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浙教版七上科学第4章多种多样的运动单元测试A卷(教师版+学生版+答题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浙教版七上科学第4章多种多样的运动单元测试A卷(教师版+学生版+答题卷)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4多种多样的运动单元测试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地震自救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为防止次生灾害发生,首先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B. 应该疏散到高大建筑场所,窄小胡同,陡山坡以及河岸边
C. 在家中要就地避难,可选择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
D. 在单元楼内,可选择空间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以及墙角躲避
[答案] B
[解析] 地震发生时,高层建筑物的玻璃碎片和大楼外侧混凝土碎块等可能掉下伤人,狭小胡同中堆放的物品倒塌也极易发生危险,陡山坡与河岸边在地震时容易发生山体滑坡、河堤崩塌,因此在发生地震时必须迅速离开这类危险地点,跑向比较开阔的地区躲避,所以B项说法不正确。ACD属于地震自救后自救应采取措施,故B符合题意。
2、如图是小平周末同家人出门在路上行驶时的两个画面,判断小平(甲车中)正在运动,不能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路面 B. 路旁的广告牌 C. 驾驶车辆的爸爸 D. 旁边经过的乙车辆
[答案] C
[解析] 选择路面、路旁的广告牌、旁边经过的乙车辆为参照物时,甲车的位置发生变化,可以判断甲车中小平正在运动,A、B、D不符合题意;选择驾驶车辆的爸爸为参照物,小平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小平是静止的,C符合题意。
3、2022年5月9日14时23分,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发生6.2级地震。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此次地震是由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
B. 发生地震的海域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C. 发生地震的海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此次地震没有释放能量,不会引起地形的变化
[答案] A
[解析] 发生地震的海域在环太平洋周围海域。发生地震的海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震释放能量,会引起地形的变化。故A符合题意。
4、下列各种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 )
A. 奔跑着的猎豹的速度可达40 m/s B. 在水中游动的旗鱼的速度可达108km/h
C. 飞行的褐海燕1分钟能前进5km D. 百米赛跑某一著名运动员的成绩是9.96s
[答案] C
[解析]猎豹的速度:40 m/s。旗鱼的速度:108 km/h=30 m/s。褐海燕的速度:v=s/t=5 000 m/60s ≈ 83.3 m/s。
百米赛跑运动员的速度:v'=s'/t=100 m/9.96s≈ 10 m/s。所以速度最大的是褐海燕。故C符合题意。
5、如图所示,岸上旗子和甲、乙两船上的旗子随风飘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船一定向左运动 B. 甲船一定静止
C. 乙船一定向右运动 D. 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答案] C
[解析] 因为岸上旗子的旗杆是固定在地面上的,那么根据岸上的旗子判断,风是从左向右刮的。如果乙船静止不动或向左运动,那么旗子的方向应该和岸上旗子相同,而现在乙船旗子的方向明显和岸上旗子方向相反,所以,乙船一定向右运动,而且运动的速度比风速大,这样才会出现题图的情况;甲船根据分析可知,可能静止,可能向左运动,也可能向右运动且运动速度比风速小;故C符合题意。
(第5题图) (第6题图)
6、杭州的贝贝在游乐场看到摩天轮转动的方向如图所示,这与我们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的哪个观察角度相似( )
A. 从侧面观察 B. 从北极上空观察 C. 从南极上空观察 D. 哪个角度都一样
[答案] C
[解析] 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观察为逆时针,从南极上空观察为顺时针。图中摩天轮转动方向为顺时针,因此,与从南极上空观察地球自转相似。故C符合题意。
7、在杭州西湖,从1月1日到12月31日,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先变大,再变小 B. 先变小,再变大
C. 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D. 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
[答案] C
[解析] 从1月1日到6月22日(夏至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北移动,此时间段杭州西湖正午太阳高度变大;从6月 22 日到 12月22日(冬至日前后),太阳直射点一直向南移动,此时间段杭州西湖正午太阳高度变小;从 12月22日到12月31日,太阳直射点向北移动,此时间段杭州西湖正午太阳高度又变大,故在杭州西湖,从1月1日到12月31日,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故C符合题意。
8、下列现象中主要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有( )
① 昼夜更替 ② 四季更替变化 ③ 昼夜长短 ④ 太阳东升西落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答案] C
