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资源简介

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1.(2024三上·郑州期中)能够被水溶解的物质最终都   地分布到水中,但是溶解的速度不同,有的物质溶解得   ,有的物质溶解得   。
【答案】均匀;快;慢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当物质能被水溶解时,会分散到水分子之间的空隙里,最终实现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就像把盐放进水里并搅拌后,整杯水的咸味是一致的,不会出现有的地方咸、有的地方淡的情况。不过不同物质溶解的速度不一样,像蔗糖这类物质,在搅拌等条件下,溶解得就比较快;而有些物质,比如块状的石灰石,即使放在水里搅拌,溶解的速度也会很慢,这体现出了溶解速度存在快与慢的差别。
2.(2024三上·郑州期中)动物的一生要经历   、生长发育、   、衰亡的生命过程。
【答案】出生;繁殖
【知识点】动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动物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衰亡这四个阶段,完成整个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从出生开始,这是生命的起点,比如蚕从卵孵化;之后会慢慢生长发育,比如蚕吃桑叶长大、蜕皮;成熟后会繁殖,比如蚕成熟后结茧成蛾,蛾交配产卵;最后都会衰亡,完成繁殖后蚕蛾很快死亡,完整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衰亡”的生命过程。
3.(2024三上·郑州期中)蚊子、蚂蚁的相同特征:身体分为   、   、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   等,胸部有三对   。
【答案】头;胸;口器;足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通常长有三对足和两对翅(部分昆虫翅膀退化)。蚊子和蚂蚁都属于昆虫,它们的身体都会明确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是感知和取食的地方,除了触角和眼,还一定有口器,蚊子靠口器吸血、蚂蚁靠口器啃食,没有口器就没法获取营养;胸部是运动的主要部位,都有三对足,蚊子停落、蚂蚁爬行都得靠这三对足,这也是昆虫和蜘蛛(有四对足)等其他小动物最明显的区别之一。
4.(2024三上·郑州期中)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
【答案】温度
【解析】【解答】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分析】本题考查温度的定义。
5.(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面四种动物组合中,属于同一类动物的是(  )。
A.金鱼、草鱼、鲤鱼、鲸
B.鸵鸟、丹顶鹤、麻雀、鸭
C.蜻蜓、蝴蝶、蝙蝠、蜜蜂
【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A选项,金鱼、草鱼、鲤鱼都属于鱼类,特征是用鳃呼吸、靠鳍运动、卵生;但鲸是哺乳动物,靠肺呼吸、胎生哺乳,和鱼类不属于同一类。
B选项,鸵鸟、丹顶鹤、麻雀、鸭这四种动物都属于鸟类,核心特征是体表覆羽、有翅膀(鸵鸟翅膀退化但仍属于鸟类)、卵生,属于同一类动物。
C选项,蜻蜓、蝴蝶、蜜蜂都属于昆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但蝙蝠是哺乳动物,靠胎生繁殖、用肺呼吸,和昆虫不属于同一类。
综上所述,应选B选项。
6.(2024三上·郑州期中)降水量通常是指(  )的降水总量。
A.14小时 B.24小时 C.12小时
【答案】B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降水指的是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如雨)或固态(如雪、冰雹)降水。降水量的观测和统计有统一标准:气象站会固定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如从当日8时到次日8时),测量这段时间内降水在地面积聚的总量。因此,应选B选项。
7.(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列图中,表示少云的是(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将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匀划分成10等份,通过云所遮蔽的份数来确定云量,进而区分天气类型:晴是云量不超过2份,少云为云量不超过4份,多云是云量不超过8份,阴天则是云量超过8份。看题目里的三个图,图A的阴影(代表云)几乎把10份天空都遮蔽了,云量远超8份,符合阴天情况;图B的阴影部分,仔细数的话,遮蔽的份数不超过4份,符合少云的情况;图C的阴影遮蔽份数,超过了4份,不过又没到8份,属于多云的情况。所以,表示少云的是图B。
8.(2024三上·郑州期中)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相同点是(  )分布到水中。
A.均匀 B.上少下多 C.不均匀
【答案】A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比如食盐、白糖)放入水中后,会逐渐分散成肉眼看不见的微小颗粒,最终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A选项,“均一”意味着,溶解后的物质不会只集中在水的某个部分,而是会均匀地分散在整个水中,无论从哪个位置取出少量溶液,里面物质的含量都是相同的;
B选项,“上少下多”通常是物质没有溶解(比如沙子放入水中,颗粒会沉在底部)或溶解不充分时的状态,不符合溶解的特点;
C选项,“不均匀”描述的是物质未完全分散、分布有差异的情况,也不属于溶解后的状态。
综上所述,应选A选项。
9.(2024三上·郑州期中)气象学家常把风力的大小分为(  )等级。
A.11个 B.12个 C.18个
【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气象学中广泛使用的蒲福风级是划分风力大小的标准,它最初将风力分为0级(无风)到12级(飓风)共13个等级,但随着观测技术发展,后续又补充了13级到17级的风力等级,以描述更强的热带气旋。当前国际通用的蒲福风级完整划分包含0级至17级,总计18个等级,能更精准地覆盖从无风到超强台风的所有风力情况。因此,气象学家常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8个等级,答案选C选项。
10.(2024三上·郑州期中)制作风向标时,尾翼应该比箭头(  )。
A.大一些 B.小一些 C.不大不小
【答案】A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标是指示风向的仪器,其核心结构为箭头和更大的尾翼;尾翼受风力推动带动整体转动,制作风向标时,尾翼的核心作用是受风力推动后带动箭头转动,最终让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为了能更灵敏地捕捉风向、稳定指向,尾翼需要比箭头大一些,更大的受风面积能让它在风力作用下更易转动,同时平衡箭头,避免箭头因过小而随意偏移。因此,应选A选项。
11.(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列物质在常温水中溶解最快的是(  )。
A.白糖 B.洗衣粉 C.高锰酸钾
【答案】C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在常温水中,高锰酸钾的溶解速度比白糖和洗衣粉快。首先,高锰酸钾通常是细小的晶体或粉末状,这种形态让它与水接触的表面积比块状或颗粒更粗的白糖、洗衣粉大得多,而更大的接触面积能让水分子更快地包裹并分散其颗粒。其次,从溶解过程来看,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后,会迅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四周扩散,形成紫红色的溶液,这个扩散和分散的效率明显高于白糖和洗衣粉。综合来看,无论是接触面积带还是自身在水中的扩散速度,都让高锰酸钾在常温水中成为这三者中溶解最快的物质,所以答案选C选项。
