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8张PPT)钱穆说:“论中国古今社会之变,最要在宋代。”钱穆习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妆靓仕女图》(局部)妆粉“中妇辍闲事铅华,不比大妇能忧家。”——宋 陈造《田家谣》“梁米第一,栗米第二,勿使有杂;臼使甚至细,简去碎者各自纯作,莫杂余种。其杂米——糯米、小麦、黍米、穄米作者,不得好也。”——北魏 贾思勰《齐民要术·古方粉英》铅粉、米粉和葵花籽汁液混合而成“玉女桃花粉:石膏、滑石、腊脂、壳麝、蚌粉及益母草等调和配制而成;孙仙少女膏:黄柏皮三寸,土瓜根三寸,大枣七个……” ——陈元靓《事林广记》农业生产力提高,作物产量提升(传统妆粉)(高级彩妆)出现专门种植经济作物的农户一、经济的发展1.农业“不抑兼并,富室连我阡陌,为国守财尔。缓急盗贼发,边境扰动。兼并之财,乐于输纳,皆我之物。”——宋太祖粮食产量提升种植经济作物农业生产力提高为部分手工业提供原料国家土地有限,均田制难以推行政府不抑兼并租佃关系得到发展人口流动性加强人民从事手工业宋朝土地买卖契约残片一、经济的发展南宋.金花筒钗株洲攸县丫江桥元代窑藏 金螭虎钗《妆靓仕女图》(局部)宋代《舆地纪胜》记载了脉金矿的开采过程,《本草图经》、《龙泉县志》等书记载了银矿生产中灰吹法、火爆法等技术的应用。——卢本珊、王根元《中国古代金矿的采选技术》首饰采矿、冶炼技术得到普遍应用,提高了金属冶炼的产量和质量。一、经济的发展2、手工业宋影青印花瓷粉盒南宋影青印花瓜棱粉盒彩妆大牌专用粉盒《妆靓仕女图》(局部)制瓷技术有重要改进,宋朝出现五大名窑,元朝出现彩瓷。妆具精致一、经济的发展2、手工业繁荣表现市场货币城市基层市场草市普遍发展榷场宋代互市图(与少数民族的边境贸易)海外市场宋代海外贸易图一、经济的发展3.商业和城市北宋在主要港口设市舶司管辖。北宋的输出品主要是瓷器、杂色帛以及各种矿产品;输入的多半是供贵族享用的奢侈品,如各种香料、药材、犀角、象牙、珊瑚、玳瑁、苏木等。——范文澜、蔡美彪等主编《中国通史》市舶司年代 农业税(万贯) 非农业税(万贯)至道末年 (997年) 2408.1 1567.3天禧末年(1021年) 2641.2 3874.0熙宁十年(1077年) 2021.3 5117.2一、经济的发展3.商业和城市繁荣表现市场货币城市基层市场榷场海外市场外贸税收称为国库重要财源钱币铸造量增多纸币北宋交子、南宋会子元朝全国发行纸币北宋东京南宋临安元大都重要变化一、经济的发展3.商业和城市这是中国古代社会生活的一次大变,城市内部限制居民自由的坊墙,在北宋时期彻底崩塌了。——李春棠《坊墙倒塌以后》坊市界限被打破电视剧《清平乐》剧照《清明上河图》的夜市打破时间限制商业娱乐丰富一、经济的发展3.商业和城市地域: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经济的发展观察图片,你能发现什么?“苏湖熟,天下足”——经济重心南移一、经济的发展4.经济重心南移宋元时期墓葬与窖藏出土漆木金银妆具实物数量对比——陈锡玲. 宋元时期漆木金银妆具设计研究经济重心南移表格说明了什么问题?妆具一、经济的发展4.经济重心南移魏晋南北朝奠定基础(南方开始发展)唐安史之乱后逐渐南移(南方开始超过北方)南宋时期完成南移(南方成为经济重心)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一、经济的发展4.经济重心南移元朝经济重心南移扩大(1)缩短大运河航程;(2)开辟长途海运航线;一、经济的发展4.经济重心南移1. 门第观念淡化2. 社会流动(阶层流动)加强科举的“糊名”、“誊录”制度,更加强调公平竞争“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二、社会的变化宋朝土地买卖契约残片只要经由官府办理合法手续,订立契约并纳税,土地交易就会得到承认,受到法律保护。3.国家对社会控制的相对松弛表现:土地交易的开放百姓日常生活相对自由4. 社会成员身份趋于平等表现:贱民的减少和人身依附关系的削弱二、社会的变化孔子创立春秋继承发展,成为显学战国孟子荀子焚书坑儒,遭打击秦朝儒学独尊西汉武帝吸收佛道,新发展魏晋南北朝“三教合一”遭挑战隋唐韩愈儒学复兴运动?宋朝【复习】回顾从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儒学的发展历程三、儒学的复兴程朱理学程颢、程颐学术为现实服务朱熹“理”是自然界和社会的根本原则存天理,灭人欲(通过道德修养克服过度的欲望)格物致知(通过深刻研究万物获得其中的“理”)《四书章句集注》程朱理学程颢、程颐三、儒学的复兴1313年,元朝宣布将儒家经书作为科举考试的基本内容,答题标准以程朱理学的解释为主。当时宰相向皇帝上奏说:学秀才的,经学,词赋是两等。……自隋唐以来,取人专尚词赋,人都习学的浮华了……俺如今……专立德行明经科。明经內“四书”、“五经”,以程子、朱晦庵注解为主,是格物、致知、修己、治人之学。这般取人呵,国家后头得人材去也!——《通制条格》卷5《学令·科举》三、儒学的复兴程朱理学的地位变化1241年,宋理宗下令以周、张、二程、朱熹五人从祀孔庙,并御笔亲书朱熹所作《白鹿洞书院学规》颁赐太学。程朱理学在金、元之际开始北传。儒士赵复被俘虏到北方,讲学授徒。随着国子学的教学模式逐渐向全国地方学校推广,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成为官学统一教科书。元朝中期开科举,其经书考试首重《四书》,单独出题,内容以《四书章句集注》为标准。这表明程朱理学已被南宋朝廷尊为官方意识形态。北方学术界比较完整地接触到了程朱理学的基本内容。