[解析]地球绕地轴的旋转运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有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地方时的差异等,①④符合题意。昼夜长短变化和四季更替是地球公转运动产生的,②③不符合题意。故C符合题意。
9、关于月球总是只有一面朝向地球的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相同 B. 月球公转速度较慢
C. 月球自转速度较快 D. 月球质量分布不均匀
[答案] A
[解析] 月球的自转和公转周期相同,都是 27.3日,这就是月球尽管绕着它的轴自转而我们又观察不到它的自转的原因。故A符合题意。
10、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法国首都巴黎(中时区)的区时是( )
A. 5月30日17时31分 B. 5月30日1时31分
C. 5月30日2时31分 D. 5月31日3时31分
[答案] B
[解析] 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的时间为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即东八区区时为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巴黎(中时区)在东八区的西侧区时比东八区区时晚8个小时,所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法国首都巴黎(中时区)的区时=5月30日9时31分-8小时=5月30日1时31分。 故B符合题意。
11、下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与图中有关的主要运动是( )
A. A运动 B. B运动 C. C运动 D. D运动
[答案] B
[解析]地球上昼夜交替的变化是地球自转运动的结果。A运动是月球围绕地球的运动B运动是地球的自转运动,C运动是地球围绕太阳的运动,D运动是彗星围绕太阳的运动。故B符合题意。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 )
A. 纬线a是南回归线
B. 当太阳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
C. 当太阳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杭州市昼夜平分
D. 造成太阳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13、下列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日食和月食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日食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B. 日食和月食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C. 日食和月食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月食是由于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D. 日食和月食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月食是由于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答案] B
[解析]日食和月食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当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太阳光有一部分被月球阻挡,地球上出现月影,地球上有一部分地区不能看到完整的太阳或看不到太阳,就形成日食。故B符合题意。
14、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3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0A长为 55.7 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图中杆影从0到4指向北方
C. 该小组预测2023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 55.7cm长
D. 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答案] C
[解析] 杆影是由于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形成的;我国宁波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时太阳位于南方,影子的方向指向北方;6月20日接近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比3月14日大,故这一天的杆影应比3月14日的杆影短;由于地球的自转,所以一天内杆影会随地球的自转移动。故C符合题意。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5、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5s时两图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
A. 两物体在第5s时一定相遇 B. 两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 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答案] D
[解析] 题中没有说明出发时间和方向,则t=5s时两物体不一定相遇,A错误。由图像可知,两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甲等于乙,B错误。甲物体的s-t图像是曲线,表示甲物体做变速直线运动;乙物体的s-t图像是一条过原点的倾斜直线,表示乙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错误,D正确。故D符合题意。
