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南省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
(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一、积累与运用(共23分)
我班准备布置“赏美景·悟真情”为主题的文化墙,请你参与完成任务。
【话说朋友】
1. 下面是小豫为学校文化墙写的一段文字,请你帮他解决遇到的文字问题。(8分)
说起“朋友”一词,我的内心霎时涌起一股暖流。高兴欢呼时,朋友可以与你一起分享快乐;失落憔 cuì( )时,朋友能帮你zhù( )蓄力量。朋友是冬日里的一束阳光,温柔地照在你的身上;朋友是【甲】(浩渺/浩繁)烟波中的一座灯塔,指引着你找到方向;朋友是风雨中的一把伞,细心地为你遮风挡雨。有了朋友,我们的心就有了【乙】(下落/着落),有了寄托。与朋友携手前行,无论身处何方,都能沐浴在阳光下,看到美丽的风景。相信通过此次活动,使我们都能明白友谊的珍贵,感受这份情谊带给我们的无尽力量。
(1)小豫对文段中两个加点字的读音拿不准,请你帮他选择( )(2分)
A.霎时(chà) 身处何方(chǔ) B.霎时(shà) 身处何方(chǔ)
C.霎时(chà) 身处何方(chù) D.霎时(shà) 身处何方(chù)
(2)小豫有两个字不会书写,请你把根据拼音,帮他把这两个字工整地书写在下面横线上(2分)
憔 cuì( ) zhù( )蓄
(3)小豫不知道文段中【甲】【乙】两处,那个词更符合语境,请你帮他选择。(2分)
【甲】 【乙】
(4)文段中的画线句子存在问题,请你将修改意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2分)
【四季歌行】
2. 小文准备引用诗歌或课文原句为文化墙写一段话,来记录自己的学习感悟,请你帮他完成。(8分)
四季歌行,丰盈生命。春风里,我们一起聆听鸟儿“唱出宛转的曲子,① ”,一起观赏“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② ”(朱自清《春》);登临碣石,感受沧海“日月之行,③ ;④ ,若出其里”(曹操《观沧海》)的雄奇宏伟;西风里,一起品马致远“⑤ ,⑥ ”(《天净沙·秋思》)的乡愁与忧思;月光下,体会李白所作的“⑦ ,⑧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这两句诗中对朋友的深深的牵挂。
【至爱亲情】
3. 小科以“亲情”为主题写了一段话,但有些地方把握不准,请你帮他修改,使句子衔接恰当(  )(3分)
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通、最美好的情感之一。亲情是雨,带走烦躁,留下清凉;亲情是风,吹走忧愁,留下快乐;亲情是树,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条根,     ;亲情是河,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条支流,     ;亲情是火,每个人都是它的一根木柴,     。
①让它永不干涸奔腾向前 ②让它永不熄灭温暖四方 ③让它吸收营养永葆青春
A. ①②③ B. ②③① C. ③①② D. ①③②
【图说故事】
4. 小语想用图文结合的方式讲述蔡顺的故事,需要给下面文字材料配一幅图。A、B两幅备选图中,你建议选择哪一幅?请结合画面内容,简要说明理由。(4分)
蔡顺,汉代汝南(今属河南)人,少年丧父,事母甚孝。当时正值王莽之乱,又遇饥荒,柴米昂贵,只得拾桑葚来充饥。有一天蔡顺遇到赤眉军,义军士兵厉声问道:“为什么把红色的桑葚和黑色的桑葚分开装在两个篓子里?”蔡顺回答说:“黑色的桑葚供我母亲食用,红色的桑葚留给自己吃。”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只牛蹄子。蔡顺带回去供奉他的母亲,以示敬意。
图A 图B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文,完成第5~8题。(16分)
爱如暖阳
韩强毛
①我的母亲是个地地道道的农家妇女,出身贫寒,勤劳善良,贤淑聪明,总是用温暖的爱呵护着她的儿女。
②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夜,身患重病的父亲离开了人世,还留下近千元的债务。当时我们一个五口之家,全靠母亲劳动一天挣1角8分钱维持生活,其艰难程度可想而知。为了还钱和交我的学费,母亲不得不白天到生产队劳动挣工分,晚上用父亲留下的渔网去河里捕鱼。
