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德培小学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德培小学校2024-2025学年六年级下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有答案)

资源简介

《仁寿县城区学校2025年春季半期教学质量监测》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C C B D D A A A C
题号 11
答案 D
(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2分)
12.(一个字0.5分) 燃 腻 宵 阻隔 摊 无惧 依偎
13.(每空1分,每错一个字扣0.5分,直到扣完为止)
春城无处不飞花 中庭地白树栖鸦 轻烟 薄雾 蒸融了 或重于泰山 或轻于鸿毛
14. (一个词语1分,答案不唯一,符合语境无错别字即可) 人山人海 摩肩接踵 熙熙攘攘 15. (一句0.5分,答案不唯一,符合语境无错别字即可。) 知识的小船 载着我走向成功的彼岸 孩童的乐园 飞扬着我童年的音符
16.(观点1分,理由3分) 示例:
正方观点:人工智能时代需要练字。
理由:汉字书法是传统文化瑰宝,练字能延续文化脉络,感受汉字演变及文化内涵。可培养耐心、专注力,提升审美,在签名等场景展现个人修养。手写有助于大脑记忆,像记笔记时能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比打字效果好。
17.(2分)
情境一:走在回家的路上
心情好:
描述可以围绕家的温暖、归途的宁静与放松展开。比如:“走在回家的路上,夕阳将天边染成了温柔的橘红色,微风轻拂,带走了一天的疲惫。心中充满了对家的渴望和期待,每一步都显得格外轻松和愉悦。”
心情不好:
描述则可能侧重于内心的沉重、孤独或对未来的不确定感。例如:“走在回家的路上,夜色已深,街灯昏黄,将我的影子拉得长长的。心中充满了莫名的失落和烦躁,每一步都似乎沉重得难以提起,家的方向似乎也变得遥不可及。”
情境二:奔跑在田野里
心情好:
描述应体现出自由、畅快和释放的感觉。如:“奔跑在广阔的田野里,风在耳边呼啸而过,带着泥土和青草的芬芳。心中充满了无限的自由和快乐,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这无垠的绿意和奔跑的激情所吞噬。”
心情不好:
描述可能更多地表现出迷茫、无助或逃避的情绪。比如:“独自一人奔跑在空旷的田野上,四周是无尽的绿色,但我的心中却是一片荒芜。脚步虽然急促,却像是在逃避什么,无法停下的奔跑,只让心中的烦恼和困惑更加纷乱。”
情境三:听树上的小鸟叫
心情好:
我停下脚步,闭上眼睛,静静地聆听树上小鸟的欢歌。它们的叫声清脆悦耳,时而高亢激昂,时而低回婉转,如同天籁之音,让人心旷神怡。
心情不好:
独自漫步在树林间,耳边是树上小鸟叽叽喳喳的叫声,但此刻它们的声音却像是一种嘈杂的干扰,让我本就纷乱的心绪更加难以平静。
18.(2分)安静得仿佛地上掉了一根针都能听得到。
19.(2分) 回来 鞭打
20.(2分)B
“释之”的意思是释放了他,其中“之”是代词,代指书生。
A.到,去的意思;
B.是代词,指鸿鹄;
C.“的”的意思;
D.“的”的意思;
21.(1分) 鞭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治之本
(2分) 以鞭打书生来树立威信,恐怕不是达到社会太平的根本办法!
