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原子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1 原子  学案(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化学鲁教版(2024)九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第一节 原子
第1课时 原子的结构
知识梳理
知识点 原子的结构 
(1)原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_质子数__=__核外电子数__,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石墨、金刚石等都是由__原子__直接构成的,质量和体积都__很小__,原子之间存在__间隔__和__相互作用__,总在__不断运动__等。
重难突破
重难点 原子的构成
【典例】原子模型的演变反映了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漫长历程,下列曾被人们提出的模型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观粒子
B.原子是一种实心的球体
C.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带负电荷的电子镶嵌其中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解析:化学变化中分子分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没有化学变化的限制,原子可以分为原子核和核外电子,A错误。原子是由带正电的原子核和核外带负电的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不是不可分割的实心球体,B错误。汤姆孙的原子结构模型的缺陷是认为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带负电荷的电子镶嵌其中,而质子带正电荷,位于原子核内,核外带负电荷的电子在原子核外高速运动,C错误。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电子的质量与质子、中子的质量相比较很小,可以忽略不计,则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正确。
答案:D
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对点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不同阶段认识原子的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对认识原子起到了关键作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有极少数α粒子弹了回来(如图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C )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推翻了道尔顿原子不可再分的认识
B.原子内有相对较大的空间
C.电子云模型形象地说明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固定轨道高速运动
D.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2.氚(chuān)和氚的化合物在核反应、医学、生命科学等领域有重要作用。如图为氚原子微观构成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正确的是( B )
A.氚原子含有2个质子
B.氚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
C.氚原子内带电的微粒数为4
D.氚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根据微观示意图可知,氚原子含有1个质子,A错误;原子核包括质子和中子,1个质子带1个正电,中子不带电,氚原子核电荷数即氚原子核中质子所带电荷数,氚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B正确;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电子带负电,观察微观构成图可知,氚原子内带电的微粒数为2,C错误;氚原子质子数为1,中子数为2,氚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不相等,D错误。
第2课时 计量原子的质量与原子、离子、分子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计量原子的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是以__一个碳-12原子实际质量的1/12__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__质量__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
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
知识点2 核外电子排布 
(2)核外电子是__分层__排布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__化学性质__,还决定元素的分类。
(3)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__8__(He为__2__),属于__相对稳定__结构。
(4)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__<__4,在化学反应中易__失电子__,形成__阳__离子。
(5)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__≥__4,在化学反应中易__得电子__,形成__阴__离子。
(6)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氯原子为例)
(7)①离子、离子的种类及形成
种类 形成 所带电荷的正负性
阳 离 子 原子(或原子团)__失去__电子形成 __正__ 电荷
阴 离 子 原子(或原子团)__得到__电子形成 __负__ 电荷
②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
(1)联系:
(2)区别: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②分子、原子对外不显电性,离子带正电或负电。
重难突破
重难点 微粒结构示意图
【典例】根据如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图中,表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__(填名称或元素符号)。
(2)锂和钠属于不同种原子,二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构成氧原子的微观粒子总数为16,所以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B.已知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只有1层,最多的有7层
C.Fe2+和Fe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核外电子数
D.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所以形成的铝离子化学符号为Al3-
解析:(1)氧原子的核内质子数为8,则表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②;若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8(氦为2个),属于相对稳定结构,则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③,③是氖原子。(2)锂和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它们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3)氧原子和由质子、中子、电子构成的,构成氧原子的质子数和电子数之和为8+8=16,则微观粒子总数大于16,由于不知核内中子数,无法确定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A错误。已知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只有1层,最多的有7层,B正确。铁原子失去2个电子形成亚铁离子,失去3个电子形成铁离子,则Fe2+和Fe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核外电子数,C正确。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形成的铝离子化学符号为Al3+,D错误。
答案:(1)② 氖(或Ne) (2)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3)BC
原子结构示意图信息分析
【对点训练】
1.如图为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C )
      
