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 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3.2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 导学案(含答案)-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数学湘教版选择性必修第一册

资源简介

1.3.2 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
【学习目标】
1.通过函数的引入提高学生运用等比数列解决问题的能力.(逻辑推理)
2.理解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之间的联系.(数学建模)
3.会用指数函数的知识解决等比数列的单调性问题.(数学运算)
4.熟练掌握等比数列的判定方法.(逻辑推理)
【自主预习】
1.设等比数列{an}的首项为a1,公比为q,当a1与q分别满足什么条件时,{an}是递增数列 当a1与q分别满足什么条件时,{an}是递减数列
2.如果数列{an}是各项都为正数的等比数列,那么数列{lg an}也是等比数列吗
1.判断下列结论是否正确.(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若{an},{bn}都是等比数列,则{an+bn}是等比数列. (  )
(2)若数列{an}的奇数项和偶数项分别成等比数列,且公比相同,则{an}是等比数列. (  )
2.(多选题)已知等比数列{an}满足a1=1,q=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n=2n-1 B.{a2n}是等比数列
C.a1+a5=a2+a4 D.{an}是递增数列
3.在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an}中依次取相邻两项的乘积组成新的数列a1a2,a2a3,a3a4,…,则此数列(  ).
A.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 B.是公比为q2的等比数列
C.是公比为q3的等比数列 D.不一定是等比数列
4.已知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首项a1>0,则“q<1”是“等比数列{an}为递减数列”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合作探究】
探究1 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问题:观察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你认为它与我们熟悉的哪一类函数有关
1.等比数列{an}的图象
由指数函数y=qx的图象可以得出y=cqxc=,c为常数的图象,而y=cqx的图象上横坐标为正整数n的孤立点(n,an)组成了等比数列{an}的图象.
值得指出的是,当等比数列的公比q=1时,等比数列的各项都为常数a1,其图象是一系列从左至右呈水平状的孤立点.
2.等比数列的单调性
当q>1时,
若a1>0,则等比数列{an}是递增数列;
若a1<0,则等比数列{an}是递减数列.
当q=1时,等比数列{an}是非零的常数列.
当0若a1>0,则等比数列{an}是递减数列;
若a1<0,则等比数列{an}是递增数列.
当q<0时,等比数列{an}是摆动数列.
例1 (1)已知{an}是等比数列,且公比q>0,则“q>1”是“数列{an}为递增数列”的(  ).
A.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分不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若{an}为等比数列,则“a1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方法总结】判断等比数列的增减性时,要结合等比数列的函数性质,选择恰当的性质解题.
设{an}是等比数列,则“a1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探究2 等比数列的判定与证明
问题1:利用等比数列的定义证明数列为等比数列的关键是什么
问题2:在数列{an}中,若an+1=2an,则数列{an}是等比数列吗
问题3:若数列{an}是公比为q的等比数列,则它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a1,q为非零常数,n∈N+).反之,能说明数列{an}是等比数列吗
问题4:如何证明数列{an+1}是等比数列
判断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常用方法
(1)定义法:若数列{an}满足=q(n∈N+,q为常数且不为零)或=q(n≥2且n∈N+,q为常数且不为零),则数列{an}是等比数列.
(2)通项公式法:若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a1qn-1(n∈N+,a1≠0,q≠0),则数列{an}是等比数列.
(3)等比中项法:若=anan+2(n∈N+且an≠0),则数列{an}为等比数列.
(4)构造法:在条件中出现an+1=kan+b的关系时,往往构造数列,方法是把an+1+x=k(an+x)与an+1=kan+b对照,求出x即可.
例2 已知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且Sn=2an+n-4.
(1)求a1的值;
(2)若bn=an-1,试证明数列{bn}为等比数列.
【方法总结】证明一个数列是等比数列的常用方法有定义法与等比中项法,注意不管用哪种方法判定等比数列都要先强调任意一项不等于零.
已知Sn是数列{an}的前n项和,且Sn=2-an,求证:{an}为等比数列.
