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第二单元维护社会秩序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人教版·上册6.2 学会依法办事教学目标核心素养目标:素养目标 重点难点1.政治认同: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2.道德修养:增强依法律己,依法维权,依法与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的意识。 3.法治观念:加强自身修养,增强法治观念,防微杜渐,感受法律的尊严,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人。 4.健全人格:养成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重点:掌握依法办事的要求及做法。难点:知道依法维权的途径和方式。新课引入观看视频《邻里纠纷该如何解决?》讲授新课自学导航-问题指引如何做到依法办事?01如何做一名尚德守法公民 02讲授新课某网红餐厅因使用过期食材被顾客举报。市场监管部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开出10万元罚单,餐厅老板后悔道:"早知道就按规范操作了。"餐厅老板的"后悔"说明了什么?探究与分享一、依法办事的途径建设法治社会,需要全体社会成员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养成依法办事的习惯,依法维护社会秩序、确保社会和谐有序。讲授新课思考:以上两个情境给你带来哪些启示?王某是一名高三学生,平时学习成绩很好。在高考前夕,其弟弟被李某打伤,王某纠集几个人将李某打成重伤。结果,王某因故意伤害罪受到了法律的制栽,无法参加高考。村民张某等人将各自家庭承包的土地流转给李某经营。李某因发展柑橘种植获利颇丰,张某等人看着眼红,想毁约。村干部依据相关法律规定,对张某等人进行教育,维护了李某的合法权益。情境一情境二知识小结1.自觉守法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经常想一想,自己的行为是否合法, 如果违反法律会有什么后果;在行动上以法律为准绳,自觉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一、依法办事的途径探究与分享以上法律规定,你自觉遵守了吗?分享你自觉守法的事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四条受教育者应当履行下列义务:(一)遵守法律、法规;(二)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三)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四)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第十三条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第六条第四款公民应当增强环境保护意识,采取低碳、节俭的生活方式,自觉履行环境保护义务。遵守交通法律法规,不闯红灯;保守国家秘密,维护国家安全等。探究与分享程序员小张在一家互联网公司工作三年,突然收到公司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的通知。面对无故辞退,小张没有慌乱,而是立即收集了三年来的加班记录、工资条、绩效考核表等工作证据,并备份了工作邮件和聊天记录。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第八十七条规定,他依法向劳动仲裁委员会提起申诉。经过仲裁审理,最终裁定公司违法解除劳动合同,判决公司支付2N(6个月工资)的经济赔偿金共计8万元。小张维权的关键是什么?为什么说"留证据"是依法维权的基础?遇到类似情况,你会怎么做?知识小结2.遇事找法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要主动咨询相关专业人士,充分利用能够提供法律服务的组织和机构,如人民调解委员会、律师事务所、公证处、法律援助中心等,获得及时有效的法律帮助。一、依法办事的途径知识拓展人民调解委员会的调解员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帮助我们解决生活中的矛盾和纠纷。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可以回答我们的法律问题,替我们处理涉及法律的事务,他们还可以接受委托或指派,担任代理人或辩护人。知识拓展公证处的公证人员依据法律和事实,证明合同、遗嘱、亲属关系、身份、学历、出生日期、婚姻状况等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法律援助中心可以为经济困难公民和符合法定条件的其他当事人无偿提供法律咨询、代理、刑事辩护等法律服务。讲授新课某小区业主因长期不满物业公司服务不到位,在业委会的牵头组织下,严格依照法定程序推进物业更换工作:首先召开业主大会,经过半业主表决通过更换决议;随后依据《物业管理条例》第三十八条规定启动解聘程序;最后通过公开招标方式选聘新物业公司。整个更换过程规范有序,既保障了业主权益,又避免了可能引发的矛盾纠纷,成为依法解决社区治理问题的典范案例。依法更换物业有哪些优势?如果不走法律程序可能引发什么问题?知识小结2.解决问题靠法当生活中遇到矛盾纠纷,特别是自己或他人权益受到非法侵害时,我们要学会以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通过法律途径、运用法律武器加以解决。