③天不亮,母亲就把捕来的鱼送到附近镇上的菜市场卖掉。母亲就是这样日夜操劳,带领全家度过了那段艰难的时光。
④高中毕业那年,我想去当兵,民兵营长说,报名体检需要先从我老家开来政审证明才行。父亲从河南逃荒到赣中这个小山村落户,已近40年,从没见他回去过,老家的情况也不了解。而从报名到体检,中间只有10天时间,这么短时间要开来政审证明,几乎是不可能的事。眼看当兵无望,我难受得掉了眼泪。母亲却抚摸着我的头说:“崽呀,哭有什么用,得想办法。我找你叔去,侄子这么大的事,他不会不管的。”
⑤父亲临终前对我们说过,离家50多千米的地方,有我一个亲叔叔。可是由于路途远,交通不便,联系很少。母亲不是不知道其中的艰难,可她一言不发,只是忙着找稻草、做草鞋。
⑥第二天一大早,母亲只身一人去了叔叔家。接下来的那几天,我真正品尝到了魂不守舍、度日如年的滋味。几天后,当母亲手持一根枣树棍,一脸疲惫地回到家时,我叫了声“妈”,已是泪流满面了。母亲却很高兴地说:“崽,你叔亲口答应去老家办证明。”
⑦果然不到一个星期,叔叔就带着老家开的证明来到家里。一进门,叔叔便动情地对我说:“侄儿啊,为了你,你母亲仅靠一根棍子防身,走了那么远的路,我是被你母亲这个举动感动了。你可永远不能忘记你母亲的恩情呀!”叔叔说得热泪盈眶,我也哽咽得说不出话来,只是使劲点头。就这样,那年我如愿当上了兵。
⑧到了部队,我便暗下决心,一定要干出点名堂来,不辜负母亲的期望。光阴荏苒,我由战士提干,继而又具备了家属随军条件。母亲很高兴,主动提出想来部队驻地看我。
⑨来到部队家属院后,母亲每天烧烧饭,逗逗小孙子。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看电视,聊聊天,其乐融融。家庭的温暖幸福使我没有后顾之忧,全身心地投入工作,越干越有劲头。母亲在部队住了5个月后,却提出要回去,我怎么劝她都不听。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来部队是为了让我能在部队安心工作,减少对家乡的思念,节省探亲来回路费的开支。看到我工作生活都顺心,她也就放下了对我们小家庭的牵挂,安心地回老家了。母亲就是这样处处为我着想,默默关心着我。
⑩在母爱的激励下,我在部队一直勤奋努力地工作。每当遇到困难和矛盾,我常常会想起母亲遇事时的坚韧智慧,总能想方设法解决。
如今,母亲离开我们已经30年了,但母亲的爱一直深藏于我心底,犹如春日暖阳,给予我温暖和力量。
(有删改)
5.文中记叙了母亲“用温暖的爱呵护着儿女成长”的诸多细节,请你将下面的表格补充完整。(4分)
母亲呵护“我”成长的细节 母亲的形象特点
① ③
② 坚韧智慧
她来部队驻地看“我”,让“我”安心工作 ④
6.小语为下面这个句子进行了朗读设计,请你选出设计不当的一处,并说明理由。(“.”标示重读,“↘”标示降调)(3分)
7.请你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文章第⑦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蕴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
8.有同学认为可以将本文作为课内教材第二单元的拓展阅读篇目,你认为合适吗? 请结合单元导语简要阐明理由。(5分)
第二单元导语(节选):亲情是人世间最普遍、最美好的情感之一。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记叙了家人之间动人的故事,抒写了亲人之间真挚的感情。
(二)阅读下文,完成9~11题。(共 11分)
五彩会理秋韵浓
李美桦
①入秋以后,大自然用它神奇的画笔,把古城会理描绘成五彩斑斓的世界。
②红色是秋天会理最为绚丽的颜色。红红的柿子,红红的梨,红红的番茄,红红的辣椒,让掩映在青山丛林中的农舍更加生机勃勃。
③最耀眼的是红红的石榴。夏日里鲜艳欲滴的石榴花一路疯长,长成一个个又大又红的石榴。会理石榴果大皮薄,颜色鲜艳,看上去特别憨实饱满。石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被视为多子多福的吉祥物,是举家团圆之际最珍贵的水果。
④会理是中国石榴之乡,近40万亩集中连片的石榴产业基地成就了一段乡村振兴的佳话。会理乡村是石榴的世界,一个个缀满枝头的红石榴紧挨在一块儿,密密实实,看上去无比愉悦。红红的石榴,忙碌的车辆,果农幸福的笑脸和朗朗的笑声,是秋天会理最动人的丰收画卷。
⑤秋天会理的田野,大自然馈赠的黄色更诱人。水田里的秧苗分蘖①拔节,扬花孕穗,葱茏成一畦畦绿油油的风景。翠绿的稻穗低着头,在鸣蝉的鼓噪声中窃窃私语,知心话还没说完,几天光景就变成了嫩黄。秋风鼓足腮帮子才吹上几口气,山谷里的稻田已经成了一块块绒绒的黄地毯。在山上绿树的衬托下,这条金黄的毯子就像一幅凝滞的油画,华贵、端庄、厚重。地里的烟叶,经过夏天的晾晒,此时已渐渐泛黄。山垭口,一块块淡黄的烟地尽收眼底,烟叶醇甜的芳香让人心醉;烟站里,烟农售卖掉烟叶后喜笑颜开,这是一年里的幸福时刻。
