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6张PPT)课堂导入思考: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国家用什么来规范食品安全问题呢?2025年央视“3·15”晚会以“共铸诚信 提振消费”为主题,聚焦食品安全领域,揭露了从餐饮连锁到水产加工、从预制菜到外卖作坊的系列问题,引发社会广泛关注。《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应运而生!《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了在中国境内从事食品生产、销售、餐饮服务、食品添加剂生产经营、食品相关产品生产经营、食品贮存和运输等活动的规范和要求。该法于2015年10月1日起施行。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结论不安全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应立即停止生产经营,并制定、修订相关食品安全国家标准。2025年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决定》,自2025年12月1日起施行。剑指液态食品运输监管与婴幼儿配方乳安全。人们餐桌上的安全离不开法律的规范和保障。那法律到底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生活,它在国家治理中又有着怎样的地位和作用呢?带着这些问题,让我们一起走进今天的课程——《夯实法治基础》,去揭开法治神秘的面纱 。第四课 建设法治中国4.1 夯实法治基础01什么是法治?02为什么选择走法治道路/法治的重要性?03法治的要求有哪些?04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重要性)、行动指南、总目标、基本要求分别是什么?05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自主预习阅读课本P44一50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用铅笔在课本上圈画出答案。Part 1选择法治道路法治中国是必然选择吗?要求:以小组为单位(前后4-6人为一小组),自选一个角度进行探究,小组代表汇报(上台展示)。食品安全问题会对个人、国家和社会带来哪些危害?严重威胁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对个人影响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损害国家形象,破坏政府公信力......对国家破坏市场秩序,加剧社会信任焦虑,影响社会稳定......对社会小组合作探究国家不断完善《食品安全法》,筑牢食品安全防线,对公民、社会、国家有什么意义?守护公民的生命健康,保障公民合法权益......个人维护社会稳定、减少社会矛盾、规范行业行为.......社会完善治理体系,提升治理能力与国际形象......国家这说明法治的作用是什么?(1)个人角度: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②保障人们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2)国家和社会角度: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美国美国的食品安全法律体系相对完备,主要包括《联邦食品、药品和化妆品法》、《联邦肉类检验法》和《食品安全现代化法》等。涵盖了从食品生产、加工到销售的各个环节,确保了食品的安全性和质量。德国主要由《食品和日用品法》(LFGB)、《食品法典》和《食品接触材料法》等组成。确保食品生产、加工、流通和销售的各个环节符合安全标准。韩国主要由《食品卫生法》及相关法规监管,该法规定了食品的安全性、质量控制、标签和包装等要求。国外是否有食品安全法?这说明了什么?(3)世界角度: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 ,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课堂笔记2.为什么选择走法治道路/法治的重要性?④法治是人类社会进入现代文明的重要标志。P44⑤追求并奉行法治已经成为现代世界各国的共识 P45世界角度②法治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P47③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国家和社会角度①法治能够为人们提供良好的生活秩序,保障人们的权利和自由,使人们安全、有尊严地生活。P45个人角度“国无常强,无常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我们必须把依法治国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党和国家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坚持在法治轨道上统筹社会力量、平衡社会利益、调解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依靠法治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和问题,确保我国社会在深刻变革中既生机勃勃又井然有序。——习近平课堂笔记1.什么是法治?P45法治,意味着依法治理。依什么样的法?怎么治?良法善治《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父母不得使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生活”这项规定合理吗?《反家庭暴力法》:公安机关接到家庭暴力报案后应当及时出警,制止家庭暴力,按照有关规定调查取证,协助受害人就医、鉴定伤情。这是否侵犯隐私?《义务教育法》规定“不收学费、杂费”,这对所有家庭都公平吗?聚焦“良法之治”何为良法?思考:1.根据内容陈述你观点。2.整合观点,说说“良法”应该满足什么要求?这项规定是合理的。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未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脱离监护单独生活,可能会面临诸多安全风险,法律这样规定,是为了更好地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和合法权益,为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提供保障。这并不侵犯隐私。这种调查是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针对违法行为进行的,目的是维护家庭和谐与社会秩序,并非无故侵犯公民隐私。这是公平的。不收学费、杂费,能够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无论家庭经济状况如何,都有平等接受教育的机会,避免因家庭经济困难而无法入学,体现了教育公平,有利于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聚焦“良法之治”何为良法?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良法为我们筑牢了法治的基础框架,但光有好法律躺在那里可不行,还得把法律好好落实下去,这就需要____________有了良法就等于有法治了吗?善治何为“善治”?