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成都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四川省成都市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
(满分150分,考试用时120分钟)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抖擞(sǒu)   应和(hè)    呼朋引伴(yǐn)
B.着落(zhuó) 粗犷(guǎng) 咄咄逼人(duō)
C.澄清(chéng) 莅临(lì) 绿茵茵(yīn)
D.棱镜(líng) 酝酿(niàng) 繁花嫩叶(nèn)
2.下列语句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一年之际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B.对于一个刚由伦敦回来的,像我,冬天要能看得见日光,便是怪事。
C.它既不倾盆瓢泼,又不绵绵如丝,或淅淅沥沥,它显出一种自然平静。
D.你只会感到更高藐、深远,并让凄冷的雨滴,去纯净你的灵魂。
3.下列加点的成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A.南国的冬天的那种清冷是柔和的,绝没有北国冬日那样咄咄逼人。
B.本届运动会如期举行,操场上,五彩的旗帜迎风飘扬,花枝招展。
C.学校大队部组织游学活动,同学们纷纷响应,争先恐后地报名。
D.自从他发了一笔横财之后,便过着呼朋引伴、酒池肉林的生活。
4.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学校开展的经典诵读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同学们的校园文化生活。
B.见到亲人的那一刻,漂泊多年的他忍俊不禁地流下了心酸的泪水。
C.有没有良好的家风是建设文明家庭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关键之一。
D.为提高全民的阅读水平,目前当务之急是在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材料,完成5~8题。
【甲】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咏雪》)
【乙】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陈太丘与友期行》)
5.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俄而雪骤      骤:急
B.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差点
C.陈太丘与友期行 期:约定
D.待君久不至,已去 去:离开
6.下列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撒盐空中差可拟     差之毫厘,谬以千里
B.未若柳絮因风起 知子莫若父
C.去后乃至 胜败乃兵家常事
D.下车引之 引经据典
7.下列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译文:谢安长兄的女儿说:“不如(把飞雪)比作柳絮乘风飞舞。”
B.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译文:她就是谢安长兄谢无奕的女儿谢道韫,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C.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译文:友人便生气地说道:“(陈太丘)真不是人啊!和我相约同行,却抛弃诺言,各自离去。”
D.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
译文:友人很惭愧,下车想去拉元方。元方走进家门,没有回头看。
8.下列对甲、乙两文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两文中的对话都用了对比的手法。甲文中把“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进行比较,赞赏了谢道韫的文采。乙文中将客人的行为和元方的行为进行比较,赞赏了元方的有礼有节。
B.两文的对话皆围绕双方的“矛盾冲突”展开。甲文中的人物对话围绕“白雪纷纷何所似”进行,乙文中的人物对话围绕“太丘舍去”进行。
C.两组选文均展现儿童的优秀品质。甲文中兄子反应迅速,兄女比喻精妙;乙文中元方有理有据,睿智回应友人“对子骂父”的行为,突出了元方懂礼识义、聪慧机智的性格特征。
D.两组选文语言简练。甲文只用“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一句,便可看出作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乙文最后一句仅“引”字就写出友人的惭愧示好。
第II卷(非选择题,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选其中两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两句判分)(2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②潮平两岸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湾《次北固山下》)
③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2)默写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在横线上先写出题目再默写全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0~12题。
①小山整把济南围了个圈儿,只有北边缺着点口儿。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真的,济南的人们在冬天是面上含笑的。他们一看那些小山,心中便觉得有了着落,有了依靠。他们由天上看到山上,便不知不觉地想起:“明天也许就是春天了吧 这样的温暖,今天夜里山草也许就绿起来了吧 ”就是这点幻想不能一时实现,他们也并不着急,因为有这样慈善的冬天,干啥还希望别的呢!
②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看吧,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像日本看护妇。山尖全白了,给蓝天镶上一道银边。山坡上,有的地方雪厚点,有的地方草色还露着,这样,一道儿白,一道儿暗黄,给山们穿上一件带水纹的花衣;看着看着,这件花衣好像被风儿吹动,叫你希望看见一点更美的山的肌肤。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就是下小雪吧,济南是受不住大雪的,那些小山太秀气!
