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3.2角的比较与运算 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6.3.2角的比较与运算 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初中数学人教版七年级上学期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3.2 角的比较与运算
一、选择题

1.如图,一副三角板(直角顶点重合)摆放在桌面上,若,则等于( )
A. B. C. D.

2.可化为( )
A. B. C. D.

3.若,″,,则有( )
A. B. C. D.

4.如图,点为线段外一点,点,,,为上任意四点,连接,,,,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 )
A.以为顶点的角共有个
B.若,,则
C.若为中点,为中点,则
D.若平分,平分,,则

5.一副三角板、,如图放置,=、=,将三角板绕点逆时针旋转一定角度,如图所示,且,有下列四个结论:( )
①在图的情况下,在内作=,则平分.
②在旋转过程中,若平分,平分,的角度恒为定值;
③在旋转过程中,两块三角板的边所在直线夹角成的次数为次;
④的角度恒为;
A.个 B.个 C.个 D.个
二、填空题

1.如图,直线相交于点平分,若,则 .

2.如图,在中,,且,,为的角平分线,交于点,交于点,若的面积为,则图中阴影部分四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

3.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出发,把这个角分成两个部分的射线,叫作这个角的三分线,一个角的三分线有两条.如图,,则是的一条三分线.
若,则_________________;
如图,若,,是的两条三分线,且.若以点为中心,将顺时针旋转得到,当恰好是的三分线时,的值为_________________
三、解答题

1.一副三角尺按如图方式叠放,,,点,重合.为探索与的关系,某研究小组甲、乙、丙三位同学先假设,求得,于是三位同学得出不同猜想,甲:;乙:;丙:.
(1)为验证猜想,他们再次假设,并求出的度数.请写出求解过程;
(2)①根据题的结果,猜想一定错误的两位同学是________;
②剩下这位同学的猜想正确吗?请说明理由.

2.将一副三角板按如图所示摆放,点,,在直线上,现将三角板进行下面的操作.
操作一:保持三角板位置不动,将三角板绕点顺时针旋转(如图,图),当三角板的边第一次与直线重合为止.
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当_____时,是的一条三等分线.
(2)如图,当,位于直线的两侧时,与的数量关系是_____.
(3)如图,当,位于直线的同侧时,中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若成立,请说明理由;若不成立,请写出正确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操作二:在三角板绕点顺时针开始旋转的同时,另一个三角板也绕点顺时针旋转,当三角板的边第一次与直线重合时,两三角板同时停止旋转.
(4)若在旋转过程中,始终是的倍,请直接写出与的数量关系.

3.下列各题中,是的三等分线,是的三等分线,且,.
(1)如图,若点,,在一条直线上,则______;
(2)如图,若点,,不在一条直线上,且,求的度数;
(3)如图,若在的内部,则______.

4.如图所示,.射线从位置出发,绕点每秒逆时针旋转.射线从位置出发,绕点每秒逆时针旋转,当其与射线或射线相遇时,保持运动速度不变但运动方向发生改变,如此往返.当时,运动停止.设运动时间为秒.
(1)当时,求与的度数;
(2)如图,当射线还未与射线相遇,且其为的平分线时,求的值;
(3)试求出整个运动过程中,射线与射线一共相遇了几次?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
1.
【答案】
B
【考点】
角的计算
【解析】
,,计算求解即可.
【解答】
解:,,

,,

故此题答案为:.
2.
【答案】
D
【考点】
角的单位与角度制
【解析】
本题考查度分秒的换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度分秒的换算进制;
根据,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
解:,
故选:
3.
【答案】
C
【考点】
角的大小比较
【解析】
根据度分秒之间的换算,先把的度数化成度、分、秒的形式,再根据角的大小比较的法则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解:,

故选:.
4.
【答案】
B
【考点】
角平分线的有关计算
【解析】
由于选项中的结论是,而,因此只要判断和是否相等即可,根据,而,因此得到,由此得出选项错误.
【解答】
解:以为顶点的角有个,
所以选项正确;

,
,即 ,
所以选项错误;
由中点定义可得:,

,
,
所以选项正确;
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
,
,
,
,
,
所以选项正确,
所以不正确的只有,
故选:
5.
【答案】
C
【考点】
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
①计算旋转角度大于时,的大小与比较便可得结论;
②利用角的和差与角的平分线得=,便可求出其值;
③由当旋转时,,当旋转时,,当旋转时,,便可得结论;
④当在外时,作图判断便可.
【解答】
①如图可得 ,所以平分,①正确;
②设旋转角度为,====,于是此小题的结论正确;
③当旋转时,,当旋转时,,当旋转时,,则在旋转过程中,两块三角板的边所在直线夹角成的次数为次,于是此小题结论正确;
④当时,==,于是此小题结论错误;
综上,正确的结论个数有个,
二、填空题
1.
【答案】
【考点】
角平分线的定义
【解析】
此题考查与角平分线有关的计算.找准角度之间的数量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平角的定义,得到,结合,求出的度数,进而求出的度数,利用对顶角即可得出结果.
【解答】
解:平分,



