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天津市第二十一中学2024-2025学年上学期八年级历史期中考试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八年级历史
一选择题:(30道,共计60分)
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的新陈代谢》中写道:“对于中国人来说,这场战争是一块界碑,它铭刻着中世纪古老的社会在炮口逼迫下赶往近代的最初的一步。”材料中“这场战争”指的是 ( )
A.甲午中日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D.鸦片战争
2.“口岸在新的条约制度下只是逐渐开放的--广州开放于1843年7月27日;厦门于11月2日:上海于11月17日;宁波于1844年1月1日;福州于1844年6月。”这些口岸开放依据的是( )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英法从广州向北推进至北京,沙俄从北方的边界向南推进,他们除强调经济特权外,也强调取得领土。南北两股势力像一把钳子,紧紧掐住清王朝。”材料描述的是()
A.鸦片战争 B.第二次鸦片战争 C.甲午中日战争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4.法国上尉巴特勒写信给雨果,要雨果歌项他们。他认为“这次远征行动是法兰西和英格兰共享之荣耀。”可雨果却严厉地谴责了他们的行径。“他们的行径”是
A.发动鸦片战争 B.割占香港 C.火烧圆明园 D.对华走私鸦片
5.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共割占中国东北和西北150多万平方千米领土的国家是
A.德国 B.意大利 C.奥匈帝国 D.沙俄
6.“从历史角度看,天津小洋楼是西方入侵的一目了然的证据;从文化角度看,它却是本土文化一个奇异的创造。进而说,是在被动历史背景下主动的文化创造。”在“西方入侵”过程中把天津开为商埠的是 ( )
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
7. “借来上帝结联盟,竖起军旗反清朝。金殿难堪遥圣殿,北京苦恼对南京。”这首诗描写的是 (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护国战争
8.1867年,三口通商大臣崇厚筹办天津机器局东局和西局。东局原址位于天津城东贾家沽道,是中国第一家近代化火药厂。这一洋务企业创办的目的是 ( )
A.自强 B.求富 C.民主 D.共和
9.下图是近代列强侵华战争年代尺。其中大大加深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的是 ( )
A.① B.② C.③ D.④
10.1895年5月15日《申报》报道:“一律预备与倭人决死一战,不愿将全台归于倭人,众志成城,有死无二。”与此报道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
A.戚继光抗击倭寇 B.《马关条约》签订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辛丑条约》签订
11.美国学者马汉在《海权论》中指出:“谁拥有了长江流域这个中国的中心地带,谁就具有了最可观的政治权威。出于这些原因,外部海上国家应积极、有效地对长江流域施加影响。”以下最能印证作者观点的事件是 ( )
A.《马关条约》的签订 B.《辛丑条约》的签订
C.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 D.武昌起义时列强企图干涉
12.依据下面知识卡内容可知( )
1843年,英国获得领事裁判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
1858年,外国商船和军舰可以在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
1895年,允许日本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
A.中国人民不断反抗列强侵略 B.列强获得大量战争赔款
C.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社会 D.列强在华特权不断扩大
13.西方列强加紧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扩大资本输出尤为突出。在《马关条约》中与之有关的条款是()
A.允许日本在中国开设工厂 B.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C.割让辽东半岛给日本 D.增开通商口岸
14.下图反映的是清朝末年,中国面临被瓜分豆剖的严重危机现象。有人题词云:“沉沉酣睡我中华,哪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出现“裂似瓜”的局面是在( )
A.鸦片战争之后 B.第二次鸦片战争之后
C.甲午中日战争之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之后
15.下图中的报刊主要宣传的观点是()
A.师夷长技以制夷 B.变法图强 C.三民主义 D.马克思主义
16.面对甲午战争后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以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仁(人志士奔走呼号,掀起了救亡图存的( )
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新文化运动
17对以下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①维新派在北京组织强学会,在上海创办《时务报》,在天津创办《国闻报》
②戊戌变法作为一场政治运动失败了,但是作为一场思想文化运动,其作用远不是政变所能剿洗干净的
A.②肯定了戊戌变法的历史作用 B.①说明戊戌变法废除了旧制度
C.①属于历史结论 D.②属于历史事实
18.“如果认为维新是要从顶端而不是从基础上开始的话,在这一张变法的清单上是挑剔不出什么毛病的。条条都很健全,条条都打中一个显著的弊端,并且条条都是可以付诸实施的;但是这种以上谕变法的整套结构就是一个倒置的金字塔。”这是一位外国人对近代中国某次运动的评价,他想要表达的是 ( )
A.洋务运动是一场维护封建统治的自救运动
B.戊戌变法是一次自上而下的政治改良运动
C.戊戌变法没有广泛的社会基础
D.辛亥革命没有完成中国革命任务
19.1900年6月2日夜间,天津火车站发生了一场战斗:每一次齐射之后,团民们仍然挥舞着大刀长矛冲向车站。这描述的是 ( )
A.义和团抗击八国联军 B.太平军抗击英法联军
C.中国民众抵御俄国蚕食 D.天津人民抗击英军入侵
20.大沽炮台是近代天津重要的海防设施。强迫清政府将其拆毁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1.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允许各国派兵驻守,中国人不得居住。与该耻辱相关的条约是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22.通过梳理历史线索可以明确学习主题,对下图反映的学习主题概括最准确的是( )