(2分) 对此观点我不认同。观点:王安期不鞭打书生,不一概而论,表明他是一个实事求是,能一分为二地看问题的人。理由:“夜不得私行”是为了防止坏人作案,至于书生学而迟归,当另行对待。王安期不一概而论,不鞭打书生,做得对。要让国家太平,不能只靠武力。
【点睛】译文:
王安期担任东郡太守时,社会局势混乱,他下令说:“夜晚不能私自出行。”差役抓到一个夜晚出行的人。王安期问:“你从哪里来?”(那人)回答说:“从老师家学习功课回来,没发觉天已经晚了。”差役问:“要鞭打他吗?”王安期说:“靠鞭打书生来树立威名,恐怕不是达到社会太平、治安良好的根本办法!”(于是)释放了他,并且命令差役护送他回家。
24.(2分)C
25. (2分,若打×的扣一分) (2) √
26. (2分)因为时间流逝,自己没有留下痕迹
想象感叹时间过得快,自己没能做出成绩,要珍惜时间等
27. (3分) 直接 时光飞逝 直接抒发情感, 更能打动读者,使读者产生相同的感受
28.(1分) 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29.(2分)“水”的起源 “水”的特点
30.(2分)A
31.(2分)B
32.(2分)水是生命的源泉,在我们的生活中,水是必不可少的,非常的重要;我们要珍惜每一滴水。
33.(3分)( 老师深夜给“我”讲解题 老师为父亲病倒而伤心 老师擎着台灯在门口帮“我”照路
34.(4分)第一横排: 惭愧 、吃惊 第二横排:笑容满面 、和蔼可亲
35.(3分) 神态描写 语言描写 老师对“我”的严格要求
(2分)运用对比写法及细节描写,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老师对“我”关爱,事事为“我”着想。
36.(2分)D
37.(2分)敬爱的老师: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您的谆谆教诲如春风,永驻我心,无尽的恩情,永远铭记心中,每个成长的日子里,我们都要祝福您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您的学生:XX
习作与表达
任选一题完成作文。评分说明:
(1)习作要求:①题目完整,恰当;②根据提示内容和要求写;③结构完整,内容具体;④语句通顺;⑤书写工整;⑥会正确使用标点,字数符合要求。
(2)分等评分,先入等,再评分,严格按作文提示和评分意见给分。
一等 27-30 分:符号上面评分意见要求,字数达标,错别字少,会用标点符号。
二等 23-26 分:符号上面评分意见要求,字数达标,错别字和错误标点较少。
三等 18-22 分:基本符号上面评分意见要求,字数基本达标。
四等 不合格(18分以下)不符合要求。
字数在200字左右,建议17-14分;
字数在100字左右,建议13-10分;
字数在50字左右,建议9-6分;
抄试卷上内容或字迹严重混乱、模糊导致看不清楚,建议5分;
空白0分。
答案第1页,共2页仁寿县城区学校 2025年春季半期质量监测
六年级(下)语文试题 2025.04
考试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情境任务:亲爱的孩子们,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独特文化,这些文化是民族身份的重要标志。学校将举办一场“传承文化精髓,争做时代好少年”的主题活动,请你积极参与。
第I卷 客观题(22分)
任务一:夯实基础,做博学少年
一、选择题(每小题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22分)
1.下列加点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徘徊(huí) 瞅(chǒu) 了一眼
B.搅和(he) 锲(qì) 而不舍
C.急遽(jù) 成群结(jiē)队
D.坚劲(jìng) 衣衫褴褛(lǚ)
2.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峻俏 挪移 热泪盈眶 B.描摹 拔弄 不可思议
C.贩卖 倾覆 迫不得已 D.融恰 援助 精兵减政
3.下面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今夜月明人尽望 白日依山尽
B.孰为汝多知乎 见微知著
C.通国之善弈者也 能歌善舞
D.终日不成章 李杜文章在
4.下面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汤姆滔滔不绝地跟家人说起他探险的经历。
B.我校男子拔河队在比赛中拔得头筹,获得第二名的好成绩。
C.虽然我们刚刚输了比赛,但是依然心平气和地祝贺对手取得胜利。
D.中国“天问一号”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未来移民火星也许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学习中,我们应该培养自己观察问题、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B.这支人民空军在抗美援朝战场上共击落敌机超过80多架,战功赫赫。
C.在阅读名著中,使我们明白许多做人的道理,领悟人生的真谛。
D.新时代的中华儿女将以更加自信的姿态,继续谱写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的华彩篇章。
6.将下列名句依次填入语段空白处,正确的一项是(  )
小的时候,母亲总嘱咐我要用功读书,告诫我“ ”,而我总嫌她烦人,却不知“ ”。成年后,才知母亲口里句句是真理,尤其是“ ”让我在生活中始终秉持“居安思危”的意识;要想取得成功,必定要躬身践行,所谓“ ”。
①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
②读书须用意,一字值千金。
③常将有日思无日,莫把无时当有时。
④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A.④①③② B.②③①④ C.④②③① D.②①③④
7.书法是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汉字不仅是一个工具,更是一种艺术。六(1)班同学围绕元代著名书法家赵孟頫及其书法作品开展了学习活动:
赵孟頫的楷书运笔自然,点画圆润多姿,具有行书的笔意。请鉴赏下列哪幅是赵孟頫的书法作品(  )
A.B.C. D.
