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4.2 整式的加法与减法一、选择题 1.下列各项中是同类项的是( )A.与 B.与 C.与 D.与 2.不改变代数式的值,下列添括号错误的是( )A. B. C. D. 3.小文在做多项式减法运算时,将减去误认为是加上,求得的答案是(其他运算无误),那么正确的结果是( )A. B. C. D. 4.下列去括号正确的是 A. B.C. D. 5.现有数列(为正整数),满足,为常数,记,则( )A. B. C. D.二、填空题 1.写出的一个同类项_____________. 2.已知,,则的值是_______________. 3.如表,从左到右,在每个小格子都填入一个整数,使得其中任意三个相邻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第个格子中的数为_________________.& # … 4.数形结合思想是一种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数形结合就是把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通过“以形助数”或“以数解形”使复杂问题简单化、抽象问题具体化,从而实现优化解题途径的目的.在数学活动中,老师提出一个数学问题:___________ (为正整数).奋进小组进行了如下分析.如图,可以把求的和转化为求阴影方格的个数,它们把阴影方格的个数扩大一倍拼成一个大长方形,而大长方形中小方格数的一半就是阴影方格的个数.请你探究完成老师提出的问题.三、解答题 1.已知单项式与单项式是同类项,求的值.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 3.有理数、、,且,(1)在数轴上将、、三个数填在相应的括号中.(2)(用“”或“=”或“”填空): , ,(3)化简: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1.【答案】A【考点】同类项的概念【解析】根据同类项的定义选择即可.【解答】解:、与,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是同类项,符合题意;、与,所含字母不相同,不是同类项,不符合题意;、与,所含字母不相同,不是同类项,不符合题意;、与,所含字母相同,相同字母的指数不相同,不是同类项,不符合题意;故选:.2.【答案】C【考点】添括号【解析】根据添加括号法则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根据添括号法则,可得,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而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3.【答案】D【考点】整式的加减【解析】本题考查了整式的加减法,熟练掌握整式的加减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设这个整式运算中的被减数为,则,从而可求出,再计算即可得.【解答】解:设这个整式运算中的被减数为,由题意得:,则,所以正确的结果是,故选:.4.【答案】D【考点】去括号【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试题分析:去括号时括号前是正号,括号里的每一项都不变号;括号前是负号,括号里的每一项都变号.项故不正确;项故不正确;项故不正确;项,故正确.故选.考点:去括号法则.5.【答案】D【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解析】本题考查了数字类变化规律,由数列的规律可以表示出:,进而得出,即可计算,进而求解即可;能够依据已知条件得出规律是解题的关键.【解答】解:,,,同理可得,,,故选:.二、填空题1.【答案】答案不唯一,如等.【考点】同类项的概念【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写出的单项式里,的指数是,的指数是,系数是其他的数字,都与是同类项,答案不唯一,如等,故答案为答案不唯一,如等.2.【答案】【考点】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解析】本题考查化简求值.熟练掌握整的加减算法则和整思想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将式子化简,然后整体代入计算即可.【解答】解:,,,原式,故答案为:3.【答案】【考点】规律型:数字的变化类【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数字的规律,理解题意、发现循环规律是解题的关键.根据任意三个相邻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再结合表格可知:由三个整数重复排列而成,而表格中给出、、,就是这三个数重复出现,且必须是按,,这样的顺序重复才能符合要求,据此解答即可.【解答】解:任意三个相邻格子中所填整数之和都相等,,,由格子中后面有个数字,可知,故这个表格中的数据以,,循环出现,,第个格子中的数为.故答案为:.4.【答案】【考点】规律型:图形的变化类【解析】该题主要考查了图形规律类题目,解题的关键是找到题中规律.根据题中规律即可解答.【解答】解:根据题意可得:,,,,,,故答案为:.三、解答题1.【答案】解:因为单项式 与单项式是同类项,所以且,所以,所以【考点】同类项的概念有理数的加法【解析】此题暂无解析【解答】解:因为单项式 与单项式是同类项,所以且,所以,所以2.【答案】,【考点】整式的加减——化简求值【解析】先算乘法,再合并同类项,最后代入求出即可.【解答】当,时,原式3.【答案】(1)、、(2),,(3)【考点】去括号【解析】(1)根据,,的范围,即可解答;(2)根据,的取值范围,判定、、的正负;(3)根据绝对值的性质,即可解答.【解答】解:(1)如图所示:(2)、、,且,,,,(3)===.故答案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