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学案 (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学案 (1)

资源简介

8.1
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学案
【自主学习】
学习目标
基本要求:1.理解发展的普遍性
2.把握发展的实质
发展要求:剖析自然界与社会生活中的实例,领会世界是永恒发展的。
学习重难点
重点:发展的普遍性和发展的实质
难点:判断新旧事物的客观标准
知识梳理


是唯物辩证法的两个总特征。
一、发展的普遍性
1.
是发展的。
自然界总是处在由

、由

的发展过程中。
整个自然界经历了一个从无机物到有机物,从无生命物质到生命物质,从生命物质到人的漫长的

过程。
自然界的发展是由物质世界
引起的。正是事物之间的
、相互作用构成了事物的

2.
 是发展的。
纵观历史的进程,人类经历了   、
 

 
、   ,一些国家进入了
,人类还将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而共产主义社会仍将继续发展。
社会形态的依次更替表明,人类社会是一个
的过程。
3.
 是发展的
每个人的认识都会经历由 的过程,对各种事物的认识也都有一个 的过程。整个人类的认识也是
  
的。认识没有
,科学没有顶峰。
总之,


都是不断发展的,一成不变的事物是没有的。任何事物都有其

的过程。
二、发展的实质
1.发展的实质
唯物辩证法认为,发展的实质是

2.发展的意义
如果没有
,就不会有缤纷秀丽的
,就不会有生生不息的
,也不会有了日新月异的现代科技。
3.事物都是
 
,但并非任何运动、变化都是
。唯物辩证法的发展概念揭示了万事万物运动、变化的总趋势是


【合作探究】
探究一:
材料一:水稻是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中国最初的水稻是野生稻,中国是野生稻资源最丰富的国家。普通野生稻是栽培稻的近缘祖先。普通野生稻经过长年的进化,成为现代的栽培稻。
材料二:在我国,60%以上的人口以稻米为主食,但我国人多耕地少,温饱问题一直是我国的首要问题。栽培稻杂交水稻在我国的培育成功和大面积推广使我国的粮食产量大增,不仅解决了老百姓的吃饭问题,而且有力推动了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
材料三:袁隆平带领他的团队在1964年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成功培育出我国第一代籼型杂交水稻,1996年又提出超级杂交水稻培育计划。2012年9月24日,湖南省农业厅组织的专家验收组宣布超级杂交稻第三期大面积亩产900公斤攻关的圆满实现。2014年10月16日湖南溆浦“Y两优900”百亩示范片测产验收平均亩产1026.7公斤,标志着第四期超级稻研究取得了重大突破,也从实践上证实了超级杂交稻第四期攻关技术路线的可行性,使我国水稻超高产育种水平迈上了一个新台阶,继续使我国杂交水稻研究遥遥领先世界。
上述三则材料分别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
探究二:
A.爬行类动物进化成始祖鸟
B.始祖鸟进化成现代鸟类
C.恐龙灭绝
D.候鸟迁徙
E.环境破坏,鸟类减少
F.退耕还林,还草,鸟类回归
讨论:
1.上述现象是不是都是变化?是不是都是发展?为什么?
2.发展一定是变化吗?变化一定是发展吗?
感悟:
发展的实质是:

探究三:
1.下列关于新旧事物的标准正确吗?试举例说明。
1)新出现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2)目前力量强大、发展速度快、成熟和完善的事物就是新事物。
3)有人从事物的名称、旗号等表面形式上判断新旧事物。
结论:
在判断新旧事物时,容易出现的错误标准有
错误标准之一:
错误标准之二:
错误标准之三:
2.判断下列哪些属于新事物?哪些属于旧事物?
1)克隆技术、转基因技术(

2)春天手足口病袭击人类(

3)袁世凯恢复封建帝制(

4)1921年,中共一大在嘉兴南湖召开,到会代表13人代表全国党员57人。(

5)电脑算命(

3.判断新旧事物的根本标准是什么?(如何判断新旧事物?)
【知识拓展】
1、比较运动、变化和发展
区别
联系
运动
是物质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它包括宇宙间的一切变化和过程,是一般的变化
运动包括变化和发展,有运动才会有变化和发展;发展是运动、变化的更高层次,揭示了物质世界运动、变化的整体趋势和方向性;三个概念都表明事物不是绝对静止的,不是凝固不变和僵化。
变化
是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状态或性质的改变,侧重于运动中所发生的状态乃至性质的改变,是事物由一种状态到另一种状态,即量变和质变。运动和变化都没有规定事物运动、变化的性质和趋势。
发展
是一种运动和变化,是上升的、向前的、进步的变化,发展的实质就是新事物的产和旧事物的灭亡。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所包含的趋向性。
【原理归纳】
原理: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普遍性)
原理内容:世界是永恒发展的。发展的实质是事物的前进和上升,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方法论要求: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反对:反对形而上学用静止地观点看问题。破除思想僵化、因循守旧、墨守成规和安于现状的旧观念。
【课堂检测】
1.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壮丽史诗,中国人民的面貌、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中国共产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这体现了
(
)
A.社会变化具有多样性 
B.人类社会是向前发展的
C.人民群众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
D.规律具有客观性
2.唯物辩证法要求我们必须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必须正确理解发展的实质。下列说法中能够正确反映发展实质的是
(
)
A.发展就是事物的运动和变化
B.发展是同一事物的重复和循环
C.发展是指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和变化,即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D.发展是指每一事物都有其产生和变化的过程
3.下列不属于发展的是
(
)
A.用计算机算命
B.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
C.新的社会制度代替旧的社会制度
D.航天技术进一步完善
4.“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历史上,我们的草原曾经是如此葱郁茂盛,而今,草原退化成“风吹草低见沙梁”,这表明
(
)
A.事物是发展的,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B.物质是运动的,静止不变的事物是不存在的
C.事物的运动变化是具有相对性
D.客观事物的存在与发展和人的意识无关
5.下列与水有关的名句中蕴含新事物代替旧事物哲理的
(

)
①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②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③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
④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A.
①③
B.
②④
C.
②③
D.
①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