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建省泉州市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检测历史试题一、单选题1.《孟子 滕文公上》载“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材料反映了( )A.土地公有制度 B.井田制的经营方式 C.封建土地私有制 D.农业生产效率低下2.下图是出土于泉州的一件唐代瓷器,其造型优美,釉色莹润。这主要反映了唐代( )A.制瓷业的高超技艺 B.海外贸易的繁荣 C.手工业的分工精细 D.商业经济的活跃3.“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与这句话的观点属于同一派别的是( )A.“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B.“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C.“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D.“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4.明朝中后期,原产于南美洲的玉米、甘薯等耐旱、高产粮食作物传入我国,并在清朝得到广泛种植,其带来的影响有( )①缓解了人口增长压力②提高了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③改变了传统的膳食结构④经济作物的种植面积扩大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5.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开,无心插柳柳成荫”。这的“柳”是指A.增强了封建统治的力量 B.引进了近代科学技术C.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D.抑制了外国经济实力的扩张6.1895年后,泉州传统棉纺织业受到冲击,纱布价格暴跌。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民众购买力下降 B.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C.外国商品的冲击 D.国内棉纺织业技术落后7.某同学在整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相关知识时,制作了以下表格,其中错误的一项是( )发展时期 时间 发展状况 主要原因A 初步发展 19世纪末 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民间办厂限制B 短暂春天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辛亥革命的推动;群众性反帝爱国运动的促进C 黄金时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 国家政策大力支持D 曲折发展 解放战争期间 官僚资本主义的压榨;国民政府的恶性通货膨胀政策A.A B.B C.C D.D8.19世纪70-80年代,福建船政局制造的轮船不仅航行于中国沿海,还远航至新加坡等地。这一成果主要得益于( )A.洋务运动中军事工业的发展 B.海外贸易的畅通C.福州至新加坡航线的开辟 D.造船技术的引进与创新9.《马关条约》签订后,英国占股最多的开平矿务局以两万平两银的代价,将经营权转让给直隶总督李鸿章,又以照章纳税为条件,将所有权转让给中国。这体现出列强对华经济侵略进入新阶段的表现是( )A.商品输出为主 B.资本输出为主C.控制中国经济命脉 D.推行“以华治华”政策10.下面是20世纪初,泉州某进步青年加入某团体的誓词:“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请问该青年加入的是(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光复会 D.同盟会11.1919年6月2日,北京《晨报》报道:“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反对待日益严厉。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曹、章、陆去;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这表明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最重要因素是( )A.学生的先锋作用 B.商人的罢市斗争 C.工人阶级的罢工 D.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12.《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中提出:“取消一切推翻国民党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其主要目的是( )A.消除国共两党矛盾 B.维护地主阶级利益C.为实现全民族抗战而努力 D.放弃无产阶级领导权13.1947年,中共中央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主动撤离延安。这一决策是为了( )A.进行战略转移 B.寻找更合适的革命根据地C.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 D.开辟新的战场14.1978年,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自负盈亏。这一举措在全国推广后带来的影响不包括(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 B.解放了农村生产力C.改变了土地所有制性质 D.农业生产得到发展15.1980年,中国正式成立第一批经济特区。以下不属于第一批经济特区的是( )A.深圳 B.珠海 C.汕头 D.福州16.2001年,我国成功加入某国际组织,为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开辟了新途径。该组织是(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亚太经合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二、材料题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从西周到西汉初期,中国政治制度处于延续和总结时期……传统的血缘关系和封建制始终支配着历史舞台,宗法家族是基本的经济和社会组织,统治者强调“家国同构”的理念。材料二 从隋唐开始,中国进入了另一个政治制度的高峰期……以三省六部制为表现形式的皇帝集权体制更加成熟,……科举制度的实行使政权向士人阶层开放,统治者在用人上对其他的阶层实行严格限制。(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西周和西汉初期体现“家国同构”的政治制度各一例,并分析其作用。(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隋唐时期三省六部制是如何体现“以皇权为核心”的?并分析科举制对古代社会产生的影响。18.泉州港在宋元时期被称为“东方第一大港”,在对外贸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朝时期,泉州的造船业发达,所造海船规模宏大,设计科学,还配备了先进的指南针,可以远洋航行。