8.下面与“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所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正像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绝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B.下午三点整,会场上爆发出一阵排山倒海的掌声。
C.花生仁脱了它的红外套,这是不消说的事。
D.不读书,无以知窗外的精彩;不读书,无以知世界的宽广;不读书,无以知文化的力量。
9.元元希望自己遇到困难时,懂得从多角度想办法,而不是一味地钻牛角尖。下列适合作为她的座右铭的一项是( )
A.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 B.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C.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D.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旧。
10.下列对课文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老舍先生用充满京味儿的语言,将老北京春节习俗娓娓道来。
B.沈从文先生的《腊八粥》详写等粥,略写喝粥,重点突出,主次分明。
C.朱自清的《匆匆》和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都是主要采用直接抒发感情的方式来表达作者的真实情感的。
D.《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是一篇议论文,主要通过列举三个事例来阐述观点。
11.对下列诗中事物被赋予的品格和志向的分析,有误的一句是( )
A.何当金络脑,快走踏清秋。(建功立业、报效国家)
B.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C.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刚正不阿 正直不屈)
D.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品格高洁、清高自满)
第II卷 主观题(98分)
任务二:品味语言艺术,做自信少年
积累与运用(25分)
12.借助拼音,把词语补充完整,在文字中感受灿烂文化。((5分)
传统节日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文化。我们在漫天rán 放的鞭炮声中辞旧迎新,在甜而不nì 的元xiāo 中乐享团圆;依依杨柳,绵绵细雨zǔ gé 不了我们对已逝亲人的思念;我们把敬仰包进粽子,把思念做成月饼……tān 开历史的长卷,我们wú jù 黑暗,我们满怀热烈的情感,yī wēi 着共赴美好的明天。
诗中有景,文笔有情。(7分)
(1)诗中有景。我们在《寒食》的“ ,寒食春风御柳斜。”中欣赏长安春日风光;在《十五夜望月》的“ ,冷露无声湿桂花。”中领略中秋清冷的月色。
(2)文笔有情。恭自清在《匆匆》一文中感叹“过去的日子如 ,被微风吹散了,如 ,被初阳 。”
(3)文学家司马迁诠释生命的价值:“人固有一死, , 。”
14.在下面句中的横线处填写与加点词意思相同但说法不同的词语。(3分)
端午节期间,我国各个景点迎来了大批的游客,故宫博物院人头攒动,重庆洪崖洞 ,杭州西湖 ,西安大雁塔 。
15.仿写句子,用排比句写一写学校。(2分)
学校是精美的相册,记录着我成长的足迹;学校是 , ;学校是 , 。
16.同学们围绕“人工智能时代是否需要练字”这个主题展开辩论。假如你是正方代表,请说明你的观点以及理由。(至少说出3条理由)(4分)
正方观点:
理由:
17.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或“不好”的状态写几句话,表达情感。(2分)
走在回家的路上 奔跑在田野里 听树上的小鸟叫
18.例句: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仿写句子)(2分)
校园里空无一人,
任务三:感悟精神力量,做志向少年
三、阅读与鉴赏(共47分)
(一)阅读《不鞭书生》,完成19-23题。(9分)
不鞭书生
王安期作东郡太守,世乱,令曰:夜不得私行。吏系①得一夜行人。王问:“何处来?”云:“从师家授业还,不觉日晚。”吏曰:“鞭乎?”王曰:“鞭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②治③之本!”释之,并令吏护送其归家。
注释:①系:抓。②致:达到。③治:社会太平,治安良好。
19.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加点字的意思。(2分)
①从师家授业还:
②鞭乎:
20.下面加点的“之”与“释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2分)
A.送鲍浩然之浙东
B.思援弓缴而射之
C.通国之善弈者也
D.井底之蛙
21.王安期不鞭书生的原因是: 。(用原文回答)(1分)
22.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下列句子的意思。(2分 )
鞭书生以立威名,恐非致治之本!