聚焦“善治”《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于2025年2月17日至2025年3月18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公开征求意见期间,共收到有关单位和个人提出的79条意见,经整理汇总、逐条分析、认真研究,对合理意见予以吸收采纳,其他意见将留作工作参考。 下一步,将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修正草案征求意见稿)》进行修改完善,按程序推进相关工作。思考:《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修订过程中为什么要广泛征求人民的意见?征求民意能确保修法充分反映人民群众在食品安全领域的意愿和诉求,让法律真正为人民服务。立法征求民意也能提升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和表达权,为法律的实施奠定坚实基础。这说明了什么?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聚焦“善治”市场监管总局专项抽检200余家关注度高和点评活跃餐厅,总体安全情况稳定,对存在问题的餐厅开展处置。思考:市场监管总局抽检餐厅、处理问题商家的做法符合“善治”的理念吗?请简单说明理由。执法机关重拳出击(善治)——即法律能真正落地,解决实际问题。3.法治的要求有哪些?①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P45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反映社会发展的规律,维护公民的基本权利,符合公平正义要求,促进人与社会的共同发展。②法治还要求实行善治。P46法治建立在民主的基础上,通过赋予公民更多的参与公共活动的机会和权利,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课堂笔记“良法”与“善治”的关系良法善治基础保障法治=良法+善治走法治道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选择!法治中国从何而来?那么,中国是自古以来一直是法治国家吗 Part2描绘法治蓝图法治中国从何而来?法治中国的探索历程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人治近代中国变法改制新中国成立后探索法治建设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改革开放以来的法治进程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要求。1997年党的十五大提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开创了我国法典编纂立法的先河,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提出了习近平法治思想。首次单独把法治建设作为专章论述、专门部署,这宣示了我们党矢志不渝推进法治中国建设的决心。2012年党的十八大2020年公布《民法典》2022党的二十大报告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长期以来,我国为何高度重视法治建设?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47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P48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P48地位行动指南①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P47②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P48习近平法治思想是全面依法治国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P484.全面依法治国的地位(重要性)、行动指南课堂笔记总目标: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完备的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基本要求(新十六字方针):实现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促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4.全面依法治国的总目标、基本要求 (P49相关链接)课堂笔记党/严格执法:政府人民立法机关——人大及常委会执法/行政机关——政府部门司法机关——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民民以食为天,食品安全是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假冒伪劣食品危害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食品安全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思考:请你结合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才能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保障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提示:可以从国家(立法、执法、司法)、企业、公民等方面考虑等方面考虑。)要求:以小组(前后2-4人为一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把结果写在空白的纸上,小组代表汇报,时间:3-5分钟。课堂探究请你结合全面依法治国的相关知识,谈谈怎样才能筑牢食品安全防线,保障好老百姓“舌尖上的安全”?课堂探究主体 措施立法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企业公民《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修正草案)》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于2025年9月12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决定》。科学立法(为食品安全立好“规矩”)市场监管部门通过日常巡查、突击检查、抽检食品等方式,查处过期食品、虚假宣传、非法添加等违法行为。严格执法(给食品安全添“硬抓手”)法院会依据《食品安全法》等法律,公平公正地审理案件、作出判决。例如消费者因食用过期食品住院,法院判决商家赔偿医疗费。公正司法(为食品安全守“底线”)商家要守法经营,不生产、不销售不安全食品;消费者要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治意识,遇到问题通过合法途径维权;发现过期食品主动举报,监督身边的违法现象。全民守法(为食品安全聚“合力”)全面依法治国的16字方针5.如何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课堂笔记①要努力使每一项立法都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拥护(科学立法),使每一部法律法规都得到严格执行(严格执法),使每一个司法案件都体现公平正义(公正司法),使每一位公民都成为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P49②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P50全面依法治国是国家治理的一场深刻革命,关系党执政兴国,关系人民幸福安康,关系党和国家长治久安。