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舂米歌》教学设计课型:唱歌设计者:一、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的相关要求学习任务2:独唱与合作演唱A乐于参与各种演唱活动,能用正确的姿势和方法、自然的声音,自信、有感情的独唱或与同伴合作进行齐唱、轮唱、固定阴性伴奏唱,以及其他形式较为简单的合唱。B认识常用的拍号、表情记号和力度、速度记号,知道他们的名称和用途;演唱是能够根据音乐术语或记号,适切的表达歌曲的情感,并对指挥动作做出恰当反应。C能正确识读或排挤简单节奏谱,跟随音乐模唱或用唱名视唱简单旋律。学习任务4:编创与展示A能即兴编创与音乐情绪、特点一致的声势、律动或舞蹈动作,并参与表演。B能对自己活他人的编创与表扬进行简单评价。2.教材分析《春米歌》是景颇族人民在春米劳动中创作的民歌,具有鲜明的劳动音乐特点。歌曲节奏明快强烈,旋律简洁重复,伴有集体吆喝声,营造出浓厚的劳动氛围,体现了景颇族音乐与劳动场景的紧密关联。其采用领唱与齐唱的呼应形式,“春米节奏"的强弱变化与劳动动作相配合,展现了景颇族“以歌伴劳”的生活智慧。同时,通过歌曲及景颇族服饰、舞蹈等元素,能让学生体会到少数民族在劳动中乐观团结的精神,是了解景颇族文化和少数民族劳动音乐的重要素材。3.学情分析三年级学生活泼好动,模仿能力强,对节奏鲜明、富有动感的音乐兴趣浓厚。但他们对景颇族文化背景较为陌生。通过律动体验、情境创设等方式,能够有效激发学习兴趣,帮助他们在活动中感受音乐特点。二、学习目标1.感受歌曲欢快、律动的情绪,感知其鲜明的节奏特点和景颇族音乐风格,理解节奏对劳动动作的配合作用。2.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舂米歌》,通过认识四二拍拍号感知和表现“舂米节奏”的强弱变化。3.尝试用简单的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表现歌曲节奏。4.知道《舂米歌》是从劳动中诞生,以及其对劳动的作用,体会少数民族在劳动中乐观团结的精神。学习重难点学习重点: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舂米歌》,通过认识四二拍拍号感知和表现“舂米节奏”的强弱变化。学习难点:在创意实践中体现景颇族音乐的风格特点。四、教学设计学习 目标 学习流程 学习活动 评价要点学生活动 教师活动情景导入 导入部分 1.观看聆听。 2.聆听思考回答问题。 3学生模仿体验,初步感受劳动节奏。 1. 播放景颇族风情图片/视频,简要介绍景颇族人民舂米劳动的场景。 2师:猜猜他们在做什么?劳动时会发出什么声音? 3.老师模仿舂米动作,发出“咚哒 咚哒”的节奏。 认真聆听 积极回答1.感受歌曲欢快、律动的情绪,感知其鲜明的节奏特点和景颇族音乐风格,理解节奏对劳动动作的配合作用。 2.能用轻快、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舂米歌》,通过认识四二拍拍号感知和表现“舂米节奏”的强弱变化。 4.知道《舂米歌》是从劳动中诞生,以及其对劳动的作用,体会少数民族在劳动中乐观团结的精神。 新知新学 活动一:聆听感受,初步体验 1.认真聆听,特别的词是“耶噜” 2.随老师一起用动作感知音乐节拍。 活动二:四二拍和发声练习 1.一强一弱 2.看课本理解2/4拍含义几强弱规律。 3.再次随音乐律动。 4思考回答,没有特别的意思,表达的是一种情绪——劳动的快乐。 6.聆听并观察。前边两个演唱的很均匀,后边变的耶很短而噜很长。 7.拍着基本拍跟琴模唱。 8练习唱准音高和节奏。 活动三:学唱歌曲 1.师生配合朗读歌词,然后交换。 2.音符节奏一样,都是 22 2 0 3.跟琴练习唱,休止符处用擦汗或者拍手等动作表现。 4.跟琴师生接龙唱。 5.师生配合演唱。 6有感情的演唱。 活动一:聆听感受,初步体验 1. 初次聆听《舂米歌》音频。 师:歌曲给你什么感觉?情绪怎么样?听到了哪些特别的词? 2. 再次聆听,老师带领学生随音乐做简单的舂米律动,要表现出四二拍的强弱规律,用身体感受歌曲节拍。 活动二:四二拍和发声练习 1师:同学们我们刚才随音乐进行舂米的时候,动作力度有什么变化规律? 2.师:生活中这样的有规律的强弱变化在音乐中我们称之为2/4拍。请看课本,理解一下它的含义。 3.师:请随音乐再次按照2/4的强弱规律来表现舂米劳动吧。 由此看来我们的音乐是离不开生活的。 4.师:刚刚同学们说这首歌里有句很特别的歌词“耶噜”,虽能想想它是什么意思? 5.师:它不仅含义特别,它演唱时的节奏也很是特别呢,我们同过一组发声练习来感受一下吧。 6.师:老师配合着2/4的强弱规律来演唱一下,同学们注意聆听,前边和后边有什么不同? 7.师:同学们里聆听的很仔细,你们能模仿老师这样演唱一下吗? 8.纠正音高和节奏。 活动三:学唱歌曲 1.师:快乐劳动之声我们学会了,我们来通过歌词看看景颇族人民是怎么舂米的。我们一起来读歌词,同学们来读彩色色块部分,其他地方老师来读。 2.师:请看蓝色方框里的旋律,你发现了生么? 3.师:请跟琴唱唱,注意休止符想一个动作来表现! 4.师:我们一起来接龙唱吧,你们还是先来唱彩色的部分,然后我们交换。 5.师:请同学们来完整演唱,老师用舂米的动作给你们打着节拍。 6.分小组或男女生演唱,一组演唱,另一组做舂米动作。 师:同学们在演唱的时候一定要表现出劳动时的快乐心情哦,我要听听看看谁表现的最愉快。 认真聆听 节奏模仿均匀 积极回答问题 强弱规律表现均匀稳定 特殊节奏模仿准确 音高节奏准确 情绪到位 演唱有韵律感尝试用简单的声势动作或打击乐器表现歌曲节奏。 拓 展 部分 小组合租编创 小组展示评价 1.师:请同学们小组合作,选着合适方式表现歌曲,可以演唱,可以律动表演,可以舞蹈表演,也可以乐曲表演,需要什么乐器了到老师这里来领。 2.请同学们来展示一下吧。 积极合作 认真编创 大胆展示 评价有见地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唱了景颇族的《舂米歌》,用歌声和动作体验了舂米的快乐,还知道了‘衬词’让歌曲更有趣。音乐就来自我们的生活,劳动不仅能创造美好生活,还能创造出好听的音乐呢!”板书设计 《舂米歌》 景颇族民歌 情绪:欢快、活泼 节奏:作业设计 把《舂米歌》唱给家人听,并教他们做一做“舂米”的动作。课后反思:1. 本节课通过律动、节奏游戏等方式,较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化解了节奏难点,学生参与度高。2. 对景颇族文化的介绍可以更生动具体,如增加一段简短的舂米劳动视频,能更好地帮助学生建立音乐与生活的联系。3. 在小组创编环节,应提供更清晰的指引和示范,以确保活动更高效、更有成效。4. 个别学生在衬词演唱时音准和节奏仍有困难,后续需通过多次聆听和模仿加以强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