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青桐鸣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青桐鸣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质量检测考试历史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一2026学年高三9月质量检测考试
历史参考答案
1.B【解析】材料显示,南盘石文化遗存第一期至第
集,另有官兵巡行其中”,由此可见,当时西域地区
三期依次呈现“陶器制作较为粗糙”“有鼎、红顶钵、
受到中央有效治理,故B项正确。“彻底解决了边
罐、彩陶瓮等陶器,磨棒、磨盘、斧等石器”“陶器以
疆问题”说法过于绝对,与史实不符,排除A项。
夹砂篮纹罐、泥质黑陶豆为代表”,可见生产力水平
图中看不出各民族支持中央平叛,排除C项。材料
逐渐提升,故B项正确。材料未见其晚期社会结构
未涉及政府对西域地区实行因俗而治的相关信息,
趋于复杂,排除A项。材料看不出该文化遗存在
排除D项。故选B项。
中后期生产分工更明确,排除C项。南盘石文化
6.D【解析】材料显示,招商局和开平煤矿等企业股
出现于约8000年前,而仰韶文化出现于约7000年
价远超原价,这可用来佐证当时股份制企业经营受
前,排除D项。故选B项。
到社会认可,故D项正确。近代中国股市的出现
2.A【解析】材料显示,春秋以后“天子失官,学在四
是经济近代化的产物,不能将民众在股市的投资等
夷”;孔子“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人求周史记,
同于实业救国,而且实业救国思潮的兴起是在甲午
得百二十国宝书”:《墨子·贵义》中也记载“子墨子
中日战争后,排除A项。当时封建政府压制民族
南游使卫,关中载书甚多”,可见当时私家藏书兴
商办企业,排除B项。材料未显示民众自发抵制列
起,这有利于学术文化的活跃,故A项正确。材料
强经济侵略,排除C项。故选D项。
未见儒学影响周制创新,排除B项。材料没有显示
7.B【解析】材料显示,1900一1911年,国人翻译西
儒墨学说融合,排除C项。材料主旨并非天子权威
方科学教科书数量增多,主要是因为清末新政废科
不在,排除D项。故选A项。
举、实行学堂选官制度、奖励实业等政府改革的大
3.D【解析】材料显示,藩镇利用进奏院争取中央授
力推动,故B项正确。自然经济逐步解体与翻译西
权或对抗过度集权,而中央也借进奏院掌握地方动
方科学教科书并无直接关系,排除A项。此时,维
态,这体现出中央与地方藩镇的博弈,故D项正
新变法已经失败,排除C项。1915年新文化运动
确。材料未见朝廷无力掌控地方政事,排除A项。
兴起,弘扬民主与科学思想,排除D项。故选
材料显示进奏院办理藩镇赋税上供事宜,可见其便
B项。
利了藩镇向中央交税,排除B项。“地方势力坐大
8.C【解析】材料显示,该学者撰文指出当时“很少
隐患初现”与史实不符,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的局
有人从发展都市的角度考虑农村建设”“不但如此,
面就已出现,排除C项。故选D项。
社会上还有许多人,误认都市为农村的仇敌…这
4.B【解析】根据材料“许宋人之请,遂各置(榷场)
种误解,是应当矫正的”,可见该学者强调关注都市
于两界”“复置泗、寿、蔡、唐、邓、颜、密、凤风翔、秦、
与农村的协调发展,故C项正确。材料未见该学者
巩、祧诸场”,这应是金在南宋边境设置榷场进行双
提出缩小城乡差距的相关信息,排除A项。“以多
边贸易,这可用来说明宋金互市交易的发展演变,
种途径促进乡村振兴”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B项。
故B项正确。材料并未显示宋金政治往来情况,排
材料未见联合工农群众以改变时局的相关信息,排
除A项。材料未见宋代官制对金朝影响深远,排
除D项。故选C项。
除C项。宋金政权边界线在绍兴和议后基本稳
9.C【解析】材料显示,根据农轻重的方针和实际的
定,排除D项。故选B项。
可能,降低了绝大多数重工业产品的指标并要求进
5.B【解析】材料显示,西域地区“商铺林立、商贾云
一步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属于
·历史答策(第1页,共4页)·秘密★启用前
2025一2026学年高三9月质量检测考试
h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
