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竹节人》课堂练习(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竹节人》课堂练习(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竹节人》课堂练习(含答案)
一、基础知识巩固
1.根据拼音和语境写词语
将军身着铠甲,wēi fēng lǐn lǐn( )地立于帐前,可眼下却难掩倦意 —— 连续三日勘察地形,他眼下发青,连指节都因握剑过久冒出细小gē da( )。见士兵们也面露pí juàn( ),他bié chú xīn cái( ),让人煮了驱寒的姜枣汤,又用树枝在地上画起战术图,枯燥的讲解顿时生动起来,帐内士气渐渐回升。
2.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豁开(huō huò) 叉腿(chā chǎ) 挨揍(āi ái) 弄巧成拙(zhuō zhuó)
盔甲(kuī kūi) 悻然(xīng xìng) 攒动(cuán zǎn) 一哄而散(hōng hòng)
3. 下列语句中,没有运用比喻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 破课桌,俨然一个叱咤风云的古战场。
B. 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 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
C. 教室里的课桌破旧得看不出年纪,桌面上是一道道豁开的裂缝,像黄河长江。
D. 有时其中一个的线卡住了,那 “斗士” 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4.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有时其中一个线卡住了,那 “斗士” 便显出一副呆头呆脑的傻样子,挺着肚子净挨揍。
B. 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一样。
C. 再挖空心思取一个更威风、更吓人,叫得更响的名号。
D. 老师大步流星地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 颓然倒了。
5. 对《竹节人》的写作特色,说法正确的是( )
A. 语言生动形象,富有童真童趣,令人回味。
B. 侧面烘托,突出主旨。
C. 夸张而幽默的语言风格,读来妙趣横生。
D. 以上说法都正确。
6.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我们只要相信自己的能力,才能在各种考验前充满信心。
B. 十年过去了,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大多走出了地震带来的阴影。
C. 我们小学生要学会去解决问题、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
D. 一个人能否取得优秀的成绩,完全取决于他自身的刻苦努力。
7. 根据意思从《竹节人》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⑴草木随风而倒,形容事物很风行。( )
⑵ 想耍巧妙的手段,结果反而坏了事。( )
⑶ 以前的成绩全部废弃,指以前的努力完全白费。( )
⑷ 像老虎要扑食那样注视着。形容贪婪而凶狠地注视。( )
8. 词语积累
全神贯( ) ( )气冲冲 ( )视眈眈
大步( )星 呆头呆( ) ( )咤风云
1 补全词语,这些词语大部分是描写人物______的,______是描写动作的。
2 观察画横线和波浪线的词语,各仿写一个词语:____、____。
3 写一个含有人体器官名称的四字词语:______。
9. 按要求完成句子
⑴ 把下列句子补充完整。
经过大家的努力,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 我果然找到了报纸上的那则新闻。(改为 “被” 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 风猛烈地摇撼着路旁的梧桐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 学校开展活动。(扩句,至少扩两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竹节人》通过对______、______以及______的叙述与描写,表现了童年游戏的乐趣,表达儿童。同时通过对老师也自己偷偷斗竹节人的叙述,抒发了______,对于 “我们” 的竹节人能够得到老师的青睐而深感______!
二、阅读能力提升
(一)阅读文段《竹节人》节选,完成各题。
①下课时,教室里摆开场子,吸引了一圈黑脑袋,攒着观战,还跺脚拍手,咋咋呼呼,好不热闹。常要等老师进来,才知道已经上课,便一哄作鸟兽散。
②课桌上又搏将起来,这会儿,嘴里不便咚锵。
③偏偏后面的同学不知趣,看得人了迷,伸长脖子,恨不能从我们肩膀上探过来,被那虎视眈眈的老师看出了破绽。
④老师大步流星走过来,怒气冲冲伸手一拂,“屏风” 颓然倒了,一切秘密暴露无遗。不消说,费了许多功夫做出来的,建立了赫赫伟绩,鏖战犹酣的两个竹节人被一把抓去。
⑤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
⑥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
⑦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⑧只见老师在他自己的办公桌上,玩着刚才收去的那竹节人。双手在抽屉里扯着线,嘴里念念有词,全神贯注,忘乎所以,一点儿也没注意到我们在偷看。
⑨他脸上的神情,跟我们玩得入迷时一模样。
⑩于是我跟同桌相视一笑,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轻手轻脚地溜了。
方才的那份小小的怨恨和沮丧化为乌有。
1.如果要聚焦对老师的描写,你会读______段的内容。
2.仿照划线句子的写法,想象妈妈看见一件自己喜欢的衣服时入迷的样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点词语 “大步流星” 在文中的意思理解为:______________
4.“竹节人” 被没收后,“我” 和同桌去干了什么?用曲线 “﹏﹏﹏” 在文中标出来。
5.“我” 和同桌心理起伏变化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
6.选文中的老师给你什么印象?结合文段内容具体分析如何刻画这一形象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虽两手空空,但心满意足” 这种说法矛盾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外阅读
花儿与少年
有一少年,刚上小学六年级,他经常逃学。同学们疏远他,还给他起了个绰号 “逃学鬼”。
班主任当着他的面在班上说:“他考上中学的希望不大,即使是一所最最普通的中学!”
