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学案 (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0.1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学案 (1)

资源简介

第十课
创新意识与社会进步
第一框
树立创新意识是唯物辩证法的要求
一、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识记辩证否定观的内涵,形而上学否定观的基本特点;理解辩证否定是自我否定,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的关系;分析辩证否定的实质是“扬弃”,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2.能力目标:学会用辩证否定的观点看问题,初步形成用辩证否定观分析和认识事物的能力。通过学习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使学生初步形成批判性思维,初步具有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逐步培养和形成自己的革命批判精神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坚信创新是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要求,创新意识的哲学基础是唯物辩证法的否定观和唯物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教学重点】
1.
辩证否定观。
2.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教学难点】
1.辩证否定观的实质。
二、前课准备
1.先利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将前3课的主干内容理一理,弄清本课、本框在全册书中的地位。
2.利用10分钟左右的阅读书本p28—30,完成【生本对话A】、【生本对话B】。
3.选取【生生对话A】中的某一个对话内容提前作出思考,并尝试写出提纲。
三、教学过程
(一)生本对话
【生本对话A】
【生本对话B】
一、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1.辩证的否定,是
。即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辩证的否定,是
。(是实现新事物产生、促使旧事物灭亡的根本途径。)辩证的否定,是
。(新事物产生于旧事物之中,它总是汲取、保留、改造旧事物中的积极因素,作为自己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辩证否定的实质,是
。(辩证的否定,既不是
,也不是
;而是既
,既
;克服的是
,保留的是
。)辩证的否定要求我们,①必须
。做到
(即要求我们,不仅要尊重书本、尊重权威;更要
。这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关键。)②要求我们,要有革命批判的精神。(既不能肯定一切,也不能否定一切。)二、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1、要创新,就必须有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革命精神和批判性思维,必然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即要求我们,关注
,敢于
;注重
。)(3)辩证法的本质,是批判的、革命的、创新的。
判断(1):辩证否定观的实质是既有肯定又有否定。(
)判断(2):辩证的否定就是否定一切在肯定。(
)判断(3):辩证的否定既是联系的环节,又是发展的环节。(
)判断(4):辩证的否定是一事物对另一事物的否定。(
)判断(5):创新是对既有理论、实践的突破,要创新就要有批判和发展。(

(二)生生对话
【生生对话A】
对话一:国外烧伤治疗权威曾认为,人的烧伤面积超过70%就无法挽救。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不迷信权威意见,坚持独立思考,刻苦攻关,成功救治了两个烧伤面积超过80%的炼钢工人,在国内外医学界引起轰动。然而,他们并不满足于已有的成就,重新研究和分析了传统疗法,采取与传统包扎疗法相反的暴露疗法,使大面积
烧伤的治愈率达到96%,高出国外权威报道的治愈率25个百分点。
为什么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能够突破传统疗法,提高烧伤治愈率 这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我们从中可以得到什么启示?
(1)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必须树立创新意识。
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国某烧伤治疗小组成功治疗烧伤就在于他们能够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不迷信权威意见,勇于探索,刻苦攻关,敢于做前人没有做过的事情,因而获得了成功。
(2)启示是,树立创新意识,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我们要尊重书本,但是,任何书本知识都需要不断丰富和发展;我们尊重人才,尊重权威,但是,任何权威都不可能永远正确,永远不犯错误。只有立足实践,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才会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才会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取得成功。
对话二:如何理解联系、发展、矛盾的关系
1.矛盾是事物联系的本质内容和事物发展的动力。
2.正是由于事物内部、事物与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才构成了事物的变化发展;也正是因为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才使得事物的联系是客观的、普遍的,同时又是变化的、复杂的。
3.唯物辩证法的联系观点、发展观点和矛盾观点,如实地反映了客观世界的本来面目。

【生生对话B】
对话一:知识总结
对话二:课堂反馈
一、单项选择题
2.事物内部都包含肯定方面和否定方面。否定方面是指(    )
A.保持现存事物存在的方面    B.促使现存事物灭亡的方面
C.事物中的消极方面
    
D.事物中居主导地位的方面
3.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我国经济体制改革是(    )
①对原来经济体制的全盘否定②同原来的经济体制“一刀两断”③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自我完善④对原有经济体制的“扬弃”⑤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不断更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③④⑤
4.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道路是(    )
①螺旋式上升②波浪式前进③周而复始④无限循环⑤直线前进
A.①④⑤    B.①②    C.①②③    D.③④⑤
5.“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这个论断的哲学依据是(    )
①新生事物是不可战胜的②肯定和否定相互渗透③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不可抗拒的规律④肯定和否定相互转化⑤事物发展过程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③④⑤
6.为和平解决朝核问题,中、朝、美、韩、俄、日六个与朝鲜半岛安全攸关的国家,于2003年开始举行“六方会谈”。由于朝核问题的复杂性,人们普遍认为会谈将是艰难的。但人们相信只要大家共同努力,朝核问题还是有望和平解决的。这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
A.人的认识要不断深化
B.事物发展的趋势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
C.矛盾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D.意识是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对话三:学习反思(收获与困惑)
四、教学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