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涪阳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涪阳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通江县涪阳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若分式(x≠0,y≠0)中x,y同时扩大3倍,则分式的值( )
A.扩大3倍 B.缩小3倍 C.改变 D.不改变
2.将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  )
A.y=2x-1 B.y=2x+2
C.y=2x-2 D.y=2x+1
3.计算=( )
A. B. C. D.
4.菱形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位置如图所示,点C的坐标是,点A的纵坐标是1,则点B的坐标是(  )
A. B. C. D.
5.下表记录了甲、乙、丙、丁四名跳高运动员最近几次选拔赛成绩的平均数与方差:
甲 乙 丙 丁
平均数() 190 180 190 180
方差 3.6 3.6 7.4 8.1
根据表中数据,要从中选择一名成绩好且发挥稳定的运动员参加比赛,应选择( )
A.甲 B.乙 C.丙 D.丁
6.一组从小到大排列的数据:a,3,5,5,6(a为正整数),唯一的众数是5,则该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
A.4.2或4 B.4 C.3.6或3.8 D.3.8
7.如图,等腰梯形 ABCD 的对角线 AC、BD 相交于 O,则图中的全等三 角形有( )
A.1 对 B.2 对 C.3 对 D.4 对
8.若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外角和的2倍,则这个多边形的边数为( )
A.8 B.6 C.5 D.4
二、填空题
9.与最简二次根式5是同类二次根式,则a= .
10.函数y=中,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是 .
11.当a=-2时,二次根式的值是 .
12.某正比例函数图象经过点(1,2),则该函数图象的解析式为
13.已知一次函数y=x+4的图象经过点(m,6),则m= .
14.一组数据3,5,a,4,3的平均数是4,这组数据的方差为 .
15.已知:一组邻边分别为和的平行四边形,和的平分线分别交所在直线于点,,则线段的长为 .
16.已知如图,以的三边为斜边分别向外作等腰直角三角形,若斜边,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17.若代数式+(x﹣1)0在实数范围内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为
18.如图,在四边形ABCD中,AD∥BC,AD=12 cm,BC=8 cm,P,Q分别从A,C同时出发,P以1 cm/s的速度由A向D运动,Q以2 cm/s的速度由C出发向B运动, 秒后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
三、解答题
19.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
(1)求证: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若此方程有一个根大于0且小于1,求k的取值范围.
20.化简:
(1);
(2).
21.(1)因式分解
(2)解不等式组
22.问题探究
(1)请在图①中作出两条直线,使它们将圆面四等分;
(2)如图②,M是正方形内一定点,请在图②中作出两条直线(要求其中一条直线必须过点M),使它们将正方形的面积四等分,并说明理由.
问题解决
(3)如图③,在四边形中,,,点P是的中点,如果,,且,那么在边上是否存在一点Q,使所在直线将四边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若存在,求出的长;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23.如图,已知一条直线经过点A(0,2),点B(1,0),将这条直线向左平移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C、点D.若DB=DC,求直线CD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24.(1)计算: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25.为了让同学们了解自己的体育水平,八年级班的体育老师对全班名学生进行了一次体育模拟测试(得分均为整数),成绩满分为分,班的体育委员根据这次测试成绩,制作了统计图和分析表如下:
八年级班体育模拟测试成绩分析表
平均数 方差 中位数 众数
男生 2 8 7
女生 7.92 1.99 8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这个班共有男生 人,共有女生 人;
(2)补全八年级班体育模拟测试成绩分析表;
(3)你认为在这次体育测试中,班的男生队,女生队哪个表现更突出一些?并写出你的看法的理由.
26.如图,A,B是直线y=x+4与坐标轴的交点,直线y=-2x+b过点B,与x轴交于点C.
(1)求A,B,C三点的坐标;
(2)点D是折线A—B—C上一动点.
①当点D是AB的中点时,在x轴上找一点E,使ED+EB的和最小,用直尺和圆规画出点E的位置(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和证明),并求E点的坐标.
②是否存在点D,使△ACD为直角三角形,若存在,直接写出D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四川省通江县涪阳中学2024-2025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数学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A C A B A A C B
1.A
将原式中的x,y分别用3x,3y表示
.
故选A.
2.C
将正比例函数y=2x的图象向下平移2个单位长度,所得图象对应的函数解析式是y=2x-2.
故选C.
3.A
解:原式==.
故选A.
4.B
解:连接交于点D,
∵四边形是菱形,点C的坐标是,点A的纵坐标是1,
∴,
∴点B的坐标是.
故选:B.
5.A
解:首先比较平均数∶甲=丙乙=丁,
∴从甲和丙中选择一人参加比赛,
再比较方差:丙甲
∴选择甲参赛,
故选∶A.
6.A
解:∵数据:a,3,5,5,6(a为正整数),唯一的众数是5,
∴a=1或a=2,
当a=1时,平均数为:;
当a=2时,平均数为:;
故选A.
7.C
∵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AB=CD,AC=BD,OA=OD,OB=OC,AD∥CB,
∴△AOB≌△DOC,△ABD≌△ACD,△ABC≌△DCB.
故选C.
8.B
设边数为x,根据题意得(x-2)×180°=2×360°
解得x=6
故选B.
9.2
解:∵与最简二次根式5是同类二次根式,且=2,
∴a+1=3,解得:a=2.
故答案为2.
10.x≥-2且x≠3
解:根据题意得:x+2≥0且x-3≠0,
解得:x≥-2且x≠3.
故答案为x≥-2且x≠3.
11.2
解:当a=-2时,二次根式==2.
故答案为2.
12.
解:设正比例函数的解析式为y=kx,
把点(1,2)代入得,
2=k×1,
解得k=2,
∴该函数图象的解析式为:;
故答案为:.
13.2
解:∵一次函数y=x+4的图象经过点(m,6),
∴把点(m,6)代入一次函数y=x+4得
m+4=6
解得:m=2.
故答案为2.
14.0.8.
解:∵3,5,a,4,3的平均数是4,∴(3+5+a+4+3)÷5=4,解得:a=5,
则这组数据的方差S2= [(3﹣4)2+(5﹣4)2+(5﹣4)2+(4﹣4)2+(3﹣4)2]=0.8,
故答案为0.8.
15.或
解:如图1,当AB=10cm,AD=6cm
∵AE平分∠BAD
∴∠BAE=∠DAE,
又∵AD∥CB
∴∠EAB=∠DEA,
∴∠DAE=∠AED,则AD=DE=6cm
同理可得:CF=CB=6cm
∵EF=DE+CF-DC=6+6-10=2(cm)
如图2,当AD=10cm,AB=6cm,
∵AE平分∠BAD,
∴∠BAE=∠DAE
又∵AD∥CB
∴∠EAB=∠DEA,
∴∠DAE=∠AED则AD=DE=10cm
同理可得,CF=CB=10cm EF=DE+CF-DC=10+10-6=14(cm)
故答案为:2或14.
16.50
解:在Rt△ABC中,AB2=AC2+BC2,AB=5,
S阴影=S△AHC+S△BFC+S△AEB=
故答案为:50.
17.x≥-3且x≠1
解:由题意得:x+3≥0,且x-1≠0,
解得:x≥-3且x≠1.
故答案为x≥-3且x≠1.
18..
解:设x秒后,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
∵P以1cm/s的速度由A向D运动,Q以2cm/s的速度由C出发向B运动,
∴AP=xcm,CQ=2xcm,
∵BC=8cm,
∴QB=(8﹣2x)cm,
当AP=BQ时,四边形ABQP是平行四边形,
∴x=8﹣2x,
解得:x=.
故答案为.
19.(1)证明:由题意得,

