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津市南开敬业学校中考历史综合训练(三)(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年天津市南开敬业学校中考历史综合训练(三)(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年天津市南开敬业学校中考历史综合训练(三)
道德与法治和历史合场考试,合计用时120分钟。
本试卷分为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为第1页至第5页,第Ⅱ卷为第6页至第8页。试卷满分100分。
答题时,务必将答案涂写在“答题卡”上,答案答在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祝你考试顺利!
第I卷
注意事项:
1.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的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的信息点。
2.本卷共25题,每题2分,共50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早在六七千年前,生活在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半坡氏族和河姆渡氏族都已经进入到农耕文化的时代.下列表述符合这两个氏族农耕文化共同的特征的是( )
①普遍使用磨制石器 ②过着定居生活 ③种植粮食作物粟和水稻 ④会制造陶器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某班学习小组查阅了有关“商汤灭夏”“诸侯争霸”“战国七雄”“商鞅变法”的一些历史资料进行主题探究,他们探究的主题是
A.中华文明的起源 B.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C.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D.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3.《中国通史》写道:“秦朝的统一、绝不全是兵力的关系……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本有趋于统一之势,而秦人特收其成功。”材料表明( )
A.嬴政在统一过程中的作用不大 B.秦朝统一与军事力量没有关系
C.秦统一顺应了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D.商鞅变法是秦统一的基础
4.《史记》:“……凿空,其后使往者皆称博望侯,以为质于外国,外国由是信之。”材料反映的是( )
A.张骞通西域的影响 B.西域都护的设立
C.郑和下西洋的壮举 D.丝绸之路的路线
5.在绘制“盛唐气象”主题历史手抄题时,某同学选择了下列素材,该同学侧重于展示盛唐( )
来自波斯的马球 来自西域的胡旋舞 由印度佛曲改编的《霓裳羽衣曲》
A.多彩的文学艺术 B.繁荣的经济
C.密切的民族交往 D.兼容并包的文化
6.下表反映的节日是( )
原始含义 《易经》中“阳爻为九”
文化根源 “秋收敬天祭祖”民俗
确立时期 唐时被定为正式节日
主要习俗 插茱萸、登高、祭祀、敬老
A.元宵节 B.清明节 C.端午节 D.重阳节
7.直到咸丰年间,清政府依然把外交事务称为“夷务”,称西方国家为“丑类”“逆夷”“夷性犬羊”等。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清政府
A.严禁对外贸易 B.长期闭关锁国
C.加强封建皇权 D.抵御外敌入侵.
8.中国近代史上列强同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按照签订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①《瑷珲条约》 ②《南京条约》③《辛丑条约》④《马关条约》
A.②①④③ B.②④①③ C.①④②③ D.③①②④
9.李大钊在《自然的伦理观与孔子》一文中写道:“余之抨击孔子,非抨击孔子之本身,乃抨击孔子之为历代君主所雕塑之偶像的权威也。”据此可知,新文化运动的兴起是针对( )
A.中华民国的成立 B.巴黎和会召开
C.袁世凯复辟帝制 D.护国运动爆发
10.有历史学家称赞五四运动为“中国现代史上第一次真正的群众运动”。以下关于五四运动的史实中,最能体现“群众运动”这一特点的是(  )
A.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
B.广泛开展了学生罢课、工人罢工、商人罢市的斗争
C.后期运动的中心由北京转移到了上海
D.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11.这次会议无疑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极其重要的一次会议。这次会议上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开始确立了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这次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中共一大 C.古田会议 D.中共七大
12.下列各项中,能体现文学巨匠鲁迅、美术大师徐悲鸿、人民音乐家聂耳和洗星海的作品的共同点的是
A.弘扬科学精神,批判封建愚昧,讴歌光明,鞭挞黑暗
B.适应抗战的需要,为中华民族自强、打败日本侵略者而创作
C.提倡自由与民主,反对孔子的思想
D.无情地抨击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
13.文物是历史的见证。下图文物见证了( )
A.抗美援朝保卫了新中国 B.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
C.中国工农红军长征胜利 D.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建立
14.论从史出、史论结合是学习历史的重要方法。下表“ ”处应为( )
史实 结论