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
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
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河北邢台南盘石文化遗址概况。据此推知,该文化遗存
遗存分期及时间
遗存文化特征
第一期
陶器制作较为粗糙,仅见直腹盆陶器
约8000年前
第二期
发现4座形制多样的房址。同时,出土遗物丰富,有鼎、红顶钵、罐、彩陶瓮等陶
%
约6000年前
器,磨棒、磨盘、斧等石器

第三期
除了延续了第二期的文化特征外,陶器以夹砂篮纹罐、泥质黑陶豆为代表
约5000年前
A.晚期社会结构趋于复杂
B.生产力水平逐渐提升
C.中后期生产分工更明确

D.与仰韶文化同步发展
2.春秋以后“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春秋公羊传注疏》记载,孔子“制春秋之义,使子夏等十四
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墨子·贵义》记载“子墨子南游使卫,关中载书甚多”。这些
现象
A.利于学术文化的活跃
B.说明儒学影响周制创新
C.体现出儒墨学说融合
D.显示东周天子权威不在

3.唐代后期,在京师建立了进奏院,主要职能包括传递中央政令、呈递地方表文、转达朝
e
廷动态及办理赋税上供事宜,其专职进奏官“多是本道差文武职掌官充,自后遂有奏带

正官者”。藩镇利用进奏院争取中央授权或对抗过度集权,而中央也借进奏院掌握地
方动态。这反映出
历史试题第1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
A.朝廷无力掌控地方政事
B.政府财政危机凸显
C.地方势力坐大隐患初现
D.藩镇与中央的博奔
4.《金史·食货五》记载:“(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年)五月,许宋人之请,遂各置(榷场)于两
界。九月,命寿州、邓州、凤翔府等处皆置…(金世宗)大定四年(1164年),以尚书省奏,复
置泗、寿、蔡、唐、邓、颖、密、凤翔、秦、巩、祧诸场。”这些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金朝与南宋政治往来密切
B.宋金互市交易的发展演变
C.宋代官制对金朝影响深远
D,宋金政权边界线变动频繁
5.下图所示为乾隆帝平定西域后宫廷画家徐扬所绘的《西域舆图卷》中的城市景象:商铺林立、
商贾云集,另有官兵巡行其中。由此可知,当时西域地区
A.彻底解决了边疆问题
B.受到中央有效治理
C,各民族支持中央平叛
D.实施因俗而治政策
6.下表为《申报》刊登的1882年6一12月上海股市的股票价格(单位:两)。这可以用来佐证
当时
济和
平泉
开平
公平
鹤峰
牛奶
时间
招商局
电气灯
保险
铜矿
煤矿
缫丝
铜矿
公司
原价
100
50
105
105
100
100
100
100
1882-6-8
260
73
185
242.5
160
1882-7-1
245
73
202.5
227.5
140
100
140
1882-8-1
253.5
69
258.5
221
136
102
170
133
1882-9-1
240
64.5
255
213.5
127.5
100
161.5
133
1882-10-1
253.5
71
255
215.5
127
100
171
120
1882-11-1
245
10
240
213.5
95
94
170
120
1882-12-1
229
68
194
180
69.5
85
150
110
历史试题第2页(共8页)
CS扫描全能王
3亿人都在用的扫描App秘密★启用前
2025-2026 学年高三 9 月质量检测考试
历史
注意事项:
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
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
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 16 小题,每小题 3 分,共 48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表为河北邢台南盘石文化遗址概况。据此推知,该文化遗存
遗存分期及时间 遗存文化特征
第一期 约 8000 年前 陶器制作较为粗糙,仅见直腹盆陶器
