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1哲学的基本问题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识记哲学的基本问题(2)解释哲学的基本问题(3)援引经典作家的言论,说明对世界的不同看法形成不同的哲学(二)能力目标(1)提高明辨是非的能力(2)比较、分析的能力(3)抽象思维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本课学习,了解哲学发展的历史,再次明确哲学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生活、学习中自觉坚持唯物主义,反对唯心主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难点:为什么说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教学方法】综合采用情境激趣、问题激发、自主学习、协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课前准备】印制发放导学案、准备简单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查、总结疑惑检查落实学生的预习情况并了解学生的问题,使教学具有针对性。(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上节课我们对哲学有了初步的认识,那么哲学到底研究什么呢?对于这个问题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宇宙中的大问题,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生问题,也有人说哲学应该研究人类认识的问题。如他们所说,哲学研究的问题有许多,那么贯穿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的问题又是什么呢?在本课的学习中,同学们将通过认识哲学的基本问题来区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了解到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一直贯穿着哲学发展的历史。通过接触古今中外著名哲学家的言论,感受哲学思辩的独特魅力,坚定辩证唯物主义立场,反对唯心主义。(三)合作探究、精讲点拨探究一:哲学的基本问题是什么?探究提示:哲学研究的问题有很多,如上面提到的宇宙、人生、思维等,但是贯穿于哲学发展始终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不同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1.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简单地说,就是意识和物质的关系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多方面的。传统的观点认为有两个方面。其中,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是哲学基本问题最重要的方面,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各种哲学由于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分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阵营。其中凡认为存在决定思维的,就是唯物主义;凡认为思维决定存在的,就是唯心主义。第二个方面则是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的问题,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形成了哲学上的可知论与不可知论。可知论认为思维和存在具有统一性,思维能够正确反映存在,人能够认识世界,这已被人的实践活动所证实。马克思主义者主张世界是可知的,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不可知论者认为思维不能正确地反映存在。这种观点忽视了社会实践的发展和人类的认识能力的不断提高。探究二:为什么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哲学的基本问题?◇课堂探究:(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的哲学问题是什么?(2)你认为处理好学习计划与学习实际之间的关系重要吗?为什么?◇探究提示:(1)上述材料涉及的共同哲学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学习计划、教学计划、收获计划、做工方法、企业经营策略这些属于思维的问题,而学习实际、教学实际、收获实际、做工实际和企业面对的实际则属于存在的问题。(2)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十分重要。因为制订学习计划会使我们的学习带有目的性,能很好地指导我们完成学习任务;而学习计划的制订则必须从自身的学习实际出发,如果学习计划脱离了自己的实际情况,就起不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因此一个好的学习计划是能够如实地反映自身学习的实际情况的,这样才能使我们的学习做到事半功倍,有利于提高学习效率。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人类自诞生以来经历了数百万年,一代又一代地从事的活动主要归结为两类,一是认识世界,二是改造世界。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漫长过程中,人类逐渐认识着外部世界的现象、本质与规律,不断思考着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并不断地在尽力追求自身的发展与完善。而社会中的个人总是在不断地处理着三个方面的关系:一是自己与自然界的关系,二是自己与他人、与社会的关系,三是自己与自己的关系。无论认识世界还是改造世界,说到底都要解决一个问题,即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因此,哲学的基本问题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我们必须正视这个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哲学要从总体上探讨人与世界的关系,就必须首先弄清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并对此作出明确的回答。对思维和存在究竟哪个是本原,思维与存在究竟谁决定谁的问题的回答决定了哲学的性质;而对这个问题的不同回答,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因此,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即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它贯穿于哲学发展的始终,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决定着不同哲学的基本性质和方向,决定着它们对其他哲学问题的回答。(四)反思总结,当堂检测教师组织学生反思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参照板书),进行总结并进行当堂检测。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小结,通过学生的概括检验学生对本节课的理解程度。再次明确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引导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并对所学内容进行简单的反馈,检验教学效果。(五)发导学案、布置预习我们通过本课的学习了解了哲学的基本问题,并由此引出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大哲学的阵营。那么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到底有什么不同形态呢?下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唯物主义与唯心主义》,请同学们根据我们发下去的导学案把有关知识点预习一下,并完成本节的课后练习及课后延伸拓展作业。【板书设计】(一)什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1.是什么――思维(意识)和存在(物质)的关系问题2.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2)思维和存在有没有统一性――可知论和不可知论(二)为什么说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1.是人们在生活和实践活动中首先遇到和无法回避的基本问题。2.是一切哲学都不能回避、必须回答的问题。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