1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A.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B.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C.我国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 D.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5.下列人物中,发扬了高度的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被誉为“最可爱的人”有
①王进喜 ②黄继光 ③焦裕禄 ④邱少云 ⑤雷锋 ⑥杨根思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②④ D.③⑤⑥
16.开国大典上。毛泽东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该情境说明( )
①中国真正成为独立自主的国家 ②中国人民站立起来了
③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建立 ④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① D.①②④
17.2022年8月,抖音及其海外版TikTok有将近6600万下载量;2023年4月,ChatGPT已停止Plus付费,给出的理由是需求量太大;华为公司于2024年初上市了HUAWEI Mate 60 Pro手机,因性能更加优越,使用更便捷而受到热捧。这反映了( )
A.科技改变人类生活 B.科技直接推动全球经济一体化
C.人类受到人工智能威胁 D.世界各地开始连为一个整体
18.2023年3月,《解放军报》两会特刊指出:“从新型战机巡航空天到东风导弹直指苍穹,从新型装甲步战车驰骋高原到新型无人机快速侦察战场……军队手中装备武器不断迭代更新,官兵素养更加厚实。”这反映了我国( )
A.军事实力位居首位 B.创新发展航天事业
C.积极推进科技强军 D.大力发展航海技术
19.领主在庄园上一般建有住宅、教堂、磨坊、仓库、马厩等设施,置备犁、耙等各种农具,养有各种牲畜及家禽等,有的大庄园内还有一定数量的手工业者,如木匠、铁匠、首饰匠、皮革匠等,生产手工业品,供应领主及居民的需要。这表明西欧庄园的形成( )
A.维护了领主的经济利益 B.限制了领主的司法特权
C.促进了庄园的全面发展 D.实现了庄园的自给自足
20.《蒙娜丽莎》是达·芬奇创作的一幅肖像画。有人对它推崇备至,认为蒙娜丽莎很美,微笑很神秘;也有人认为蒙娜丽莎并不好看,表情古板。从历史的角度看,这幅画的价值主要体现在( )
A.及时行乐的生活态度 B.人文主义的思想情怀
C.对封建社会陋习的批判 D.对黄金分割理论的运用
21.编制表格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下面是某同学学习世界近代史编制的知识表格。该表格反映的学习主题是( )
时间 重要文献
1689年 《权利法案》
1787年 1787年宪法
1789年 《人权宣言》
1804年 《拿破仑法典》
A.近代西方民主法制建设的进程 B.国际工人运动的发展历程
C.殖民地人民的反抗历程 D.西欧封建专制强化的过程
22.2020年,一场新冠疫情席卷全球。有学者认为:在现有的“一超多强”格局中,作为“一超”的美国在防疫抗疫中的表现乏善可陈,软硬实力遭受重挫,将大大加速其已有的相对衰落进程,单极霸权梦更加遥远。在“多强”成员中,中国的抗疫成就和对世界的贡献举世公认,实力会得到提升。与此同时,欧洲国家和日本在抗疫中同美国的合作远不及同中国的合作,美欧日构成的“大西方”进一步虚化。从这些分析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美欧日“大西方”已瓦解 B.疫情加速了世界多极化进程
C.中国威胁到美国霸权 D.“一超多强”格局已经结束
23.《大国崛起》解说词中提道:“1917年11月7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 )
A.建立第一个资产阶级政权 B.建立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C.实施新经济政策 D.实现了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
24.罗斯福新政可以用“3R”来概括;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该提法比较准确地反映了( )
A.罗斯福新政的背景 B.罗斯福新政的目的
C.罗斯福新政的影响 D.罗斯福新政的内容
25.某电影描述臭氧层产生了一个大洞,臭氧层上方的冷空气因为比重较大的缘故便源源不断地下沉到海面并四处扩散,巨型寒潮给人类带来了几乎是毁灭性的打击。这警示我们要关注(  )
A.地区冲突 B.贫困问题 C.人口问题 D.生态问题
2025年天津市南开敬业学校中考历史综合训练(三)
第Ⅱ卷
注意事项:
1.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2.本卷共3大题,共50分。
26.中国传统建筑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承载了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其建筑风格和构造方法也一直受到世界的关注和赞誉。(15分)
材料一
登封“天地之中”建筑群 北京故宫 天坛
代表了我国古代建筑制度的初创和形制典范,集中体现了中国各代的礼制、宗教、科技、教育等建筑学成就,是佛教、道教、儒教三教的源头和三教集大成之地。 是世界上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木结构宫殿建筑群,记录了明清两代的宫廷历史。它为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文化、艺术和建筑提供了丰富的素材。 保存了中国古代皇家祭祀的习俗和建筑艺术的精华,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独特见证,也是中国古代皇家园林建筑的典范,在设计和布局上充满了象征意义和美学价值。
材料二 中国的传统建筑体系以木材结构为主要结构方法,房身部分以木材做立柱和横梁,成为一副梁架,在梁架上,建造富有装饰效果的斗拱,用来减少横梁与立柱交接点的剪力。在平面布置上,中国建筑一般由若干座个体建筑和一些回廊、围墙之类组成,并环绕成一个个庭院。这种建筑组群,在艺术效果上和欧洲建筑有着一些根本的区别。
