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第一单元走进社会生活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上册3.1 网络改变世界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1.政治认同:理解网络对民主政治和社会治理的积极作用,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息化发展的认同。 2.健全人格:辩证看待网络对生活的影响,学会理性使用网络,避免沉迷虚拟世界。 3.法治观念:认识网络空间不是法外之地,树立依法用网、保护个人隐私的法治意识。 4.道德修养:学会在网络交往中遵守道德规范,传递正能量,培养文明上网的意识和责任感。重点:网络如何改变世界。难点:网络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新课引入我国网民规模超11亿 互联网普及率78.6%2025年1月17日,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5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1.08亿人,互联网普及率达78.6%;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10.29亿人,网络购物用户规模达9.74亿人,网上零售额、移动支付普及率稳居全球第一。作为中学生,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也感受到了网络的魅力。从上述材料及你的生活经历中,能感受到网络的什么作用?讲授新课自学导航-问题指引1. 网络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举例说明。2.为什么说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3.网络对生产方式和社会治理有哪些具体影响?4.结合生活实际,思考网络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讲授新课议题1:网络如何编织生活新图景?讲授新课生活观察情境1:八年级学生明明生活在潍坊市坊子区,这是一个智慧社区。潍坊市坊子区将信息技术与社区服务深度融合,为特定群体提供智慧化、个性化服务,定向解决群众“急难愁盼”。讲授新课情境2:明明在准备历史课题研究时,通过网络图书馆查阅到大量古籍资料,还观看了专家的线上讲座,快速且全面地收集到所需信息,顺利完成课题。情境3: 明明与在国外的表姐通过视频通话保持密切联系,一起庆祝生日、交流学习生活趣事;在假期,明明参加线上兴趣小组,结识了来自全国各地志同道合的朋友,拓宽了社交圈。情境4:暑假期间,明明一家通过网络平台预订旅游行程,从机票、酒店到景点门票一站式搞定;妈妈生病时,明明通过网络挂号,预约专家医生,节省了排队时间。信息获取人际交往生活服务生活观察讲授新课早上出门,明明的妈妈用手机“扫”了一辆共享单车,骑车上班;在单位,妈妈通过网络给外地患者做了一台远程手术;傍晚回家之前,妈妈用手机遥控打开空调,到家就能享受清凉;晚上,妈妈和明明与在外地工作的爸爸视频连线,实现了一家人的线上“团圆”。思考:生活中,你经常借助互联网做哪些事情?点拨:线上聊天、刷视频、打游戏、订外卖、网购等等生活观察讲授新课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知识和信息主要通过书籍、胶片、磁带等介质存储。存在于不同介质上的知识和信息互不关联,很难共享。互联网出现之后,知识和信息不再受介质的束缚,知识和信息可以在网络中自由传递。书籍胶片磁带云盘相关链接讲授新课网络的影响——知识讲解1.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借助网络,不用舟车劳顿,我们就可以便捷地解决生活中的许多问题,从而大大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讲授新课2.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使人际交往更加方便快捷。通过网络,我们可以随时随地与地球上任何角落的人交流互动,世界变成了地球村,纵使相隔万里,也如近在咫尺。平等感 中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时期,思维异常活跃,他们渴望获得与成年人同等的交流自由,互联网正好提供了这样的平台。自由感 网络交友以文字为载体,以虚拟化的角色进行交流,这种特点使得中学生可以在网上真实地表达内心的快乐、烦恼、孤独和痛苦等。虚幻补偿感 网络交往中,中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扮演一个满意的角色,真实生活中的缺憾可以通过网络制造出的虚拟来弥补。网络的影响——知识讲解讲授新课议题2:网络怎样驱动社会新发展?探究与分享资料1: 明明家乡的农产品因地处偏远销售困难,后来当地政府和农户利用网络直播带货,明明暑假回老家也参与其中,帮忙宣传家乡特产,吸引了大量订单,带动了家乡经济发展,农民收入显著提高。资料2:明明观看了故宫博物院线上数字展览,他足不出户就欣赏珍贵文物,还通过互动功能了解了文物背后的故事;明明还喜欢在网络平台创作短视频,分享家乡的传统文化,收获众多点赞和关注。