16、如图表示的是一个时间段的某两天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时间段是阳历中的一个月
B. 图中时间段中月相的变化是“望一下弦月一朔→上弦月→望”
C. 这两天不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D. 这两天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答案] B
[解析]图中时间段是 29.53 天,是一个朔望月,是阴历中的一个月。根据图中的箭头方向可知,此时日、地、月三者位于同一条直线上,且地球位于太阳和月球之间,因此此时的月相是满月(望),据此可推知图中时间段中月相的变化是“望→下弦月→朔→上弦月→望”。日食发生在农历的初-(朔),月食发生在农历的十五、十六(望)。因此这两天可能出现月食现象,不可能出现日食现象。故B符合题意。
17、交通管理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所示。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的速度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且保持不变)( )
A. 28.33 m/s B. 13.60 m/s C. 14.78 m/s D. 14.17 m/s
[答案] D
[解析] 由图乙可知,超声波第一次从发出到遇到汽车,传播的距离x1=v声/t1=340 m/s ×0.16 s=54.4 m,超声波第二次从发出到遇到汽车,传播的距离x2=v声t2=340 m/s×(1.12-1.0)s=40.8m,超声波两次遇到汽车的时间间隔t=1.12s-0.16 s=0.96s,汽车在此段时间内行驶的距离s=x1-x2=54.4 m-40.8m=13.6m,汽车的速度 v=s/t=13.6 m/0.96 s≈ 14.17 m/sm,故D 正确且符合题意。
18、在时间单位中,1公历年约365天,1农历月约30天,1天有24小时。这些计时单位与某些天文现象密切相关,它们分别接近于(  )
A.地球公转周期,月球公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B.月球自转周期,月球公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C.月球自转周期,月相变化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D.地球公转周期,月相变化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答案] D
[解析]地球在自转的同时,也沿着一定的轨道围绕太阳自西向东转动,这种转动称之为地球公转,其周期为1年, 约365天 ;用月相变化的周期来计算,从新月到下一个新月,或从满月到下一个满月,就是一个“朔望月”,时间间隔约29.53天(约30天),中国农历的一个月长度,就是根据"朔望月”确定的;地球自转是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转动的运动方式,其周期为1天,是24小时。故D符合题意。
19、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 B.2~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8m/s
C.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5s~7s内,小车做加速运动
[答案] B
[解析] A、由图象可知,在0﹣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2m,小车的平均速度v=s/t=2m/5s=0.4m/s,故A错误;B、由图象可知,在2﹣7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4m,小车的平均速度v=s/t=4m/5s=0.8m/s,故B正确;C、由图象可知,在2s﹣5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为0m,小车是静止的,故C错误;D、由图象可知,在5s﹣7s的时间内小车运动的路程和时间的图象是一条直线,小车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如图中甲、乙两地的同学通过互联网在同一天的正午测定杆影,并用照相机记录后将图片传送给对方,以下选项是两位同学得到的一组图片,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B.C.D.
[答案] A
[解析]由图可知,太阳直射点在赤道,对于乙地同学来说正午时太阳光从南面照射过来,所以乙地的杆影朝北,对于甲地同学来说正午时太阳光从北面照射过来,所以甲地的杆影朝南,A选项正确。
故A符合题意。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21、关爱生命,为保证校车在公路上行驶安全,规定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行驶过程中的
(填“最大”或“最小”)车速;校车行驶时,要求每位学生系好安全带,此时,学生相对于校车是静止的,而相对于公路旁的树木是运动的,这是因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
[答案] 最大; 相对
[解析] 车速不得超过 40 kmh的含义是行驶过程中最大速度是40km/。坐在行驶的校车上的学生和校车之间没有位置的变化,所以相对于校车,学生是静止的,而相对于公路旁的树木,学生是运动的,由此可见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22、读下图,回答:
(1)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的 (填数码)相似;
① 气候 ② 地形 ③ 岩石构造 ④ 古生物
(2)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对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作出了解释。如图,在 (填“A”或“B”)处,热的熔岩物质不断上涌,使洋壳上较老的岩石不断向两侧运动,所以从年龄上看,M处海底岩石的年龄比N处海底岩石的年龄 (填“大”或“小”);
