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哦,香雪》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哦,香雪》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一分钟能做什么?
一分钟,看了一页书;一分钟,浏览了一则新闻;一分钟,也许什么都不干,就愣了一会儿神……
那么,一列火车一分钟的停靠能给大山深处带来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铁凝的抒情小说《哦,香雪》。
——— 铁凝
必修上册第3课
铁凝,1957年生,河北赵县人,中国文联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发表中短篇小说60余篇,出版有短篇小说集《夜路》,中短篇小说集《没
有纽扣的红衬衫》《铁凝小说集》。1982年发表的短篇小
说《哦,香雪》获当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同年,中
篇小说《没有纽扣的红衬衫》获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
1984年《六月的话题》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麦
秸垛》获1986至1987年《中篇小说选刊》优秀作品奖。
2018年9月,《哦,香雪》入选改革开放四十年最具影
响力小说。
走近作者——作者名片
“哦”的读音和意义:《现代汉语词典》P354、1011
①é:吟哦
②ó:哦,怎么回事?
③ò:哦,我明白了。
④ò:哦,我一定会改的。
⑤ò:哦,太棒了!
低声唱,吟咏。
疑问、惊奇等。
领会、醒悟。
承诺、答应。
惊喜、赞美。
了解了作者和背景,你觉得“哦,香雪”这一题目应作何解?
解题
引子(1—4)火车开进山村
开端(5—56)姑娘们欢乐的时刻
发展(57—71)香雪渴望有铅笔盒
高潮(72—78)香雪换回铅笔盒
结尾(79—82)香雪深夜归来
环节一:初读文本,抓重点
火车给台儿沟带来了怎样的变化?
火车到来前 火车到来时 火车开走后
台儿沟
姑娘们
寂静、封闭、一成不变
梳妆打扮、耐心等待
喧闹、光明、充满惊奇
涌向窗口、观察、交流
留下谈资、向往、改变的种子
模仿、思考、产生梦想
为什么区区一分钟,却能带来如此魔力?
火车仅仅是交通工具吗?
“钢筋铁骨的巨龙——火车”
是连接台儿沟和外面世界的窗口。来自外面的世界,带来外面的消息,也带来了商业的萌芽,还带给香雪美好的心愿。
活动一:通读课文,思考在火车到来的那短暂的一分钟里,山村里的姑娘们感兴趣的东西是一样的吗?
环节二:聚焦人物,抓共情
凤娇:
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
生活方式物质方面
活动一:她们感兴趣的东西是一样的吗?为什么?
香雪:
注意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铅笔盒,渴望交换铅笔盒。
精神文化学习方面
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
环节二:聚焦人物,抓共情
活动二:用“香雪是一个 的人,因为她 ”为人物画像。
提问:让香雪长大的,是铅笔盒本身,还是得到他的经历?这给我们的青春怎样的启示?
美丽清纯、腼腆可爱、渴望知识、积极进取、自尊诚实、执着勇敢
①(第73段)“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父的声音。
②(第76段)“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合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

不怕
景物描写→人物心理
③(第77段)“想到这儿,香雪站住了,月光好像也黯淡下来,脚下的枕木变成一片模糊。回去怎么说?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
④(第78段)“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朵小小的浪花。香雪也要赶路了……”
犹豫
坚定
害怕
不怕
犹豫
坚定
小结:景物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月夜山景的图画,它在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也有效地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经历了:“害怕→不再害怕→犹豫→坚定”这一变化。虽然是在30里的山路上完成的,但香雪却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障碍,这一障碍的跨越正是小说要着力表现的内容——自强。
自卑、封闭、落后
自信、开放、进步
小型辩论:
香雪用四十个鸡蛋换一个铅笔盒到底值不值?
鸡蛋VS铅笔盒?
值VS不值
环节三:价值交锋,抓探究
小木盒就是香雪的铅笔盒(第62段)
笨拙、陈旧
自动铅笔盒:淡绿色的,盒盖上有两朵洁白的马蹄莲…“嗒”的一声,便严严实实……(第75段)
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
探究文本主题
The beauty of the theme
小说中的铅笔盒
物象——象征
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一种心愿、一种追求、一种自尊的象征。这个铅笔盒是她要求摆脱小山沟封闭落后生活的一种企盼,是对现代文明的一种渴求。而能够主动追求文明和进步,才是香雪身上智慧因素的觉醒。从她身上,可以显示强烈的时代意义。
火车的开通“在香雪她们的心里打开了外面世界的窗口”
——比铅笔盒更有巨大的神力,象征着一种不可抗拒的生产力,一种原始落后走向现代文明的推动力,一种物质享用和精神满足的诱惑力。
物象——象征
拓展探究:“台儿沟”的“一分钟”
——21世纪的香雪们
从“台儿沟”的“一分钟”
看21世纪的“香雪们”
“一分钟”是礼物还是陷阱?答案不在于它让你看到了什么,而在于它之后你选择了做什么。
是让它成为吞噬时间的洪水猛兽,徒增焦虑?还是让它成为一束光,指引方向,然后默默积累你的“鸡蛋”,去换取那个让你走向远方的“铅笔盒”?
愿大家都能成为勇敢的香雪。
散文体小说
1.写人,集中笔墨开掘内心世界的细微隐秘,着力于表现人之品德情操的高尚美好,准确把握并生动显示其精神素质的主要特征。
2.叙事,善于捕捉并巧妙运用表面平淡琐碎,内里深厚新奇的细节,不追求情节的离奇,而要充分发挥感官知觉的渲染、烘托作用。
3.表理,特别讲求含蓄蕴藉,委婉凝重,常采用象征,力求强烈而悠远的艺术效果,耐人寻味,引人深思。
弱化故事情节
散文化小说往往没有按照开端、发展、高潮、结尾的线性结构展开,故事性较弱,没有完整地展现出人物命运的变化,文中没有制造悬念、冲突来吸引读者阅读兴趣。在《哦,香雪》中,小说没有搭建完整的故事情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环节都很和缓,很优美。
虚化人物形象
散文化小说往往没有细致地刻画一个人物形象,没有侧重于体现其性格的丰富性。人物往往扁平而单纯。在《哦,香雪》中,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
强化环境描写
散文化小说往往注重营造意境,渲染气氛,美好的环境充满诗情画意,让读者沉浸式体验,使小说有抒情性的美感,勾勒地域风彩。在《哦,香雪》中,小说以一个北方偏僻的小山村台儿沟为叙述和抒情背景,通过对台儿沟自然风光的描写和山村姑娘们纯真朴实的描绘,勾勒出一幅美丽的画卷。
美化语言表达
散文化小说简洁凝练、优美生动,融记叙、议论、抒情、描写等于一体,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丰富语言内涵,使故事讲述得更加灵活多变,少铺陈少夸饰语言间充满着抒情特色。在《哦,香雪》中,作者运用诗意化的语言展现了山村女孩清泉般的心灵,语言清新淡雅如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读者心里,两岸风景美不胜收。
文体尽显散文美
这篇小说笔调清新,诗情画意洋溢在淡雅的文字之中,“以那婉丽的调子,发此严峻之思,给那偏远的山地涂上柔美的色彩,却又分明渗出心酸来”(作家成一),正如孙犁所说:“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终始一致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即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


铁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