⑥绿色仍然是会理秋天最质朴的本色。山上山下,屋前屋后,满眼都是绿色。这样的绿不张扬,不做作,更为凝重厚实。
⑦鼓鼓的豆荚、长长的丝瓜及躲在藤蔓后面嫩绿的小南瓜,依然鲜嫩得耀眼。白菜青菜芹菜,香葱青蒜芫荽,一样的新鲜水灵。最好的要数黄豆,田埂上、地角边,一簇簇、一蓬蓬,缀满了碧绿的豆荚。
⑧和煦的阳光下,茭白生机勃发,在微风中荡漾起阵阵绿色的涟漪。会理气候温和,土地肥美,所产茭白个大、肉白、味美、营养丰富。大片的茭白依水相生,好像一道道灵动的绿色长廊,蜿蜒数十里。
⑨黑色是秋天会理别致的颜色。闻名遐迩的黑山羊,一群一群,在乡下随处可见。会理黑山羊肉质细嫩,膻味轻,鲜而不腻,是滋补佳品。全锅羊肉、爆炒羊肝、羊肉米粉……均是人间美味。会理秋天的黑山羊,膘肥体壮,肉质更为鲜美。
⑩入秋以后,会理野生菌丰富,黑木耳、山蘑菇、牛肝菌、野松茸随处可见,而称得上“菌中之王”的当数黑色的松露。黑松露含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生长环境苛刻,产量极稀少。
秋天的会理蓝色来得要稍迟一些。几场淅淅沥沥的秋雨过后,秋风姗姗来迟,显得极有耐性,犹犹豫豫,羞羞答答,漫不经心地晃悠着。天上的云经不住它的缠绵,被它一点一点吹薄,再一块一块地吹散。秋风吹阔了大地,吹薄了云朵,吹出了天空的湛蓝,吹来了金秋的清朗。林间的小鸟,路边的鸣蝉,细细地织出秋日的恬静。蓝色的天幕下,闭眼深深吸上几口空气,那种惬意和舒爽沁人心脾。
暖融融的阳光下,天地正在酝酿一场声势浩大的秋收。山前山后忙碌的身影,正用镰刀和犁铧蘸着苦咸的汗水,在厚重的大地上镌刻农人欢欣的诗行。
【注】①分蘖(niè):稻、麦、甘蔗等植物发育的时候,在幼苗靠近土壤的茎节上生出分枝。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
9.阅读文章,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大自然用它神奇的画笔,把古城会理描绘成五彩斑斓的世界”生动形象地写出秋天的会理色彩丰富,抒发了作者对会理秋色的赞美之情。
B.会理的秋天五彩斑斓,景色绚丽,物产丰富。作者主要是通过描写会理秋天不同颜色的景物来呈现这一特点,表达了作者对会理秋色的喜爱。
C.作者认为“绿色仍然是会理秋天最质朴的本色”,因为绿色是会理秋天的主打色,而且绿得不张扬,绿得不做作,绿得凝重厚实。
D.文中第④⑤段提到“幸福”,表明会理的农人陶醉于眼前的美景,沉醉在秋天的丰收喜悦中。
10.想象下面句子描绘的情景,说说加点内容的表达效果。(4分)
翠绿的稻穗低着头,在鸣蝉的鼓噪声中窃窃私语。
11.读完文章后,请用一句话向游客推荐秋天的会理。(4分)
三、古诗文阅读(共15分)
(一)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2~14题。(11分)
【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 ”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
【乙】钟毓、钟会①少有令誉②。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③曰:“可令二子来。”于是敕④见。毓面有汗,帝曰:“卿面何以汗 ”毓对曰:“战战惶惶,汗出如浆。”复问会:“卿何以不汗 ”对曰:“战战栗栗,汗不敢出。”
(选自《世说新语》)
【注】①钟毓:字稚叔,官至车骑将军。钟会:字士季,官至司徒,是平灭蜀国的主要将领。②令誉:美好的名声。③钟繇:三国时魏国大臣。④敕:特指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12.同学们在赏读文章时对几个字的含义拿不准,请你参照表格提示的方法或文言现象,解释加点字。(3分)
文言语句 词义推断方法提示 释义
(1)年十三 课内迁移法:元方时年七岁 [1]
(2)毓对曰 联系成语法:无言以对 [2]
(3)陈太丘与友期行 查阅词典法:期:①规定的时日,期限;②极,限度;③约定时日;④期望,要求 [3] (只填序号)
13.将下列句子翻译补充完整。(4分)
(1)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翻译】友人感到十分惭愧,下车拉元方。元方 。
(2)年十三,魏文帝闻之,语其父钟繇曰:“可令二子来。”
【翻译】钟毓十三岁时,魏文帝听说了他们的名声,对他们的父亲钟繇说:“ 
。”