12.(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面的描述中,属于9级风特征的是(  )。
A.小树随风摇 B.风吹树枝断 C.屋顶飞瓦片
【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9级风(又称烈风),风力足以对建筑物、树木等产生较显著的破坏作用,而非轻度晃动或局部损伤。
A选项,小树随风摇的现象对应的是风力较弱的5-6级风(和风到强风), 仅能让小树的枝干产生明显晃动,但不会造成折断或更严重的影响,远达不到9级风的强度;
B选项,风吹树枝断是7-8级风(疾风到大风)的特征,风力可吹断较细的树枝,但对屋顶等坚固结构基本无威胁,仍属于中等风力;
C选项,屋顶飞瓦片符合9级烈风的强度,此时风力足以突破屋顶瓦片的固定力,将瓦片吹飞,这是对建筑物产生实质性破坏的表现,与9级风“能造成较明显破坏”的特征匹配。
因此,属于9级风特征的是C选项。
13.(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图是蝴蝶的一生,其变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④③①
【答案】C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蝴蝶作为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其生命周期必须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完全不同形态的阶段,且顺序不可逆。
图中②的形态是细小、圆形或椭圆形的卵,这是蝴蝶生命的起点;
接着是图④,它呈现出长条状、多环节的幼虫形态(毛毛虫),④排在②之后;
然后是图③,其形态为包裹着幼虫的蛹(也叫茧),这是蝴蝶发育的关键转型期,③排在④之后;
最后是图①,它具有两对翅膀、三对足的成虫形态(即蝴蝶),①是生命周期的最后一步。
综上,蝴蝶一生的正确生长顺序为②(卵)→④(幼虫)→③(蛹)→①(成虫),对应C选项。
14.(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列不是哺乳动物特征的是(  )。
A.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B.身体表面有毛 C.用肺呼吸
【答案】A
【知识点】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通常长有毛,比如猫、狗的绒毛,兔子的长毛;不管生活在陆地还是水中,都用肺呼吸;繁殖方式主要是胎生,而且幼崽出生后会喝母体分泌的乳汁长大。
A选项,哺乳动物的主要繁殖方式是胎生,而产卵是鸟类、爬行类(比如乌龟)的繁殖方式。
B选项,身体表面有毛是哺乳动物的特征,比如常见的猪、牛、羊、老鼠等,身体表面都有毛。
C选项,无论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老虎、大象,还是生活在水里的鲸鱼、海豚,都用肺呼吸(鲸鱼需要定期浮出水面换气),这是哺乳动物的特征之一。
综上所述,通过产卵繁殖后代不是哺乳动物的特征,答案为A选项。
15.(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
B.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C.东南风是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吹来的风
【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在气象知识中,风向的核心定义是风吹来的方向,测量风向的常用工具是风向标,风向标箭头指向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即风向)。
A选项描述正确。风向标是专门用于测量风向的工具,其工作原理是:风吹来时,风向标会被风吹动,最终箭头指向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即风向),比如箭头指向北,就表示北风。
B选项描述正确,是风向的基本定义。比如北风,指的就是从北方吹来的风;南风,指的就是从南方吹来的风,风向指的是是风吹来的方向。
C选项描述错误。根据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的知识,“东南风”指的是“从东南方向吹来”,吹向的方向是西北,而非“从西北向东南吹”。若风从西北向东南吹,应该是西北风,而不是东南风。
综上所述,描述不正确的是C选项。
16.(2024三上·郑州期中)如右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
A.-4℃ B.-6℃ C.6℃
【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首先观察温度计的刻度,我们能看到清晰的刻度线,包括0℃的刻度线。接下来看液柱的位置,液柱明显处于0℃刻度线的下方,这表明此时测量的温度是低于0℃的,也就是零下温度。然后仔细数液柱对应的刻度,从0℃开始向下数,液柱正好对齐0℃下方第4个小格的位置。根据温度计的读数规则,0℃以下的刻度,每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综合这些观察,这个温度计的读数就是-4℃,应选A选项。
17.(2024三上·郑州期中)测量气温时,一般选择的地点要在(  )
A.室外,阳光下,通风处
B.室内,门口,通风处
C.室外,背阴,通风处
【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A选项,阳光直射让温度计额外吸热,测量的温度比实际空气温度偏高,无法反映真实气温。
B选项,室内环境受人类活动、设备影响,与室外大气环境不同,门口也难避免干扰,测量结果不能代表室外气温。
C选项,室外保证测的是自然气温,背阴避免太阳额外加热,通风让空气流动,测量结果准确真实,符合测量的要求。
综上所述,答案是C选项。
18.(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列哪一种动物不属于鸟类(  )。
A.企鹅 B.孔雀 C.寒号鸟
【答案】C
【知识点】鸟类
【解析】【分析】鸟类的核心特征:体表覆羽、卵生、体温恒定,且多数具有翼(翅膀)。
A选项,企鹅虽不会飞,但体表覆盖密集的羽毛(保温),通过产卵繁殖,符合鸟类特征,属于鸟类。
B选项,孔雀体表有艳丽羽毛,会产卵繁殖,具备鸟类典型特征,属于鸟类。
C选项,寒号鸟学名复齿鼯鼠,实际是哺乳动物。它体表覆毛而非羽毛,通过胎生哺乳养育后代,不符合鸟类特征,因此不属于鸟类。
综上所述,应选C选项。
19.(2024三上·郑州期中)胎生动物一般都用(  )的方法喂养刚出生的小动物。
A.找食物 B.哺乳 C.寄生
【答案】B
【知识点】胎生
【解析】【分析】胎生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的母体内通常有乳腺,当幼崽刚出生时,自身往往缺乏独立获取和消化食物的能力。此时,雌性会通过乳腺分泌乳汁,直接喂养幼崽,这种哺乳方式能为幼崽提供充足、易吸收的营养,帮助其快速生长发育,是胎生动物喂养刚出生幼崽的典型方式。而A选项的找食物并非胎生动物专属的育幼方式,且幼崽无法自主进行;C选项的寄生是生物间的依赖损害关系,与亲代抚育无关,因此答案是B选项。
20.(2024三上·郑州期中)动物的一生经历了出生、(  )、成熟和衰亡的生命过程。
A.生长 B.繁殖 C.生长发育
【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动物生命历程是出生→生长→成熟→衰亡,生长是幼年阶段的关键表现,动物出生后通过生长实现体型增大、生理机能完善,最终过渡到成熟阶段,繁殖是成熟阶段的行为,属于生命周期中成熟后的环节;生长精准概括了幼年阶段的核心特征,因此答案为A选项。
21.(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列哪个是用来测量降雨量多少的仪器(  )。
A.