发现 4 座形制多样的房址。同时,出土遗物丰富,有鼎、红顶钵、罐、 第二期
彩陶瓮等陶器,磨棒、磨盘、斧等石器 约 6000 年前
第三期 约 5000 年前 除了延续了第二期的文化特征外,陶器以夹砂篮纹罐、泥质黑陶豆为代表
A.晚期社会结构趋于复杂
B.生产力水平逐渐提升
C.中后期生产分工更明确
D.与仰韶文化同步发展
2.春秋以后“天子失官,学在四夷”。《春秋公羊传注疏》记载,孔子“制春秋之义,使子夏
等十四人求周史记,得百二十国宝书”;《墨子·贵义》记载“子墨子南游使卫,关中载书
甚多”。这些现象
A.利于学术文化的活跃
B.说明儒学影响周制创新
C.体现出儒墨学说融合
D.显示东周天子权威不在
3.唐代后期,在京师建立了进奏院,主要职能包括传递中央政令、呈递地方表文、转达朝廷动
态及办理赋税上供事宜,其专职进奏官“多是本道差文武职掌官充,自后遂有奏带正官者”。
藩镇利用进奏院争取中央授权或对抗过度集权,而中央也借进奏院掌握地方动态。这反映出
历史试题 第 1 页(共 8 页)
A.朝廷无力掌控地方政事 B.政府财政危机凸显
C.地方势力坐大隐患初现
D.藩镇与中央的博弈
4.《金史·食货五》记载:“(金熙宗)皇统二年(1142 年)五月,许宋人之请,遂各置
(榷场)于两界。九月,命寿州、邓州、凤翔府等处皆置······(金世宗)大定四 年(1164 年),以尚书省奏,复置泗、寿、蔡、唐、邓、颍、密、凤翔、秦、巩、洮诸 场。”这些材料可以用来说明
A.金朝与南宋政治往来密切
B.宋金互市交易的发展演变
C.宋代官制对金朝影响深远
D.宋金政权边界线变动频繁
5.下图所示为乾隆帝平定西域后宫廷画家徐扬所绘的《西域舆图卷》中的城市景象:商铺林
立、商贾云集,另有官兵巡行其中。由此可知,当时西域地区
A.彻底解决了边疆问题
B.受到中央有效治理
C.各民族支持中央平叛
D.实施因俗而治政策
6.下表为《申报》刊登的 1882 年 6-12 月上海股市的股票价格(单位:两)。这可以用来佐
证当时
时间 招商局 济和 保险 平泉 铜矿 开平 煤矿 电气灯 公平 缫丝 鹤峰 铜矿 牛奶 公司
原价 100 50 105 105 100 100 100 100
1882-6-8 260 73 185 242.5 160
1882-7-1 245 73 202.5 227.5 140 100 140
1882-8-1 253.5 69 258.5 221 136 102 170 133
1882-9-1 240 64.5 255 213.5 127.5 100 161.5 133
1882-10-1 253.5 71 255 215.5 127 100 171 120
1882-11-1 245 70 240 213.5 95 94 170 120
1882-12-1 229 68 194 180 69.5 85 150 110
历史试题 第 2 页(共 8 页)
A.实业救国思潮推动经济结构变动
B.商办企业和洋务企业齐头并进
C.民众自发抵制西方列强经济侵略
D.股份制企业经营受到社会认可
7.据统计,1900-1911 年,国人翻译西方科学教科书达到 180 多种。这一阶段的科学教科书译
著不仅有数学、天文、地理、机械制造方面的,也有化学、力学、声学、植物学等方面的。
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是因为
A.自然经济逐步解体
B.政府改革的大力推动
C.维新人士积极倡导
D.弘扬民主和科学思想
8.20世纪30年代,有学者撰文指出当时国人着手农村建设工作时“有的从政治入手,有的从教
育入手,有的从自卫入手,还有许多走别的途径,去帮助农民的”,但却很少有人从发展都
市 的 角 度 考 虑 农 村 建 设 。 “ 不 但 如 此 , 社 会 上 还 有 许 多 人 , 误 认 都 市 为 农 村 的 仇
敌······这种误解,是应当矫正的”。其意在强调
A.缩小城乡差距需要长期过程
B.以多种途径促进乡村振兴
C.关注都市与农村的协调发展
D.联合工农群众以改变时局
9.1962 年,国家计划委员会提出的年度计划调整方案着重强调,要根据农轻重的方针和实际的
可能,降低绝大多数重工业产品的指标。那些没有生产任务或者生产任务少的企业,应该立
即裁并或缩小规模。并要求进一步缩小基本建设的规模。这一方案
A.反映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B.配合了新中国“一五”计划的开展
C.旨在促进国民经济的调整和增长
D.体现出国家区域经济布局的变化