(3)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其中巨大的山脉是由板块 (填“碰撞”或“张裂”)形成的
[答案](1)③④ (2)A ;小 (3)六; 碰撞
[解析] (1)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岩石构造、古生物的相似。(2)在A(大洋中脊)处,热的熔岩物质不断上涌,把洋壳上较老的岩石向两边不断地推移,所以从年龄上看,M处海底岩石的年龄比N处海底岩石的年龄小。(3)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分割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地壳运动的主要原因;其中巨大的山脉是由板块碰撞形成的。
23、结合所学知识及生活经验,回答:
(1)一年中正午12时,天安门广场旗杆的影子最长时出现在(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
B. 6月22日前后,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时间最长
C. 北半球一般把 3、4、5 三个月划为夏季
D. 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答案] (1)D (2)D
[解析](1)冬至日是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时候,也是北半球地表物体正午影长最长的时候。
(2)6月22 日前后,为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北半球各地白昼时间最长;北半球的夏季是6、7、8三个月;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24、图甲、图乙分别为地球自转和公转示意图,图甲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情况如图甲所示时,地球运行在图乙中的 (填数码)处;
(2)下列节日与图甲所示日期最接近的是 (填字母)。
A. 儿童节 B. 元旦 C. 国庆节 D. 劳动节
(3)图乙中当地球从①处运行到③处,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方向是 (填“向南”或“向北”)。
[答案] (1)① (2)A (3)向南
[解析](1)图甲所示地球自转方向是逆时针,故该图是以北极点为中心的半球图,图中所示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极昼现象,则此图示意北半球的夏至日,地球运行在图乙中的D处;(2)图甲所示日期是6月22日前后,选项中的儿童节与夏至日最接近。(3)图乙中当地球从①处(北半球夏至日)运行到③处(北半球冬至日),太阳直射点由北回归线向南回归线移动,即向南移动。
25、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于2020年底全线通车,如图所示。
(1)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线路全长约 10.3 (填单位);
(2)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 的;
(3)通车后,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为 m。
[答案](1)km(千米); (2)运动; (3)6 000
[解析](1)大桥的长度以千米为单位较为合适;(2)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的路灯位置发生变化,即路灯是运动的。(3)这辆汽车通过的路程s=vt=72×1/3.6m/s× 60 s=6 000 m。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6、如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居民节能建筑在冬至日、夏至日的正午光照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示意图中的窗户是 (填“朝南”或“朝北”)的;
(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射人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 (填“增大”或“减小”)。
[答案] (1)朝南 (2)减小
[解析] (1)该地位于北半球中纬度,冬至日、夏至日正午太阳都在南方,故该示意图中的窗户是朝南的;(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增大所以,正午射入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减小。
27、太阳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光也可以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传播,但是速度都比在真空中 (填“快”或“慢”);太阳发出的光大约要经过8min到达地球,日地距离约为 。
[答案] 3×108m/s ;慢;1.44×1011m
[解析]太阳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3×108m/s;光也可以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传播;但是速度都比在真空中慢。太阳发出的光大约要经过8min到达地球,日地距离s=vt=3×10% m/s×8×60 s=1.44 ×1011 m。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8、如图所示是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小制作—针孔照相机模型:
(1)在制作过程中,需将一端用塑料薄膜蒙好的黑圆纸筒插入薯片筒中,为了便于更清楚观察像,应在黑圆纸筒的 (填“4”或“B”)端蒙上半透明膜作为光屏;