B.
C.
【答案】B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A选项,图中是风向标,它的作用是测量风向(即风从哪个方向吹来),和降雨量没有关系,所以不能用来测量降雨量。
B选项,图中是雨量器,雨量器是专门用来测量降雨量的仪器。它通过收集一定时间内的降雨,然后根据收集到的雨水的量(通常看雨水在雨量器内的高度对应的刻度),就能知道降雨量的多少。
C选项,图中是风速仪,它的功能是测量风速(即风流动的快慢),无法用于测量降雨量。
所以,用来测量降雨量多少的仪器是B选项中的工具。
22.(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列哪个动物属于珍稀动物(  )。
A.乌龟 B.白鳍豚 C.袋鼠
【答案】B
【知识点】珍稀动物
【解析】【分析】A选项,乌龟是龟科爬行动物的统称,在自然环境中分布较广,人工养殖技术也十分成熟,种群数量稳定,未处于濒危或稀缺状态,因此不属于珍稀动物。
B选项,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流域。由于长江生态环境变化、人类活动(如航运、污染)等影响,其种群数量曾急剧下降,目前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于全球极危物种,野外种群已多年难觅踪迹,是典型的珍稀动物。
C选项,袋鼠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及周边岛屿。其适应能力强,在澳大利亚的草原、森林等环境中广泛分布,部分种类(如红袋鼠)种群数量庞大,且受当地保护政策支持,未面临生存危机,不属于珍稀动物。
综上,属于珍稀动物的是B选项。
23.(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列三组物质中,都能溶解于水的是(  )。
A.白糖和食用油 B.面粉和盐 C.小苏打和味精
【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指的是物质放入水中后,搅拌均匀且看不见颗粒,形成稳定的液体,不会快速分层或沉淀。A选项,白糖放入水中,搅拌后会完全消失,形成透明、稳定的糖水,能溶解于水;但食用油放入水中,无论怎么搅拌,都会浮在水面形成油层,静置后快速分层,不能溶解于水,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盐放入水中,搅拌后会完全溶解,形成盐水;但面粉放入水中,搅拌时会形成浑浊的液体,静置一段时间后,面粉颗粒会沉到水底,不能溶解于水,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小苏打放入水中,搅拌后会完全溶解,形成透明液体;味精放入水中,同样能完全溶解,形成稳定的溶液,二者都能溶解于水,所以C选项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应选C选项。
24.(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列做法中,不能使倒立的小丑更稳固的是(  )。
A.增加小丑手臂的长度
B.给小丑身上涂一层胶水
C.给小丑每只手上固定一个同样重的物体
【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支撑面大小、重心高低影响稳固性。物体的支撑面越大,越不容易倾倒,比如桌子四条腿比三条腿支撑面更宽,放稳后更稳固。物体的重心越低,越稳固,像装满书的书包放在地上,比拎起来举高时更难倒。
A选项,增手臂长度扩大支撑面,能让小丑更稳固;
B选项,涂胶水仅防滑动,不改变支撑面和重心,无法提升稳固性;
C选项,双手固定等重物体降低并居中重心,能让小丑更稳固。
综上所述,故答案为B选项。
25.(2024三上·郑州期中)连线题。
0级 风吹飞纸片
一级 轻烟随风偏
四级 风吹树枝断
七级 烟柱直冲天
八级 迎风走不便
【答案】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①0级——烟柱直冲天(0级风时,空气几乎静止,烟会垂直向上)
②一级——轻烟随风偏(一级风比较微弱,能让轻烟轻轻飘动、偏移)
③四级——风吹飞纸片(四级风有一定力量,能把纸片吹飞)
④七级——迎风走不便(七级风风力较大,人迎着风走会感觉困难)
⑤八级——风吹树枝断(八级风风力很强,足以吹断树枝)
26.(2024三上·郑州期中)写出小鱼身上各个部位的名称。
【答案】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鱼的身体各部位及判断特征如下:
①身体表面有鳞,能保护身体、减少水的阻力,肉眼可见身体表面有片状硬质覆盖物。
②用鳃呼吸,鳃在头部两侧,可从水中摄取氧气,能看到头部两侧用于水中气体交换的器官。
③靠鳍游动,鳍分布在身体各处,摆动时辅助小鱼在水中运动。
④用卵繁殖后代,通过产卵,鱼卵在水中发育成小鱼。
27.(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面是探探写的一篇日记,请仔细阅读并完成练习。
早上起来,天空就布满了灰色的云层,一天都没见太阳。出门的人都裹上了厚厚的棉服,冷风不断吹拂着门口的红旗,整面旗子都展开了,朝东南方飘扬。傍晚下起了小雨,半夜时雨停了。
(1)这篇日记是对   (填“天气”或“气候”)的描写。
(2)根据描述,这一天的风力已经达到   级,风向是   。
(3)题目描述的天气现象与下列哪一项相对应?(  )