10.1985 年 3 月,邓小平在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时,第一次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
界的两大问题”这一重要论断。1985 年至 1989 年期间,巴林、巴勒斯坦、卡塔尔、格林纳
达等亚洲和美洲国家同中国建交,共谋和平发展。1989 年,中苏关系实现正常化。这说明
新时期中国
A.注重与发展中国家结成合作伙伴
B.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C.巩固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关系
D.为发展经济而调整外交政策
11.在罗马帝国初期,一些被释奴及其后代成功地跻身政坛和上流社会。史载,在皇帝尼禄的
元老院发生的一次争论中,有人抱怨说,当时大多数的骑士和许多元老都是被释奴的后代。
从公元 1 世纪开始,皇室的被释奴已占据政府的财政、司法、枢机等重要职位。这反映出罗
马帝国初期
历史试题 第 3 页(共 8 页)
A.出现政治腐败现象
B.被释奴威胁皇权统治
C.权力结构发生变化
D.元老院不满专制体制
12.10 至 15 世纪的摩加迪沙不仅大量进口来自阿拉伯的陶器、中国的瓷器、印度的布料,还
生产矿物资源,并输出木头、象牙、贝壳等至其他地区。考古学家曾在摩加迪沙一带挖
掘出许多来自古代中国、锡兰(今斯里兰卡)与安南(今越南)的钱币。据此可知,这
一时期摩加迪沙
A.经济结构比较单一 B.开拓商路促进手工业发展
C.农产品商品化加速 D.对外贸易具有重要地位
13.在法国启蒙运动中,伏尔泰和孟德斯鸠等人的思想相对比较稳健,基本上还是一些自然
神论者;狄德罗、霍尔巴赫等人则比较激进,已经走向了无神论。启蒙思想家之间,也
存在着很大的思想分歧,特别是卢梭,几乎与同时代的其他法国启蒙思想家都处于对立
状态。这反映出当时法国
A.新旧思想斗争激烈 B.革命斗争的艰巨性
C.启蒙思想的多元性 D.社会转型的渐进性
14.明治维新时期,日本政府通过保护、奖励并与民间合作等办法来发展教育。政府倾力引
入西方数学、地理、自然科学等学科,削减传统儒学内容;翻译欧美教材,聘请外国教
师授课;重视理科教育,设立工部大学校等专门技术院校。这些改革措施
A.体现出对西方文明的盲目崇拜
B.是为了服务于近代工业化发展
C.吸收了东西方传统文化的精华
D.具有浓厚的封建军国主义色彩
15.1918 年 2 月 10 日,列宁签署了人民委员会关于成立报刊革命法庭的法令,规定报刊革命
法庭审理利用报刊反人民的各种犯罪活动,并赋予它执行罚款、封闭和没收反革命报刊
等八项职权,凡虚假地歪曲性地反映社会生活现象、违反苏维埃政权颁布的出版法令者
将受到严厉的惩处。这反映出苏俄
A.十月革命后法律逐步完善
B.国家意识形态趋向统一
C.生产资料公有制基本建立
D.社会领域变革广泛开展
16.1984 年联邦德国政府公布《减税法》,分 1986 年、1988 年和 1990 年三个阶段进行减税,
将税收份额从 1982 年的 23.8%降低到 1990 年的 22.5%,降低了直接税比重,调低了所
得税和工资税的累进税率。联邦德国政府的这一做法
A.意图刺激经济增长
B.增加了社会福利的开支
C.借鉴了罗斯福新政
D.加重了政府的财政负担
历史试题 第 4 页(共 8 页)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 小题,共 52 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元史·百官志》称,忽必烈上台之初,即在京畿及要塞地区多建置路总管府以治理地方
行政,如设置的“上都留守司兼本路都总管府”“大都路都总管府”等。由于众建诸路,路的
规模有所缩小,中原地区路级机构由金代的十余路急剧上升到三十余路,其一级政区地位发生
动摇。南宋灭亡后,元朝迅速把北方的路总管府制推行到南方。元代还在边疆地区建置路总管
府,如在吐蕃建立“脱思麻路军民万户府”等。《元史》载“以蒙古人充各路达鲁花赤,汉人
充总管,回回人充同知,永为定制”,其中达鲁花赤是监治官,掌官府印信,总管“掌判署”,
处理赋役词讼及一切政务,同时“各路总管兼万户者,止理民事,军政勿预”。
-摘编自张金铣《元代路总管府的建立及其制度》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元代路总管府制度的特点。(6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元代路总管府制度的意义。(6 分)
