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教案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识记中华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区域文化、民族文化的地位和特点;理解中华文化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博大精深的无穷魅力;运用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分析具体的文化现象和文化成果。【能力目标】本课的教学,重点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观察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参与文化生活、参加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能力;同时,通过对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的分析,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归宿感和自豪感;教育学生尊重民族文化、区域文化,维护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2学情分析学生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虽然在初中阶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由于他们认知层面较乍,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只是只鳞片甲,要学会分析传统文化,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理解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这一课标的要求还有难度。再则学生从感性到理性的思维的跳跃也有一定障碍。同时学生辨识社会现象、合作、表达能力等方面也有待加强。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博大精深中华文化的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教学难点:各族人民对中化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4教学过程【导入】复习提问复习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中华文化的其中一个基本特征,是什么?有什么见证?(学生回答)教师过渡: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重要见证。中华文化除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之外,还具有另外一个特点,那就是博大精深,这也是我们今天这节课所要探讨的问题。【活动】体味文化——观看视频《中华文化 异彩纷呈》观看视频,思考问题:各种文化别具一格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学生回答)一、独树一帜,独领风骚:(独特性)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教材上从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两方面来说明它的独特性。(一)关于文学艺术1.多媒体展示:中国古代文学的形式——诗词曲散文小说。请同学们说说诗歌的特点。回忆中国古典小说四大名著,你最欣赏的人物是谁?向同学介绍人物的特征。2.问题探究:中华文学艺术的特点、地位、作用?(学生回答)归纳知识点:(1)文学艺术,对于反映人们的精神生活、展示人们的精神世界有独到的作用。(2)中华文学艺术,以其辉煌而悠久的历史、丰富而绚丽的内涵、鲜明而独特的风格,展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向往和美好追求,在世界文学艺术宝库中占有重要地位。(二)关于科学技术1.多媒体展示:中国的四大发明活动设计:(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给世界带来了怎样的影响?选择你最熟悉的一项,谈谈自己的见解,与同学们交流共享。(2)你还知道我国古代领先的科学技术有哪些?学生根据课前准备进行课堂交流。教师:我国是世界科技文化最重要的发源地之一,在科学技术的各个领域中都创造了辉煌的历史和卓越的成就,对整个人类文明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2.问题探究:(1)科学技术的地位是什么?(2)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成就在世界上的地位、特点、意义?(学生回答)知识点归纳:(1)科学技术是一个民族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2)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长期处于世界的前列,对整个人类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3)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注重实际运用,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4)中华民族在认识、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的一切科技成果,都是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和艰苦奋斗精神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生命力、创造力的生动体现。二、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区域性)1.活动设计:“听歌猜地名”(根据所听到音乐,判断它们分别是我国哪个地方的歌曲或戏剧)思考:音乐上的这种差异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中华文化具有区域性。一方水土,一方文化。)2.问题探究:你还知道哪些区域文化形式?西域文化、东北文化、齐鲁文化、吴越文化、关中文化、藏文化、滇黔文化等根据我们课前的研讨,请大家来说说吴越文化与滇黔文化的不同。3.问题探究:文化呈现区域特征的原因是什么?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回答)知识点归纳:原因:中华大地地域辽阔,受历史传统、地理环境、经济基础、政治结构、风俗习惯等方面的影响,我国形成了不同的地方文化。关系:带有明显自然环境特色和社会人文特点的的地方文化,相互联系、相互借鉴、相互影响,又各具特色,构成了中华文化丰富多彩、灿烂夺目的多方位格局,凸显着中华文化多元一体的特点。三、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民族性)(一)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1.多媒体展示:“多姿多彩的民族歌舞”思考:体现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2.活动设计: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还体现在哪些方面呢?例如:多媒体展示:“闻名中外的石窟艺术”、民族语言、“优秀的民族文学”等你还能列举其他各民族文化的具体表现形式(民族文化古迹、民族舞蹈、民族乐器、民族节日等)吗?它们有什么特点?(学生根据课前的准备回答)教师总结:这些都充分说明了中华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问题探究: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是怎样的?(学生回答)(二)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的关系中华民族是中华文化的创造者。构成中华民族大家庭的五十六个民族,都创造了自己源远流长、独具特色、多姿多彩的民族文化。各民族多姿多彩的文化,共同构成了中华文化的百花园。各民族文化共同创造了中华文化。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各民族文化争奇斗艳,具有各自的民族特性,也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它们都是中华文化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各民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正因为如此,我们应尊重和保护各民族优秀文化,各民族文化应相互交流、相互借鉴、相互融合,共同为中华文化新的辉煌做出应有的贡献!【本课小结】这节课我们主要从三个方面给同学们介绍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征,即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同时在每个方面的表现当中,我们又帮助同学们从几个小的角度去感受了这几个特征。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一框的内容学习同上一框题学习的内容结合在一起。因为整个第六课就是重点介绍中华文化的两个特征,即: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练习】探究:(请同学们学以致用)材料一:中医学是在中国产生,经过数千年发展而形成的一门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的传统医学,对后世影响很大。材料二:“取消中医”网络签名活动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许多专家和中医药界人士撰文或以其他不同方式对这种活动予以驳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新闻发言人表示,据调查,到目前,参与网络签名的仅有138人,而非所传“万名”。(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华文化的特点。(2)结合材料二为促进中医学发展提一些合理化建议。参考答案(1)①中华文化具有源远流长的特点。中华文明是人类文明史上唯一没有中断的古老文明。从中医学数千年的发展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出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轨迹,这反映了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②中华文化具有博大精深的特点。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化领域中可谓独树一帜,独领风骚。中医学具有独特理论体系和丰富的养生方法,诊疗手段,这展示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体现了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特点。(2)①提高各完善中医药服务网络和服务能力。②加强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能力的建设。③充分发挥中医药在农村和社区卫生服务中的作用。④提升中医药自主创新能力。⑤提高中药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⑥加强中医药人才培养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