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山东省2025-2026学年七年级语文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复习试卷一、积累与运用(26分)1.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各题。(10分)家庭是成长的摇篮,在她的______下,你才能敖过稚嫩,走向成熟□家庭是力量的源泉,在她的______下,你才能茁壮成长□家庭是灵魂的火焰,在她的光芒里,你才能走向成功。家庭里充满温xīn,是因为有责任和担当;家庭里也会存在分qí,但爱能化解一切。鸟需要蓝天来______姿态,人需要家庭来______生命。春晚中,有很多有关时间、家庭、亲情的歌曲,一唱就火了。也许正是因为亲情这种人类最朴素的情感是我们内心最珍贵的火种,始终燃烧着爱与希望。(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4分)稚嫩( ) 茁( )壮 温xīn( ) 分qí( )(2)选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 ”,这个词语的正确写法是“ ”。(2分)(3)语段中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2分)A.保护 哺育 展现 保护 B.呵护 浇灌 展现 维护C.呵护 哺育 展露 维护 D.保护 浇灌 展露 保护(4)下列 (填名字)关于语段中“□”处标点符号的说法是正确的。(2分)小荣:语段中“□”处都是语气的停顿,而且每句话都有一个新的开头,因此应该都填句号。小德:语段中“□”处都是语气的停顿,但语段第一段围绕着“家庭”这个主题展开,因此应该都填逗号。小宁:语段第一段围绕着“家庭”这个主题展开,每个句子都是一个分句,因此“□”处应该都填分号。2.默写。(6分)诗词是千年时光构建的家园,收藏着一代代中国人的喜怒哀乐。友人远去,我们不能随行,但我们可以把情思寄托给那皎洁的月光。正如李白所说,(1) ,随君直到夜郎西。诗中有画,诗人看到水波荡漾的海面,突兀耸立的山岛,就想象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宏伟景象,正如曹操所说:水何澹澹,(2) ;羁旅之苦是游子无尽的悲凉,正如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描绘:夕阳西下,(3)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恰似《论语》所言:(4) ,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这诗词的家园里,时间是不停前进的,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正如王湾站在北固山下慨叹:(5) , ,纵览古诗,心怀乐观进取之心。3. 学校正开展主题为“交友之道”的语文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相关任务。(10分)(1)【任务一:以书会友】小宜同学将《朝花夕拾》中的人物划分为“益友和损友”两大类,有几个遗漏的信息需要你帮忙补充。(4分)经典名著 人物 益友/损友 性格特点《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① 益友 方正、质朴、博学、严而不厉《阿长与<山海经>》 长妈妈 益友 ②《藤野先生》 藤野先生 ③ 治学严谨、平等待人④《 》 衍太太 损友 自私自利、多嘴多舌,喜欢使坏(2)【任务二:活动交友】为引导同学们正确交友,多交益友,班委会准备召开“明是非,交益友”主题班会。班委会集思广益,设计了下面一个具体活动项目,请你紧扣这次班会主题,帮他们再设计两个具体活动项目。(2分)示例:活动项目一:畅谈交友之道活动项目二: 活动项目三:(3)【任务三:交友之道】在“讨论怎样交友”这一环节中,大家对“网上交友的利与弊”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人赞成网上交友,有人反对网上交友,双方各执一词。你赞成哪一种观点?理由是什么?(4分)二、阅读与鉴赏(44分)(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下面小题。(6分)赠别[唐]赵嘏水边秋草暮萋萋①,欲驻残阳恨马蹄。曾是管弦同醉伴,一声歌尽各东西。【注释】①萋萋:草木茂盛的样子。4.这首诗歌抒发的情感十分复杂,下列情感没有涉及的一项是( )(2分)A.对友人的依依不舍之情。 B.对报国无门的悲伤之情。C.自身深感孤独寂寞之情。 D.对前途的迷茫担忧之情。5.请赏析首句中“萋萋”的表达效果。(4分)(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13分)【甲】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选自《陈太丘与友期行》)【乙】王华六岁,与群儿戏水滨,见一客来濯①足。以②大醉,客去,遗所提囊。取视之,数十金也。公度③其醒必复来,恐人持去以投水中坐守之。少顷,其人果号④而至,公迎谓曰:“求尔金耶?”为指其处。其人喜,以一锭为谢,却⑤不受。(选自焦竑《玉堂从语》)[注]①濯:洗涤。②以:因为。③度:估计,思考。④号:大声哭喊。⑤却:推辞。6.文言文实词含义的推断有很多方法,请根据方法提示,推断加点字词含义。(3分)加点字词 释义方法 分析过程 加点字词含义太丘舍去 成语还原 舍生取义 (1)入门不顾 字源推断 来年春天时燕子北返,回到旧巢 (2)以大醉,客去 课内迁移 去后乃至 (3)7.