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9张PPT)酒仙饮中八仙诗(节选)杜甫李白斗酒诗百篇,长安市上酒家眠。天子呼来不上船,自称臣是酒中仙。写作背景唐玄宗天宝初年,李白由唐玄宗招进京,命为供奉翰林。不久,因权贵的谗毁被赐金放还。此后,李白仕途无望,内心烦闷,在江淮一带盘桓。李白作此诗时距“赐金放还”已有八年之久。这一时期,李白多次与友人岑勋(岑夫子)应邀到嵩山元丹丘的颍yǐng阳山居为客,三人登高饮宴,借酒放歌。此诗便是李白在当时的一场宴饮中所作的劝酒诗。题 解将 进 酒将(qiāng):请,愿。《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疏通诗意,思考:哪些诗句鲜明地体现了“劝酒”之意?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整体感知细读 鉴赏君不见①黄河之水天上来②,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③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④暮成雪。①君不见:乐府诗常用作提醒人语,相当于“你没看见吗”。②天上来:黄河发源于青海,因那里地势极高,故称。③高堂:房屋的正室厅堂。④青丝:喻柔软的黑发。1、这两句抒发的是什么情感?用了什么手法?托物起兴比喻、夸张借黄河起兴,同时以黄河之水喻流逝的时间,慨叹时光飞逝,青春易老,人生苦短。兴: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常用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2、你还学过哪些表达“人生苦短”的诗句?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曹操《短歌行》)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李白《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百岁光阴一梦蝶,重回首往事堪嗟。(马致远 《夜行船 秋思》)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苏轼《赤壁赋》)李白人生得意①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②为乐,会须③一饮三百杯。①得意:有兴致,适意高兴的时候。②且:姑且。③会须:应当。杜甫:“会当凌绝顶”。4、这六句的情感基调发生了什么变化?抒发了什么感情?由悲转乐及时行乐的洒脱舍我其谁的自信挥金如土的豪迈岑夫子,丹丘生①,将②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③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①诗人的两个朋友,岑勋、元丹丘。②将:请。③钟鼓:鸣钟击鼓作乐;馔玉:丰盛的美食。形容富贵豪华的生活。5、诗人为什么“但愿长醉不愿醒”?折射出现实的不得志,欢乐狂放中暗含郁愤不平。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①昔时宴平乐②,斗酒十千③恣欢谑④。①指曹植,因封于陈,死后谥“思”,世称陈王、陈思王。②平乐:观名。在洛阳西门外,为汉代富豪显贵的娱乐场所。曹植曾在此大宴宾客,有“归来宴平乐,美酒斗十千”之句。③一斗酒价值十千钱,形容美酒名贵。④恣欢谑:纵情欢乐、玩笑。6、此处的“寂寞”是说圣贤缺乏知音吗?寂寞:不受重用,无人赏识。此处李白以圣贤自比,表达其郁郁不得志7、此处为何用曹植之典?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①沽②取对君酌。五花马③,千金裘,呼儿④将⑤出换美酒,与尔同销⑥万古愁。 ①径须:直须,应当。②沽:买。③五花马:一种名贵的马。④呼儿:让侍从。⑤将:拿。 ⑥销:排遣。8、此时李白劝酒的热情和醉态达到了顶点,试描述当时的场景。合作探究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杯莫停。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耳听。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 1、梳理诗人在劝酒过程中的情绪变化。悲伤欢乐郁愤狂放忧愁2、这首诗大起大落、大开大阖,情感奔涌多变,你认为它的情感基调是悲还是乐?(诗眼是哪个词)豪放为外衣悲愤为内核与尔同销万古愁3、怎样理解“万古愁”的含义?万古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天生我材必有用古来圣贤皆寂寞但愿长醉不愿醒人生苦短时光易逝怀才不遇仕途失意失意之人千古同悲“酒”在古诗词中是一个典型的悲愁意象,常借以抒发愁绪。本诗围绕一个“酒”字,感情跌宕起伏:悲伤—欢乐—愤激—狂放,而这所有的情感又都是基于一个“愁”字,作者因愁而悲叹时光易逝,因愁而纵酒作乐,因愁而慷慨愤激,也因愁而狂放失态,表现了一种怀才不遇又渴望用世的矛盾复杂的情感。豪放是它的外壳,愤激才是它的内核。小结李白的饮酒诗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行路难》)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山中与幽人对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下独酌》)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把酒问月》)兰陵美酒郁金香,玉碗盛来琥珀光。但使主人能醉客,不知何处是他乡。(《客中作》)拓展李白和很多文人一样,身上浸透着儒家思想的血液,“修齐治平、经世济民”是他毕生的追求,是他的一个梦,然而,当无法企及的现实无情地摆在李白面前时,他的梦碎了。于是,他开始纵酒,开始狂歌,开始了永远没有尽头的愁苦。他以圣贤自称,以喝酒排解内心的苦闷,以纵酒来对抗现实的龌龊,以精神的旷达来张扬自己的个性。因为他是谪仙,所以他拥有恣情傲物的权利。酒是引子,愁是血液,狂是脊梁。李白与酒南陵别儿童入京李白白酒新熟山中归,黄鸡啄黍秋正肥。呼童烹鸡酌白酒,儿女嬉笑牵人衣。高歌取醉欲自慰,起舞落日争光辉。游说万乘苦不早,著鞭跨马涉远道。会稽愚妇轻买臣,余亦辞家西入秦。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注】天宝元年,李白42岁,得到玄宗征召的诏书,异常兴奋,以为实现政治理想的时机到了,立刻回到南陵家中与儿女告别,并写下这首激情洋溢的七言古诗。君主草野之人,没有当官的人。《汉书·朱买臣传》:朱买臣,会稽人,家贫,好读书,常刈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读。其妻数止买臣毋歌讴道中,买臣愈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汝苦日久,待我富贵报汝功。”妻恚huì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买臣即听去。后为会稽太守,入吴界见其故妻,给食之。居一月,妻自尽死。会稽愚妇轻买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