23.王同学认为:王安期明明下令“夜不能私行”,却对违规者“夜行书生”另眼相看,不仅释之,而且令吏护送其归家。这说明王安期是个徇私枉法的人。你赞同王同学的观点吗?请你结合课文,阐述你的观点以及理由。(2分)
(二)阅读《匆匆(节选)》,完成24-28题。(本题10分)
①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②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例例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③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地回去吧?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24.对画“ ”的部分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时间多的是,像汪洋大海。
B.在时间的大海里,属于“我”的时间太少了,表现了作者的哀伤。
C.过去的日子显得那么渺小,无声无息,消逝得那么快,表现出作者的无奈、惆怅。
25.阅读选文第二自然段,在你认为正确的一项后面打“√”。(2分)
(1)作者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日常生活细节,不仅说明日子去得匆匆,还说明作者平时无所事事,生活空虚。( )
(2)作者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描写出了不断流逝的时间,让读者仿佛听到了时间轻盈、活泼的脚步声,也仿佛听到了作者心灵的颤动。( )
26.“我掩面叹息”是因为 展开想象,“我”在叹息时可能会说“ 。”(2分)
27.选文第三自然段用一连串的问句 (直接 间接)表达了作者对 的惋惜与感叹,这样的表达方式的好处是 。(3分)
28.时间是宝贵的,当你看到很多同学浪费时间的时候,你会用名言“ ”劝诫他们。(1分)
(三)阅读下面材料,完成29-32题。(8分)

海海阳小学六年级的同学以“水”为主题开展了综合性学习,下面是他们的学习成果。
【展板一】“水”的自述
我是一切生命机体的组成物质,也是人类进行生产活动的重要资源。我晶莹剔透,形态多样;我上天入地,滋润万物;我时而至善至柔,时而威力无穷。
当我是一滴水时,我的“体重”大约只有0.05克。你可能觉得我微不足道,但连续滴水1小时可积蓄3.6千克水,1个月就有2.6吨。这些水量足以供给一个人的生活所需。不要因为我看似渺小就任“我”自流,珍惜爱护我,我才会长久地造福人类。
【展板二】   
甲骨文中,“水”的字形像是一条滚滚向前的河流。中间弯弯曲曲的折线,代表湍急的水流;两边散落的小点,表示急流中溅起的浪花。
在《说文解字》中收录水部汉字共计464个,内容涵盖自然和人文两类,自然类包括水名、水貌和气象,人文类涉及人类生活、生产的各个方面。
【展板三】“水”的故事
尧舜时,九河不治,洪水泛滥。舜用禹治水,禹开九州,通九道,陂①九泽,度九山。通河道,因势利导,十三年终克水患。
①陂:修筑河岸。
【展板四】   
孔子说:“水奔流不息,是哺育一切生灵的乳汁,它好像有德行。水没有一定的形状,或方或长,流必向下,和顺温柔,它好像有情义。水穿山岩,凿石壁,从无惧色,它好像有志向。万物入水,必能荡涤污垢,它好像善施教化……由此看来,水是真君子啊!”