③古老的济南,城里那么狭窄,城外又那么宽敞,山坡上卧着些小村庄,小村庄的房顶上卧着点雪,对,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10.请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括以上三个文段的图景。(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请说说第②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分)
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请你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的画线句。(3分)
这是张小水墨画,也许是唐代的名手画的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作文(共60分)
13.生活中,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回忆,总有一份亲情去牵挂,总有一种爱去分享,总有一段路要自己去丈量……
请你以《值得回忆的_________》为题,完成习作。
要求:①先把题目补充完整;②字数600字以上。③不抄袭、不套作,不透露个人信息。
【提示】①写清楚。要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②有感情。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有真切感受的事,说发自内心的话。③有细节。适当运用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人物描写方法,把人物写丰满,或是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把事物写得具体生动。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阅读诗歌,完成1、2题。
寿阳曲·江天暮雪
[元]马致远
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
江上晚来堪画处,钓鱼人一蓑归去。
1.“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一句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你进行赏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散曲寄托了作者怎样的情思?请简要概括。(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龙城飞将
其后四岁,广以卫尉①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单于素闻广贤,令曰:“得李广必生致之。”胡骑得广,广时伤病,置广两马间,络而盛卧广。行十余里,广详②死,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广暂腾而上胡儿马,因推堕儿,取其弓,鞭马南驰数十里,复得其余军,因引而入塞。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
(选自《史记·李将军列传》,有改动)
【注释】①卫尉:一种官职。汉武帝即位后,将李广由上郡太守调为未央卫尉,后来又任命他为将军。②详:同“佯”,假装。
3.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单于素闻广贤        素:平素
B.睨其旁有一胡儿骑善马 善:善良
C.鞭马南驰数十里 南:向南
D.以故得脱 脱:脱身
4.将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
(1)匈奴兵多,破败广军,生得广。(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匈奴捕者骑数百追之,广行取胡儿弓,射杀追骑,以故得脱。(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选文可以看出李广是一位怎样的将军?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二十四孝图〉》中,黄香扇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都是孝道故事的名称。(2分)
7.以下文段选自《藤野先生》,请回答“我的意见却变化了”具体指的是什么。(2分)
“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这种欢呼,是每看一片都有的,但在我,这一声却特别听得刺耳。此后回到中国来,我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采,——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舍南舍北皆春水
许冬林
①春雨潺潺时,总会想起从前,想起少年时候居住的老瓦屋,和房前房后的澹澹春水。
②“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杜甫诗里,难得一回小清新,说的似乎就是我从前的家。
③房前的那个大池塘,名叫许家塘。许家塘那边,是一片平阔田野,金黄的油菜花田和紫红的紫云英田错杂相间,辉煌壮阔。田野中间有水渠直通到许家塘,夜雨下起来,水渠里的水哗哗淌进许家塘里,一整个春夜,耳朵里都是扯不断的水声。
④那样的水声里,似乎能闻到油菜花的味道、紫云英花的味道、青草和野蒿的清气、泥土的潮气、蚯蚓翻身拱动爬出泥穴的腥味……一个人的嗅觉、味觉、视觉都被那样的水声喂养得特别粗壮发达。
⑤翌日晨起,推窗,许家塘的水面上漂满了油菜花的花瓣,还有零落的桃花、杏花。雨住了,水渠的滴水声渐渐小起来,只剩一口肥胖的大池塘,倒映着树影、花影、草垛的影子、天空的影子,还有塘埂上走动的人影和奔跑在后的小狗的影子。
⑥早晨上学,穿着胶靴,走过蜿蜒田埂,一路都是大大小小的水流伴随左右。池塘,河沟,水渠,田畦之间的逼仄小沟,到处都在淌水。我的胶靴被春水洗得盈盈发亮,上面又粘了许多的落花,有油菜花、紫云英花、蒲公英花,还有婆婆纳的碎小蓝花。
⑦屋后是一条河,名叫长林河,袅袅婷婷地,迤逦走向长江。春日里,河水又满又绿。河边有一丛一丛的芦苇,或者是一丛一丛的菖蒲。柳树发芽,杨树发芽,榆树发芽,个个枝头都是毛茸茸的绿色。这些绿色倒映在河水里,河水就像被绿色酿酒一般酿了一遭,何止是春水碧于天!
