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彩虹》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4课《彩虹》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高效备课 | 语文学科
课 题 4.彩虹 部编版 二年级上册 第三单元 第2课时
学 校 授课班级 授课教师
学习目标 1.认识“虹、浇”等11个生字,会写“丽、提”等8个生字,会写“天上、美丽”等9个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懂、读好多个分句组成的长句子,学会用“如果……不就……”的句式说句子。 3.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我”想为家人做哪些事。 4.感受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体会关心家人的美好情感。
学习 重难点 重点:识字、写字,读懂、读好长句子, 难点:根据课文内容,说说“我”想为家人做哪些事。
学情分析 本文的语文学习要素之一是读好长句子,经过一年级的积累和训练,断句的能力在逐步提升。 在学习过程中,运用有趣的“句子拉拉面”的方式,把句式由短变得越来越长,让孩子们从读好短句子到断好长句子。其二是说话写话的训练,提升学生的想象力。和学生一起说一说,写一写,看到天上的彩虹,“我想为家人做哪些事情。”
教学辅助 1.多媒体课件。 2.学生完成自主预习卡。
教学过程
第二课时
学习任务一:回顾课文,再见彩虹
1.导入新课:上节课我们见到了美丽的彩虹,那“我”见到这美丽的彩虹又会有怎样的奇思妙想呢?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吧!
2.复习生字词,认读比赛。
学习任务二:精读课文,感受想象
1.引导思考:在课文中,“我”看见美丽的彩虹,都问了谁?(爸爸、妈妈、哥哥)
2.学习第2自然段。
(1)指名读第2自然段,思考:“小朋友想借助彩虹为爸爸做什么?”
过渡:女孩看到彩虹桥,想到了自己的爸爸平时挑水浇田的辛苦,同学们请看视频,看到爸爸这么辛苦,小女孩想为爸爸做什么事情呢?过渡:小女孩看到爸爸如此的辛苦,瞧,小女孩正在问爸爸拿水壶呢!
(2)交流汇报,引导学生想象小朋友洒水时的情景,体会小朋友对爸爸的关爱。
(3)课后问题指导:“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吗?”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引导学生理解:小朋友觉得自己提着水壶在彩虹桥上洒水,就好像在下雨,这样爸爸就不用辛苦挑水浇田了,表达了对爸爸的关心。)
有感情朗读,读出对爸爸的爱。
读写训练:仿照 “如果…… 就……” 的句式写句子,
预设:如果你好好学习,不就能取得好成绩吗?
如果今天下雨,不就只能在家玩吗?
如果你写完了作业,不就可以出去玩了吗?
3.学习第3自然段。
(1)小组合作读第 3 自然段,讨论:“小朋友想借助彩虹为妈妈做什么?”
(2)交流汇报,体会小朋友的想象力,感受对妈妈的爱。
(3)学习第二句。“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吗?”
这是一个反问句,表示肯定的意思。意思是:天上就多了一个月亮。
(引导学生明白:小朋友拿着镜子在彩虹桥上,镜子反射的光像月亮,这样天上就像多了一个月亮,能照着妈妈梳头,体现了小朋友的细心与爱。)
(4)有感情朗读,读出温柔的语气。
(5)读写训练:画一画自己想象中“圆圆的月亮照着妈妈梳头”的画面,并用几句话描述。
(夜晚,圆圆的月亮高高挂在天空,洒下柔和的银光。妈妈坐在梳妆台前,月光轻轻笼罩着她。她手里拿着梳子,一下一下,慢慢地梳理着头发,神情宁静又温柔,仿佛被月光镀上了一层梦幻的光晕。)
4.学习第4自然段。
全班齐读第4自然段,思考:“小朋友想借助彩虹为哥哥做什么?”
交流汇报,感受小朋友的天真烂漫。
课后问题指导:“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这句话有什么妙处?
(引导学生体会:把飘着的花裙子比作彩云,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裙子的美丽,也体现了小朋友的活泼可爱。)
有感情朗读,读出欢快的语气。
(5)“你看见了,高兴吗?”从这句话你体会到了什么?(荡秋千给哥哥看,我体会到了小女孩对哥哥的爱。)
(6)拓展词语:“荡来荡去”。
①指名读词语并仿说这样的词语。(ABAC)
②让学生做做动作、想象画面积累“飘来飘去、游来游去、跑来跑去”,感受这类词语的形象。并用这几个词说一句或几句话。
学习任务三:回顾课文,总结体会
1.回顾课文内容,说说文中的“我”想为家人做哪些事呢?
浇花用的水壶(洒水)——(下雨)帮爸爸浇田
梳头用的镜子(用镜子照)——(当月亮)照着妈妈梳头
门前树上的秋千(裙子飘啊飘)——(一朵彩云)让哥哥高兴
交流讨论:你认为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
(板书:天真烂漫、体贴懂事、关爱家人)
教师小结:课文描写了“我”看到雨后的彩虹而引起的一连串的想象,赞美了童心的天真烂漫,传递了“我”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五、主题概括,拓展延伸
1.主题概括:
《彩虹》这篇课文写“我”看到雨停后天空中美丽的彩虹,把它想象成一座桥,然后思维一路发散,联想到去彩虹桥上提着爸爸的水壶浇水,拿着妈妈的圆镜子为妈妈照着月亮梳头,甚至把哥哥的秋千系在彩虹上荡来荡去。通过对话的语气,呈现了一个纯真烂漫的想象世界,传递了儿童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
2.拓展延伸
(1)知识链接:了解彩虹的特点和形成。
彩虹:下雨后,空气中富含水汽,当阳光照射到小水珠上时会出现第一次折射,这时太阳光就分散成七种颜色的光,然后这些光到达水滴背面又会发生反射,反射之后的光又回到刚开始的这一面,就发生了第二次折射,形成彩虹。
(2)假如你也走到了彩虹桥上,你想为谁做点什么?仿照课文中的句子说一说吧。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读好了课文中的长句子和问句,感受了文中 “我” 纯真的想象,体会到了关爱家人的美好情感。希望大家都能像文中的 “我” 一样,做一个体贴懂事、关爱家人的孩子。
课后作业:
抄写 “美丽、爸爸、高兴” 等 7 个词语,每个写 3 遍,朗读课文 2 遍。
用自己的话说说文中的 “我” 想为家人做哪些事,体会“我”对家人的爱。
展开想象,写一段话描述如果自己走到彩虹桥上,想为家人做什么,注意用上恰当的动词。
板书设计: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