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宝鸡市某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历史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陕西省宝鸡市某校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查历史试卷(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凤翔中学2025-2026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卷)、
考试时间:75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48分)
1.山西临汾桃园遗址(距今约3800~3500年)出土的陶器中,不仅发现带有”一"字形镂孔
的豆盘,还发现大量与河南洛阳二里头遗址形制高度相似的方格纹、篮纹深腹罐,还有饰以
弦纹的胸隔。同时,遗址内发现的玉器制作工艺、墓券形制等文化元素,也与中原龙山文化
晚期特征高度契合。这可用于说明()的方幽白中
A.山西文化主导中原文明发展
,B.黄河流域文明之间存在着交流
C区域间文化交流凸显单向性的D.南北文化的差异呈现扩大趋势
2.商周甲骨文、金文及传世文献资料记载臣子职事称“服”,商朝实行内外服制。请华大学
收藏的竹简《厚父)篇(有学者认为是商朝史官实录档案)记载了商王与夏朝遗民厚父的对
话,二人在对话中都将夏朝臣子职事称“服”。这表明()小的”
A.夏商文化存在一定的延续性B.传世文献比出土文献更为可信
C.夏朝己经具备了成热的服制酒D.商朝开始打破原始民主制传统
3.(礼记王制)中关于平民祭祀荐新之礼有这样的记载:“春天荐韭菜,夏天荐麦,秋天荐
泰,冬天荐稻:荐韭菜配以蛋,荐麦配以鱼,荐黍配以小猪,荐稻配以鹅”.这说明西周祭
A.重农抑商意识严重B.小农经济的盛行C.对农耕经济的重视D.农牧业协调发展
4.质子制度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外交手段,主要用于增强诸侯国之间的信任和结盟。春
秋时期,交质事件只有六次。而战国时代,“质子”委派或交换成为一种十分普遍的现象。在
《史记六国年表)中频繁出现“某太子质于某国”、“某国使太子为质”等类似的字句。这一
变化反映出()
A,质子是调解冲突的主要手段
B。诸侯争霸战争规模扩大
C,列国互信机制逐步发展完善
D.传统礼乐制度加速崩渍
5.春秋战国时期,士子普遍富于批判精神,如孔子批评“苛政猛于虎”:虽子怒斥“今王公大
人至其国家之乱,社稷之危”:老子道责“圣人不仁,以百姓为乌狗”:韩#子则对上无道
接,下无法守”的现实给子抨击。这反映出当时()
A。集权政治尚未树立
B.封建等级秩序已然崩溃
试卷第1页,共6页
C.诸子思想趋于融合
D.敬天保民观念成为共识7。
11.痛建国初期,为补充京师仓渊,需借助渭水从关东、汾、晋等地区清运送大批粮食回京。
6.据最新考古发粗显示,秦朝在修筑直道时,运用了版筑法积沙法"等先进的筑路技术,
但“洲水多沙,流有深浅,沿者苦之.”开皇四年(584年)隋文帝下诏开音广通渠,并强调
对道路的走向、坡度、路基等都有精确规划。秦朝还在直道沿线密集设置了大量烽燧、邮亭
该项目建成后“可使官及私家,方舟巨舫,展昏油运,沿溯不停,句日之功,堪省亿万”。据
等设施,用于军事预警和信息传递。这些考古发现可用于说明,秦朝()
九得
此可推知,广通渠的开通()
A.地方管理日臻完备B.交通技术水平世界领先
情何
A。直接促进了沿岸城市的兴起
B.激化了民族之间的矛盾
C.经济态势蓬勃向上
D.军政结合助推国家治理丁式
C.保障了北方地区农业的发展
D.有利于隋朝统治的稳定
7.有学者指出,汉承泰制是就制度而言”的,若“就意识形态而言”,汉初的黄老思想、以
12。北朝时期,山东士族注重传统家风,经学则是士族文化传承中的重要内容,《颜氏家训)
后的独尊儒术都是来白于齐鲁地区:“就文学而言,汉赋是从楚辞那里来的。由此可如,汉
记我“多者或至(礼)《传》,少者不失(诗)(论)”.至唐高宗、武后之后,领多山东士族
代()
,9
子弟受南朝辞彩之风影响,转向诗赋研习,浸染“浮艳之风”。这种变化折射出()
A.吸取了泰朝灭亡的教训
B.继承秦制缺乏史实依据
个中黑的
A.商业繁荣孕育市民度味
B.江南开发提升文化影响
C.巩固了统一多民族国家
,D.调整了国家的施政方针克
C.儒家传统受到佛道冲击
D。唐朝政治统合能力增强
8。如图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因”织锦护臂,出土于新强民丰县尼雅遗址,采用白、青、绿、
13.下表为唐代兵部尚书来源数量统计表(单位:人)据表可知当时(
赤、黄五色经丝,表示汉人的阴阳五行思想。专家考证认为,“五星出东方利中国”织锦护臂
家庭出身
人仕道径详细可考)
是由蜀锦匠人专门为汉朝皇家织造的,上有在新疆地区发现的
那姓(古代操纵辱色地方权
力的世家大灯
非环姓

门前(因祖、父率地位面在人仕方
面章受特珠将遇)
最早的“中国“二字。据此可知(,)

71
20
9
A.跨区域长途贸易兴盛于汉代
B.华夏文明对周边地区的辐射力
A。世家大族文化素养高
B.世袭成为选官主流
C.汉对西域地区实行有效管理
C,门阀士族控制人事权
D.中央集权遭到削弱
D.汉在边疆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14.《长安的荔枝》讲述了“荔枝使”李普德奉命从岭南运送鲜荔枝到长安的故事。唐朝使职
9.据史书记载,西汉时,太后与皇帝分别居于长乐宫和未央宫,长乐宫可自置官属,“长乐
中虽找不到“荔枝使”的记载,却有大量因事而设、事毕即撒的临时官职,如花鸟使、邮异使
卫尉“秩同“未央卫尉”:而东汉初年,“太后居南宫,官属省并,皆受制于天子”。这体现出
等多达338种.这一现象反映了唐朝《)
东汉()”,中林
A。王政运作的灵活变通
公B.官僚机构的膨胀
A.利用儒家伦理规范秩序了的B.推行休养生息恢复经济公,数
C。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D。专制王权的异化
C.防范外威集团干预朝政品“D.遏制豪强大族渗透后宫中
处发爱
15.赦书是朝廷颁布赦令的文告。宋仁宗天圣二年(1024年),因救书由书吏抄录多有差错
10.下图是汉画像石“记里鼓车”,其多用于天子出行、军队行军与商
致使地方州县“错认刑名,失行恩赏”,遂下诏“自今敖书,令刑部幕印领行”,由此救书“勒
旅营生。《晋书奥服志》中对其这样注解:“记里鼓车,驾四、形制
楷书写本”,经勒读后雕版“印造发递”。此举旨在()
如司南,其中有木人执超向鼓,行一里则打一超。”汉代“记里鼓车”
A,加强基层行政治理
B.提高国家治理能力
的运用()时前为人
C.完善文书传递系统
D.巩固统一政治格局
A。延续泰朝“车同轨"的政策B.强化了政府的交通管理职能
16.雍正朝设立军机处,摆拟廷寄渐成军机处之专贵,嘉庆朝,军机处可承办皇帝交发的题
C.推动大规校长途贸易的兴盛D.体现了古代科技的实用功能
本,追查内阁工作的失误,代理内阁的部分职责。第二次鸦片战争之时,军机处承担了部分
试卷第2页,共6页
试卷第3页,共6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