A. B. C.
(4)探探想知道这一天的气温,她应该在哪里测量?(  )
A.哪里都可以。
B.室外阳光下的通风处。
C.室外背阴的通风处。
(5)探探使用气温计时,正确的读数方式为(  )。
A. B. C.
(6)探探想自制简易雨量器测量当天的降雨量,下列选材或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
A.用一个高约20厘米的平底直筒透明杯作为雨量器
B.将直尺粘在杯子的外壁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杯子内侧底部
C.将直尺粘在杯子的外壁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杯子外侧底部
(7)经调整后,雨量器合乎规范。探探测得当天的降雨量为8毫米,结合下面的降雨强度等级表可知,当天该地的降雨强度等级为(  )。
降雨强度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的总降雨量 0.1~9.9毫米 10.0~24.9毫米 25.0~49.9毫米 50.0~99.9毫米 100.0~249.9毫米 大于等于250.0毫米
A.小雨 B.中雨 C.暴雨
【答案】(1)天气
(2)3;西北
(3)A
(4)C
(5)B
(6)C
(7)A
【知识点】天气现象;测量气温;降雨量等级;雨量器;气候
【解析】【分析】天气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如晴、阴、雨、风等),气候则是长时间的平均大气状况。
(1)天气是某一地区短时间内(几小时到几天)的大气状况,比如一天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多年)的平均大气状况,反映的是长期的天气规律。日记里描述的是早上到半夜这一天内的云层、温度、风、降雨变化,属于短时间的大气情况,所以是对天气的描写。
(2)《风力等级歌》里提到三级叶动红旗展,意思是3级风时,红旗会展开飘动,与日记中“冷风不断吹拂着门口的红旗,整面旗子都展开了”的现象一致,所以风力达到3级。风向是风的来向,即风从哪个方向来,就是什么风向。红旗朝东南方飘扬,说明风是从西北方向吹向东南方向的,所以风向是西北。
(3)A选项的符号是阴天云团,代表天空布满云层,可能伴随降雨,与日记中“天空就布满了灰色的云层,一天都没见太阳。傍晚下起了小雨”的描述一致。
B选项是“晴天太阳”符号,代表阳光充足,无云或云量极少,不符合日记里的阴天、降雨情况。
C选项是“多云转晴”符号(有太阳且部分云层),也与日记中“一天都没见太阳”的阴天不符
综上所述,应选A选项。
(4)气温计的放置需满足三个条件:
①要放在室外,因为测量的是室外空气的温度,室内温度受建筑影响,不能代表自然环境的气温。
②要放在背阴处,如果放在阳光直射处,太阳的热量会直接加热气温计,导致测量的温度比周围空气实际温度高(比如阳光直射下,气温计可能测到40℃,但实际空气温度可能只有30℃)。
③要放在通风处,保证空气能自由流动,让气温计周围的空气与外界空气充分交换,测量的是流动空气的真实温度。
综合来看,只有室外背阴的通风处符合测量要求,所以选C选项。
(5)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这是因为:
若像A选项俯视,眼睛看到的液柱上表面会高于实际位置,读数会比真实值偏大(比如实际液柱对应20℃,俯视可能读成22℃);
若像B选项水平视线,能直接、准确地看到液柱对应的刻度,读数最准确;
若像C选项仰视,眼睛看到的液柱上表面会低于实际位置,读数会比真实值偏小(比如实际20℃,仰视可能读成18℃)。
综上所述,正确的读数方式是B选项。
(6)自制简易雨量器时,关键是要准确测量雨水在容器内积聚的垂直高度。
A选项,用高约20厘米的平底直筒透明杯作为雨量器是可行的,直筒形状能保证雨水均匀积聚,透明材质也便于观察和测量。
B选项,将直尺粘在杯子外壁,且0刻度线对准杯子内侧底部,这样测量的起点是杯子内侧底部(雨水实际开始积聚的位置),能准确测量出降雨量。
C选项,把直尺0刻度线对准杯子外侧底部,由于杯子存在壁厚,内侧底部实际比外侧底部低,会导致测量的降雨量比实际雨水积聚的高度偏大,无法准确反映真实的降雨量,所以这种操作不规范。
综上所述,应选C选项。
(7)题中的降雨强度等级表格清晰规定了不同降雨强度的24小时总降雨量范围:小雨:0.1-9.9毫米;中雨:10.0-24.9毫米;大雨:25.0-49.9毫米;暴雨及以上:降雨量更大。题目中测得当天降雨量为8毫米,8 毫米处于“0.1-9.9毫米”的小雨区间内,所以降雨强度等级为小雨,应选A选项。
(1)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这篇短文是对天气的描写。
(2)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因为整面红旗都展开了,所以风力是3级;红旗飘向东南方,所以风向是西北风。
(3)“云量”是天文学专有名词,云量是以一天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根据题干可知,早上起来,天空就布满了灰色的云层,一天都没见太阳,所以白天是阴天。
(4)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即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应该在室外背阴的通风处测量气温。
(5)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正确读数方法是视线与液柱持平,即B。
(6)雨量器的直尺应当准确测量杯子内的水位高度,因此直尺的0刻度线应对准杯子内侧底部,而不是外侧底部。将直尺粘在杯子的外壁上且0刻度线对准杯子外侧底部会导致测量不准确。
