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价值与价值观 学案 (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 价值与价值观 学案 (2)

资源简介

第十二课
实现人生的价值
第一框
价值与价值观
一、教学要求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⑴
识记:价值和价值观的基本含义、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理解:人的价值是什么,如何评价人的价值。

运用:运用所学知识及相关哲学原理,分析物的价值和人的价值的不同,加深对人的价值的理解。深刻理解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分析为什么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同创新意识息息相关。
2.能力目标:通过价值和价值观的学习,初步具有认识和分析事物价值的能力;正确认识和评价人的价值的能力;初步具有认识和选择正确价值观的能力。
3.情感目标:明确人的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从而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并坚持集体主义价值观。
【教学重点】
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教学难点】
人的价值
二、前课准备
1.利用10分钟左右的阅读书本p96—98,完成【生本对话A】、【生本对话B】。
2.选取【生生对话A】中的某一个对话内容提前作出思考,并尝试写出提纲。
三、教学过程
(一)生本对话
【生本对话A】
【生本对话B】
一、人的价值1、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一事物对主体的
,即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
和功能。2、人的价值⑴
人的价值就在于
,就在于对社会的
和贡献,即通过自己的活动满足自己所属的

以及
的需要。人既是价值的
,又是价值的享受者。⑵
对一个人的价值的评价主要是看他的
。人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但最根本的是对

的贡献。在今天,人的贡献主要是对工人阶级为代表的广大
的贡献。评价一个人价值的大小,就是看他为社会、为人民贡献了什么。二、价值观的导向作用1、价值观的含义人们在认识各种具体事物的价值的基础上,形成的对事物价值的

。2、价值观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重大的
,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


作用。3、价值观的导向作用:⑴
价值观对人们

的活动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⑵
价值观对
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判断(1):人生的价值就是对社会的奉献。(
X
)判断(2):哲学意义上的价值是指主体对事物的积极意义。(
X
)判断(3):价值观对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
X
)判断(4):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决定作用。(
X

(二)生生对话
【生生对话A】
【方法说明】
对话一:阅读思考
在日常生活中,不同的东西具有不同的价值。粮食、蔬菜、水果等食物具有满足人们营养需要的属性;衣服、房子、汽车等具有满足人们穿着、居住和出行需要的属性;阳光、空气和水具有满足人们生存需要的属性;文学艺术作品具有满足人们精神需要的属性;科学理论具有满足指导人的实践活动需要的属性。徐本禹,来自山东聊城农村的贫困大学生,放弃华中农业大学硕士研究生的学习(华中农大一破例为他保留两年学籍),像许多西部志愿者一样,在贵州的有一个乡村学校支教。他以质朴得还带着泥土方向的那份平凡,感动着千千万万的人们……“人民的卫视,罪犯的克星,敬业的楷模,爱民的标兵。”这是干部群众对任长霞的高度赞誉。这一赞誉集中反映了任长霞的思想品质,这就是忠实履行党和人民富裕的神圣职责,执法为民,服务群众,清正廉洁,惩恶扬善。任长霞把生命最壮丽的一刻留在了嵩岳大地,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捍卫了一方平安,用自己的模范行动树起了百姓心中之碑。人民怀念着任长霞,人民也呼唤着千秋万万个任长霞。
1、你是怎样认识人的价值的?人的价值在于创造价值,就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2、评价一个人的价值的主要衡量标准是什么?主要是他的贡献。3、不同的价值观对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和人生道路的选择有什么作用?
即价值观的两种性质两种作用。
【生生对话B】
对话一:知识总结
对话二:课堂反馈
单项选择题
1.哲学上讲的价值是

C

①一事物对主体的积极意义
②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③一事物所具有的能够满足主体需要的属性和功能
④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普遍性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2.爱因斯坦说过:“一个人的价值,应该看他贡献什么,而不应该看他取得什么。”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

A.
人的价值主要通过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体现出来
B.
人的价值表现在社会对个人的尊重和满足
C.
个人不应当向社会索取
D.
人生价值的两个方面是不可分割的
3.公益广告是当代社会文化的一大亮点,朗朗上口的广告语悄然给人们的言行带来了可喜的变化。从价值观的角度看,这主要体现了

C

A.
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处在永恒发展之中
B.
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C.
价值观对人们的行为具有重要的驱动、制约和导向作用
D.
社会意识都是先于社会存在的
4.袁隆平院士突破经典遗传理论的禁区,提出水稻杂交新理论,实现了水稻育种的历史性突破,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这说明

A

①人的价值就在于创造价值
②人生价值是通过所获得的荣誉体现出来的
③社会价值和自我价值必然成正比
④努力奉献的人是幸福的
A.①④
B.②③
C.
②④
D.③④
5.漫画《这并不是胜利》告诫我们

D

①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要遵循客观规律
②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③要集中重要力量解决主要矛盾
④办事情要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6.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文化占领农村阵地,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要,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繁荣发展农村文化的生活与哲学依据是
(
A
)
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②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③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
④科学理论对实践起指导作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
7.胡锦涛强调,我们必须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制定各项方针政策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从哲学角度看,这是因为

D

①中国共产党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
②正确的价值观必须符合我国人民的根本利益
③人生价值是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
④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A.
①②④
B.
②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8.“螺丝精神”是指对岗位不挑剔,扎实工作,刻苦钻研的精神,它是雷锋精神的重要内容,曾经影响了几代人。“志愿者精神”是指自觉自愿,不计报酬,奉献社会的精神,近年来,在抗击非典、抗击雪灾以及在抗震救灾中,志愿者的行为给我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螺丝精神”和“志愿者精神”的共同点是

D

A.坚持相同价值观和社会理想
B.把国家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
C.正确处理个人和他人的关系
D.重视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和贡献
9.现在一些领导干部之所以会违法违纪,走上蜕化变质的道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忽视改造自己的世界观,在世界观上出了问题。这说明

B

A.自发产生的世界观会把人的活动引入歧途
B.价值观是影响人生道路选择的重要因素
C.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根本观点
D.世界观是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话三:学习反思(收获与困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