探究3 由等比数列构造新等比数列
问题:结合我们所学,类比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的结构特点及运算关系.完成下表: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称为等差数列
符号 表示 an-an-1=d(n≥2,n∈N+)
通项 公式 an=a1+(n-1)d
类比 差 商;和 积,积 乘方
性质 等差数列首项为a1,公差为d
把等差数列前k项去掉,得到一个以ak+1为首项,以d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中,ak,ak+m,ak+2m,…是以md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中每一项加上同一个常数,构成一个公差不变的等差数列
两个等差数列相加,还是一个等差数列
1.在等比数列{an}中,每隔k项(k∈N+)取出一项,按原来的顺序排列,所得的新数列仍为等比数列,且公比为qk+1.
2.若{an}是等比数列,公比为q,则数列{λan}(λ≠0),,{|an|},{}都是等比数列,且公比分别是q,,|q|,q2.
3.若{an},{bn}是项数相同的等比数列,公比分别是p和q,则{anbn}与也都是等比数列,公比分别为pq和.
注意点:在构造新的等比数列时,要注意新数列中有的项是否为0,比如公比q=-1时,连续相邻两项的和都是0,故不能构成等比数列.
例3 如果数列{an}是等比数列,那么下列数列不一定是等比数列的是(  ).
A. B.{}
C.{an·an+1} D.{an+an+1}
【方法总结】由等比数列构造新的等比数列,一定要检验新的数列中的项是否为0,主要是针对q<0的情况.
设{an}是各项均为正数的无穷数列,Ai是长、宽分别为ai,ai+1的矩形面积(i=1,2,3,…),则{An}为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为(  ).
A.{an}是等比数列
B.a1,a3,…,a2n-1,…或a2,a4,…,a2n,…是等比数列
C.a1,a3,…,a2n-1,…和a2,a4,…,a2n,…均是等比数列
D.a1,a3,…,a2n-1,…和a2,a4,…,a2n,…均是等比数列,且公比相同
【随堂检测】
1.对任意等比数列{an},下列说法一定正确的是(  ).
A.a1,a3,a9成等比数列
B.a2,a3,a6成等比数列
C.a2,a4,a8成等比数列
D.a3,a6,a9成等比数列
2.(多选题)设{an}是等比数列,有下列四个命题,其中正确的是(  ).
A.{}是等比数列
B.{anan+1}是等比数列
C.是等比数列
D.{lg|an|}是等比数列
3.若等比数列{an}为递减数列,写出满足上述条件的一个数列{an}的通项公式:    .
4.数列{an}的前n项和记为Sn,已知a1=1,an+1=Sn(n=1,2,3,…).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
参考答案
1.3.2 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
自主预习
预学忆思
1.(1)或 {an}为递增数列;
(2)或 {an}为递减数列.
2.不一定是等比数列,但一定是等差数列.
自学检测
1.(1)× (2)×
2.ABD 【解析】对于A,an=a1qn-1=2n-1,A正确;
对于B,a2n=22n-1,故==4,又a2=2,
所以{a2n}是首项为2,公比为4的等比数列,B正确;
对于C,由A可知,a1=1,a2=2,a4=8,a5=16,则a1+a5≠a2+a4,C错误;
对于D,an+1-an=2n-2n-1=2n-1>0,故{an}是递增数列,D正确.
故选ABD.
3.B 【解析】∵=·=q·q=q2,n≥2且n∈N+,
∴{anan+1}是以q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故选B.
4.B 【解析】若q<0,则等比数列{an}为摆动数列,充分性不成立.
由于等比数列{an}为递减数列,故q>0.
又a1>0,则an=a1qn-1>0,
因为an+1所以q<1,
所以a1>0,等比数列{an}为递减数列 0所以若a1>0,则“q<1”是“等比数列{an}为递减数列”的必要不充分条件.
合作探究
探究1 情境设置
问题: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指数型函数有关.由an=a1qn-1=·qn可知,当q>0且q≠1时,等比数列{an}的第n项an是指数型函数f(x)=·qx(x∈R)在x=n时的函数值,即an=f(n).