(7)根据题干可知,探探测得当天的降雨量为8毫米,当天该地的降雨强度等级为小雨。
28.(2024三上·郑州期中)从某部动画片中,妙妙认识了下面这些动物:
蝴蝶 松鼠 瓢虫 乌鸦 黑熊 啄木鸟 蝙蝠 狐狸
(1)妙妙想知道蝴蝶一生经历的四个阶段,请你帮她将下图补充完整。
(2)妙妙把其中的六种动物分成了三组,请据此完成练习。
A组 B组 C组
蝴蝶、瓢虫 乌鸦、啄木鸟 松鼠、黑熊
A组的两种动物是   类动物;B组的两种动物是   类动物;C组的两种动物是   类动物。
(3)如果把蝙蝠和狐狸也归到第(1)题的三个小组中,蝙蝠应分到   组,狐狸应分到   组。(填序号)
(4)这些动物的相同点是(  )。
①都是通过胎生的方式来繁殖下一代的
②都是我国的珍稀动物
③它们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成熟、衰亡的生命过程
④到成熟时能够繁殖下一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1)
(2)昆虫;鸟;哺乳
(3)C;C
(4)C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1)蝴蝶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①最上方的蝴蝶是成虫,成虫具有成熟的生殖器官,能进行交配、产卵,繁殖后代。
②左侧的是蛹,幼虫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会变成蛹,在蛹内进行组织重组,为变成成虫做准备。
③右侧的是卵,卵是蝴蝶生命的起始,由成虫产下,在适宜条件下孵化出幼虫。
④下方的是幼虫(毛毛虫),幼虫孵化后会大量进食植物叶片,快速生长发育,为后续的蛹期和成虫期积累营养。(2)A组(蝴蝶、瓢虫):它们的身体结构符合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多数还有两对翅,所以属于昆虫类动物。
B组(乌鸦、啄木鸟):体表覆盖羽毛,前肢演化成翼,有喙无齿,通过产卵繁殖后代,这些都是鸟类的典型特征,所以属于鸟类动物。
C组(松鼠、黑熊):体表被毛,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出生后靠母体的乳汁哺育成长,这是哺乳动物的核心特征,所以属于哺乳类动物。
(3)蝙蝠:虽然蝙蝠会飞行,外形类似鸟类,但它体表被毛,生殖方式是胎生,幼崽靠母体乳汁哺育,符合哺乳动物的定义,所以应分到C组(哺乳类组)。狐狸: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是典型的哺乳动物,所以也应分到C组。
(4)①“都是通过胎生的方式来繁殖下一代的”错误:蝴蝶、瓢虫是卵生,乌鸦、啄木鸟也是卵生,只有哺乳类(如松鼠、黑熊、蝙蝠、狐狸)是胎生,并非所有动物都胎生。
②“都是我国的珍稀动物”错误:蝴蝶、瓢虫、乌鸦、啄木鸟、松鼠、黑熊(非濒危种群)、蝙蝠、狐狸,大多是常见动物,不属于我国珍稀动物(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等)。
③“它们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成熟、衰亡的生命过程”正确:这是所有生物(包括动物)都具有的生命历程,从诞生到成长,再到成熟繁殖,最终走向衰亡。
④“到成熟时能够繁殖下一代”正确:生物生长成熟后,都具备繁殖能力,以此保证物种的延续。
所以符合条件的是③④,答案选C选项。
(1)蝴蝶一生经历的四个阶段和蚕一样,都是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2)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动物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蝴蝶、瓢虫属于昆虫,乌鸦、啄木鸟属于鸟类,松鼠、黑熊属于哺乳动物。
(3)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动物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蝙蝠和狐狸都属于哺乳动物,应分到C组。
(4) ①都是通过胎生的方式来繁殖下一代的,错误;蝴蝶、瓢虫、乌鸦、啄木鸟是通过卵生的方式来繁殖下一代的;
②都是我国的珍稀动物,错误;这些动物不是我国的珍稀动物;
③它们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成熟、衰亡的生命过程,正确;
④到成熟时能够繁殖下一代,正确;
所以这些动物的相同点是③④。
1 / 1河南省郑州市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期中考试科学试卷
1.(2024三上·郑州期中)能够被水溶解的物质最终都   地分布到水中,但是溶解的速度不同,有的物质溶解得   ,有的物质溶解得   。
2.(2024三上·郑州期中)动物的一生要经历   、生长发育、   、衰亡的生命过程。
3.(2024三上·郑州期中)蚊子、蚂蚁的相同特征:身体分为   、   、腹三部分,头上有触角、眼、   等,胸部有三对   。
4.(2024三上·郑州期中)物体的冷热程度叫   。
5.(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面四种动物组合中,属于同一类动物的是(  )。
A.金鱼、草鱼、鲤鱼、鲸
B.鸵鸟、丹顶鹤、麻雀、鸭
C.蜻蜓、蝴蝶、蝙蝠、蜜蜂
6.(2024三上·郑州期中)降水量通常是指(  )的降水总量。
A.14小时 B.24小时 C.12小时
7.(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列图中,表示少云的是(  )