∵,
∴,
∴此方程总有两个实数根;
(2)解:∵,
∴,
解得或,
∵此方程有一个根大于0且小于1,
∴,
∴.
20.解:(1)原式=;
(2)原式= .
故答案为(1);(2).
21.(1)解:原式
(2)解1式得:
解2式得:

22.解:(1)如图①所示:
(2)如图②,连接相交于点O,作直线分别交于两点,过点O作用的垂线分别交于E、F两点,则直线将正方形的面积四等分.
理由如下:
∵点O是正方形对角线的交点,
∴点O是正方形的对称中心.
∴.
在和中,
∵,
∴.
∵,
∴.
∴.
∴.
设点O到正方形一边的距离为.

∴.
∴直线将正方形面积四等分.
(3)如图③,延长至点E,使,延长至点F,使,连接.
∴.
∴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
∵,
∴平行四边形为菱形.
连接交于点M,则.
∴,即点P、M重合.
∴点P是菱形对角线的交点.
在上截取,则.
设点P到菱形一边的距离为,
∴.
∴当时,直线将四边形的面积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23.解: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x+b,
把A(0,2)、点B(1,0)代入,得,
解得,
故直线AB的解析式为y=﹣2x+2;
将这直线向左平移与x轴负半轴、y轴负半轴分别交于点C、点D,使DB=DC,
∴DO垂直平分BC,
∴OC=OB,
∵直线CD由直线AB平移而成,
∴CD=AB,
∴点D的坐标为(0,﹣2),
∵平移后的图形与原图形平行,
∴平移以后的函数解析式为:y=﹣2x﹣2.
故答案为:y=﹣2x﹣2.
24.解:(1) =8+2 1=9
(2)
=
=
=
x=4 2sin30°=4 2× =3
∴原式= =
25.(1)解∶这个班共有男生有人,
女生有人.
故答案为∶20,25;
(2)解∶ 解:男生的平均分为 ,女生的众数为,
补全表格如下:
平均分 方差 中位数 众数
男生
女生
(3)解:从众数看,女生队的众数高于男生队的众数,所以女生队表现更突出(答案不唯一).
26.解:(1)在y=x +4中,
令x =0,得y=4,
令y =0,得x=-4,
∴A(-4,0) ,B(0,4)
把B(0,4)代入y=-2x+b,得b =4,
∴直线BC为:y=-2x+4
在y=-2x +4中,
令y =0,得x=2,
∴C点的坐标为(2,0);
(2)①如图
∵点D是AB的中点
∴D(-2,2)
点B关于x轴的对称点B1的坐标为(0,-4),
设直线DB1的解析式为,
把D(-2,2),B1(0,-4)代入,得,
解得k=-3,b=-4,
∴该直线为:y=-3x-4,
令y=0,得x=,
∴E点的坐标为(,0).
②存在,D点的坐标为(-1,3)或(,).
当点D在AB上时,
∵OA=OB=4,
∴∠BAC=45°,
∴△ACD是以∠ADC为直角的等腰直角三角形,
∴点D的横坐标为,
当x=-1时,y=x+4=3,
∴D点的坐标为(-1,3);
当点D在BC上时,如图,设AD交y轴于点F.
∵∠FAO+∠AFO=∠CBO+∠BFD,∠AFO=∠BFD,
∴∠FAO=∠CBO,
又∵AO=BO,∠AOF=∠BOC,
∴△AOF≌△BOC(ASA)
∴OF=OC=2,
∴点F的坐标为(0,2),
设直线AD的解析式为,
将A(-4,0)与F(0,2)代入得,
解得,
∴,
联立,解得:,
∴D的坐标为(,).
综上所述:D点的坐标为(-1,3)或(,)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