又,




故此题答案为:.
2.
【答案】
【考点】
角平分线的性质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面积计算,设,则有,,过点作于点,即可得到,然后根据可得,然后可得,则,根据,得到;同理可得,可证明,则,即可得到.
【解答】
解:设,则,



过点作于点,过点分别作的垂线,垂足分别为、,
平分,,







同理可得,





故答案为:.
3.
【答案】
,或
【考点】
几何图形中角度计算问题
角n等分线的有关计算
【解析】
本题属于新定义类型的问题,考查角的计算,
根据,则,由此可得出结论;
根据,是的三分线,且,可得,,据此可得的度数;然后分两种情况:当是的三分线,且时,;当是的三分线,且时,,分别求得的值;
解题的关键是掌握角的三分线的定义,解题时注意分类思想的运用,分类时不能重复,也不能遗漏.
【解答】
解:(1),,


故答案为:;
是的一条三分线,,且,
,,

将顺时针旋转得到,

分两种情况:
如图,当是的三分线,且时,




即的值为;
如图,当是的三分线,且时,



即的值为;
综上所述,的值为或.
三、解答题
1.
【答案】
(1),过程见解析
①甲,乙;②丙同学的猜想正确,理由见解析
【考点】
三角板中角度计算问题
【解析】
(1)先根据求得,然后根据求得;
(2)①由可知,甲,乙错误;②先求得,再利用得到,从而知道,从而得证.
【解答】
(1)解:,

(2)解:①甲,乙,理由如下
由可知,

故甲,乙的猜想错误;
②正确,理由如下:
丙同学的猜想正确.
2.
【答案】
(1)或
(2)
(3)成立,理由见解析
(4)
【考点】
几何图形中角度计算问题
【解析】
(1)分类讨论:当时,当时,即可求解;
(2)由角的和差得,,即可求解;
(3)由角的和差得,,即可求解;
(4)分类讨论:①当,位于直线的两侧时,由角的和差得 , ,即可求解;②如图,当,位于直线的同侧时,同理可求;
【解答】
解:(1)如图,当时,
则;
如图,当时,
则;
所以 ;
故答案为:或;
(2)因为,,
所以,,
所以;
故答案为:;
(3)成立;
理由如下:
如图,
因为,
所以 ,
所以,
因为,
所以 ,
所以,
所以;
(4)
①如图,当,位于直线的两侧时,
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
因为,
所以

所以;
②如图,当,位于直线的同侧时,
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
因为,
所以

所以,
综上:.
3.
【答案】
(2)
【考点】
几何图形中角度计算问题
角n等分线的有关计算
【解析】
(1)根据题意可知,,再根据求解即可;
(2)由同理可知,即可求解;
(3)由同理可知,,再根据即可求解.
【解答】
(1)解:是的三等分线,是的三等分线,且,,
,,

故答案为:;
(2)解:由可知;
(3)解:是的三等分线,是的三等分线,且,,
,,


故答案为:.
4.
【答案】
(1),
(2)或
(3)次
【考点】
几何问题(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
实际问题中角度计算问题
【解析】
(1)当时,,.此时射线在射线与之间.即可由,求解;
(2)分两种情况:情况一:当时,情况二:当且未与射线相遇(即)时,分别求解即可;
(3)运动终止时,时间为秒,设射线与射线某一次相遇时,且下一次相遇时,考虑两次相遇间过程:时,;时,,在该过程中,射线一直逆时针旋转,所花时间为:秒,射线先回到射线,再追到射线,所花时间为:秒,故,即,再由第一次相遇时间为秒,则可求得第二次相遇时间为秒;第三次相遇时间为秒;第四次相遇时间约为秒;第五次相遇时间约为秒;第六次相遇时间约为,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
(1)解:当时,,.
此时射线在射线与之间.


(2)解:设射线第一次与射线相遇时运动时间为,
则.

情况一:当时,
,,
射线为的角平分线,


情况二:当且未与射线相遇(即)时,
,,
射线为的角平分线,


综上,或.
(3)解:运动终止时,时间为秒,
设射线与射线某一次相遇时,且下一次相遇时,考虑两次相遇间过程:
时,;
时,,
在该过程中,射线一直逆时针旋转,所花时间为:
秒,
射线先回到射线,再追到射线,所花时间为:
秒,
故,即,
已知第一次相遇时间为秒,则:
第二次相遇时间:秒;
第三次相遇时间:秒;
第四次相遇时间:秒;
第五次相遇时间:秒;
第六次相遇时间:,
故全过程一共相遇了次.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