A. B. C.
8.(2024三上·郑州期中)不同物质在水中溶解的相同点是(  )分布到水中。
A.均匀 B.上少下多 C.不均匀
9.(2024三上·郑州期中)气象学家常把风力的大小分为(  )等级。
A.11个 B.12个 C.18个
10.(2024三上·郑州期中)制作风向标时,尾翼应该比箭头(  )。
A.大一些 B.小一些 C.不大不小
11.(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列物质在常温水中溶解最快的是(  )。
A.白糖 B.洗衣粉 C.高锰酸钾
12.(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面的描述中,属于9级风特征的是(  )。
A.小树随风摇 B.风吹树枝断 C.屋顶飞瓦片
13.(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图是蝴蝶的一生,其变化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①②③④ B.③④②① C.②④③①
14.(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列不是哺乳动物特征的是(  )。
A.通过产卵繁殖后代 B.身体表面有毛 C.用肺呼吸
15.(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列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
B.风向是指风吹来的方向
C.东南风是从西北向东南方向吹来的风
16.(2024三上·郑州期中)如右图所示温度计的读数是(  )。
A.-4℃ B.-6℃ C.6℃
17.(2024三上·郑州期中)测量气温时,一般选择的地点要在(  )
A.室外,阳光下,通风处
B.室内,门口,通风处
C.室外,背阴,通风处
18.(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列哪一种动物不属于鸟类(  )。
A.企鹅 B.孔雀 C.寒号鸟
19.(2024三上·郑州期中)胎生动物一般都用(  )的方法喂养刚出生的小动物。
A.找食物 B.哺乳 C.寄生
20.(2024三上·郑州期中)动物的一生经历了出生、(  )、成熟和衰亡的生命过程。
A.生长 B.繁殖 C.生长发育
21.(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列哪个是用来测量降雨量多少的仪器(  )。
A.
B.
C.
22.(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列哪个动物属于珍稀动物(  )。
A.乌龟 B.白鳍豚 C.袋鼠
23.(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列三组物质中,都能溶解于水的是(  )。
A.白糖和食用油 B.面粉和盐 C.小苏打和味精
24.(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列做法中,不能使倒立的小丑更稳固的是(  )。
A.增加小丑手臂的长度
B.给小丑身上涂一层胶水
C.给小丑每只手上固定一个同样重的物体
25.(2024三上·郑州期中)连线题。
0级 风吹飞纸片
一级 轻烟随风偏
四级 风吹树枝断
七级 烟柱直冲天
八级 迎风走不便
26.(2024三上·郑州期中)写出小鱼身上各个部位的名称。
27.(2024三上·郑州期中)下面是探探写的一篇日记,请仔细阅读并完成练习。
早上起来,天空就布满了灰色的云层,一天都没见太阳。出门的人都裹上了厚厚的棉服,冷风不断吹拂着门口的红旗,整面旗子都展开了,朝东南方飘扬。傍晚下起了小雨,半夜时雨停了。
(1)这篇日记是对   (填“天气”或“气候”)的描写。
(2)根据描述,这一天的风力已经达到   级,风向是   。
(3)题目描述的天气现象与下列哪一项相对应?(  )
A. B. C.
(4)探探想知道这一天的气温,她应该在哪里测量?(  )
A.哪里都可以。
B.室外阳光下的通风处。
C.室外背阴的通风处。
(5)探探使用气温计时,正确的读数方式为(  )。
A. B. C.
(6)探探想自制简易雨量器测量当天的降雨量,下列选材或操作中不规范的是(  )。
A.用一个高约20厘米的平底直筒透明杯作为雨量器
B.将直尺粘在杯子的外壁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杯子内侧底部
C.将直尺粘在杯子的外壁上,直尺的0刻度线对准杯子外侧底部
(7)经调整后,雨量器合乎规范。探探测得当天的降雨量为8毫米,结合下面的降雨强度等级表可知,当天该地的降雨强度等级为(  )。
降雨强度等级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24小时的总降雨量 0.1~9.9毫米 10.0~24.9毫米 25.0~49.9毫米 50.0~99.9毫米 100.0~249.9毫米 大于等于250.0毫米
A.小雨 B.中雨 C.暴雨
28.(2024三上·郑州期中)从某部动画片中,妙妙认识了下面这些动物:
蝴蝶 松鼠 瓢虫 乌鸦 黑熊 啄木鸟 蝙蝠 狐狸
(1)妙妙想知道蝴蝶一生经历的四个阶段,请你帮她将下图补充完整。
(2)妙妙把其中的六种动物分成了三组,请据此完成练习。
A组 B组 C组
蝴蝶、瓢虫 乌鸦、啄木鸟 松鼠、黑熊
A组的两种动物是   类动物;B组的两种动物是   类动物;C组的两种动物是   类动物。
(3)如果把蝙蝠和狐狸也归到第(1)题的三个小组中,蝙蝠应分到   组,狐狸应分到   组。(填序号)
(4)这些动物的相同点是(  )。
①都是通过胎生的方式来繁殖下一代的
②都是我国的珍稀动物
③它们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成熟、衰亡的生命过程
