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名校调研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题(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吉林省名校调研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测试题(无答案)

资源简介

名校调研系列卷·八年下期中测试历史(人教版)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下列事件中,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根本改变的是( )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开国大典
2.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是( )
A.《松花江上》 B.《国际歌》 C.《义勇军进行曲》 D.《我的祖国》
3.它是新中国汽车工业的摇篮,在这里生产出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它是( )
A.长春 B.鞍山 C.沈阳 D.哈尔滨
4.沈莱舟是“恒源祥”品牌的创始人。1955年初,沈莱舟提出愿意进行公私合营,并且动员绒线同业提全行业公私合营的申请。改造前,沈莱舟的企业属于( )
A.农业 B.手工业 C.资本主义工商业 D.社会主义企业
5.1956年,中国共产党的某次重要会议指出:“党和人民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二大 D.中共十三大
6.他是人民心中的好干部,在兰考的470天中深入到120多个生产大队走访、调研,研究出治理兰考“三害”的新路子,成为县委书记的榜样。他就是( )
A.雷锋 B.邱少云 C.焦裕禄 D.彭德怀
7.“文化大革命”中最大的冤案的受害者是( )
A.朱德 B.华国锋 C.叶剑英 D.刘少奇
8.1978年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是( )
A.中央文革小组成立 B.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文化大革命”结束 D.平反冤假错案工作的展开
9.改革开放中,为农民致富和实现现代化开辟了一条新路的是( )
A.农村乡镇企业迅速发展 B.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C.农业互助组的建立 D.公私合营的开展
10.下列不属于1985年开辟的沿海经济开放区的是( )
A.长江三角洲 B.珠江三角洲 C.闽南三角地区 D.宁夏回族自治区
11.下列属于1992年我国开放的陆地边境城市的是( )
A.满洲里 B.重庆 C.武汉 D.乌鲁木齐
12.1987年明确概括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会议是( )
A.中共八大 B.中共十三大 C.中共十七大 D.中共十九大
13.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确立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三大 B.中共十五大 C.中共十六大 D.中共十七大
14.2013年深刻阐述了中国梦的宏伟蓝图的是( )
A.邓小平 B.胡锦涛 C.习近平 D.江泽民
15.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会议是( )
A.中共十五大 B.中共十六大
C.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 D.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
二、非选择题(5小题,共45分)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下图。
材料二:20世纪60年代,在他的带动下,依靠群众,仅用三年时间就把大油田建设起来,一举甩掉了我国贫油落后的帽子。以他为代表的石油工人所表现出来的艰苦创业精神,被誉为“铁人精神”。
(1)材料一中图一纪念碑是哪次会议决定修建的?修建此纪念碑的目的是什么?(2分)
(2)材料一中图二纪念的人物牺牲在哪次战役中?(1分)
(3)材料二中的“他”指的是哪位人物?材料中的“大油田”指的是什么?请写出一例与它同一时期建设起来的油田。(3分)
(4)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传承先辈的精神?(1分)
1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53年春,河南安阳的一个村支部书记表示:“我是共产党员,家里再困难,三天不吃饭,也要带领大家把社办下去,决不向困难低头。”
材料二:至1957年,这一经济发展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
材料三:1958年的这次会议提出了“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接着掀起了“大跃进”,在生产发展上片面追求高速度。
材料四:如图。
(1)材料一中的“社”指的是什么?(1分)
(2)材料二中的“这一经济发展计划”的名称是什么?该计划集中主要力量发展的是什么?(2分)
(3)材料三中的“会议”指的是什么?与“大跃进”同时期农村还出现了哪一运动?它和“大跃进”带来了什么不良影响?(3分)
(4)依据材料四图示指出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趋势。这一变化得益于哪一政策的实施?是从哪个省开始实施的?(3分)
(5)通过以上探究,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1分)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12月的这次会议是一个光辉的起点,它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大幕,中国共产党重新奋起,带领中国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始了新的伟大革命。
材料二: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是从农村到城市逐步展开的……1984年的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1992年的会议明确提出要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到2000年中共十五届五中全会召开时,我国已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一个大胆探索和不断推进的过程。
材料三:邓小平说:“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闭关自守。”我国对外开放的地域和领域不断扩大,促进了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2001年12月,在经过长达15年的谈判后,中国加入了一个重要的经济组织。
(1)材料一中的“一次重要会议”指的是什么?此次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什么上来?(2分)
(2)依据材料二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程的主要特点。(写出一点)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什么?材料中的“1992年的会议”指的是什么?(3分)
(3)材料三中邓小平认为中国在近代变得落后的原因是什么?材料三中的“经济组织”指的是什么?中国加入该组织有什么影响?(写出一点)(3分)
(4)你认为今天我们为什么必须坚持改革开放?(1分)
19.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面临着严峻的内外形势,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应对措施。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解放西南边疆】
(1)1951年到北京谈判的西藏地方代表团的首席代表是谁?西藏和平解放有什么影响?(写出一点)(2分)
【抗击美帝侵略】
(2)中国参加抗美援朝战争的部队是什么?这支部队被誉为什么?1953年中国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的标志是什么?(3分)
【消灭剥削制度】
(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规定废除哪一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土地改革中,除土地外农民还分到了哪些东西?(写出两例)(3分)
(4)以上探究涉及的重大历史事件起到的共同作用是什么?(1分)
20.某历史兴趣小组以“创新”为主题举行探究活动。请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新制度】
(1)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正式确立的标志是什么?(1分)
(2)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什么?该制度确立的标志是什么?(2分)
【新政策】
(3)被称为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创举的是什么?(1分)
【新科技】
(4)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我国从无到有地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有哪些?(写出一例)1973年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培育成功强优势的水稻新品种是什么?(2分)
【新城市】
材料:深圳是座移民城市,本来只是一个贫穷落后的小渔村,遍地瓦砾和破渔网,1980年深圳被设立为经济特区。来自五湖四海满怀激情的建设者,成为这里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如今这座现代化城市正按“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的总体规划发展。
(5)依据材料指出哪类人成为深圳“源源不断的发展动力”?深圳在对外开放中取得了怎样的地位?请写出一例与深圳同一年设立的经济特区。(3分)
(6)通过以上探究,谈谈你对创新的认识。(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