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导综合一切线问题讲义——2026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函导综合一切线问题讲义——2026届高三数学一轮复习 (原卷版+解析版)

资源简介

函导综合一:切线问题
瞬时变化率的几何体现:切线斜率,如图:
切线有“旁切”和“穿切”,“单切”和“公切”等,如图所示:
解决切线问题的关键是切点,抓住“切点”的三重作用:.直线与曲线相切一般要应用三点:
1.是曲线在切点处的导数是切线的斜率;
2.是切点即在曲线上也在切线上;
3.是没有切点要设切点.本就用到了上面三点,然后再配求所求式子的结构.可求斜率、切点坐标、切线方程以及相关参数值.
可以概括为:抓切点,列方程,解变量;求斜率,点斜式,写方程.若试题中未明确给出切点,则需要先设出切点坐标.
一、分类解读
1.单切线(切线本质)
注意“在点处的切线”
与“过点的切线”的区别
例1 (1)(2024甲理卷6)设函数,则曲线在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2)若过原点向曲线至少可作两条切线,求实数的最大值.
【解析】(1)【答案】A

则,即该切线方程为,即,
令,则,令,则,故该切线与两坐标轴所围成的三角形面积
.故选:A.
(2),设切点
,即
.
变式:若过点可作曲线的三条切线,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答案】C
【分析】设切点为,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得切线方程,根据切线过点,得到,设,求得,得出函数单调性和极值,列出方程组,即可求解.
【解析】设切点为,
由函数,可得,则
所以在点处的切线方程为,
因为切线过点,所以,
整理得,
设,所以,
令,解得或,令,解得,
所以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在上单调递增,
要使得过点可作曲线的三条切线,
则满足,解得,即的取值范围是.故选:C.
2.公切线
同时与两曲线相切:一个切点或两个(两个以上)切点
试题中还经常出现公切线问题,有一个切点或分别切于两点,如图所示.这仍需要抓住切点处理.
例2(1)(2017年天津卷节选)已知函数和的图象在公共点处有公切线.
求证:在处的导数等于.
(2)(2016年全国Ⅱ卷16)若直线是曲线的切线,也是曲线的切线,

(1)【解析】,∴,即.
(2)【答案】
【解析】的切线为:(设切点横坐标为)
的切线为:(设切点横坐标为),

解得 ,
∴.
变式:(1)若直线是曲线的切线,也是曲线的切线,则 .
(2)已知函数,,若存在直线是曲线的切线,也是曲线的切线,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1)【答案】或
【解析】令,则,
设切点分别为,则切线方程为:,

,即
∴,即
∴,即或
∴或.
(2)【答案】D
【分析】分别设出直线与两曲线的切点坐标,,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求出切线方程,根据题意得到,记且,利用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即可求解.
【解析】设直线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
所以,即;
设直线为曲线在点处的切线,,
所以,即,
由题意知,因为,
由可得,
将其代入可得:,
显然,整理得.
记且,则,
当时,;当时,,
所以函数在上单调递增,在上单调递减,
所以,则,即,
化简得,解得.
3.隐切线
试题中也常出现这样一类问题:题面上不涉及“相切”、“切线”、“切点”等字眼,但求解时却需要用到曲线的切线,求解这类“隐性”切线问题时,关键在于找出这条隐藏的切线,数形结合解决问题.找到这条切线常常用:部分隔离参数、临界极端分析问题.
例3 (2013全国2理科21)已知函数.当时,证明.
【解析】法一:以直代曲切线放缩 不等式传递
∵时,.
∴, 当且仅当取等号.
又∵

又∵,当且仅当取等号.

不等式中前两个等号不可能同时取得.
∴.即成立.
(上式中,时,,时,,均可以用导数知识证明)
法二:以直代曲公切线放缩 不等式传递
要证原式只需证:
设的公切线为.切点分别为.
,

化简可得:,即,从而,
对应的点,对应公切线方程为
易证:,
又∵两者取等的条件不相同,∴,即
【步骤】①利用连个函数表达式设出对应切点和切线;②利用导数与斜率的定义列出等式;③利用切点坐标求得“公切线”的方程;④证明两个函数与公切线的关系.
变式:已知函数满足满足.
(1)求的极值;
(2)若,求的最大值
【解析】(1) 略:,,
单调递增区间为,单调递减区间为,极小值为,无极大值;
(2),即
令,,如图
设在点处的切线与直线平行,
:,即
要使,只要,
∴,
令,则
,∴的最大值为.
二、练习强化
1.设,曲线在点处切处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则到曲线对称轴距离的取值范围为 ( )
A. B. C. D.
【答案】B
2.已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恰有三个公共点,这三个点的横坐标从小到大依次为,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
由题意得直线过定点,且斜率,
如图,由对称性可知,直线与三角函数图像切于另外两个点,
∴,则切线方程过点,
∴,即,,

