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1.2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哲学的含义;(2)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含义;(3)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4)哲学与方法论的关系;(5)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2.能力目标:(1)通过世界观知识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维层次,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2)通过对哲学与世界观、方法论、具体知识三对关系的分析,培养学生辩证思维的能力;(3)通过对身边生活事例、哲理故事、哲学家观点的体悟,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让学生体会到树立科学世界观的重要性;(2)通过对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关系的学习说明哲学的指导意义,从而使学生热爱哲学,喜欢哲学,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用哲学的思维认识并改造世界。【教学重点难点】1.本框重点:(1)哲学的含义;(2)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3)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2.本框难点:(1)世界观的含义;(2)哲学的含义。【教学方法】1.教师启发、引导,运用例证法、图示法,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2.学案导学:见后面的学案。3.新授课教学基本环节: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情境导入、展示目标→合作探究、精讲点拨→反思总结、当堂检测→发导学案、布置预习【课前准备】1.学生的学习准备:课前预习,认真做学案。2.教师的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制作,课前预习学案,课内探究学案,课后延伸拓展学案。3.教学环境的设计和布置:全班分为四组,教室内教学。【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教师:上节课我们对哲学有了初步的了解,知道了哲学并不神秘,它一直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而且哲学是指导人们生活的更好的艺术。那么这节课我们继续来看看,究竟哲学在研究什么问题,它与其他的学科、具体的科学有什么不同与联系。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强调重难点,明确学习目标。(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板书)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世界观的含义。学生活动:阅读课本,独立思考,回答问题。教师点评: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板书)思维点拨:①注意:“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三个部分。世界观是对整个世界的看法,不是对世界某一部分的看法。要注意全面性。②世界观是人们对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而不是对某一事物的具体的看法。要注意概念的准确性。(多媒体展示注意要点)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专家点评”,进一步理解什么是世界观。学生活动:举例说明什么是世界观,什么不是世界观,并说明原因。教师点评:指出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进一步了解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板书)教师活动:我们已经知道了世界观的含义,那么,同学们是否都有世界观呢?为什么?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独立思考,回答问题教师点评:人人都有世界观,只不过有些人的世界观是零碎的、不自觉的,自己可能也没意识到而已。举例说明人人都有世界观:“秦火火”事件中,秦火火是为了利益传播谣言;而谣言之所以能够传播,是因为有一群相信谣言的人。学生活动:分析事件中秦火火以及网民的世界观。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探究”。既然世界观是每个人都拥有的,但并非人人都是哲学家,这是为什么呢?学生活动:仔细阅读课本,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点拨: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不能将二者混为一谈。(板书)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形成的世界观往往是零散的、不自觉的,还未上升为哲学。这也是上面提出的问题的答案。3.方法论的含义(板书)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方法论的含义。学生活动:仔细阅读课本,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点拨:方法论是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当人们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时,世界观就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世界观→观察、处理问题→方法论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板书)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学生活动:仔细阅读课本,独立思考并回答问题。教师总结:(1)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板书)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材料并思考:人的思想观念与其为人处世的方式方法之间有什么关系?学生活动:学生阅读课本,独立思考并回答。教师活动:举例说明世界观决定方法论:①前面事例:秦火火的谣言捕风捉影,空穴来风,为什么还是有一部分网民坚信真实并且帮他传播?②对“半杯水”不同人的看法。学生活动:思考并回答上面的例子如何体现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教师总结:世界观、方法论、哲学的关系示意图:(多媒体展示)教师活动:引导学生要加强世界观的改造,自觉树立科学的世界观,运用科学的方法论。探究活动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板书)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了解各门具体知识的含义和分类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后总结:1.人类形成的具体知识有三类(板书)(1)自然科学知识(2)社会科学知识(3)思维科学知识2.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板书)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出示图表从研究对象、揭示规律两方面分析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多媒体展示)具体科学哲学研究对象某一领域整个世界揭示规律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世界最普遍的规律学生活动:阅读课本后独立完成表格。教师活动:举例说明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自然植物:哲学(哲学研究自然植物的共同本质和特征,仙人掌的生长哲学不管。)仙人掌:具体科学(仙人掌的生活习性、生长环境等特殊特征。)学生活动:独立思考,回答以上问题。过渡:哲学与具体科学是有区别的,那哲学与具体科学有没有联系呢?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探究”:恩格斯的上述论断说明了什么哲学道理?如何理解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关系?学生活动: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恩格斯的话说明了: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板书)教师点拨:那种把哲学看作是“科学之科学”,认为哲学可以取代具体科学的“取代论”是错误的。我们既要学好哲学,也要学好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等的其他科学,不要过于偏科,要同等重视各学科。教师提问:哲学离不开具体科学,那么具体科学是否需要哲学呢?(引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教师活动:引导学生完成“课堂探究”:牛顿的世界观对他的科学研究有什么影响?牛顿研究工作的得失能给我们什么启示?学生活动:阅读教材,独立思考,回答问题:哲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板书)科学家的研究工作都是自觉、不自觉地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进行的。教师点评:科学家的研究工作都是在某种世界观的指导下完成的。牛顿在研究中树立的科学的世界观帮助他取得了一系列的研究成果,而晚年的牛顿相信上帝,这种错误的世界观使他的研究工作陷入混乱,导致失败。这启示我们:不同的世界观指导人们的工作会带来不同的效果,科学的世界观引导人们走向成功,所以我们应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怎样才能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呢?学好本册教材,学好马克思主义哲学,让我们走进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殿堂,用科学的世界观来指导自己的行为,拥抱哲学!教师总结:出示多媒体(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纠正,检验教学效果。(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我们已经学习了什么是哲学的问题,那么,哲学研究的基本问题是什么呢?我们在下一节课一起来学习《哲学的基本问题》。这节课后大家可以先预习这一部分,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部分,提出自己的问题和见解,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设计意图:布置下节课的预习作业,并对本节课巩固提高。教师课后及时批阅本节的延伸拓展训练。【板书设计】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一、哲学是系统化理论化的世界观1.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以及人与世界关系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2.哲学与世界观的关系哲学是关于世界观的学说,但世界观并不等于哲学。3.方法论的含义方法论是人们用世界观作指导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原则和根本方法。当人们用一定的世界观去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处理问题时,世界观就具有了方法论的意义。4.世界观与方法论的关系(1)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有什么样的方法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方法论体现世界观。(2)哲学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二、哲学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1.人类形成的具体知识有三类(板书)(1)自然科学知识(2)社会科学知识(3)思维科学知识2.哲学与具体科学知识的关系(1)哲学与具体科学的区别:具体科学哲学研究对象某一领域整个世界揭示规律某一领域的特殊规律世界最普遍的规律(2)哲学与具体科学既有区别,又有联系。①具体科学是哲学的基础,具体科学的进步推动着哲学的发展。②哲学能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