大家结合课本找到传统建筑的含义、影响、地位。(板书)(2)传统建筑的继承(学生回答)①含义: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②影响:中国古代建筑以其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丰富的艺术装饰,在世界建筑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③地位: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师)除了前面举过的例子,同学们还知道那些传统建筑?学生举例:如北京四合院、福建土楼等(师过渡)我们继续分析传统文艺的继承。请同学们找到传统文艺的内容、影响、地位。(板书)(3)传统文艺的继承(学生回答)①内容: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为代表。②影响:具有悠久的历史,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内涵③地位: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师过渡)同学们还能举出其他传统文艺的例子吗?学生举例:如《红楼梦》、齐白石的画、国粹京剧、河北梆子等。(师过渡)最后我们来分析传统思想的继承,请同学们找到传统思想的内容、地位、影响。(板书)(4)传统思想的继承(学生回答)①内容:传统思想包括在长期历史积淀中形成的理论观点、学术思想和道德观念等。②地位:中国传统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一个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③影响: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的影响。(师过渡)同学们还能举出其他传统思想的例子吗?学生举例:如天下为公的思想、儒家思想等(师过渡)说到儒家思想,2014年的11月21日是全球首家孔子学院成立10周年纪念日,借此机会,让我们重温一下孔子和他的儒家思想。学生阅读材料略(师设问)从以上材料可以看出传统文化具有怎样的特点?学生分析略(板书)二、传统文化在今天(板书)1、传统文化的特点(1)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容又能够因时而变。(2)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过程中创造的,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多媒体展示图片:傣族泼水节、蒙古族那达慕大会(师过渡)以上我们分析了传统文化的特点,继续来看传统文化在今天的作用。(板书)2、传统文化的作用学生活动三:小组探究:传统文化是财富还是包袱?学生讨论交流,发表自己的看法(师总结)大家说的很好,也都有一定道理。其实,我们应该坚持一分为二的观点,辩证的认识传统文化的作用,要看到它的双重性,谁能从课本上找到相关论述?(学生回答)如果传统文化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师过渡)既然传统文化具有双重作用,我们该如何对待它呢?(板书)三、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师过渡)首先我们从民族、个人两个角度分析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板书)1、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意义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每个人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影响,才能使自己全面发展,更好地创造新生活。(师过渡)既然正确对待传统文化意义重大,那我们应持什么样的正确态度呢?(板书)2、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朽的东西,必须“移风易俗”,自觉的加以改造或剔除。师展示教具:麻将,麻将起源于唐朝,也属于中国传统文化,那我们应该如何正确对待它呢?学生回答略【课堂小结】讲到现在,我们本节课的理论知识也告一段落,下面我们通过几道小题来巩固所学知识。课堂拓展学习:1.2013年7月20日至8月5日,以“和谐中国多彩世界”为主题的第三届中国新疆国际民族舞蹈节在新疆举办。来自12个国家和地区的顶尖舞蹈团体以及9个国内艺术团体,将为观众献上66场舞蹈盛宴。发扬光大民族传统舞蹈属于()A.传统习俗的继承B.传统思想的继承C.传统文艺的继承D.传统建筑的继承2.对当代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的是()A.传统文艺B.传统思想C.传统习俗D.传统建筑3.故宫建筑群规模宏大,形体壮丽,建筑精美,布局统一,集中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艺术的优良传统和独特风格。以故宫建筑群为代表的中国古代建筑()①被称为凝固的艺术 ②具有独特的结构体系、优美的艺术造型 ③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④以传统绘画为代表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为政贵在行”的思想,今天仍显现于我们党改进工作作风中。近期,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在全党上下兴起了“少说空话、多干实事”的蔚然新风。这表明()A.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B.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C.传统习俗要在变革中发展D.传统思想是历史文化的积淀5.2014年是中国农历马年。与马相关的民俗活动早已成为烙在华夏儿女身上的中国印、系在炎黄子孙心中的中国结。这表明()A.传统习俗具有时代性、在创新中发展B.传统文化具有民族性、相对的稳定性C.中华文化既博大精深,且源远流长D.中华文化既兼收并蓄,又求同存异6.结婚当天零点放喜炮,是太原人的传统习俗。高分贝的噪音,即便人睡得再沉,也大多会被吵醒,老人和婴儿更容易成为受害者。1994年制订实施、又历经两次修改的《太原市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对在禁止时间和区域以外放炮有着非常严厉的处罚条款。但在人们心中生根发芽的传统习俗让地方性法规很无奈。我们在文化继承过程中,必须()①根据时代要求,对传统文化进行批判继承 ②彻底摆脱传统文化的羁绊,创造全新文化 ③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 ④既要反对厚古薄今,又要反对复古泥古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