29.阅读上述材料,依照材料内容,补全展板标题。(2分)
30.【展板一】中将数据加粗、加下划线,是为了    (2分)
A.强调要珍惜每一滴水。
B.凸显水滴的速度很快。
C.说明一滴水微不足道。
D.表明水对人类的重要性。
31.根据同学们展示的学习成果,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中国的水文化意蕴丰富,历史悠久,源远流长。
B.“水”本义指河流,水部汉字仅涵盖水名、水貌和气象三个部分。
C.大禹治水十三年,取得成功的关键原因是“疏通河道、因势利导”。
D.看到水,孔子联想到有德行、有情义、有志向、善施教化的真君子。
32.观摩了本次综合性学习成果展,学校电视台现场采访,请你谈谈感受。你即兴发言的要点是什么?(至少写两点)(2分)
(四)阅读《从背后照来的光》,完成33-37题。(本题16分)
从背后照来的光
①世界上有各种各样的灯光,在我心里也有一道永不熄灭的灯光。
②一个寒风料峭的冬夜,万籁俱寂,我急匆匆地向数学老师家走去——一道题难住了我。我知道,虽然不早了,明天又没有数学课,但这个时候老师不会休息。
③我忐忑不安地走到老师家门前,轻轻一叩,门开了,老师笑容满面地出现在眼前。我惭愧地提出了问题,老师慈母般的脸上浮现出一层淡淡的笑意:“坐,坐下。”她和蔼可亲地招呼我,可我却觉得老师在责备我,我不由地低下了头。老师移开身旁一摞作业本,取出纸,认认真真地给我讲解。这时候,在明亮的灯光下,我忽然发现,粉笔灰已染白了老师的头发,老师的额头上也被岁月碾出了条条深沟……
④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脸严肃,一点也不放松:“自己再做一遍!”我吃惊地接过一张雪白的纸做起来。不一会儿,顺利地做完了,我抬起头来,望着老师专心致志批改作业的侧影,不禁想起那堂不平常的课。
⑤那是新年后的第一堂课。铃声响了,老师走上讲台,说了半句话突然哽住了。大家这才发现她脸上还留着泪痕,教室里顿时安静了。她似乎发现了什么,立即恢复常态,认真地上起课来。但我们总觉得她在抑制自己,她借着在黑板上写字的机会,擦掉泪水,用书本挡住同学们询问的目光。下课了,我们才知道,老师的父亲在元旦之夜突然病倒,经抢救才略有好转,第二天她就从医院准时赶到课堂。老师就这样用全部心血关爱着我们。
⑥“做完了?”“嗯!”老师脸上浮现出赞许的笑容。
⑦我向老师告别,思绪万千地走出老师的家。前面一片黑暗。忽然,背后有一道光照来。我回头一看——是老师!她擎着灯,倚在门口。灯光照亮了我面前的道路。我觉得好像有一股暖流涌过全身,我激动不已。这不是普通的光,这是老师生命的光。
⑧从此,这道从背后照来的光,始终亮在我心中,时刻照耀着我前进!
33.认真阅读,用小标题概括短文写了哪几件事。(3分)
① ② ③
34.读③④两个自然段,梳理相关信息,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4分)
35.结合第2题的导图,读以下句子,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情感。(3分)
①老师讲完了题,夜色更浓了,我想赶快离开,她却一脸严肃,一点也不放松:“自己再做一遍!”
这句话通过对老师的 、 描写,写出了 。
②“前面一片黑暗,忽然,背后有一道光照来,我回头一看——是老师!她擎着灯,倚在门口。”这句话是怎样写出老师对“我”的关爱?请你抓住两处,说说你的理解。(2分)
36.下列对文章最后一句“从此,这道从背后照来的光,始终亮在我心中,时刻照耀着我前进!”理解不准确的是     (2分)
A.这道光不仅是指夜晚老师擎着灯为我照亮的光,而且还指老师对我的关爱犹如一束光滋养着我,激励着我。
B.文章结尾与开头呼应,这样写使文章结构更完整,强调了老师对我的关爱让我终身难忘。
C.从“始终”“时刻”这些词能够感受到老师的灯光在我人生成长的道路上影响之大。
D.本文的结尾和《匆匆》一课中“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的结尾作用相同,都是点明主题,引发他人的思考。
37. 六年的小学生活,一定有你最敬佩的老师!读了此文,写几句对这位老师的临别赠言吧!至少引用一句诗句或名言。(所有老师都不出现姓氏,只写“老师”)(2分)
任务四:书写成长故事,做有为少年
四、习作与表达(共30分)
38.任选一题完成习作,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选题一】好的故事是可以触动心灵、开启智慧的,好的故事还可以传递温暖与力量,足以照亮我们前行的路。毕业在即,回首你的生命成长历程,一定有些“关键事件”,它们构成了你成长中不可复制的故事。 请你以《那件事,让我______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不少于450字;
②印象深刻的事情写具体,把情感真实自然地表达出来;
③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选题二】题目:未来的家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我们成长的地方。未来我们的家乡会是什么样的呢?让我们来一次时空穿越,到未来的家乡去看一看。围绕题目,要大胆想象,未来的家乡会发什什么巨变。如,环境有什么变化?人们的工作、生活方式有什么变化?
要求:不少于450字; 充分发挥你的想象力,内容丰富,重点突出,感情真实。试卷第1页,共3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