⑧早晨,女人们在河边浣衣,棒槌的声音此起彼伏,在河水上回荡着,成为多声部的合唱。鸭子们拖家带口,终日在水上欢畅,脚掌划动,裁出一片片扇形的水纹,绵延不绝地荡开去。
⑨柳枝披拂里,探出牛的前半截身子,牛来河边喝水了。水是绿的,柳枝是绿的,褐色的水牛像是被无处不流淌的绿色给洇湿了身子,也是绿的了。
⑩黄昏,杜鹃鸟飞过林梢,且飞且鸣,长长的尾音震颤在河水之上,让人觉得,春天一直是唐诗里的那个春天,我们行走千年百年,还没走出过杜鹃的春啼。杜鹃声里斜阳暮,斜阳也是旧时斜阳,一半在天上,一半在水里。
到春暮,油菜花落了,桃花、杏花、梨花也落了,河边的野蔷薇花却开到好处。刚开的深红,开老了的粉红到淡白,深深浅浅的红花点缀在叶子已然茂盛的花架上。水里也有一架野蔷薇花,和岸上的同开同落。
水底的水草隐隐约约有了消息,偶尔有机帆船经过,静静的水面像睡醒的婴孩,在摇篮里翻身,水底初生的水草也跟着水波摇摆着袅袅的身子。菱角秧浮出了水面,小小的,无风无波的时候,它们光亮的浅紫的嫩叶像是用丝线绣在绿缎子上。菱角叶子在水面上一日日地铺,平阔的河面一日日窄了,春天也一日日窄下去。
夜里,闻着花香入睡,屋子西边一棵棠梨树正开花,花香随着夜气漫进窗子里,人就在这样潮润的花香里。想象窗外,白色的棠梨花纷纷扬扬,屋顶白了,河堤白了,房前房后的春水也白了。夜里做梦,常常梦见自己穿着胶靴站在河边的石板上,洗靴子上的软泥,还有粘在靴子上的花瓣。醒来,屋瓦上是平平仄仄的雨声。
春天若论五行,一定是属水吧。水滋养出了万物生长,也滋养出了诗意绵长。
(有改动)
8.本文中,作者调动了哪些感官来写“春水”?这样写景的妙处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句子。(6分)
(1)这些绿色倒映在河水里,河水就像被绿色酿酒一般酿了一遭,何止是春水碧于天!(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鸭子们拖家带口,终日在水上欢畅,脚掌划动,裁出一片片扇形的水纹,绵延不绝地荡开去。(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有人认为第 段中的三个“一日日”显得啰唆,可以删去。你认为呢?(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文章的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2.某中学七年级(2)班举行以“有朋自远方来”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一起参与。
(1)阅读下面两则材料,写出你从中获得的启发。(4分)
材料一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才华横溢,但不能耐心听取别人的意见,且生活上有失检点,喜欢赌博。他的好友诗人张籍并不因为韩愈才名远播,就对他姑息迁就。张籍一再给韩愈写信,直言不讳地规劝忠告,终于使韩愈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幡然悔悟。韩愈从此以后把张籍当作至交。
材料二 张咏和寇准是好朋友。寇准做宰相时,张咏却对同僚说:“寇准是奇才,可惜学术不足。”他直言劝说寇准“《霍光传》不可不读”,劝寇准不要做像霍光那样不学无术的人。寇准恍然大悟,勤奋学习,后成为一代名相。真是“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只有真正的好朋友才能这样直言相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次活动定于本周五下午班会课在本班教室举行,届时将邀请德育处邓主任参加,为同学们讲讲如何正确交友。现在班级安排你去邀请邓主任,邀请时你将怎么说?(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展开联想,仿照加点的句子,将空白处补全。(4分)
朋友像一汪清凉甜润的泉水,像一片飘动温柔的浮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A卷
1-8【答案】D
【答案】B
【答案】B
【答案】A