某日,他走在远离学校的地方,有两个大人迎面过来。刘老师说,记得你是小记者时,写过两篇不错的报道。
刘老师说,老师想知道喇叭花是骨朵的时候,究竟是什么样的,你能替老师去仔细看看吗?
他困惑,然而跑过去了,片刻,回来告诉老师,所有的花骨朵都像被扭了一下,它们必须反着那股劲儿,才能开成花朵。
刘老师笑了,夸他观察得仔细,说喇叭花骨朵那种状态,是在开放前自我保护的本能。每一朵花,为了唯一的一次开放,自我保护是合乎植物生长规律的。若将人与花比,人太幸运了。花儿开好开坏,只能一次。人这一朵花,一生却可以开放许多次。前一两次开得不好不要紧,只要不放弃开好的愿望,一生怎么也会开好一次的。
他为作文起了个很好的题目 ——《花儿与少年》。
他写道:每一朵花骨朵都是想要开放的,每一……
1.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困惑( )
疏远( )
2.班主任对少年的评价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刘老师让少年去观察喇叭花骨朵的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从 “人这一朵花,一生却可以开放许多次。前一两次开得不好不要紧,只要不放弃开好的愿望,一生怎么也会开好一次的” 这句话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语言表达运用
认真阅读课文第 3~9 自然段,然后写一份 “竹节人” 的制作和玩法说明,让更多的人体会玩竹节人的乐趣。(字数不低于 100 字)
答案
一、基础知识巩固
1. 威风凛凛 疙瘩 疲倦 别出心裁
2. 豁开(huō) 叉腿(chǎ) 挨揍(ái)弄巧成拙(zhuō) 盔甲(kuī) 悻然(xìng) 攒动(cuán)
一哄而散(hòng) 3.D 4.C 5.D 6.B
7. ⑴风靡 ⑵弄巧成拙 ⑶前功尽弃 ⑷虎视眈眈
8. 全神贯注 怒气冲冲 虎视眈眈 大步流星 呆头呆脑 叱咤风云;⑴神态;大步流星
⑵示例:无边无际;千里迢迢⑶示例:肝胆相照
9. ⑴示例:我们终于完成了任务。
2 报纸上的那则新闻果然被我找到了。
3 风摇撼着梧桐树。
4 示例:我们美丽的学校在操场上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
10.制作竹节人 斗竹节人 老师没收竹节人后自己玩竹节人;对童年生活的怀念;对老师的亲近与理解;自豪
二、阅读能力提升
(一)
1. ③④⑧⑨
2. 示例:妈妈站在那件衣服前,眼睛直勾勾地盯着,身子一动不动,嘴里还不时地念叨着:“太漂亮了,这简直就是为我量身定制的。”
3. 形容老师走路时步子迈得大,走得快,表现出老师发现学生上课玩竹节人时生气着急的样子。
4. 下课后,眼巴巴看别的同学重新开战,玩得欢,不禁沮丧得要命,便一起悄悄溜到办公室窗户下的冬青丛里转悠,希望老师能像往常一样,把没收的东西扯散了,随手扔出窗外。蹲着身子,瞪大眼,可一无所获。正悻悻然准备离去,却见同桌趴在窗玻璃旁看得津津有味。我也凑过来,一探头,咦,看见了什么?
5. 沮丧、悻悻然、心满意足、怨恨化为乌有
6. 选文中的老师起初严厉,从 “虎视眈眈”“怒气冲冲”“伸手一拂”“一把抓去” 等词语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上课玩竹节人很生气,严厉制止。后来又表现出童心未泯,通过描写老师在办公室全神贯注、忘乎所以地玩竹节人的动作和神情,刻画了一个有血有肉、充满童趣的老师形象。作者通过对老师前后不同表现的对比,以及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来刻画老师这一形象。
7.不矛盾。“两手空空” 是指 “我们” 没有拿回被老师没收的竹节人,“心满意足” 是因为看到老师也对竹节人着迷,和 “我们” 玩得入迷时的神情一模一样,这让 “我们” 感受到老师和 “我们” 一样有着对竹节人的喜爱,这种共鸣使 “我们” 内心得到满足,所以不矛盾。
(二)
1. 疑惑 冷淡
2. 他考上中学的希望不大,即使是一所最最普通的中学。
3. 借观察喇叭花骨朵的特点,引导少年明白人生的道理,鼓励他不要放弃自己,只要有愿望,人生也能像花一样开放得精彩。
4. 示例:人生会遇到很多挫折和失败,但不能因此而气馁,只要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不放弃努力,就一定能迎来成功,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三、语言表达运用
制作竹节人,首先要准备好材料,如毛笔杆、纳鞋底线、小锥子等。用小钢锯把毛笔杆锯成寸把长的一截,当作竹节人的脑袋和身躯,再用小锥子在上面钻一对小孔,供装手臂用。接着把毛笔杆锯成八截短的,当作竹节人的四肢。最后用一根纳鞋底线把它们串在一起。玩的时候,将竹节人放在课桌上,通过操纵线,让竹节人做出各种搏斗的动作,如 “黑虎掏心”“泰山压顶” 等,还可以和小伙伴的竹节人进行对战,十分有趣。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