一、依法办事的途径我们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知识拓展我们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人民检察院公安局人民法院依法到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或者人民法院控告、举报,必要时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相关链接民事诉讼民事诉讼是人民法院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审理民事案件和解决民事纠纷的活动。行政诉讼行政诉讼是指人民法院在双方当事人的参与下,依照司法诉讼程序解决行政争议案件的活动。刑事诉讼刑事诉讼是指国家司法机关在当事人和其他诉讼参与人的参加下,依法查明犯罪事实、惩罚犯罪分子、保障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的活动。123诉讼是人们获得法律救济、维护合法权益的重要途径。诉讼通常分为三种类型: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探究与分享看完这段视频,你有什么启发?知识小结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树立法治观念,提高依法办事能力,养成尊法学法守法用法的习惯,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逐步成长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二、怎样依法办事?启思导行某村进行“村改居”,村民搬进了楼房,没有了自家院子里的菜园。一些人一时不习惯,就将小区的绿地开垦成菜园。后来,从圈地种菜发展到在花坛养鸡,草坪、花坛逐渐不见踪迹。噪声扰民,施肥异味、“争抢地盘”等导致邻里产生纠纷。为了解决矛盾,小区成立了“援法议事会”。面对居民的各种疑惑,该议事会的律师代表现场普法指出,根据民法典规定,建筑区划内的绿地,属于业主共有,圈地种菜、花坛养鸡等行为侵犯了其他业主的共有权。“援法议事会”秉持“以诚待人、以情动人、以法服人”的宗旨,引导居民认识到拥有一个环境优美、舒适方便、文明和谐的居住环境,是每位业主的基本权利,这一权利需要全体业主共同维护。“援法议事会”听民声、纳民智、解民忧,逐渐成为引导居民依法办事的新阵地。思考:该小区通过“援法议事会”解决矛盾的做法,给你什么启示?点拨:启示我们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板书设计自觉守法6.2学会依法办事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达标测试1当前,基于生成式人工智能(AIGC)伪造技术的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升级,呈现范围扩大化、套路多样化、形式隐蔽化等特点,给人民群众造成经济损失,危害社会安全。遭遇“AI换脸”诈骗时,我们可以( )①积极维权,不择手段追回损失②进行咨询,适时寻求法律帮助③委托朋友,向检察院提起诉讼④保存证据,及时寻求法律救济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C达标测试2.青少年不仅是法治中国建设的受益者,更应该成为参与者和推动者,作为国家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应该( )①学会依法办事②积极制定法律法规③尊法学法守法用法④严厉打击违法犯罪A. 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D达标测试3.中学生小曾在户外玩耍时,发现一处菜园里有20多株罂粟(如图),果断报警。警方铲除了罂粟,对涉嫌非法种植的村民予以处罚,并授予小曾“禁毒小卫士”的荣誉。同学们对小曾行为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为博出名行为,值得学习 ②通过诉讼维权,勇气可嘉③具有法治观念,应该表彰 ④懂得依法办事,必须点赞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D达标测试4.张先生在楼栋内将自家装修成了餐厅,开设“私房菜”“一桌餐”,引来顾客不断,可油烟重、楼道挤、垃圾多等问题,却让邻居们苦不堪言。邻居们多次上门反映,可问题迟迟没有解决。20名业主联名将“私房菜馆”的老板告上法庭。长沙市开福区人民法院判令张先生在判决生效后30日内停止该房内商业经营活动,恢复其住宅性质。(1)结合材料分析小区业主是通过什么方式维权的?(2)上述案例给我们什么启示?达标测试答案:(1)诉讼。(2)①法律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受非法侵害。②当公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③如果受到非法侵害后采取其他方式不能解决问题时,我们就要使用诉讼手段,通过打官司讨回公道。④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6.2 学会依法办事 课件 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pptx 6.2.1.mp4 6.2.2.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