程朱理学在教育界获得支配地位。标志着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最终确立。【自学】结合程朱理学的含义和主张,总结程朱理学的特点①吸收佛道因素,进一步思辨化、哲学化。②以儒家道德为思想核心,进一步伦理化③将儒学原则和制度渗透到民众的生活中,促进了儒学世俗化【讨论】理学的地位有何变化?有何影响?地位:自南宋后期起,程朱理学受到官方尊崇,在历史上产生了深远影响影响:①有利于稳定政治秩序,维护封建统治;②强调人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利于塑造中华民族性格③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实质是以儒家纲常伦理维护专制统治的新儒学三、儒学的复兴四、文学艺术和科技(一)辽宋夏金元时期的文学艺术:问题1:归纳辽宋夏金元时期文学艺术的发展成就。项目 时期 特点 代表词 婉约派 唐朝后期出现宋朝鼎盛 词的句子长短不等,用来配乐歌唱,根据乐谱分为不同的词牌,各有固定格式。 柳永李清照豪放派 两宋之交 苏轼、辛弃疾曲 散曲 元 灵活通俗配乐诗歌 张养浩杂剧 散曲连缀歌唱,表达完整故事情节 关汉卿、王实甫宋元话本 说书底本称为话本,实际上就是早期的白话小说。 宋元书法、绘画 书法追求个性,不拘法度;文人山水画为主;不强调写实注重意境和笔墨情趣;融诗书画印为一体; 北宋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南宋马远《山径春行图》趋势:文学艺术逐渐平民化、世俗化、个性化;注重个人主观性情的抒发;思考:梳理中国古代文学的发展过程,概括文学发展的趋势?春秋战国:《诗经》、《楚辞》;汉代:汉赋;唐代:诗歌;宋代:宋词;元朝:元曲;明清:小说合作探究二: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元时期文艺繁荣的原因。(1)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发展繁荣、市民阶层壮大(2)科举制度的影响、文人阶层壮大、理学思想的影响(3)社会矛盾的尖锐、政局相对稳定(4)政府对教育重视、书院蓬勃发展(5)民族间交流交融;材料1:宋东京人口多时均超出百万,市场活跃,交易频繁,娱乐活动丰富多彩。——《中外历史纲要》材料2:两宋城市生活丰富多彩,娱乐场所需要大量的歌词。士大夫的著名词作在社会上广泛流传。……散曲是一种比词更灵活、更通俗的长短句配乐诗歌体裁,更加适合市井演唱的需要。——摘自《中外历史纲要》结论: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四、文学艺术和科技(二)辽宋夏金元时期的科技:问题2:归纳辽宋夏金元时期科技成就。项目 成就 印刷术 雕版印刷成熟活字印刷发明 大大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火药 大量用于军事 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骑士阶层日益衰落;促进了欧洲采矿业和金属制造业的发展指南针 北宋开始应用于航海 13世纪传入欧洲,在地理大发现中起了重要作用推动了世界科技文化的发展;在欧洲资产阶级战胜封建主义,由封建主义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转变中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北宋沈括 《梦溪笔谈》 记载和总结了当时的许多科技成果;元郭守敬 《授时历》 设计天文观测仪;全国天文测量;测定数据世界领先元朝王祯 《农书》 集北方和南方的农业技术于一体,对农业工具的记载尤为丰富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特点:实用性、经验性、总结性、封闭性四、文学艺术和科技当堂检测1、北宋时,宋真宗派人到福建取得占城稻三万斛,令江淮两浙诸路种植,后扩大到北方诸路;宋仁宗时,大、小麦被推广到广南东路惠州等地。南宋时,“四川田土,无不种麦”。这说明宋代( )A.土地利用效率提高 B.发明翻车提高了生产力C.区域经济发展均衡 D.民众饮食结构根本改变2、有学者认为:“在建筑和城市规划上,两宋时期更为开放的城市设计导致了全天候的生活方式的出现。而这相应地促进了本地市场和全国商业的发展”。这种“更为开放”“全天候”的城市景象表现在( )A.夜市经营实现常态化 B.“市”突破了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C.商业活动不再受到官吏的监管 D.原有“市”的管理足以适应新的经济形势AB3、唐朝社会生活中还存在“恃其族望,耻与他姓为婚”的现象,但宋代时,世人多“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这一变化反映了( )A. 社会等级观念消除 B. 崇文抑武的特点C 人身依附关系松弛 D. 社会阶层流动加快4、《东京梦华录》记载:“街南桑家瓦子,近北则中瓦,次里瓦,其中大小勾栏50余座……瓦中多有货药、卖卦、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这一现象说明了宋代( )A. 经济重心的南移 B. 达官贵人的需要C. 城市商业的繁荣 D. 海外贸易的兴盛DC当堂检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