新知运用
例1 (1)D (2)B 【解析】(1)当a1<0,q>1时,数列{an}为递减数列,即充分性不成立;
当“数列{an}是递增数列”时,a1<0,00,q>1,即必要性不成立.
综上,“q>1”是“数列{an}为递增数列”的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2)若等比数列{an}是递增数列,
可得a1反之,例如an=(-1)n+1·2n,
此时满足a1所以“a1巩固训练 B 【解析】设等比数列{an}的公比为q,
由a10,
解得或
此时数列{an}不一定是递增数列.
由数列{an}为递增数列,
可得a1所以“a1探究2 情境设置
问题1:关键是能够证明(n∈N+)是一个非零常数.
问题2:不一定.当an≠0时,数列{an}是等比数列;当an=0时,数列{an}不是等比数列.
问题3:能.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可以判断.
问题4:证明=q(q≠0)即可.
新知运用
例2 【解析】(1)因为Sn=2an+n-4,
所以当n=1时,S1=2a1+1-4=a1,解得a1=3.
(2)因为Sn=2an+n-4,
所以当n≥2时,Sn-1=2an-1+(n-1)-4,
Sn-Sn-1=(2an+n-4)-(2an-1+n-5),
即an=2an-1-1,
所以an-1=2(an-1-1),
又bn=an-1,所以bn=2bn-1(n≥2),且b1=a1-1=2≠0,
所以数列{bn}是以2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巩固训练 【解析】因为Sn=2-an,所以Sn+1=2-an+1.
所以an+1=Sn+1-Sn=(2-an+1)-(2-an)=an-an+1,
所以an+1=an.
又S1=2-a1=a1,所以a1=1≠0,
又由an+1=an知an≠0,
所以=,
所以数列{an}是首项为1,公比为的等比数列.
探究3 情境设置
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
定义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称为等差数列 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称为等比数列
符号 表示 an-an-1=d(n≥2,n∈N+) =q(n≥2,n∈N+)
通项 公式 an=a1+(n-1)d an=a1qn-1
类比 差 商;和 积,积 乘方
性质 等差数列首项为a1,公差为d 等比数列首项为a1,公比为q
把等差数列前k项去掉,得到一个以ak+1为首项,以d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把等比数列前k项去掉,得到一个以ak+1为首项,以q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中,ak,ak+m,ak+2m,…是以md为公差的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中,ak,ak+m,ak+2m,…是以qm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等差数列中每一项加上同一个常数,构成一个公差不变的等差数列 等比数列中每一项同乘一个非零常数,构成一个公比不变的等比数列
两个等差数列相加,还是一个等差数列 两个等比数列相乘,还是一个等比数列
新知运用
例3 D 【解析】取等比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1)n,则an+an+1=0,所以{an+an+1}不是等比数列,故D不一定是等比数列;对于其他选项,均满足等比数列的定义.
巩固训练 D 【解析】因为Ai是长、宽分别为ai,ai+1的矩形面积(i=1,2,3,…),所以Ai=aiai+1(i=1,2,3,…),
则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anan+1.
根据等比数列的定义,知数列{An}(n=1,2,3,…)为等比数列的充要条件是===q(常数).故选D.
随堂检测
1.D 【解析】因为=a3a9,所以a3,a6,a9成等比数列.
2.ABC 【解析】由{an}是等比数列可得=q(q为非零定值,n>1).
A中,==q2,为常数,故A正确;
B中,==q2,为常数,故B正确;
C中,==,为常数,故C正确;
D中,不一定为常数,故D错误.
3.an=(答案不唯一) 【解析】∵等比数列{an}为递减数列,∴a1>0,01,∴满足上述条件的一个数列{an}的通项公式为an=.
4.【解析】由a1=1,an+1=Sn,得an>0,Sn>0.
由an+1=Sn,an+1=Sn+1-Sn,
得(n+2)Sn=n(Sn+1-Sn),
整理得nSn+1=2(n+1)Sn,
所以=2·,即=2.
因为==1,所以数列是以1为首项,2为公比的等比数列.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