——摘编自梁思成《梁思成谈建筑》
(1)根据材料一,概括指出我国传统建筑的重要价值。(5分)
(2)根据材料二,归纳中国传统建筑的主要特点。(5分)
(3)请再选择一处上述材料之外,你熟悉的中国古代建筑,具体说明其历史文化价值。(5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的一部分。依照国际法和国内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对台湾享有主权是无可争议的。
——《人民日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史意义》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建立的行政机构是什么?20世纪四十年代哪一部国际文献肯定了台湾是中国一部分?(5分)
材料二 一国两制构想本身就是实事求是的产物,它是中国共产党在纵观国际形势,根据中国国情,从实际出发,在尊重历史与现实的基础上,提出解决历史遗留的台湾问题、香港问题和澳门问题,用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的一项基本国策。
——冷铁勋《一国两制与澳门特区制度建设》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我国的“一国两制”是如何“尊重历史与现实的”?根据所学知识,指出和平统一的前提基础是什么?(5分)
材料三 1990年,德国统一,经济实力迅速增长,综合国力也大幅提升。……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没有两岸的统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就无从谈起。
——易昌良《预见未来:2049中国综合国力研究》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回答20世纪四十年代德国分裂对欧洲局势的影响?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国家统一的认识。(5分)
2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0分)
材料一 中世纪时期,欧洲社会上盛行禁欲主义,服装外形呆板、僵硬,充满了冷漠的宗教色彩。文艺复兴时期男女服装普遍使用了制作繁琐、绕颈而立的极其醒目夸张的拉夫领,男性服装的肩部、胸部、袖子甚至腹部都使用填充物突出显示男性的威武、雄伟等男性特征,女性服装上身紧瘦,下体裙子宽大,以腰部为轴心来设计服装突出呈现女性的人体曲线美和女性特征。
——据刘静轩《论文艺复兴时期服饰艺术的现代性及其影响》
材料二 近代早期的英国,对服饰有严格的等级区别。英国资产阶级革命以后,服饰消费成为个人的自由选择。18世纪英国本土棉纺织业的发展进一步降低了棉布的价格,为大众提供了大量中低档棉麻布料和服饰。17世纪中期到18世纪中后期,服饰质地总的趋势是从传统皮革、厚重毛织品逐步发展到亚麻布和棉布,并且比例越来越高,尤其是棉织品受到欢迎。伴随服饰质地的明显改善,服饰的颜色也变得更加鲜艳和多彩,五彩斑斓的服饰代替了过去以土褐色为主的暗沉色。
——据王洪斌《18世纪英国服饰消费与社会变迁》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至文艺复兴时期欧洲服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变化的原因。(6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17—18世纪英国人的服饰审美趋向,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原因。(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归纳影响服饰变化的因素有哪些?(8分)
参考答案
1.D
2.B
3.C
4.A
5.D
6.D
7.B
8.A
9.C
10.B 
11.A
12.A
13.B
14.B
15.B
16.D
17.A
18.C
19.D
20.B
21.A
22.B
23.B
24.D
25.D
26.
(1)价值:凝聚建筑智慧,有助于研究特定时代的建筑技术;承载历史,有助于研究到当时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状况等。
(2)主要特点:木制结构;建有装饰与减少剪力的斗拱;组成庭院建筑组群。
(3)举例:建筑:曲阜孔庙。历史文化价值:曲阜孔庙,是祭祀我国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的庙宇。不仅是中国古代文化的遗产,也是中国文化的重要代表。 它见证了中国古代教育和文化的发展历程,对于研究中国古代文化和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27.(1)行政机构:澎湖巡检司;国际文献:《开罗宣言》。
(2)做法:港、澳、台自古是中国领土一部分(同属于一个中国的既定历史或者答港澳台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港、澳、台与祖国大陆不同的社会制度、生活方式。前提基础:坚持一个中国原则。
(3)影响:欧洲冷战对峙局面基本形成;认识:国家统一是历史的必然趋势,是各国人民的共同愿望;国家统一有利于经济发展社会稳定;国家统一有利于维护地区的和平稳定;我们要坚决维护国家统一,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做斗争等。(言之有理即可)
28.(1)变化:服装由呆板僵硬变为展现个性、注重审美价值;男女服装性别差异明显。原因:文艺复兴反对教会宣扬的苦行禁欲,要求以人为中心,提倡发扬人的个性。
(2)审美趋向:喜欢亚麻布和棉织品;追求色彩多样。原因: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打破了对服饰的等级限制;工业革命的开展促进了棉纺织业的发展
(3)思想观念;社会变革;大众审美;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等。
第 page number 页,共 number of pages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