(2)在此照相机前放置一点燃的蜡烛,则烛焰在半透明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正立的”或“倒立的”);若往外拉圆纸筒,增大半透明膜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半透明膜上的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1)4 (2)倒立的 变大
[解析](1)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半透明薄纸相当于光屏,为了使成的像更清晰,便于观察,半透明的薄纸应该放在圆筒的A端。(2)小孔成像是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具体应用,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当增大光屏与小孔之间的距离时,光屏上的像将变大。
29、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无影响”的科学探究。(伞降火箭发射上升到约100m高空后,降落伞会自动打开带着箭体返回地面,从发射到落地时间为留空时间)
(1)本次科学探究的假设是 ;
(2)他们选择5枚“长征二号”伞降火箭模型,使用同种规格的发动机(充填有等量火药)和降落伞,选择日食前(8:00)、日全食时(9:40)、日食后(11:20)三个时间,在宁波大学分别进行三次发射。得到如下数据:
留空时间发射时间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平均值
8:00 2 11" 2 05" 1 40" 1 56" 2 03" 1 59"
9:40 1 07" 1 12" 1 02" 1 09" 1 20" 1 10"
11:20 2 04" 2 07" 1 58" 1 47" 2 14" 2 02"
根据表格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3)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水面“折”笔 B. 手影 C. 看露珠下的树叶 D. 搭桥合影
[答案] (1)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无影响或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2)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3)B;
[解析] (1)对此探究合理的假设: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2)根据实验数据可知,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影响;(3)日食的形成与光的直线传播有关,故B符合题意。
30、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1)该实验应该在较 (填“亮”或“暗”)的环境下进行;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像高与像距的关系图像;
(3)根据图像,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答案] (1)暗;(2)见解析 (3)在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像的高度和像距成正比
[解析] (1)在较暗的环境中物体的像更清晰,所以该实验应该在较暗的环境下进行。(2)根据表格中数据描点连线即可得出像高h2与像距v的关系图像。如图:
(3)根据实验数据可知,物距和物高一定,当像距越大时,像高越高,且像高与像距成正比,所以得出的探究结论是当物距和物高一定时,像距越大,像越高。
四、简答题(共24分)
31、(8分)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该地属________半球;
(2)A为夏季日,日出时间为 ,昼夜长短情况是 ;
(3)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
[答案](1)北 (2)4时;昼长夜短 (3)北回归线
[解析] (1)当太阳光线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日期是6月22日前后),此时是北半球的夏季,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当太阳光线直射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冬至日(日期是12月22日前后),此时北半球的冬季,昼夜长短情况是:昼短夜长.读图可知,图中所示地区6月份白昼最长,因此可判断,该地区属北半球;(2)A为夏季日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读图可知,日出时间是4时,日落时间是20时,白昼长度16小时,昼夜长短情况是昼长夜短;(3)根据题意,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
32、(10分)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某同学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杆影长度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如下图所示)。图1示意一天中杆影长度随时间的变化,图2示意不同季节正午杆影长度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2)一年中,正午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3)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所在的地方正午的杆影朝向方。因此,他处于 半球;
(4)据图1可推知,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太阳高度最 ;
(5)据图2,将此知识运用到建筑学上,要使北半球居民楼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正午都有阳光照射,则两日的正午楼影来幢居民楼之间的 距离应依据计算。
[答案] (1)地球自转 (2)地球绕太阳公转,太阳直射点发生改变(3)北北(4)短大(5)冬至
