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5张PPT)文言文特殊句式《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在“中华传统文化经典研习”这一任务群的学习中明确了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梳理常用文言实词、虚词和特殊句式,提高阅读古代作品的能力”。学习目标: 熟练掌握文言文常见特殊句式。学习重点难点:分清三种常见的倒装句。特殊句式:一、判断句二、被动句 宾语前置三、倒装句 主谓倒装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四、省略句一、判断句: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情况、事物间的关系作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文言文中表判断的常见句式有如下几种类型:1、用“者”“也”表判断①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者,……也②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也③四人者:庐陵萧君圭君玉……者,……④城北徐公,齐国之美丽者也。……者也2、用动词“为”、“是”表判断①船头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②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3、用副词“乃”“则”“悉”“皆”“本”“耳”,表判断。①当立者乃公子扶苏。②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③此悉贞良死节之臣。④环滁皆山也。⑤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⑥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毕,只曾笑耳!4、用否定副词“非”等表示否定的判断。①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5、直接表示判断。既不用判断词,也不用语气词,通过语意直接表示判断。①荀卿,赵人。①刘备天下枭雄。下列选项中,不是判断句的一项是:A牡丹,花之富贵者也。B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C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D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D二、被动句:“被动句”是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主语是谓语动词所表示的行为的被动者、受事者,而不是主动者、实施者。1、用介词“于”“受……于……”表示被动,“于”引进动作行为的主动者。①百里溪举于市②受制于人2、用“见”“见……于……”表被动(“于”引进动作的主动者)。①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②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3、用“为”“为……所……”(“为”引出动作的主动者)“……为所……”表示被动。①吴广素爱人,士卒多为用者。②山峦为晴雪所洗,娟然如拭。③舌一吐而二虫为所吞。4、用介词“被”表被动①同是被逼迫,君尔妾亦然①帝感其诚。②樯倾楫摧。5、无任何标志,根据句意判断下列选项中,不是被动句的一项是: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B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C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D茅屋为秋风所破歌B三、宾语前置:(倒装句)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现代汉语中宾语一般放在动词或介词的后面,而文言文中,在某些条件下宾语放到动词或介词的前面,即为宾语前置。(一)、在否定句中,代词做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否定词:不、弗、未、非、否、毋、无、莫)(代词:余、吾、尔、自、之、是、其等)①忌不自信②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③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④每自比于管仲、乐毅,时人莫之许也。(二)、在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做宾语,宾语放在动词或介词前(疑问代词:何、谁、孰、安、焉、胡、奚、曷等)①臣舍人相如止臣曰:“君何以知燕王?②微斯人,吾谁与归?③项王曰:“沛公安在?”(三)、在陈述句中,为了强调宾语,将宾语放在介词的前面。(这种情况最常见的介词是“以”)①一言以蔽之②仰而思之,夜以继日。(四)、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以加重语气。①孔子云:何陋之有?②唯命是从。(五)、方位名词作宾语,组成介宾短语,宾语前置。①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坐。下列选项中,不是宾语前置的一项是:A、之二虫又何知?B、卿欲何言?C、安得广厦千万间。D、与言皇上无权,君未之信。C四、主谓倒装:(倒装句)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①甚矣,汝之不惠!②贤哉回也!五、定语后置:(倒装句)文言文中,定语的位置一般也在中心词前边,但有时为了突出中心词的地位,或使语气流畅,往往把定语放在中心词之后。中心词+后置定语+者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廉》)寻找能够出使回复秦国的人。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劝学》)蚓 无 利 之爪牙, 强 之 筋骨中心词+之+后置定语+者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中心词+数(量)词尝贻余核舟一一个核舟铸以为金人十二。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下列句中不含定语后置的一项是( )A、人马烧溺死者甚众 。B、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C、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D、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B六、状语后置:(倒装句)(介宾结构后置)现代汉语中,介词结构常常放在动词前作状语,古代汉语里有些则置后作补语。“于、以、乎”等介词+宾语,状语后置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②屠惧,投以骨。③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下列选项中,不是状语后置句的一项是: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得复见将军于此。C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D冰,水为之,而寒于水A七、省略句在现代文中,为了表达的简洁,常在句子中省略某词或某种成分,而这种现象,在文言文中更为普遍,能把省略成份补充出来,也是读懂文章的关键。省 略 句 类 型省主语省谓语省宾语省介词省量词永州之野产异蛇, 黑质而白章.省略主语“蛇”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省略谓语“鼓”黔无驴,有好事者船载以入.省略动宾“之”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省略介宾“之”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省略介词“于”蟹六跪而二螯.省略量词“只”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