14.同学们开展了“《世说新语》之儿童早慧”的学习探究活动,请你根据甲、乙两文,完成他们的对话。(4分)
(二)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 15~16 题。(共4分)
次北固山下
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15.小语想为这首诗配一幅图画,请你仔细品味,结合颔联诗句,帮她完成下面的绘画设计方案。(2分)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绘画设计方案
主要构图要素 文字描述画面预期效果 名家点评画面
水面和船只 以小景传大景之神
16.小金总是将“海日生残夜”中“生”误写成“升”,请你解释用“生”字的妙处,使他产生深刻的印象。(2分)
四、整本书阅读(共5分)
17.语文老师以“细品数朵‘朝花’,感悟鲁迅初心”为主题,绘制了下面的思维导图来分享他的阅读体验,请你调动阅读积累,把图中①②③处应填写的内容写在下面横线上。



五、作文(50分)
18.阅读下面材料,根据要求作文。(50分)
一句话,一本书,一次独处,一番欢聚,一个物件,一曲音乐,一个眼神,一处风景……往往能带来令人欣喜的改变。
请以“    挺管用”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①请将题目补充完整;②文体自选;③不要套作,不得抄袭;④不得透露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相关信息;⑤不少于600字。
参考答案
1.(1)B
(2)悴 贮
(3)【甲】浩渺 【乙】着落
(4)【答案】删去“使”
2.①与清风流水应和着 ②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③若出其中 ④星汉灿烂 ⑤夕阳西下 ⑥断肠人在天涯 ⑦ 我寄愁心与明月 ⑧随君直到夜郎西
3.C
4.示例一:选择图A。图A展现了蔡顺提着两个篓子前去采拾桑葚的场景,能补充材料中“只得拾桑葚来充饥”的内容,体现出蔡顺为孝顺母亲所作出的努力,有助于讲述蔡顺的故事。
示例二:选择图B。图B展现了蔡顺跪在赤眉军前,面前放着两篓桑葚,赤眉军送给他白米的画面,能补充材料中“赤眉军怜悯他的孝心,送给他三斗白米、一只牛蹄子”的内容,侧面体现出蔡顺的孝心令人感动,他的这种行为也值得受到褒奖和推崇。
5.①她白天劳动挣工分,晚上捕鱼②吃苦耐劳③她独自为“我”政审的事情奔波④关爱孩子
6.D处。此句描述母亲日夜操劳,带领全家度过艰难时光,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敬意、心疼以及对那段艰难岁月的感慨,朗读时节奏应该相对舒缓。
7.①这里“哽咽”是为母亲“仅靠一根棍子防身,走了那么远的路”而心疼,为母亲因为自己的事情奔波而感动、愧疚;②“只是使劲点头”是作者对最深沉的母爱的震撼和对母亲的感恩,表明了作者今后不辜负母亲的一番辛劳、不忘母恩的决心。
8.示例:我认为合适。理由:本文中的母亲在苦难中支撑起整个家庭,为了孩子的成长和前途付出一切,给予孩子最无私的爱和敢于直面苦难的精神力量,让我们体会到了亲人之间最真挚的感情,符合第二单元的主题。
9.C
10.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低着头”“窃窃私语”形象地写出了沉甸甸的稻穗紧密挨着的情景,表现了稻田丰收的喜庆气氛。
11.示例1:浓浓秋韵,朗朗笑声,成就乡村振兴的佳话。
示例2:五彩斑斓——红黄绿黑蓝,是会理秋天递给大家的一张名片。
示例3:五彩会理秋韵浓,声势浩大酿丰收。
12.[1]年龄,岁数 [2]答,回答 [3]③
13.【答案】(1)走进家门,连头也不回 (2)可以让这两个孩子来见我
14.【答案】(1)面对友人的粗俗无礼,元方据理力争,指出友人的无信、无礼 (2)钟毓、钟会面对魏文帝的询问,反应敏捷,且两人的回复相映成趣(每空2分,言之有理即可)
15.【答案】潮水涨满,两岸似乎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顺风行船,船帆因风而高高悬挂。(意思对即可)
16.【答案】小金,看似“升”字很合理,但作者这里却另有深意:“生”字使“日”拟人化,赋予它人的意志和情思,写出了太阳从大海上孕育而出的喷薄之势,生动形象,富有情趣。(意思对即可)
17.【答案】①父亲的病 ②“我”想去看迎神赛会,父亲却让“我”背书,待“我”背会,去看赛会已索然无味 ③那些不顾人情甚至灭绝人性的所谓“孝道”
18.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