[解析](1)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地球自转,地球自转使得太阳光与立杆处的照射角度发生变化。(2)一年中,正午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地球绕太阳公转,而公转轨道与地球自转轨道有一个夹角,该夹角使得一年之中太阳光与立杆处的照射角度发生变化。(3)从图1可推知,该同学所在的地方正午的杆影朝向北方。因此,他处于北半球。(4)从图1可推知,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短,太阳高度最大。(5)读图2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冬至日这一天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楼影长度在一年中最长。
33、(6分)港珠澳大桥(如图甲)全长 55 km,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由引桥、跨海桥、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其中跨海桥长22.9km,海底隧道长6700m,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30万吨船舶撞击。图乙是港珠澳大桥的限速牌。请根据以上信息,求:
(1)当汽车以最高限速行驶,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多少时间
(2)若一辆通过海底隧道的小客车车长10m,车身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为223s,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车是否超速
(3)一车队以90kmh的速度完全通过海底隧道,所用时间为280s,该车队的长度为多少米
[答案](1)0.55h (2)已超速 (3)300m
[解析](1)从图乙可知,限速 v=100 km/h,由v=s/t,通过大桥时间:t=s/v=55km/100km/h =0.55 h;(2)客车通过海底隧道的路程:S’=S隧道-S车=6 700 m-10 m=6 690 m,客车速度:v =s /t=6 690 m/223s=30 m/s
=108 km/h>100 km/h,可见,该车通过海底隧道时已经超速。(3)车队的速度v"=90 km/h=25 m/s,车队完全通过海底隧道的路程:s =v t=25m/s×280s=7000m,海底隧道长度s隧道=6700m,车队的长度
s车队=s -s隧道=7000m-6700m=300m。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4多种多样的运动单元测试A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关于地震自救表述,不正确的是( )
A. 为防止次生灾害发生,首先切断电源,气源,防止火灾发生
B. 应该疏散到高大建筑场所,窄小胡同,陡山坡以及河岸边
C. 在家中要就地避难,可选择安全的地方如床下、桌子底下躲避
D. 在单元楼内,可选择空间小的卫生间、厨房、储藏室以及墙角躲避
2、如图是小平同家人出门在路上行驶时的两个画面,判断小平(甲车中)正在运动,不能作参照物的是( )
A. 路面 B. 路旁的广告牌 C. 驾驶车辆的爸爸 D. 旁边经过的乙车辆
3、2022年5月9日14时23分,台湾省花莲县海域发生6.2级地震。下列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此次地震是由地球内部力量的作用造成的
B. 发生地震的海域在地中海—喜马拉雅山一带
C. 发生地震的海域位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D. 此次地震没有释放能量,不会引起地形的变化
4、下列各种运动中,速度最大的是( )
A. 奔跑着的猎豹的速度可达40 m/s B. 在水中游动的旗鱼的速度可达108km/h
C. 飞行的褐海燕1分钟能前进5km D. 百米赛跑某一著名运动员的成绩是9.96s
5、如图所示,岸上旗子和甲、乙两船上的旗子随风飘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甲船一定向左运动 B. 甲船一定静止
C. 乙船一定向右运动 D. 乙船一定向左运动
(第5题图) (第6题图)
6、杭州的贝贝在游乐场看到摩天轮转动的方向如图所示,这与我们用地球仪演示地球自转时的哪个观察角度相似( )
A. 从侧面观察 B. 从北极上空观察 C. 从南极上空观察 D. 哪个角度都一样
7、在杭州西湖,从1月1日到12月31日,其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是( )
A. 先变大,再变小 B. 先变小,再变大
C. 先变大,后变小,再变大 D. 先变小,后变大,再变小
8、下列现象中主要由地球自转引起的有( )
① 昼夜更替 ② 四季更替变化 ③ 昼夜长短 ④ 太阳东升西落
A. 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②③
9、关于月球总是只有一面朝向地球的原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月球自转和公转的周期相同 B. 月球公转速度较慢
C. 月球自转速度较快 D. 月球质量分布不均匀
10、北京时间2023年5月30日9时31分,中国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发射时,法国首都巴黎(中时区)的区时是( )
A. 5月30日17时31分 B. 5月30日1时31分
C. 5月30日2时31分 D. 5月31日3时31分
11、下图是太阳系部分天体的运行模式图,地球上每天的昼夜交替与图中有关的主要运动是( )
A. A运动 B. B运动 C. C运动 D. D运动
(第11题图) (第12题图)
12、如图是太阳直射点运动示意图,其中a、b、c分别表示三条纬线。据图分析可知( )
A. 纬线a是南回归线
B. 当太阳直射点在①时,杭州市的节气是夏至
C. 当太阳直射点在纬线a、b之间移动时,杭州市昼夜平分
D. 造成太阳直射点在纬线a、c之间移动的主要原因是地球的自转