下列各项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A.相委而去 思援弓缴而射之B.下车引之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C.为指其处 可以为师矣D.以一锭为谢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8.下列关于【甲】【乙】两文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古人称谓有尊称谦称,“尊君”是尊称对方的父亲,“家君”是谦称自己的父亲。B.甲文中,友人最后仍未意识到自己的错误,所以元方“入门不顾”。C.乙文王华之所以把提囊扔到水中,是为了防止其被别人拿走。D.乙文中其人“号”是因为担心找不到他的金子,“喜”是因为金子失而复得。9.【乙】文中画横线的部分需要断句。请选出两处。(2分)恐A人B持去C以D投水中E坐F守G之10.甲、乙两文都讲述了古代儿童“方正”的故事,请简述陈元方和王华的“方正”各体现在什么地方。(4分)(三)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面小题。(12分)①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捉几回迷藏。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②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的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③“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 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歌喉, 唱出婉转的曲子,跟清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④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 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着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的。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⑤天上的风筝渐渐多了,地上孩子也多了。城里乡下,家家户户,老老小小,他们也赶趟儿似的,一个个都出来了。舒活舒活筋骨,抖擞抖擞精神,各做各的一份事儿去。“一年之计在于春”,刚起头儿,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⑥春天像刚落地的娃娃,从头到脚都是新的,它生长着。⑦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⑧春天像健壮的青年,有铁一般的胳膊和腰脚,他领着我们上前去。11.选文具体描绘了春天的五幅图画,依次为“春草勃发图” ”、“春风和煦图”、“春雨绵绵图”和“ ”。(2分)12.第②段划线句子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试分析其作用。(3分)13.谈谈你对第④段划线句子的理解。(4分)14.多角度写景,才能让读者印象深刻。选文第③段描写了春风的温暖柔和,主要是从哪三个角度进行描写的?请分别写出例句。(3分)(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13分)大槐树的见证郭华①久闻河北省河间市齐会村有棵大槐树,今天我终于站在了它的树荫下。这是一棵历经700年风雨,仍枝繁叶茂、生意盎然的大槐树。这是一棵被日本侵略者的炮弹拦腰炸断,本已枯死,又奇迹般再生的国槐。它见证了抗日战争期间冀中地区最为激烈的一场战役。②在贺龙、关向应所率八路军120师连续粉碎日军三次围攻后,1939年4月23日上午9时,敌人又在炮火掩护下对齐会村发起了攻击。进村的道路上有一座小桥,小桥失守后,村中央最高处的大槐树就暴露在敌人的火力网前。我们的战士隐蔽在大槐树后向敌人射击,敌人的轻重武器也一起射向大槐树。树上留下无数弹痕,一颗炮弹正好打在树干上,大槐树被拦腰炸断。一个个八路军战士把鲜血洒在大槐树下,但他们毫不畏惧,经过浴血奋战,来犯之敌大部被歼。此次战役沉重打击了日军的嚣张气焰。大槐树见证了八路军的英雄气概,也见证了我们的胜利。③大槐树还见证了一个外国人如何“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他就是白求恩同志。战斗打响后,白求恩将“战地手术室”设在大槐树前线附近的真武庙里。炮弹接二连三在手术室周边爆炸,盘子里的手术器械被震得乱响,庙门口挂着的白布门帘也被炮火烧着了,白求恩仍镇定地做着手术。齐会歼灭战打了三天三夜,白求恩连续工作69个小时,救治了115名伤员。今天,小小的真武庙已成为红色教育纪念地。④大槐树见证的不仅有炮火硝烟,还有人间正道。⑤在齐会战役八路军参战部队名单中,赫然写有独立第二旅旅长魏大光的名字。卢沟桥事变后,冀中地区出现了这样的情状:有的几千、几百人,有的几个人拉起个队伍,便自称“司令”。魏大光就是这时期涌现的“司令”,但他一心一意跟定共产党,参加了齐会战役,身先士卒,大槐树目睹了他英勇的身姿。不久后他在与日寇作战时壮烈牺牲,年仅28岁。而与他同时期的那些“司令”们,有的却当了汉奸,最终受到人民的惩罚。