④到成熟时能够繁殖下一代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均匀;快;慢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当物质能被水溶解时,会分散到水分子之间的空隙里,最终实现均匀地分布在水中,就像把盐放进水里并搅拌后,整杯水的咸味是一致的,不会出现有的地方咸、有的地方淡的情况。不过不同物质溶解的速度不一样,像蔗糖这类物质,在搅拌等条件下,溶解得就比较快;而有些物质,比如块状的石灰石,即使放在水里搅拌,溶解的速度也会很慢,这体现出了溶解速度存在快与慢的差别。
2.【答案】出生;繁殖
【知识点】动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动物的一生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衰亡这四个阶段,完成整个生命周期。动物的一生从出生开始,这是生命的起点,比如蚕从卵孵化;之后会慢慢生长发育,比如蚕吃桑叶长大、蜕皮;成熟后会繁殖,比如蚕成熟后结茧成蛾,蛾交配产卵;最后都会衰亡,完成繁殖后蚕蛾很快死亡,完整经历了“出生→生长发育→繁殖→衰亡”的生命过程。
3.【答案】头;胸;口器;足
【知识点】昆虫
【解析】【分析】昆虫是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动物类群,身体都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通常长有三对足和两对翅(部分昆虫翅膀退化)。蚊子和蚂蚁都属于昆虫,它们的身体都会明确分成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是感知和取食的地方,除了触角和眼,还一定有口器,蚊子靠口器吸血、蚂蚁靠口器啃食,没有口器就没法获取营养;胸部是运动的主要部位,都有三对足,蚊子停落、蚂蚁爬行都得靠这三对足,这也是昆虫和蜘蛛(有四对足)等其他小动物最明显的区别之一。
4.【答案】温度
【解析】【解答】物体的冷热程度叫温度;
【分析】本题考查温度的定义。
5.【答案】B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
【解析】【分析】A选项,金鱼、草鱼、鲤鱼都属于鱼类,特征是用鳃呼吸、靠鳍运动、卵生;但鲸是哺乳动物,靠肺呼吸、胎生哺乳,和鱼类不属于同一类。
B选项,鸵鸟、丹顶鹤、麻雀、鸭这四种动物都属于鸟类,核心特征是体表覆羽、有翅膀(鸵鸟翅膀退化但仍属于鸟类)、卵生,属于同一类动物。
C选项,蜻蜓、蝴蝶、蜜蜂都属于昆虫,身体分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但蝙蝠是哺乳动物,靠胎生繁殖、用肺呼吸,和昆虫不属于同一类。
综上所述,应选B选项。
6.【答案】B
【知识点】测量降水量
【解析】【分析】降水指的是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如雨)或固态(如雪、冰雹)降水。降水量的观测和统计有统一标准:气象站会固定以24小时为一个周期(如从当日8时到次日8时),测量这段时间内降水在地面积聚的总量。因此,应选B选项。
7.【答案】B
【知识点】云量
【解析】【分析】将观察范围内的天空均匀划分成10等份,通过云所遮蔽的份数来确定云量,进而区分天气类型:晴是云量不超过2份,少云为云量不超过4份,多云是云量不超过8份,阴天则是云量超过8份。看题目里的三个图,图A的阴影(代表云)几乎把10份天空都遮蔽了,云量远超8份,符合阴天情况;图B的阴影部分,仔细数的话,遮蔽的份数不超过4份,符合少云的情况;图C的阴影遮蔽份数,超过了4份,不过又没到8份,属于多云的情况。所以,表示少云的是图B。
8.【答案】A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溶解是指物质(比如食盐、白糖)放入水中后,会逐渐分散成肉眼看不见的微小颗粒,最终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
A选项,“均一”意味着,溶解后的物质不会只集中在水的某个部分,而是会均匀地分散在整个水中,无论从哪个位置取出少量溶液,里面物质的含量都是相同的;
B选项,“上少下多”通常是物质没有溶解(比如沙子放入水中,颗粒会沉在底部)或溶解不充分时的状态,不符合溶解的特点;
C选项,“不均匀”描述的是物质未完全分散、分布有差异的情况,也不属于溶解后的状态。
综上所述,应选A选项。
9.【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气象学中广泛使用的蒲福风级是划分风力大小的标准,它最初将风力分为0级(无风)到12级(飓风)共13个等级,但随着观测技术发展,后续又补充了13级到17级的风力等级,以描述更强的热带气旋。当前国际通用的蒲福风级完整划分包含0级至17级,总计18个等级,能更精准地覆盖从无风到超强台风的所有风力情况。因此,气象学家常把风力的大小分为18个等级,答案选C选项。
10.【答案】A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风向标是指示风向的仪器,其核心结构为箭头和更大的尾翼;尾翼受风力推动带动整体转动,制作风向标时,尾翼的核心作用是受风力推动后带动箭头转动,最终让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为了能更灵敏地捕捉风向、稳定指向,尾翼需要比箭头大一些,更大的受风面积能让它在风力作用下更易转动,同时平衡箭头,避免箭头因过小而随意偏移。因此,应选A选项。
11.【答案】C
【知识点】溶解
【解析】【分析】在常温水中,高锰酸钾的溶解速度比白糖和洗衣粉快。首先,高锰酸钾通常是细小的晶体或粉末状,这种形态让它与水接触的表面积比块状或颗粒更粗的白糖、洗衣粉大得多,而更大的接触面积能让水分子更快地包裹并分散其颗粒。其次,从溶解过程来看,高锰酸钾放入水中后,会迅速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向四周扩散,形成紫红色的溶液,这个扩散和分散的效率明显高于白糖和洗衣粉。综合来看,无论是接触面积带还是自身在水中的扩散速度,都让高锰酸钾在常温水中成为这三者中溶解最快的物质,所以答案选C选项。
12.【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9级风(又称烈风),风力足以对建筑物、树木等产生较显著的破坏作用,而非轻度晃动或局部损伤。