13、下列关于日食和月食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日食和月食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日食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B. 日食和月食都是由光的直线传播形成的,日食是由于月球挡住了太阳光
C. 日食和月食都是由光的反射形成的,月食是由于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D. 日食和月食都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月食是由于地球挡住了太阳光
14、宁波某校课外实践小组利用一根垂直插入水平地面的圭杆,进行为期一年的“观竿测影”活动。2023年3月14日正午时刻圭杆的杆影如图所示,并测得杆影0A长为 55.7 cm。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杆影的形成是由于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B. 图中杆影从0到4指向北方
C. 该小组预测2023年6月20日正午时刻,该圭杆的杆影长度将比 55.7cm长
D. 一天内,杆影移动是由于地球自转造成的
(第14题图) (第15题图) (第16题图)
15、甲、乙两物体运动时,路程与时间关系的s-t图像如图所示。其中甲为曲线,乙为直线,在=5s时两图线相交,则由图像可知( )
A. 两物体在第5s时一定相遇 B. 两物体在5s内通过的路程甲小于乙
C. 甲物体做曲线运动,乙物体做直线运动 D.甲物体做变速运动,乙物体做匀速运动
16、如图表示的是一个时间段的某两天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图中时间段是阳历中的一个月
B. 图中时间段中月相的变化是“望→下弦月→朔→上弦月→望”
C. 这两天不可能出现月食现象
D. 这两天可能出现日食现象
17、交通管理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甲所示。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的速度约是(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 m/s,且保持不变)( )
A. 28.33 m/s B. 13.60 m/s C. 14.78 m/s D. 14.17 m/s
18、在时间单位中,1公历年约365天,1农历月约30天,1天有24小时。这些计时单位与某些天文现象密切相关,它们分别接近于(  )
A.地球公转周期,月球公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B.月球自转周期,月球公转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C.月球自转周期,月相变化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D.地球公转周期,月相变化周期,地球自转周期
19、某学习小组对一辆在平直公路上做直线运动的小车进行观测研究。他们记录了小车在某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所用的时间,并根据记录的数据绘制了路程与时间的关系图象,如图。根据图象可以判断(  )
A.0~5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1m/s B.2~7s内,小车的平均速度是0.8m/s
C.2s~5s内,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 D.5s~7s内,小车做加速运动
(第19题图) (第20题图)
20、如图中甲、乙两地的同学通过互联网在同一天的正午测定杆影,并用照相机记录后将图片传送给对方,以下选项是两位同学得到的一组图片,你认为正确的是 (   )
A.B.C.D.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21、关爱生命,为保证校车在公路上行驶安全,规定车速不得超过40kmh,40km/h是指校车行驶过程中的
(填“最大”或“最小”)车速;校车行驶时,要求每位学生系好安全带,此时,学生相对于校车是静止的,而相对于公路旁的树木是运动的,这是因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 。
22、读下图,回答:
(1)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提出大陆漂移学说的主要依据是大西洋两岸的 (填数码)相似;
① 气候 ② 地形 ③ 岩石构造 ④ 古生物
(2)海底扩张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对海底地壳生长和运动扩张作出了解释。如图,在 (填“A”或“B”)处,热的熔岩物质不断上涌,使洋壳上较老的岩石不断向两侧运动,所以从年龄上看,M处海底岩石的年龄比N处海底岩石的年龄 (填“大”或“小”);
(3)板块构造学说:板块构造学说认为地球的岩石圈被海岭、海沟和巨大的山脉分割成六大板块,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上。板块的碰撞和张裂是引起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其中巨大的山脉是由板块 (填“碰撞”或“张裂”)形成的
23、结合所学知识及生活经验,回答:
(1)一年中正午12时,天安门广场旗杆的影子最长时出现在( )
A. 春分日 B. 夏至日 C. 秋分日 D. 冬至日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 6月22日前后,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白昼时间最短
B. 6月22日前后,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最大。白昼时间最长
C. 北半球一般把 3、4、5 三个月划为夏季
D. 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各地昼夜平分
24、图甲、图乙分别为地球自转和公转示意图,图甲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当光照情况如图甲所示时,地球运行在图乙中的 (填数码)处;
(2)下列节日与图甲所示日期最接近的是 (填字母)。
A. 儿童节 B. 元旦 C. 国庆节 D. 劳动节