A.③表示微粒的符号为O
B.②③④表示的微粒都为原子
C.①和②的微粒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D.②表示的微粒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
2.观察如图所示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A    B     C     D        E
图2
(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元素名称为溴,元素符号为Br。图1中x=__7__,溴属于__非金属__(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
(2)如图2表示的微粒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B__(填字母,下同),表示阴离子的是__E__,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ABE__。
(3)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__7__,该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得到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1)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x=35-2-8-18=7;根据溴的偏旁,可知溴为非金属原子。(2)A、C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原子,B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阳离子,E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属于阴离子;A只有一个电子层,且最外层电子数为2,B、E有多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为8,则ABE化学性质稳定。(3)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m=17-2-8=7;由于最外层电子数大于7,在化学变化中易得到电子。
即时默写
请分别画出以下原子和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氧:____、____;
镁:____、____;
铝:____、____;
氯:____、____。第一节 原子
第1课时 原子的结构
知识梳理
知识点 原子的结构 
(1)原子
(2)在原子中,核电荷数=__ __=__ __,故整个原子不显电性。
(3)原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基本粒子,石墨、金刚石等都是由__ __直接构成的,质量和体积都__ __,原子之间存在__ __和__ __,总在__ __等。
重难突破
重难点 原子的构成
【典例】原子模型的演变反映了人类探索物质结构的漫长历程,下列曾被人们提出的模型中符合客观事实的是(   )
A.原子是不可再分的最小微观粒子
B.原子是一种实心的球体
C.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内,带负电荷的电子镶嵌其中
D.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
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
【对点训练】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人类不同阶段认识原子的模型示意图如图1所示,其中卢瑟福的“α粒子轰击金箔”实验对认识原子起到了关键作用。用一束带正电的、质量比电子大得多的高速运动的粒子轰击金箔时,发现:大多数α粒子穿透金箔而不改变原来运动方向,一小部分α粒子改变了原来的运动方向,有极少数α粒子弹了回来(如图2)。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A.汤姆孙发现了电子,推翻了道尔顿原子不可再分的认识
B.原子内有相对较大的空间
C.电子云模型形象地说明了电子在原子核外固定轨道高速运动
D.原子核很小,但集中了原子的大部分质量
2.氚(chuān)和氚的化合物在核反应、医学、生命科学等领域有重要作用。如图为氚原子微观构成的示意图,由图可知,正确的是( )
A.氚原子含有2个质子
B.氚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
C.氚原子内带电的微粒数为4
D.氚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相等
第2课时 计量原子的质量与原子、离子、分子
知识梳理
知识点1 计量原子的质量 
(1)相对原子质量是以__ __作为基准,其他原子的__ __跟它相比较所得到的比。
某种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
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1”,不是“g”。
知识点2 核外电子排布 
(2)核外电子是__ __排布的,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__ __,还决定元素的分类。
(3)稀有气体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为__ __(He为__ __),属于__ __结构。
(4)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__ __4,在化学反应中易__ __,形成__ __离子。
(5)非金属元素最外层电子数一般__ __4,在化学反应中易__ __,形成__ __离子。
(6)原子结构示意图(以氯原子为例)
(7)①离子、离子的种类及形成
种类 形成 所带电荷的正负性
阳 离 子 原子(或原子团)__ __电子形成 __ __ 电荷
阴 离 子 原子(或原子团)__ __电子形成 __ __ 电荷
②离子符号表示的意义
分子、原子、离子的关系
(1)联系:
(2)区别:①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结合成新分子。②分子、原子对外不显电性,离子带正电或负电。
重难突破
重难点 微粒结构示意图
【典例】根据如图原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
    
  
(1)如图中,表示氧原子结构示意图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最外层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原子是__________(填名称或元素符号)。
(2)锂和钠属于不同种原子,二者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合上述原子结构示意图和原子核外电子的排布,有如下说法,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构成氧原子的微观粒子总数为16,所以氧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
B.已知原子核外电子最少的只有1层,最多的有7层
C.Fe2+和Fe3+具有相同的质子数和不同的核外电子数
D.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所以形成的铝离子化学符号为Al3-
原子结构示意图信息分析
【对点训练】
1.如图为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③表示微粒的符号为O
B.②③④表示的微粒都为原子
C.①和②的微粒具有相同的电子层数
D.②表示的微粒在化学变化中易失去电子
2.观察如图所示粒子的结构示意图,回答相关问题。
        
   A    B     C     D        E
图2
(1)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元素名称为溴,元素符号为Br。图1中x=__ __,溴属于__ __(填“金属”或“非金属”)原子。
(2)如图2表示的微粒中,表示阳离子的是__ __(填字母,下同),表示阴离子的是__ __,具有相对稳定结构的是__ __。
(3)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__ __,该微粒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_ _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即时默写
请分别画出以下原子和离子的结构示意图。
氧:__ __、__ __;
镁:__ __、__ __;
铝:__ __、__ __;
氯:__ __、__ 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