A.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近代化的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C.列强瓜分中国狂潮与中国人民反抗 D.外国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抗争
23.2021年3月,两个辛丑年的外交对比图火爆全网,回望来时路,中国人百感交集,120年前那一外交场景使中国
1901辛丑年 丧权辱国 2021辛丑年 你们没有资格居高临下同中国说话
A.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B.半殖民地化的程度进一步加深
C.大大加深了半殖民地化的程度 D.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4孙中山(1866-1925)曾回忆说:“28岁那年,我就与20多个华侨,在海外成立起革命团体,决心用流血斗争推翻清王朝。”孙中山在“28岁那年”的主要行动是( )
A.上书清政府,请求“变法维新”B.成立同盟会,提出“三民主义”
C.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D.开展革命活动,准备武昌起义
25.《民报》是中国同盟会的机关报,它宣传的主要思想是 ( )
A.自强、求富 B.变法维新 C.三民主义 D.民主、科学
26读下面两幅图,两幅图反映出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
A.从屈辱走向独立 B.从封闭走向开放
C.从专制走向民主 D.从落后走向富强
27.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说:“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民族英雄、伟大的爱国主义者、中国民主革命的伟大先驱。”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
A.结束了清王朝反动统治 B.根除了国民的封建思想
C.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D.推翻了帝国主义的压迫
28.参加过辛亥革命的吴玉章曾说过:“从前皇帝自称为天子,如果有人说皇帝是强盗,可以打倒,别人一定把他看作疯子。孙中山就曾经是一个被人家看作疯子的人。相反在辛亥革命以后,如果有人想做皇帝或者拥护别人做皇帝,一定也被看作疯子。”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本原因是()
A.辛亥革命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B.辛亥革命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
C.辛亥革命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的思想解放,打开了中国进步潮流的闸门
D.辛亥革命使同盟会的声望由此大振
29.新文化运动时期,在胡适、鲁迅等人的倡导下,白话文逐渐普及开来。民国九年,北洋政府下令在全国学校使用白话文。民国九年如果换算成公元纪年,是( )
A.1912年 B.1915年 C.1918年 D.1920年
30近代中国某一刊物上刊载过如下文章(见下表)。该刊物是 ( )
作者 文章
陈独秀 《文学革命论》
李大钊 《庶民的胜利》
胡适 《文学改良刍议》
鲁迅 《狂人日记》
A.《申报》 B.《时务报》 C.《东方杂志》 D.《新青年》
31.保守派、维新派和激进派都有机会争一日之短长。背后拖着长辫,心里眷恋帝制的老先生与思想激进的新人物并坐讨论,同席笑谑。这一场景最可能出现干 ( )
A.洋务运动时期 B.戊戌变法时期 C.辛亥革命前夕 D.新文化运动时期
二非选择题(2题,共计40分)
31.阅读下列表格,回答问题。(16分)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部分)(表1)
时间 序号 事件
1839年 ① 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1842年 ② 鸦片战争
1851-1864年 ③ 太平天国运动
1856-1860年 ④ 第二次鸦片战争
19世纪60-90年代 ⑤ 洋务运动
1894-1895年 ⑥ 甲午中日战争
1898年 ⑦ 戊戌变法
1900年 ⑧ 义和团运动高潮
1900-1901年 ⑨ 八国联军侵华
1901年 ⑩ 《辛丑条约》签订
分类表(表2)
主题 事件(序号)
列强侵略 ②、④、 、 、
中国人民的反抗 ① 、 、
探索近代化 、 、
(1)请你把表1中事件按表2主题进行分类(填序号,每空填1个序号)(7分)
(2)结合所学知识,从④和⑤、⑥和⑦、⑧和⑨三组组合中,任选一组说明其中两个事件之间的联系。(5分)
(3)表1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怎样的发展趋势?(4分)
32某学校八年级组织开展中国近代化探索主题探究活动,同学们搜集整理的部
分资料如下:
材料一:
19世纪60-90年代,面对内忧外患,一批握有实权的清朝官员,力争恢复旧秩序,主张引进、仿造西方的武器和学习西方的科技,创办近代企业,推行军事现代化。
-摘编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人物 时间 主要活动 口号
曾国藩 1861年 安庆内军械所 ②
1865年 江南制造总局
左宗棠 1866年 福州船政局附设船政学堂
张之洞 1887年 广东水师学堂
(1)请完善表中内容(4分)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指出军事现代化的主要措施。(4分)
材料二
康有为大事记
1884~1885年中法战争期间,酝酿变法思想
1888年首次上书光绪帝,主张变法改良,因受阻未上达
1891年在广州万木草堂讲学,宣传变法思想
1895年 甲午战败,发动公车上书;组织强学会、创办《万国公报》
1896年完成《孔子改制考》,宣传变法思想
1897年 德国强占胶州湾,第五次上书光绪帝,呼吁变法救国
1898年 第六次上书光绪帝,成立保国会
(2)请依据材料归纳概括康有为为救亡图存而进行的努力?(不得照抄原文)(6分)
材料三 武昌起义爆发后,北京的王公大臣“狼狈恐惧之状达于极点,犹如风声鹤唳使其胆寒。”《英国画报》评论说,清朝二百五十多年的统治已经直接受到革命的冲击,孙中山很有可能成为共和国的第一位总统。《美洲亚洲协会杂志》将辛亥革命看作中国复兴过程中一个必然事件。
(3)你从材料三中提取到哪些历史信息?(4分)
材料四 :20世纪初,上海的女学生已经开始觉悟,抵制学校开设的修身课《女诫》或《烈女传》等女生教材。她们常常聚在一起,为包办婚姻争得面红耳赤,后来有争论变成抗婚、逃婚,以实际行动反抗旧礼教,争取婚姻自由 为此,一场思想解放运动在全国展开了。-摘编自1919年上海《良友》杂志
(4)根据材料四,分析20世纪初的“一场思想解放运动”是指什么?这场思想解放运动的口号是?(4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