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认识社会生活 课件(共24张PPT)+1视频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 认识社会生活 课件(共24张PPT)+1视频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上册
1.1 认识社会生活
教学目标
核心素养目标:
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
1.政治认同:感受社会生活,培养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热爱伟大祖国的家国情怀。 2.健全人格:认识社会生活的特点,学会运用发展的眼光看待社会的发展,初步培养学生公共意识,适应社会、参与社会的能力。 3.责任意识:初步养成关心社会、融入社会、服务社会,增强为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责任感。
重点:社会生活的特点。
难点:社会生活的公共性特点。
新课引入
暑 假 生 活
做的最有趣的事情是什么?
1
2
你去的最喜欢的地方是哪里?
讲授新课
自学导航-问题指引
1.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
2.社会生活的特点
3.社会生活对青少年的要求
讲授新课
探究一:感受社会生活的方式
情境一 周六早上6点30分,小志和爷爷到公园晨练。
情境二 上午8时20分,小志和妈妈到家门口的菜市场买菜
情境三 下午3时15分,小志和同学一起到敬老院看望老人,教老人用手机。
情境四 晚上8时10分,小志和爸爸看完电影后交流看法。
思考:结合小志的生活体验和你的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会有哪些感受?
日常观察
购物
志愿服务
看电影
讲授新课
(3)阅读报纸、收看电视、上网查询、旅游等等。
1.结合以上情境和你的生活经验,说说我们可以通过哪些方式了解社会。
2.在参与社会生活的过程中,你有哪些感受?
(1)生活环境越来越好。
(1)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2)进行社会调查。
(2)学会关爱他人。
(3)感受身为中国人的自豪等。
讲授新课
多面感受社会生活
走进农村,
看到农民在劳作
在天安门广场
观看升旗仪式
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参观博物馆
知识归纳
1.参与社会生活的感受
1
走进农村,看到农民在田间辛勤劳作。
观看升旗仪式,我们感受到身为中国人的自豪。
5
步入商场,琳琅满目的商品映入眼帘。
3
来到工厂,看到工人在有条不紊地工作。
2
参观博物馆,丰富的展品令人震撼。
4
相关链接
人们从事物质生产活动,满足衣食住用行等物质生活需求。
从事社会政治活动,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推动国家民主法治建设。
从事精神生产活动,不断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这些活动既有不同的功能,又密切联系在一起,共同构成了多姿多彩的社会生活。
在社会生活中,人们从事着各种活动。
探究与分享
思考:视频说明了社会生活具有什么样的特点?
点拨: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视频《不一样的暑假打开方式》
(1)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①物质产品和精神食粮种类繁多,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选择。
②人们从事着不同的职业,在岗位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
③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丰富,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
知识小结
快递员
警察
厨师
消防员
教师
探究与分享
点拨:(1)生产工具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更新。
思考:你还了解社会生活哪些方面的变化 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
社会生活的变迁体现在方方面面面
在通信方式上,从烽火狼烟到飞鸽传书,从纸质信件到电报、电话,再到今天的只能手机,人们的信息传递越来越高效。
在交通工具上,从马车到火车、汽车、飞机,人们的出行更加便捷、舒适,“千里江陵一日还”成为现实,“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已成为历史。
(2)说明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2)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原因:生产工具的变革、科学技术的进步、思想观念的更新,是我们的社会生活日新月异。
表现:今天,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祖国日益繁荣昌盛。
知识小结
讲授新课
小组讨论交流:在社会生活中,我们为什么要共同建设和维护好公共空间?
今天的中国,无论是城市还是乡村,都在规划建设有品质、有温度、配套设施完备的公共空间。
居民在公园健身休闲
点拨: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生活中,舒适方便、老幼皆宜的公园、湿地以及公共健身设施等随处可见,每个公共空间都反映出当地的生活和文化特色。
(3)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①社会生活是在公共空间展开的。
②社会公共利益由大家共同享有,
社会秩序由大家共同维护,
社会发展由大家共同推动。
知识小结
讲授新课
2.社会生活有哪些特点?
1
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3
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2
讲授新课
青少年如何面对社会生活——认识价值
青少年是社会的未来,正确面对社会生活至关重要。
讲授新课
小组内任选一个情境,设计行动方案
青少年如何面对社会生活——角色扮演
情境一:社区垃圾分类宣传
某社区存在垃圾分类意识薄弱、投放错误率较高的问题,社区联合附近学校开展垃圾分类宣传活动,希望通过学生的力量提高居民垃圾分类知识水平和实践能力。
情境二:学校义卖活动
为了培养学生的爱心和社会责任感,同时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学校计划举办一场义卖活动,将义卖所得款项捐赠给贫困地区的学校或公益组织。
课堂小结
要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共创共享美好生活。
青少年如何面对社会生活——知识小结
培养兴趣爱好
挖掘自己对艺术、科学、体育、文化等方面的兴趣,深入学习相关知识和技能。例如学习绘画、音乐演奏,参加科学实验小组,参与各类体育赛事等,不仅能丰富个人生活,还可能在相关领域有所建树,为社会文化、科技、体育等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努力学习知识
在学校认真学习各学科知识,为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基础。通过掌握扎实的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能够在毕业后更好地投身于社会建设的各个领域,如从事科研工作推动科技进步,当教师培养下一代人才,做医生为人们的健康保驾护航等。
参与社会实践
利用课余时间参加社区服务、志愿者活动等。比如参与社区环境整治、关爱孤寡老人和留守儿童、为贫困地区捐赠物资等活动,在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改善社会环境、促进社会和谐出一份力。
板书设计
1.感知社会生活
2.社会生活有何特点
3.社会生活对青少年的要求
方式
(1)丰富多彩
(2)不断变化发展
(3)公众性
①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
②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
1.1
认识社会生活
达标测试
1.初中生小会利用周末时间走出家门,走进社会,看到了如下这些美好画面。这些美好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 )
A.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B.国家经济飞速发展
C.伟大祖国科技繁荣 D.中学时代美好时光
A
达标测试
2.进入八年级,小明经历了很多“大事”,下面是他的日记节选:
小明的日记让我们体会到( )
①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 ②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
③社会生活具有公共性 ④社会生活的形式是单一的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②
D
达标测试
3.以下片段是几位同学的假期记录,其中能够体现社会生活公共性特点的是( )
甲:我和爸爸每天去公园晨跑,锻炼身体,增强自己的身体素质。
乙:我主动参加社区组织的志愿者活动,协助社区进行居民服务。
丙:国庆节这日,广场举办文艺活动,我和同班同学去观看表演。
丁:我与班级同学参观劳动基地,义务对基地的庄稼进行科学管理
A.甲和乙 B.甲和丁 C.甲和丙 D.乙和丁
B
达标测试
4. 简答题 :有人说:社会生活是复杂多变的,我们青少年应尽量少参与社会生活。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请说出理由。
不认同。
(1)社会生活是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种类繁多的物质产品和精神食粮为人们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人们在不同的岗位上发挥着各自的作用,人们的交往方式越来越丰富。我们的社会生活充满活力,令人期待。
(2)社会生活是不断变化发展的。我们的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升,精神面貌昂扬向上,祖国日益繁荣昌盛。
(3)面对丰富多彩、日新月异的社会生活,我们青少年要热爱生活,积极融入社会,将个人发展与社会进步紧密结合起来,共创共享美好生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