百年以来中国大浪淘沙的历史有一个规律:跟定共产党,就走上了光明的道路。大槐树见证了这一规律。⑥大槐树被日寇炸断之后,第二年未见发芽,谁知转年它竟从根部萌发了新的枝条。仿佛是要见证我们的民族从灾难走向复兴,它又长成了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当年村中小桥附近,如今建起了齐会战役纪念碑。整洁的广场,漂亮的二层村舍,享受着新时代和平生活的村民们,他们正忙碌地建设着自己的家乡。80多年前长眠地下的先烈们,不就是为了今天的幸福生活吗?⑦我抚摸着大槐树苍劲的树干,心中对先烈们说:大槐树作证,今天的齐会如你们所愿,今日的中国如你们所愿!(选自《光明日报》,有改动)15.本文题目为《大槐树的见证》,大槐树都“见证”了什么?根据全文分条概括。(4分)16.第③段画线句子有什么妙处?请简要赏析。(3分)炮弹接二连三在手术室周边爆炸,盘子里的手术器械被震得乱响,庙门口挂着的白布门帘也被炮火烧着了,白求恩仍镇定地做着手术。17.结合文意,谈谈你对“国槐”的理解。(3分)18.读完本文,请你在“网上祭英烈”平台留言,与同学共勉。(3分)三、写作(50分)19.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作文。亲情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没有浓烈的色彩,却有深深的意境。它是母亲温暖的怀抱,父亲坚实的脊背,是兄弟姐妹间无尽的关爱和支持。请以《藏在________里的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要求:①将题目补充完整;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避开真实的人名、地名、校名;④书写规范,卷面整洁。参考答案1.(1)nèn zhuó 馨 歧(2)敖过 熬过(3)B(4)小宁2.【答案】我寄愁心与明月 山岛竦峙 断肠人在天涯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 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解析】本题考查名句默写。默写题作答时,一是要透彻理解诗文的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句子;三是答题内容要准确,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写错字。本题中的“愁、竦峙、涯、残”等字词容易写错。3.【答案】(1)①寿镜吾 ②善良、朴实 益友 琐记(2)诵读交友名言 讲述交友故事(3)示例一: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利(我赞成网络交友),因为网上交友打破了空间限制,时间限制,可以广交四海朋友开阔眼界,增长见识,可以学习到很多书本以外的知识;而且网上的朋友可以随心所欲地交流,不像与身边朋友交流总有所顾忌。示例二:我认为网络交友有弊(我反对网络交友),在虚拟的世界里不能做到相互了解,只能听其言,不能观其行。可能会因为年少无知,上当受骗;也可能使自己沉溺社交网络,影响学习。4.B5.运用叠词,增强了音韵美,写出了水边草木的繁茂,渲染了离别时悲伤的气氛;这蓬乱的草就像是诗人心中面对离别时的不舍一样蓬勃,烘托出诗人悲戚的心情。6.(1)舍弃,丢下 (2)回头看 (3)离开7.A 8.B 9.CE10.示例:甲文陈元方守信懂礼。面对父亲友人的怒骂,据理反驳,不卑不亢,维护了自己和父亲的尊严;乙文王华拾金不昧、助人为乐。捡到金子后,把金子投入水中,等待失主并归还。11.春花竞放图 人们迎春图12.虚写(或是想象),通过想象或联想树上果实累累的景象,突出了春花的繁多与香甜,表达了作者对春花和春天的喜爱与赞美。13.这句话运用了侧面描写,描写了树叶子的绿和小草的青,侧面衬托了春雨的“寻常”及其对万物的洁净与润泽,表达了作者对春雨和春天的喜爱与赞美之情。14.触觉:“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嗅觉: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听觉: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的响着。15.①见证了抗战的八路军的英雄气概,也见证了“我们”的胜利。②见证了白求恩同志毫不为己专门利人的国际主义精神。③见证历史的规律:跟定共产党,就走上了光明的道路。④见证我们的民族从灾难走向复兴,人们过上幸福的生活。16.(示例)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炮弹爆炸”“震得乱响”“白布门帘烧着”与“白求恩的镇定”形成对比,突出了白求恩同志对工作极端负责任、不怕牺牲、沉着冷静的高贵品质。17.大槐树见证了中国人民英勇抗争,保家卫国的民族精神;见证了中国人民跟定共产党,追求光明幸福生活的坚定信念;也将见证社会主义中国走向民族复兴的光明前景。因此它不是一棵普通的槐树,而是象征民族精神的不平凡的树。18.(示例)同学们,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为了新中国前仆后继。他们的英雄事迹我们永世铭记。今天,历史的接力棒交到了我们手上,让我们赓续英烈的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向着伟大梦想,继续奋勇前进,守护好他们用生命捍卫的家园。19.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