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教案 (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教案 (1)

资源简介

1.2
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识记哲学的含义、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辩证思维的能。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学家观点的体悟,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关系的学习,懂得哲学的指导意义,从而使学生热爱哲学,喜欢哲学,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
二、教学重难点
1.哲学是系统化理论的世界观;
2.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
三、教学方法
教师引导、讲解,学生思考、举例相结合,提高学生课堂参与的积极性。
四、教学工具
多媒体
五、课时安排
一课时
六、教学设计
导入新课
高二生活开始以后,同学们大多有一种紧迫感。有的同学就暗暗下决心:以后要尽量少参加学校的活动,班集体的事能不管就不管,集中精力学好高考科目。这种想法对不对呢?为什么?
中共十七大召开前后,社会经济生活中有一个热门话题:关于我国的所有制结构问题。有的人认为公有成分过低,有的认为过高。各种经济成分的比例多大合适?它是由什么决定的?
英国科学家培育出世界上首只成年动物体细胞克隆(无性繁殖)绵羊“多利”。各国科学界、政府机关、舆论等各方面对此项研究成果的意义都表示极大的关注,同时对可能产生的复制人的机会和由此带来的伦理危机表示极大的忧虑。“克隆羊”的诞生对人类是喜还是忧?我们应该怎样认识和对待这一科学成果呢?
近来,科技发展态势,似热浪滚滚。于是,有个美国人写了一本名叫《科学的终结》的书,认为科学领域取得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科学即将走到尽头。这种观点对不对呢?科学有没有终结?上面所说的观点无不体现了我们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关于世界观的学说。
新课教学
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
1.哲学与世界观
一个秋天的晚上,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见星空晴朗,万里无云,便在草地上观察行星。他一边慢慢地走着,一边仰头看着天空。不料一脚踩空,掉进了一个水坑里,待他明白过来,身子已经泡在水里了。水虽仅淹及胸部,水坑离地面却有二三米,出不来上不去,只有高呼救人。当路人救他出了水坑,泰勒斯说:“明天会下雨!”第二天,果真下了雨,人们为泰勒斯在气象方面的丰富知识而惊叹。有的人却不以为然地说:“泰勒斯只知道天上的事情,却看不见脚下的东西。”泰勒斯对这种嘲笑只付之一笑,没有说什么。两千多年后,德国哲学家黑格尔针对泰勒斯的这个故事,说了一句名言:只有那些永远躺在坑里从不仰望天空的人,才不会掉进坑里!
哲学家与路人所关注的事情有何差别?哲学家与路人所关注的事情,体现出了世界观的不同。哲学家所关注的是一些关于世界的根本问题,路人所关注的只是“脚下”。
尽管哲学与生活息息相关,并且生活中处处充满深刻的哲学道理,但这并不意味着生活中就存在着现成的哲学。事实上,在现实生活过程中,人们总是首先遇到具体的自然现象和社会现象,并形成与之相对应的具体认识。随着实践的不断发展,人们的这些具体认识不断积累,越来越丰富,最终连贯起来促使人们开始思考一些与世界的本质、人生的本质、人与外部世界关系的本质等有关的根本问题,这样世界观便形成了。
(1)哲学与世界观的区别: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世界观人人都有,但往往是零散的、朴素的,缺乏理论论证的,故而有正确和错误之分。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哲学是哲学家依据一定的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把不自觉的、不系统的世界观加以理论化、系统化而形成的思想体系。人人都有自己的世界观,但为什么泰勒斯能成为哲学家呢?
下面几项中哪些属于世界观?万有引力;张三早上5点起床;事物的运动是有规律的;太阳东升西落;南海私营经济发展相当迅速;一年四季,树枯树荣;阿C总喜欢幻想,随着阅历的增加,想象力越发丰富了;世界是上帝创造的;人是会思考的动物;世界是不可知的。
(2)哲学与世界观的联系:哲学以世界观为内容。世界观以哲学为最高表现。哲学与世界现的研究对象都是整个世界。
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当人们以一定的世界观观察问题、处理问题时,世界观也就有了方法论的意义。方法论,就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
有位秀才进京赶考,住在一家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自己跟心爱的表妹躺在一起,但背靠着背。秀才第二天赶紧找了个算命的解梦。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叹气道:“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着背,这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看见了感到非常奇怪,就问他:“不是明天才考试吗,怎么今天你就要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我倒觉得,这次你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这次你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算命者与店老板在秀才去与留之间有不同的说法说明人们总是按照自己对周围世界和人生的理解做人做事。人的思想观念不同,人的行为方式方法也不同。思想观念决定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反映着人的思想观念。
成语典故中的方法论
“煲汤下盐”——把握事物变化发展的“度”
“拔苗助长”——不尊重规律,夸大主观能动性
“郑人买履”——教条主义,从本本出发
“刻舟求剑”——否认事物的运动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关键部分对整体起决定作用
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同一问题的两个方面。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
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我们所学的课程能分成几类?哲学应该归在哪类呢?它与其他学科相同吗?
人类在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各种各样具体的知识,可以概括为三类:自然科学知识、社会科学知识和思维科学知识。哲学与具体科学揭示的东西是不同的。具体科学揭示的是自然、社会和思维某一具体领域的规律和奥秘,我们也俗称为“小规律”;而哲学是对个别的规律和特性进行新的概括和升华,从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质和最普遍的规律,也俗称为“大规律”。哲学是人类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的各种知识进行概括、总结和反思的一门学问。
很明显,大规律是包含小规律的,也就是说哲学揭示的规律和本质在具体科学里也是普遍适用的。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哲学与具体科学是不同的,但是不是他们就没有什么联系了呢?
哲学不是凭空产生的,它以具体科学为基础,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离开具体科学,哲学就会干涸、枯萎。
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正是从这个意义上爱因斯坦说:“哲学可以被认为是全部科学研究之母”。
从字义看:哲学是使人聪明,启发智慧的学问。从与世界观的关系看: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世界观的学问。从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看:哲学是对具体知识的概括和总结。(个别与一般、共性与个性的关系)从与方法论的关系看: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板书设计】
【作业】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科技规划纲要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决定》强调,大力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为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更好的理论指导。
(1)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有何意义?(2)为什么要促进哲学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相互渗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