政府在泉州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征收商税。当时泉州与日本、高丽、东南亚、南亚、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有贸易往来,出口商品包括丝绸、瓷器、茶叶等,进口商品有香料、珠宝、药材等。材料二 元朝时期,泉州港进一步繁荣。马可 波罗在其游记中描述泉州港“据有全中国之一切船舶,是世界最大港之一。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泉州港的繁荣还得益于元朝疆域的辽阔和交通的发达,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在此交汇,使得泉州成为国际性大港口。(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朝时期泉州港繁荣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分析元朝时期泉州港进一步繁荣的因素。(3)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泉州港在宋元时期对外贸易的历史意义。1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戊戌变法期间,变法诏令涉及上百个方面的改革,从官制到科举,从路矿到工商业,范围广,力度大,但很多改革措施并没有真正得到落实。材料二 1912年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共和国性质的宪法。它规定了国民的自由平等权利,从法律上宣告了君主专制制度的灭亡和民主共和政体的确立。材料三 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独裁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掀起了一次思想解放潮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戊戌变法失败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主要内容。(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影响。三、综合题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世纪90年代以来,信息技术的革命使人类进入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经济全球化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趋势。跨国公司是经济全球化强有力的推动者……它们控制着国际投资额的90%,世界生产的40%,世界贸易的50%。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旨在促进各国市场的开放,调解贸易纠纷,实现全球范围内的贸易自由化。材料二 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加速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和繁荣,也加剧了全球竞争中的利益失衡。发达国家凭借资金、技术、市场和经营管理方面的绝对优势,成为经济全球化最大的受益者。而发展中国家由于经济基础较差、技术水平低等原因,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着空前的压力和挑战。(1)根据材料一,分析经济全球化发展的主要推动因素。(2)根据材料二,简述经济全球化带来的挑战及其应对措施。(3)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中国应对经济全球化的举措有哪些。参考答案1.B2.A3.C4.D5.C6.C7.C8.D9.B10.D11.D12.C13.C14.C15.D16.D17.(1)西周:分封制。作用: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扩大了统治范围;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西汉初期:郡国并行制。作用: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汉初的社会秩序,但后来导致王国问题,威胁中央集权。(2)体现:三省长官均为宰相,相权分散;三省之间相互牵制和监督,最终集权于皇帝。影响: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扩大了官吏人才来源;提高了官员文化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有利于社会公平;推动了教育的发展;注重学识和才能,对后世科举制度产生深远影响。18.(1)原因:①造船业发达,航海技术先进(如配备指南针);②政府设立市舶司管理对外贸易,提供政策支持;③与多个国家和地区有广泛的贸易往来;④出口商品丰富多样,具有竞争力。(2)因素:①元朝疆域辽阔,交通发达;②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交汇;③马可 波罗的游记宣传。(3)历史意义:促进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泉州地区经济的繁荣;提升了泉州的国际地位;丰富了人们的物质和文化生活;使泉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起点。19.(1)失败原因:①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遭到他们的强烈反对;②光绪皇帝没有实权,支持变法的力量薄弱;③变法措施过于急躁、全面,缺乏实施的力度和可行性;④没有充分发动广大人民群众。(2)主要内容:①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②国民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信仰等自由和选举、被选举、参政等权利;③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④实行责任内阁制。(3)主要影响:①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为新思想的发展开辟了道路;②促进了民众觉醒,激发了人们的爱国意识和民族责任感;③推动了文学创作的繁荣,白话文逐渐普及;④促进了科学精神的传播,有利于扫除封建迷信和愚昧。20.(1)主要推动因素:①信息技术的革命(网络时代和知识经济时代到来);②跨国公司的推动;③世界贸易组织的成立。(2)挑战:发展中国家在经济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面临压力和挑战。应对措施:发展中国家应积极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趋利避害;加强自身改革,提高技术水平和经济基础;加强国际合作,维护国家主权和经济安全。(3)中国举措:①深化改革开放,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②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③积极参与国际经济合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