3.(多选)若直线与曲线和曲线相切于同一点,则的横坐标可能为( )
A. B. C. D.
【答案】ACD
4.设,若关于的不等式在上恒成立,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答案】B
5.已知曲线与的两条公切线所成角的正切值为,则( )
A. B. C. D.
【答案】C
【解析】因为与互为反函数,故图像关于对称,
设一条切线与两个函数图像分别切于两点,且两条切线交点为,
如图,设,则,即,
解得或-3(舍去),
故,
易求得曲线的斜率为2的切线方程为,
故曲线的斜率为2的切线方程为,
的斜率为2的切线方程为,
故曲线的斜率为2的切线方程为,
所以,则,则.故A,B,D错误.故选:C.
6.已知函数图象上存在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且,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答案】D
【解析】由,令,由,
得,所以
由题意可知,存在,使得,只需要,即,
所以,,
所以的最大值为.故选: D.
7.若函数,直线分别与曲线相切于点,
,则(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则直线方程为
即,,即
∴,两式相除,可得:,即.
8.已知,,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可以转化为:
是函数图象上的点,是函数上的点,.
当与直线平行且与的图象相切时,切点到直线的距离为的最小值.
令,解得或,(舍去),又,
所以切点到直线的距离即为的最小值.所以,
所以.故选:B.
9.已知实数满足:,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因为实数满足:,所以,.
所以点在曲线上,点在上.
所以的几何意义就是曲线上的任一点
到上的任一点的距离的平方.
由几何意义可知,当的某一条切线与平行时,两平行线间距离最小.
设在点处的切线与平行,
则有:,解得:,即切点为.
此时到直线的距离为就是两曲线间距离的最小值,
所以的最小值为.故选:B
1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Q分别是函数和图象上的动点,若对任意,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A
【解析】法一:
(当且仅当时,取“=”)
,令,则,
的最小值为点到直线的距离,即.
法二:设

,则.
11.(2024新1卷)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也是曲线的切线,则 .
【答案】
【解析】由得,,故曲线在处的切线方程为
;由得,设切线与曲线相切的切点为
,由两曲线有公切线得,解得,则切点为
,切线方程为,根据两切线重合,
所以,解得.
12.已知,若曲线存在唯一一条公切线,则 .
【答案】
【解析】设切点为,则
,即,得,,
13.已知函数,是曲线的一条切线.(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求;
(2)证明:.
【解析】(1)设直线与曲线切于点,
∵,∴,即,∴.
(2)法一:令,由(Ⅰ)知.
∵在上单调递增, 又,
∴在上有唯一实根,且.
当时,;
当时,,从而当,取极小值,也是最小值.
由,得,则.
故,
∴,即.
法二:切线放缩函导综合一:切线问题
瞬时变化率的几何体现:切线斜率,如图:
切线有“旁切”和“穿切”,“单切”和“公切”等,如图所示:
解决切线问题的关键是切点,抓住“切点”的三重作用:.直线与曲线相切一般要应用三点:
1.是曲线在切点处的导数是切线的斜率;
2.是切点即在曲线上也在切线上;
3.是没有切点要设切点.本就用到了上面三点,然后再配求所求式子的结构.可求斜率、切点坐标、切线方程以及相关参数值.
可以概括为:抓切点,列方程,解变量;求斜率,点斜式,写方程.若试题中未明确给出切点,则需要先设出切点坐标.
一、分类解读
1.单切线(切线本质)
注意“在点处的切线”与“过点的切线”的区别
例1 (1)(2024甲理卷6)设函数,则曲线在处的切线与两坐标轴围成的三角形的面积为( )
A. B. C. D.
(2)若过原点向曲线至少可作两条切线,求实数的最大值.
变式:若过点可作曲线的三条切线,则的取值范围是( )
A. B. C. D.
2.公切线
同时与两曲线相切:一个切点或两个(两个以上)切点
试题中还经常出现公切线问题,有一个切点或分别切于两点,如图所示.这仍需要抓住切点处理.
例2 (1)(2017年天津卷节选)已知函数和的图象在公共点处有公切线.
求证:在处的导数等于.
(2)(2016年全国Ⅱ卷16)若直线是曲线的切线,也是曲线的切线, .
变式:(1)若直线是曲线的切线,也是曲线的切线,则 .
(2)已知函数,,若存在直线是曲线的切线,也是曲线的切线,则实数的取值范围是 .
3.隐切线
试题中也常出现这样一类问题:题面上不涉及“相切”、“切线”、“切点”等字眼,但求解时却需要用到曲线的切线,求解这类“隐性”切线问题时,关键在于找出这条隐藏的切线,数形结合解决问题.找到这条切线常常用:部分隔离参数、临界极端分析问题.
例3 (2013全国2理科21)已知函数.当时,证明.
变式:已知函数满足满足.
(1)求的极值;
(2)若,求的最大值
二、练习强化
1.设,曲线在点处切处的倾斜角的取值范围为,则到曲线对称轴距离的取值范围为( )
A. B. C. D.
2.已知函数的图象与直线恰有三个公共点,这三个点的横坐标从小到大依次为,则( )
A. B. C. D.
3.(多选)若直线与曲线和曲线相切于同一点,则的横坐标可能为( )
A. B. C. D.
4.设,若关于的不等式在上恒成立,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5.已知曲线与的两条公切线所成角的正切值为,则( )
A. B. C. D.
6.已知函数图象上存在两条互相垂直的切线,且,则的最大值为( )
A. B. C. D.
7.若函数,直线分别与曲线相切于点,
,则( )
A. B. C. D.
8.已知,,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9.已知实数满足:,其中e是自然对数的底数,则的最小值是( )
A. B. C. D.
10.在同一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Q分别是函数和图象上的动点,若对任意,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11.(2024新1卷)若曲线在点处的切线也是曲线的切线,则 .
12.已知,若曲线存在唯一一条公切线,则 .
13.已知函数,是曲线的一条切线.(其中为自然对数的底数)
(1)求;
(2)证明:.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