【答案】B
【答案】B
【答案】C
【答案】B
9.【答案】
(1)①秋风萧瑟 ②风正一帆悬 ③断肠人在天涯
(2)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君直到夜郎西。
10.【答案】一圈可爱的小山、雪后秀气的小山、城外淡雅的远山。(每点1分)
11.【答案】“害羞”用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赋予薄雪人的动作(1分),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薄雪在落日阳光映照下的带上点粉色的美感(2分)。
12.【答案】比喻(1分),把城外远山的整体风景比作是唐代名手画的小水墨画(1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城外远山淡雅的美(1分),表达了作者对济南冬天的喜爱(1分)。
13.略
B卷
1.【答案】作者将“乱舞”的雪花比作漫天飞舞的梅花和柳絮(0.5分),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雪花在风中纷飞的景象(0.5分),从而表达出作者心中凄凉的情感(1分)。
2.【答案】寄托了作者孤独凄凉的情感(1分)和归隐的意愿(1分)。
3.【答案】B
4.【答案】
(1)匈奴士兵很多,打败了李广的部队,活捉了李广。(“破”“生”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匈奴派了几百骑兵追捕他,李广一边跑一边取匈奴少年的弓,射杀追来的骑兵,因此得以逃脱。(“行”“以故”各1分,句意通顺1分)
5.【答案】①从“广以卫尉为将军,出雁门击匈奴。匈奴兵多”可以看出,李广是一个勇敢的人;②从“单于素闻广贤”可以看出,李广是一个贤能的人;③从“行十余里,广详死……因引而入塞”可以看出,李广是一个有勇有谋、机智聪慧、忠于国家的人(任意答出两个方面并结合文章内容分析,4分)。
6.【答案】子路负米 老莱娱亲
7.【答案】“我”觉得光靠学医拯救人们的身体已经无济于事(1分),于是想要弃医从文以拯救人们的灵魂(1分)。
8.【答案】①从听觉角度描写了春水在房前许家塘“扯不断的水声”,早晨河水边回荡的“多声部的合唱”,黄昏杜鹃“且飞且鸣”。(1分)②从嗅觉角度写出了水声中闻到动植物的味道。(1分)③从视觉的角度写出了在屋后“又满又绿”的河水,水中的各色倒影以及水底的水草。(1分)④作者调动各种感官,多角度、多层次地写出了春水的生机盎然,让人有身临其境之感。(1分)
9.【答案】
(1)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1分),把充满绿色倒影的河水比作绿色酿酒,生动形象地写出河水的碧绿与透亮(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日河水的喜爱之情(1分)。
(2)这句话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1分),“拖家带口”赋予了鸭子人的情态和动作,生动形象地写出了鸭子们在春水的滋养下无忧无虑的样子(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水及故乡的喜爱与赞美之情(1分)。
10.【答案】不能删去(1分)。这里的“一日日”运用了反复的手法(1分),突出了随着河面上菱角叶子的日渐生长,春天也在日渐消逝(1分),含蓄地表现了作者对春天的热爱之情(1分)。
11.【答案】文章最后一段概括了春水滋润万物、富有诗意的特点(2分),在结构上总结全文,点明中心(1分),表达了作者对春水的赞美与喜爱之情(1分)。
12.【答案】
(1)真正的朋友能够直言对方的问题,从而帮助对方进步。(4分)
(2)示例:邓主任,您好!(1分)我是七年级(2)班的学生,我们班本周五下午班会课时将在教室举行“有朋自远方来”的综合性学习活动(2分),想邀请您给我们讲讲如何正确交友,您看方便吗?(1分)
(3)示例:像一朵清香扑鼻的鲜花(2分) 像一首优雅动听的乐曲(2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