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教案课题第八课第一课时世界是永恒发展的课型新授课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使学生懂得世界是永恒发展的,了解发展的普遍性,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2.能力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提高学生判断能力,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培养学生辩证法的思想,并树立马克思主义科学的发展观。重点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重点是发展的普遍性;教学难点是发展的实质教学方法教学时可以综合运用情景体验法、问题教学法、合作探究法等方法,对生活实例及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让学生在体验、思考的探究问题的过程中掌握发展的观点及其实质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导学案》第八课第一课时、《固学案》第八课第一课时。2.写好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辅助课件;教室安排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准备好课堂用多媒体设备等。学生准备:利用课余时间通读课文,把握关键词或理出知识框架。完成《导学案》P50《知识体系梳理》部分。导学过程设计程序设计学习环节教师行为学生行为(预设)媒体运用情境导入老师引入新课多媒体播放《春天的故事》MTV。《春天的故事》是一首颂歌,歌颂改革开放使我国社会万象更新,歌颂改革开放展开了中国发展的历史新画卷。这从哲学上看体现了一个什么哲学道理呢?老师通过提问引入本节课的教学学生根据老师的提问思考发展的含义,从而带着问题进入新课的学习播放《春天的故事》MTV第一层级环节一1.引导学生快速阅读本课内容。2.要求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填写P50《知识体系梳理》中的内容。3.在教室走动观察学生阅读课文、填写内容的情况阅读课文,通过自学,填写《知识体系梳理》中的空白处环节二老师提出《导学案》P50《基础学习交流》中的问题:如何理解发展的普遍性?比较联系、运动、变化与发展的关系,要求学生同桌讨论,点同学回答问题并进行点拨、归纳根据P50《基础学习交流》中的问题阅读教材,同桌互学,完成问题,养成积极回答问题的习惯通过黑板或投影仪逐一呈现问题和答案环节三针对《导学案》P51边栏中的《误区提示》,“1.事物的运动变化就是发展。2.新事物就是在形式上比较新的事物”,旨在提示学生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并询问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有没有疑问同桌讨论误区提示中的问题,针对不同意见进行思想的碰撞,最后达成共识微课学习第二层级合作探究一老师布置P51《重点难点探究》(一)中的问题,要求学生分小组先进行讨论,然后形成小组意见,最后再要求小组展示,小组展示的形式可以多样:在座位上口头表达、在黑板上板书、写在卡片上通过多媒体展示。其间,老师要在全班走动,观察各组学生的讨论情况,并进行指导。学生讨论结束后可以通过举手的方式看哪个小组最快,点最快的小组回答问题,针对答案要求小组其他成员补充或其他小组补充。老师归纳点评:对各小组展示的内容进行点评,多肯定、鼓励,并强调正确理解发展的普遍性分小组共同讨论问题,人人参与,有疑惑举手问老师,并积极举手抢答。一方面对本组代表发言进行补充,另一方面注意倾听其他小组的发言,做好补充的准备PPT展示合作探究二老师布置P52《重点难点探究》(二)的问题,要求同上。老师归纳点评:发展的实质同上拓展应用要求全班同学思考P52《思维拓展应用》中的练习,并进行提问,注意提问时不要局限于少数学生,要注意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给所有人机会学生独立完成,积极举手发言,倾听其他同学的答案和老师的点评第三层级课内巩固布置学生完成P52~P53《基础智能检测》和《全新视角拓展》中的练习,根据时间进行提问和讲解快速完成练习并同桌对比答案、进行讨论第四层级课堂总结反思老师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师生共同完成P53《思维导图构建》,要求学生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课后对所学内容进行反思完成并理解掌握《思维导图构建》,对本节课内容进行总结,课后进行反思PPT展示板书设计课后巩固布置学生完成《固学案》P29~P30(必做1、2、3、6、7、9、10题,其余选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