探究与分享思考:结合上述材料和你的生活经验,说说网络给社会发展带来了什么影响。智慧农业助力乡村振兴资料3: 近年来,“互联网+”对传统行业的改造,催生了很多新业态,也让更多人享受到互联网发展的成果。清华大学技术创新研究中心主任陈劲做客“东西问·中外对话”时指出,互联网治理能极大提升乡村治理的社会效能,吸引更多主体参与治理过程。通过赋能农业生产、电商发展和乡村旅游,助力乡村经济实现更好发展。讲授新课3.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网络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提升经济发展水平;加速各种创新资源的汇聚、融合与共享,成为众多新发明和新服务的源泉。网络的影响——知识讲解探究与分享资料4: 2025年 5 月 20 日,“十五五” 规划编制工作开启网络征求意见活动,民众参与热情高涨。在人民网端口,活动推出 48 小时后,“健康中国”“社会治理” 等话题备受关注。此次还引入 AI 智能引擎,支持语音输入、智能转写,降低了建言门槛,老年人等群体也能便捷发声。众多来自基层的声音汇聚,如内蒙古网民 “云帆”5 年前提出的“互助性养老” 建议,就被党中央采纳写入“十四五”规划文件 。 明明在学校组织下,也积极参与到这次网络建言活动中明明结合自己的生活观察,就校园周边交通安全改善问题提交了详细建议。讲授新课1.同学们,你们还知道哪些类似的网上征求意见和建议活动?2.这些活动取得了怎样的效果?“我给两会捎句话”建言征集活动、各地区民生实事意见征集等。充分听取民意、了解民情、集中民智,既保障了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增强了人们的民主意识,又促进了党和政府的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保障活动圆满完成。讲授新课4.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网络推动信息互联互通,有助于完善线上线下一体的智能化、精细化公共服务,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有助于人们表达诉求,保障人们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网络的影响——知识讲解知识小结网络是如何改变世界的?(网络的积极作用)01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丰富、便利和美好。02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03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04网络改变了社会治理方式。板书设计个人角度社会角度3.1网络改变世界网络深刻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网络推动了生产方式的深刻变革网络促进了人际交往网络改进了社会治理方式达标测试1.李奶奶喜欢和远在外地的子女交流,但子女工作繁忙,不能经常回家。学会使用视频通话后,李奶奶每天都能和子女“见面”,分享生活中的喜怒哀乐,感觉子女就在身边,心情也变得更加愉悦。下列观点能全面反映上述情境的是( )A.网络助力我国科技的发展B.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C.网络打破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D.网络促进人才、资金、技术、物资的流动C达标测试2.互联网助力乡村振兴:流量成了“新农资”,手机成了“新农机”,直播成了“新农事”。可见,网络能( )A.快速消除城乡间差距B.拓宽人际交往的渠道C.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D.推动传统行业转型升级D达标测试3. 2025年5月,中央网信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印发《2025年数字乡村发展工作要点》。《工作要点》提出,提升乡村数字治理效能,包括持续推进农村“三务”信息化建设、提升农村社会治理数字化水平、增强农村智慧应急管理能力。这体现了( )A.网络加速创新资源的汇聚,创造新业态B.网络全面直接提升我国经济发展水平C.网络畅通人们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D.网络能够有效改进社会治理方式D达标测试4.简答题 :结合自身经历,说明网络如何从 "生活" 和 "学习" 两方面改变你的日常?【答案】生活:通过外卖平台订餐,节省做饭时间;用导航软件规划出行路线,提高效率。 学习:利用在线学习平台观看名师课程,拓宽知识面;通过班级群提交作业,实现即时反馈。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3.1 网络改变世界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3.1.1.mp4 3.1.2.mp4 3.1.3.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