历史试题 第 5 页(共 8 页)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
中国共产党一向高度重视群众文化宣传活动。以下是中国共产党不同时期文化宣传活动的
相关内容。
序号 相关内容
中央人民政府新闻总署在《关于改进报纸工作的决定》中指出,为适应全国
1 逐步转入以生产建设为中心任务的形势,全国报纸应当用首要的篇幅报道人 民生产劳动的状况,宣传生产工作和经济财政管理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错误
的教训,讨论解决这些工作中所遇到的各种困难的办法
2 甘肃靖远县糜滩镇开展了以“不忘初心颂党恩 牢记使命促脱贫”为主题的精
神扶贫与政策扶贫进万家群众系列文化展演活动
3 红色五月到来了,大家准备着开大会游行示威,团结起来配合红军
创办一批进步报刊,如《边区群众报》《晋察冀日报》《八路军军政杂志》 4
等服务于前线作战需要
5 宣传运动将土匪、恶霸、地主与美国视为一体,当时有口号“前方打美帝,
后方挖美根”
6 河北人民广播电台一直坚持“争取和平,反对内战”,宣传了共产党的和
平、民主、团结的主张
(1)结合中国共产党在不同时期面临的主要任务和采取的重要举措,从材料中任选三则文化宣
传活动内容并分别予以阐释。(9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国共产党开展文化宣传活动的历史启示。(5 分)
历史试题 第 6 页(共 8 页)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 分)
材料一
19 世纪 30 年代,英国民间掀起铁路建设高潮,在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至 19 世纪晚期,英
国的近代化铁路运输体系大体建成。英国铁路修建与股份制有着直接的关系。由于铁路投资较
大,而股份制能在短时间内筹集大量资金,因此铁路公司采用股份制形式,发行债券和股票,
民众通过购买铁路公司股票、债券等方式积极参与筹资,这样英国迅速完成了大规模的铁路建
设,并建成近代铁路运输体系。
-摘编自胡晓莹《英国工业化时期的铁路建设对社会的影响》
材料二
近代中国的铁路大部分是靠外国资金建设起来的,经营权也大部分落入外国公司或外国政
府手中。至 1894 年,中国自主铁路为 21%。1889 年 5 月 5 日,清政府发布一道“上谕”,提出
铁路“此事为自强要策,必应通筹天下全局”,仓促启动大规模铁路建设计划,可惜为时已晚-
国力已衰、财政枯竭、改革乏力,铁路建设举步维艰。1903 年开始,各省绅商掀起收回路权运
动,并取得成效。为此,1903-1907 年间,全国有 15 个省创设了 18 个铁路公司,其中 17 个是
官督商办、官商合办或商办。至 1911 年,清政府仅建成铁路 9254 公里。
-摘编自袁伟时《在愚昧、专制、侵略下挣扎的晚清铁路》等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近代中英两国铁路建设的差异。(8 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近代中英两国铁路建设的影响。(6 分)
历史试题 第 7 页(共 8 页)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 分)
材料
某学者认为,东西方文明是一个互动、互鉴的过程。但长期以来在“东方与西方,现
代与传统”二元对峙的思维方式下,亚洲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亚洲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地
区,人类早期文明最为发达的地区,亚洲文明对世界文明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正如一位
西方学者所说“今天的西方文明,也可说就是欧美文明”“与其说系起源于克里特、希腊、
罗马,不如说系起源于近东”。
-摘编自张西平《辉煌的亚洲文明,互动的东西方》
围绕“亚洲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关系”这一主题,就材料整体或部分观点,提出你的见解(赞
成、质疑、修改皆可),并结合世界史相关知识进行阐释。(要求:见解明确,史论结合,
逻辑严谨,表述准确)
历史试题 第 8 页(共 8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