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课件(共15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课件(共15张PPT)-2025-2026学年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资源简介

(共15张PPT)
3.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第三课 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
高中思想政治 必修一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总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怎样创立、发展和完善起来的?
议题二: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发展自信从哪里来?
议题一:改革开放以来党是怎样围绕鲜明主题进行理论创新的?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议题一:改革开放以来党是怎样围绕鲜明主题进行理论创新的?
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 社会主义”这一鲜明主题。
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中国共产党所有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都是紧紧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的。
1.提出主题、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⑴主题的提出及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坚持把 基本原理同 实际和时代特点相结合,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制度创新。
理论科学回答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系列问题,制定了21世纪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发展战略,成功开创了 社会主义。
当代中国
马克思主义
邓小平
中国特色
1.提出主题、创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探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实践探索过程中取得了哪些理论创新成果
我们现在所干的事业是一项新事业,马克思没有讲过,我们的前人没有做过,其他社会主义国家也没有干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次全新的探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是党和人民历尽千辛万苦、付出巨大代价取得的根本成就。
科学发展观
邓小平理论
马列主义
毛泽东思想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组成部分 形成时间 主题 主要内容 贡献 联系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思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一、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组成部分 形成时间 主题 主要内容 贡献 联系
邓小平 理论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1978年) 科学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①工作重心转移、实行改革开放;②社会主义的本质;③初级阶段理论及基本路线;④三步走战略。 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①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是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是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②形成、发展、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过程中,又指导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1989年) 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 ①市场经济理论;②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③党的性质(三个代表)和建设(与时俱进、先进性、执政为民) 成功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向21世纪 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六大以来(2002年) 深刻认识和回答了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 ①第一要义是发展;②核心是以人为本;③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④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坚持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党的十八大以来(2012年) 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及怎样坚持发展的问题 ①“五位一体”总体布局;②“四个全面”战略布局;③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 创立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议题二: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的发展自信从哪里来?
1.改革开放取得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
①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②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③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④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推动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绩和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内涵
作用
联系 要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 理论 制度 文化
内涵 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生态文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包括: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政党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经济制度;经济体制、政治体制、文化体制、社会体制等各项具体制度。 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熔铸于党领导人民创造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立足当代中国现实,结合当今时代条件,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作用 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是党和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 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制度保障 是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联系 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 要求 坚定道路自信 坚定理论自信 坚定制度自信 坚定文化自信
2.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坚定四个自信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立、发展和完善
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
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
主题
理论创新
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科学发展观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道路
理论
制度
文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道路自信
理论自信
制度自信
文化自信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课堂小结]
建设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