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学案 (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学案 (2)

资源简介

第二课
百舸争流的思想
第二框
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
【前课准备】
1.先利用3分钟左右的时间,回顾上一框内容,做好学习本框知识的知识储备。
2.利用10分钟阅读书本p10—12,完成【生本对话A】、【生本对话B】。
3.请至少收集一项关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资料,便于生生对话、共享和展示。
4.选取【生生对话A】中的某一个对话内容提前作出思考,并尝试写出提纲。
【学习目标】
1.
记住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和唯心主义的两种基本形态,理解唯物主义、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2.能分清中外著名思想家的言论属于唯物主义还是唯心主义,感受到不同的哲学思想的存在。
【生本对话】
【生本对话A】
【生本对话B】
一、唯物主义1、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根本分歧是围绕_
____
__
问题展开的。唯物主义认为,
_______
___,
,_____
______,
,唯心主义认为,__________,______
_,

。2、唯物主义的三种基本形态是
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3、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否认世界是_____创造的,认为世界是物质的,坚持了唯物主义的_______,本质上是_
____。但是这些观点没有______依据;它把____归结为具体的__
___
_。4、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在总结____
__的基础上,丰富和发展了_______。但它把物质归结为______
______,认为_____是世界的本原,具有______性、__
__性和________
等局限性。5、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揭示了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__________,反映了____________
___。它是________的思想智慧,是无产阶级的____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我们__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强大_______武器。
二、唯心主义1、唯心主义把
视为世界的本原,但由于对意识有不同的理解,形成了两种基本形态: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2、主观唯心主义把___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______,当成_______的东西,认为客观事物以至整个世界,都依赖于人的__________。3、客观唯心主义把__________看作世界的主宰和本原,认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相对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来说,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斗争具有_________的意义。
判断(1):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是划分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唯一标准。(
)判断(2):承认物质利益就是唯物主义,强调精神作用就是唯心主义。(
)判断(3):只要是唯物主义的就是正确的。(

判断(4):客观唯心主义把人的主观精神夸大为唯一的实在,当成世界的本原。(
)判断(5):辩证法与行为上学的对立从属于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对立(

【生生对话A】
对话一:某位学者问一位民工:“你是做什么的?家在哪里?追求什么?”
民工回答:“打工,家在深山里,追求富裕。你追求什么?”
学者说:
“我追求精神的满足,是唯心主义者;你追求物质的满足,是唯物主义者。”
这位民工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划分正确吗?为什么?
对话二:
古希腊哲学家泰勒斯认为:“水”是万物的本原;
赫拉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火”。“火生气,气生水,水生土,土又还原成火。
中国古代的“五行”学说:
“五行”原指“五材”,即水、火、木、金、土。早期的“五行”说反映了人们对事物多样性及世界本原的认识。
上述观点属于哪一种唯物主义观点?这种观点有什么优点和局限性?
对话三:案例分析
1
世界的本原是一团火
2
世界一切运动都是从这地方到那地方,并且都是原子在动
3
世界联系、发展、并充满矛盾的世界
问题:请你划分出它们各是什么派别?
对话四:王守仁问弟子:什么是天地的心?弟子说:人是天地之心。王守仁问:什么是人的心?弟子说:只是一个灵明。王守仁解释说:我的灵明便天地鬼神的主宰。天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高?地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的深?鬼神没有我的灵明,谁去仰他吉凶灾祥?
弟子问: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俱无了?王守仁说:今看死的人,他这些精灵游散了,他的天地万物尚在何处?
上述观点是一种什么哲学思想?其特点是什么?
【生生对话B】
对话一:知识总结
对话二:课堂反馈
1、自有人类以来,思想领域内的斗争就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而哲学上的斗争是最高形式的斗争。这里说的哲学上的斗争,最根本的是(
)
A、物质和意识的斗争
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斗争
C、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D、辩证法与形而上学的斗争
中国明代的王守仁在一次春游时说:“你未看花时,此花与你同归于寂;你来看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这就是著名的“心外无物”。据此回答2—3题。
2、下列说法,与王守仁的观点一致的是(

(1)我思故我在
(2)气者,理之依也
(3)人的理性为自然立法
(4)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
(5)存在即被感知
(6)物是观念的集合
A、(1)(2)(3)(4)
B、(1)(2)(4)(5)
C、(2)(4)(5)(6)
D、(1)(3)(5)(6)
3、根据上题答案,这些观点都强调了(

A、存在决定意识
B、思维决定存在
C、思维能正确反映存在
D、思维不能反映存在
4、古希腊米利都学派的代表人物泰勒士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论点,春秋时代《管子》书中的《水地》篇中也表述了“水是万物的根源”的学说。上述观点: (
)                   
A、是完全正确的,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
B、不符合客观实际,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
C、是一种朴素唯物主义的观点,存在不足之处
D、否认了意识是物质的产物和反映
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物质观的不足之处主要在于:      


A、把自然科学的物质概念等同于哲学的物质概念
B、把物质的具体形态等同于物质
C、夸大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D、否认了意识的能动作用
6、济源煤业公司有一个矿亭在新疆,因为当地没有烧纸,公司领导不惜花钱,从济源运送两车冥纸,带着神汉神婆坐飞机到新疆,烧香、拜佛、跳大神,企求神灵“保佑平安”。该公司领导的做法体现了他具有(

A.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
B.近代机械唯物主义思想
C.主观唯心主义思想
D.客观唯心主义思想
7、下列观点哪些属于唯物主义世界观?哪些属于唯心主义世界观?
(1)形存则神存,形谢则神灭;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唯物主义)
(2)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唯物主义)
(3)人病则忧惧,忧惧则鬼出(唯物主义)
(4)物是观念的集合、存在就是被感知(唯心主义)
(5)气者,理之依也(唯物主义)
(6)观念的东西不外是移入人的头脑并被人的头脑改造过的物质的东西而已(唯物主义)
(7)生死有命,富贵在天(唯心主义)
(8)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唯物主义)
(9)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唯物主义)
对话三:学习反思(收获与困惑)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