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 文明有礼 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1 文明有礼 课件(共26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释义:道理不能只是坐着讨论,品德不能仅限于口头空谈。
这启示我们:
道不可坐论,德不能空谈。
古语解读(P34)
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
(1)原因:道德是社会关系的基石,是人际和谐的基础。
(2)要求: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公德,努力做社会主义道德的践行者,推动形成崇德向善、见贤思齐的社会风尚,共同创造文明的社会生活。
笔记:社会生活讲道德的原因及要求
P34
第五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5.1 文明有礼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1
2




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01
欣赏视频
礼仪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生活观察(P34)
思考:在社会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文明有礼的场景?
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
入团宣誓
两队选手赛后握手致意
工作人员微笑服务
文明有礼的行为举止给我们带来温暖与感动,融洽了与他人的关系,促进了社会的和谐,展示了良好的国家形象。
排队文明乘车
公交车主动让座
遇见老师主动问好
向长辈拜年
从中我们感受到:
知识点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有利于赢得他人的尊重与认可。
五里与无礼
一个年轻人要去张村办事,可他不认识路。他遇见一位六十多岁的老人,便迎面喊道:“喂,老头儿,去张村有多远?”老人看他轻狂又无礼,便脱口而出:“无礼(五里)!”年轻人足足走了五里的路程,一直没有见到叫张村的地方。这时,年轻人停下脚步来,才恍然大悟。
欣赏故事
程门立雪
杨时是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一天,他与游酢一起去老师程颐家请教问题。时值隆冬,朔风凛冽。到程颐家时,适逢老师在炉旁闭目养神。他们担心惊扰老师,就在旁边静静等候。程颐觉察后,门外的积雪已经有一尺深,但杨时和游酢依然恭敬侍立。
思考:上述故事(从正反两方面)对我们做人有何启示?
探究与分享(P35)
乱停车、乱丢垃圾、电梯吸烟、说脏话、高空抛物等。
思考:你生活的小区存在哪些不文明行为?
文明社区建设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某社区就建设文明社区向居民征求意见,几位同学发表了以下看法。
在小区内,机动车要低速行驶,不鸣笛。
邻里之间需要以礼相待。
我希望大家自觉把垃圾分类后再放入垃圾桶。
伤害邻里感情,不利于人际交往,甚至危害居民人身安全等。
思考1:这些不文明行为给小区带来什么影响?
思考2:谈谈文明有礼对社区建设的意义。
可以提高居民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增强社区凝聚力,维护社区秩序,提升社区形象,促进社区和谐。
知识点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外国领导人来访时,我国一般会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展现中华民族崇礼尚义、热情友好的待客之道,彰显大国风范;在一些重要日子或场合,人们会举行庆祝或纪念仪式,表达对党和国家的热爱之心,彰显作为中国人的自豪之感,体现对英雄模范人物的崇敬之情……礼仪礼节,不仅关乎个人素质,也关系国家形象。
探究与分享(P36)
尼克松访华,三军仪仗队目光如炬
以“过水门”最高礼遇迎接志愿军烈士遗骸回家
知识点③: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
释义:做人不讲礼,就不能生存;做事不讲礼,就不能成功;国家不讲礼,就不得安宁。
这体现了:
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家无礼则不宁。
古语解读(P35)
礼在个人生存、事务成功和国家安定中的重要作用。
①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对个人)
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对社会)
③文明有礼塑造良好国家形象。(对国家)
笔记1:文明有礼的重要性
P35-36
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02
中华文化宝库——礼貌用语我知道
探望别人,要说 。起身作别,要说 。
中途先走,要说 。请人别送,要说 。
请人批评,要说 。请人指点,要说 。
请人帮助,要说 。托人办事,要说 。
麻烦别人,要说 。求人谅解,要说 。
“拜访”
“告辞”
“失陪”
“留步”
“指教”
“劳驾”
“拜托”
“打扰”
“包涵”
“赐教”
阅读感悟(P37)
周恩来时时对照,处处检点,一生都仪表端庄、气度非凡,成为世人的楷模。
面必净,发必理,衣必整,钮必结;
头容正,肩容平,胸容宽,背容直;
气象:勿傲,勿暴,勿怠;
颜色:宜和,宜静,宜庄。
周恩来读中学时,学校悬挂的“容止格言”:
知识点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
欣赏视频
知识点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思考:视频对我们有何启示?
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言谈文明、举止端庄。
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
笔记2: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
P37-38




1.某中学进行校园文化建设,围绕建立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面向学生征集宣传标语。下列标语不适用的是(   )
①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②求同存异,和而不同
③功崇惟志,业广惟勤
④天地之大,黎元为本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2.对如图中人物的言行,认识正确的是(   )
A.小川既维护了公共秩序,又做到礼让同学
B.小川没有底线意识,不应该纵容小倩插队
C.小倩用语文明,有好的态度就可以插队
D.小倩因集体活动而迟到,排前面理所应当
A




3.学校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时,小华主动排队等候,轻声与同伴交流;小丽将喝完的矿泉水瓶扔进垃圾桶,并提醒同学不要触摸展品;小明在讲解员介绍时认真倾听,适时点头回应。这些行为共同告诉我们(   )
A.学会彼此尊重,真诚赞美他人的优点
B.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生活中践行
C.考虑他人感受,给予他人适当的关注
D.社会生活有秩序,破坏秩序要受惩罚
B




4.在某校“守护文明之光 礼赞榜样力量”表彰大会上,晓敏被评为“礼仪之星”。以下颁奖词中,最适合晓敏的是(   )
A.献出十足的真诚,收获师生的信任,向你学习
B.坚实的步伐,不懈的追求,你是同学心中的榜样
C.谦谦有礼,婉婉有仪,校园因你而更加美好
D.一次洗碗,一次捶背,用感恩绘出最美的轨迹
C




文明践行员——从细节做起
1.形式:日常行为打卡。
2.内容:
①言谈文明:每日记录1次主动使用礼貌用语(如“请”“谢谢”),1次避免打断他人说话。
②举止端庄:拍摄1张着装得体、坐姿端正的照片,并附50字说明(如“校服整洁,纽扣系好,体现对他人尊重”)。
③服务他人:完成1次帮助同学或社区老人的行动(如辅导作业、提重物),撰写50字感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