必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保障作用,在法治轨道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法治中国,青少年应怎么做?课堂拓展(1)树立法治意识,增强法治观念。(2)学习法律知识,弘扬法治精神。(3)在实践生活中,能够做到遵法守法,做一名守法的公民。(4)能够运用法律知识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5)敢于同违法犯罪作斗争,为我国的法治建设做贡献。课堂总结选择法治道路,建设法治中国夯实法治基础选择法治道路描绘法治蓝图良法法治的要求全面依法治国建设法治中国的做法法治的意义(作用)善治地位目标要求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1.(2025·贵州铜仁)为了更好地促进民营经济的发展,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广泛征求人民群众的意见,于2025年4月30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营经济促进法》,并于2025年5月20日起施行。这体现了(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2.(2025·新疆) 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下面图示中“?”处应该填写的正确内容是( )A.科学立法 B.严格执法 C.公正司法 D.全民守法课堂练习AC3.(2025·北京) 2025年6月1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正式施行。至此,学前教育、义务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均有了专门立法,我国教育领域立法日益完备。这表明( )①我国为加快推进教育强国建设奠定坚实法治根基②违反学前教育法的行为都应受到刑罚处罚③发展学前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④我国坚持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课堂练习B只有犯罪行为才会受到刑罚处罚,违反学前教育法的行为可能属于一般违法,不一定受刑罚,故②说法错误教育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故③说法错误;4.(2025·贵州贵阳)我国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国家之一。2024年,人民法院严厉打击各类犯罪,依法从严从重惩处一批重大恶性犯罪,加大对腐败、电诈、毒品、跨境赌博、危害安全生产等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惩治力度,全国刑事案件数创本世纪以来最低。材料表明我国法治( )A.保障广大人民群众所有权益 B.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的稳定C.彻底解决社会生活中的矛盾 D.实现了社会利益的完全平衡课堂练习B5.(2025·云南)为人工智能单独立法的行动一直在进行。2023年、2024年,人工智能法草案两次被列入国务院年度立法工作计划:2025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提出,将围绕人工智能、数字经济、大数据等新兴领域加强立法研究。由此可见( )A.良法之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B.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C.国务院作为国家立法机关,行使最高立法权D.实现有法可依,就能保证人工智能规范使用课堂练习B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总目标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国务院是行政机关,国家立法机关是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最高立法权属于全国人大表述绝对化6.(2025·山东烟台)2024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依法惩治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犯罪,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起诉涉黑犯罪1.2万人,起诉“保护伞”74人;依法惩治“黄赌毒”“盗抢骗”犯罪,起诉56.4万人;从严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犯罪,起诉1268人。这体现了( )①公平正义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②司法机关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③国家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维护社会秩序④有了良法就有了善治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课堂练习A有了良法还需要善治,“良法”是“善治”的前提,但善治还需有效执行,故④说法错误;7.(2025·四川眉山)针对学前教育“入园难”、“入园贵”的问题,我国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该法于2025年6月1日起正式施行。以下图示展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法》的立法过程。课堂练习(1)请你结合材料,运用《追求民主价值》和《建设法治中国》相关知识,分析该法的立法过程是如何体现“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2)为更好宣传这部法律,请你设计一句宣传标语。①“根据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体现了坚持党的领导,党的领导是全过程人民民主的根本保证②“向全社会公开征求意见”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特征,积极发展协商民主。③“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该法”体现了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贯彻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2)答:落实《学前教育法》,助力学前儿童健康成长。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2025年315食品安全曝光事件.mp4 4.1 夯实法治基础.pptx 市场监管总局专项抽检200余家关注度高和点评活跃餐厅.mp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