(3)图乙中当地球从①处运行到③处,太阳直射点在地球表面的移动方向是 (填“向南”或“向北”)。
25、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于2020年底全线通车,如图所示。
(1)南京江心洲长江大桥线路全长约 10.3 (填单位);
(2)以江面航行的船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 的;
(3)通车后,一辆汽车以72km/h的速度匀速行驶5min,通过的路程为 m。
(第25题图) (第26题图)
26、如图为北半球中纬度某地居民节能建筑在冬至日、夏至日的正午光照示意图。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该示意图中的窗户是 (填“朝南”或“朝北”)的;
(2)从冬至日到春分日,正午射人该居民屋内的阳光面积会 (填“增大”或“减小”)。
27、太阳光可以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是 ;光也可以在空气、水、玻璃等介质中传播,但是速度都比在真空中 (填“快”或“慢”);太阳发出的光大约要经过8min到达地球,日地距离约为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8、如图所示是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小制作—针孔照相机模型:
(1)在制作过程中,需将一端用塑料薄膜蒙好的黑圆纸筒插入薯片筒中,为了便于更清楚观察像,应在黑圆纸筒的 (填“4”或“B”)端蒙上半透明膜作为光屏;
(2)在此照相机前放置一点燃的蜡烛,则烛焰在半透明膜上所成的像是 (填“正立的”或“倒立的”);若往外拉圆纸筒,增大半透明膜与小孔之间距离则半透明膜上的像的大小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9、某科学兴趣小组,进行了一项“日全食对伞降火箭模型留空时间有无影响”的科学探究。(伞降火箭发射上升到约100m高空后,降落伞会自动打开带着箭体返回地面,从发射到落地时间为留空时间)
(1)本次科学探究的假设是 ;
(2)他们选择5枚“长征二号”伞降火箭模型,使用同种规格的发动机(充填有等量火药)和降落伞,选择日食前(8:00)、日全食时(9:40)、日食后(11:20)三个时间,在宁波大学分别进行三次发射。得到如下数据:
留空时间发射时间 1号 2号 3号 4号 5号 平均值
8:00 2 11" 2 05" 1 40" 1 56" 2 03" 1 59"
9:40 1 07" 1 12" 1 02" 1 09" 1 20" 1 10"
11:20 2 04" 2 07" 1 58" 1 47" 2 14" 2 02"
根据表格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
(3)下列光现象的成因与日食形成原因相同的是 ;
A. 水面“折”笔 B. 手影 C. 看露珠下的树叶 D. 搭桥合影
30、小明在探究“物距和物高一定时,物体经小孔所成的像的高度和像距的关系”时,所用的实验器材有:用发光二极管做成的物体、有小孔的方纸板、用半透明塑料膜做成的屏、量程为0~30cm的直尺,实验装置的示意图如图甲所示。
(1)该实验应该在较 (填“亮”或“暗”)的环境下进行;
(2)记录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在图乙中画出像高与像距的关系图像;
(3)根据图像,得出的探究结论是 。
四、简答题(共24分)
31、(8分)读图,回答问题:
(1)图中该地属________半球;
(2)A为夏季日,日出时间为 ,昼夜长短情况是 ;
(3)此时太阳直射在________。
32、(10分)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运动,地球表面产生了很多奇妙的现象。某同学发现,在阳光的照射下,杆影长度会随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如下图所示)。图1示意一天中杆影长度随时间的变化,图2示意不同季节正午杆影长度的变化。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2)一年中,正午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 ;
(3)从图1中可以看出,该同学所在的地方处于 半球;
(4)据图1可推知,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 ;
(5)据图2,将此知识运用到建筑学上,要使北半球居民楼底层住户的窗台全年正午都有阳光照射,则两日的正午楼影来幢居民楼之间的 距离应依据计算。
33、(6分)港珠澳大桥(如图甲)全长 55 km,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由引桥、跨海桥、海底隧道三部分组成,其中跨海桥长22.9km,海底隧道长6700m,大桥设计使用寿命120年,可抵御8级地震、16级台风、30万吨船舶撞击。图乙是港珠澳大桥的限速牌。请根据以上信息,求:
(1)当汽车以最高限速行驶,通过港珠澳大桥全程需要多少时间
(2)若一辆通过海底隧道的小客车车长10m,车身完全在隧道中的时间为223s,请通过计算说明该车是否超速
(3)一车队以90kmh的速度完全通过海底隧道,所用时间为280s,该车队的长度为多少米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浙教版七上科学§4多种多样的运动单元测试A卷
答 题 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38分)
21、 ; ;
22、(1) ;(2) ; ;
(3) ;
23、(1) ;(2) ;
24、(1) ;(2) ;(3) ;
25、(1) ;(2) ;(3) ;
26、(1) ;(2) ;
27、 ; ; 。
三、实验探究题(每空2分,共18分)
28、(1) ;(2) ; ;
29、(1) ;
(2) ;
(3) ;
30、(1) ;
(2)
(3) 。
四、简答题(共24分)
31、(1) ;(2) ; ;
(3) ;
32、(1) ;
(2) ;
(3) ;(4) ;(5) ;
33、(1)解:
(2)解:
(3)解:
学校 班级 姓名 学号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清风明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