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教案 (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教案 (2)

资源简介

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教案
一、
教材分析
本框题是人教版高中思想政治必修模块四之《生活与哲学》第三单元第八课第一节内容。主要内容是学习发展的观点,包括了解发展的普遍性,结合自然界、人类社会、人的认识的有关事实,说明世界上任何事物都处在变化发展中;把握发展的实质,说明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从而学会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二、
学生分析
高中学生处于身体和心理成长的关键时期,处于这一阶段的学生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他们求知欲强,容易接受新事物。但是,他们涉世不深,对事物的认识易出现偏激和偏差,对世界的认识停留在感性认识上。因此,若没有正确引导,他们对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的把握可能不够全面、准确和理性。
三、
设计思想
本课力争在教学过程贯彻新课程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在教学中坚持教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原则,实现教与学的双边互动。以课标为依据,通过设置具体的教学情景,以循循善诱的设问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和讨论,体现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
的教学理念和学习策略,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同时,充分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有机整合,拓展学生的视野和学习的空间。
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
(2)通过教学,通过本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用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初步具有运用科学发展观观察、分析和处理自然和社会现象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运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法,创设具体的情景作为载体,总结分析哲学道理,使哲学道理生活化、通俗化,理解哲学道理过程化、自主化。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树立起发展的意识和观点,自觉抵制形而上学的静止观。
(2)使学生认同并自觉坚持科学的发展观。
五、
教学重点和难点
1、重点:发展的实质
2、难点:区分运动、变化和发展
六、
教学过程
1.新课导入:(上一课学习了唯物辩证的总特征之一----联系观点,今天之二)
利用简阳新旧照片的对比从时间的角度引出世界是发展的;
2.新课学习,分组活动;分别从哲学意义上的世界(客观世界与主观世界)探导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步骤:
①方式:分成四个组
,时间限定3--5分钟

学生先归纳总结。学生代表发言。
③放视频让学生形象地理解自然界的发展;用照片让学生体会人类社会的发展;用材料让学生体会主观世界是发展的。
3知识拓展:
为什么世界是发展的?是由世界的相互联系引起的。而联系的根本内容是矛盾,发展的更本动力也是矛盾
4发展的实质
①.由书中的材料先由学生归纳再引出发展的概念。
②.认识发展的实质:一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二是新事物的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知识拓展: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

.由学生看书填表
②.评讲、点拨。
辨析: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发展.




学习导航
分组
任务
体验结论
检查课前布置一发展的普遍性
第一组代表第二组代表第三组代表第四组代表
自然界是发展的人类社会是发展的人的认识是发展世界为什么是发展的
评价学生结论,并
用媒体形象展示讲解
学习导航
情景设置
问题探究
体验结论
二、发展的实质
(1)每组同学结合自己所找的资料。(2)用具体例子体会发展的实质
(1)
谈谈你对发展概念的理解。(2)
发展的实质是什么?
引出运动变化发展的关系学生自主填表,
七、教学设计理念
(1)该设计尽量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引导学生自己去寻找证明观点的材料,同时也可以看到学生跳跃的思维,给课堂带来新鲜感。
(2)该设计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使他们懂得团结合作是成功的保障。同时,要懂得取舍。
(3)学生的思维比较活跃,课堂比较难驾驭,对老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教学相长,有利于创新思维火花的闪现。
八、板书
板书设计
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一.发展的普遍性
自然界是发展的
整个世界
人类社会是发展的
发展的原因(联系)
人的认识是发展的
二.发展的实质
1.含义:(略)
2.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3.区分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志:是否符合客观规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