A选项,小树随风摇的现象对应的是风力较弱的5-6级风(和风到强风), 仅能让小树的枝干产生明显晃动,但不会造成折断或更严重的影响,远达不到9级风的强度;
B选项,风吹树枝断是7-8级风(疾风到大风)的特征,风力可吹断较细的树枝,但对屋顶等坚固结构基本无威胁,仍属于中等风力;
C选项,屋顶飞瓦片符合9级烈风的强度,此时风力足以突破屋顶瓦片的固定力,将瓦片吹飞,这是对建筑物产生实质性破坏的表现,与9级风“能造成较明显破坏”的特征匹配。
因此,属于9级风特征的是C选项。
13.【答案】C
【知识点】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蝴蝶作为完全变态发育昆虫,其生命周期必须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完全不同形态的阶段,且顺序不可逆。
图中②的形态是细小、圆形或椭圆形的卵,这是蝴蝶生命的起点;
接着是图④,它呈现出长条状、多环节的幼虫形态(毛毛虫),④排在②之后;
然后是图③,其形态为包裹着幼虫的蛹(也叫茧),这是蝴蝶发育的关键转型期,③排在④之后;
最后是图①,它具有两对翅膀、三对足的成虫形态(即蝴蝶),①是生命周期的最后一步。
综上,蝴蝶一生的正确生长顺序为②(卵)→④(幼虫)→③(蛹)→①(成虫),对应C选项。
14.【答案】A
【知识点】哺乳动物
【解析】【分析】哺乳动物身体表面通常长有毛,比如猫、狗的绒毛,兔子的长毛;不管生活在陆地还是水中,都用肺呼吸;繁殖方式主要是胎生,而且幼崽出生后会喝母体分泌的乳汁长大。
A选项,哺乳动物的主要繁殖方式是胎生,而产卵是鸟类、爬行类(比如乌龟)的繁殖方式。
B选项,身体表面有毛是哺乳动物的特征,比如常见的猪、牛、羊、老鼠等,身体表面都有毛。
C选项,无论是生活在陆地上的老虎、大象,还是生活在水里的鲸鱼、海豚,都用肺呼吸(鲸鱼需要定期浮出水面换气),这是哺乳动物的特征之一。
综上所述,通过产卵繁殖后代不是哺乳动物的特征,答案为A选项。
15.【答案】C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在气象知识中,风向的核心定义是风吹来的方向,测量风向的常用工具是风向标,风向标箭头指向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即风向)。
A选项描述正确。风向标是专门用于测量风向的工具,其工作原理是:风吹来时,风向标会被风吹动,最终箭头指向的方向,就是风吹来的方向(即风向),比如箭头指向北,就表示北风。
B选项描述正确,是风向的基本定义。比如北风,指的就是从北方吹来的风;南风,指的就是从南方吹来的风,风向指的是是风吹来的方向。
C选项描述错误。根据风向是风吹来的方向的知识,“东南风”指的是“从东南方向吹来”,吹向的方向是西北,而非“从西北向东南吹”。若风从西北向东南吹,应该是西北风,而不是东南风。
综上所述,描述不正确的是C选项。
16.【答案】A
【知识点】温度计
【解析】【分析】首先观察温度计的刻度,我们能看到清晰的刻度线,包括0℃的刻度线。接下来看液柱的位置,液柱明显处于0℃刻度线的下方,这表明此时测量的温度是低于0℃的,也就是零下温度。然后仔细数液柱对应的刻度,从0℃开始向下数,液柱正好对齐0℃下方第4个小格的位置。根据温度计的读数规则,0℃以下的刻度,每一个小格代表1℃,所以综合这些观察,这个温度计的读数就是-4℃,应选A选项。
17.【答案】C
【知识点】测量气温
【解析】【分析】A选项,阳光直射让温度计额外吸热,测量的温度比实际空气温度偏高,无法反映真实气温。
B选项,室内环境受人类活动、设备影响,与室外大气环境不同,门口也难避免干扰,测量结果不能代表室外气温。
C选项,室外保证测的是自然气温,背阴避免太阳额外加热,通风让空气流动,测量结果准确真实,符合测量的要求。
综上所述,答案是C选项。
18.【答案】C
【知识点】鸟类
【解析】【分析】鸟类的核心特征:体表覆羽、卵生、体温恒定,且多数具有翼(翅膀)。
A选项,企鹅虽不会飞,但体表覆盖密集的羽毛(保温),通过产卵繁殖,符合鸟类特征,属于鸟类。
B选项,孔雀体表有艳丽羽毛,会产卵繁殖,具备鸟类典型特征,属于鸟类。
C选项,寒号鸟学名复齿鼯鼠,实际是哺乳动物。它体表覆毛而非羽毛,通过胎生哺乳养育后代,不符合鸟类特征,因此不属于鸟类。
综上所述,应选C选项。
19.【答案】B
【知识点】胎生
【解析】【分析】胎生动物(尤其是哺乳动物)的母体内通常有乳腺,当幼崽刚出生时,自身往往缺乏独立获取和消化食物的能力。此时,雌性会通过乳腺分泌乳汁,直接喂养幼崽,这种哺乳方式能为幼崽提供充足、易吸收的营养,帮助其快速生长发育,是胎生动物喂养刚出生幼崽的典型方式。而A选项的找食物并非胎生动物专属的育幼方式,且幼崽无法自主进行;C选项的寄生是生物间的依赖损害关系,与亲代抚育无关,因此答案是B选项。
20.【答案】A
【知识点】动物的一生
【解析】【分析】动物生命历程是出生→生长→成熟→衰亡,生长是幼年阶段的关键表现,动物出生后通过生长实现体型增大、生理机能完善,最终过渡到成熟阶段,繁殖是成熟阶段的行为,属于生命周期中成熟后的环节;生长精准概括了幼年阶段的核心特征,因此答案为A选项。
21.【答案】B
【知识点】雨量器
【解析】【分析】A选项,图中是风向标,它的作用是测量风向(即风从哪个方向吹来),和降雨量没有关系,所以不能用来测量降雨量。
B选项,图中是雨量器,雨量器是专门用来测量降雨量的仪器。它通过收集一定时间内的降雨,然后根据收集到的雨水的量(通常看雨水在雨量器内的高度对应的刻度),就能知道降雨量的多少。
C选项,图中是风速仪,它的功能是测量风速(即风流动的快慢),无法用于测量降雨量。
所以,用来测量降雨量多少的仪器是B选项中的工具。
22.【答案】B
【知识点】珍稀动物
【解析】【分析】A选项,乌龟是龟科爬行动物的统称,在自然环境中分布较广,人工养殖技术也十分成熟,种群数量稳定,未处于濒危或稀缺状态,因此不属于珍稀动物。
B选项,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淡水鲸类,仅分布于长江中下游流域。由于长江生态环境变化、人类活动(如航运、污染)等影响,其种群数量曾急剧下降,目前已被列为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属于全球极危物种,野外种群已多年难觅踪迹,是典型的珍稀动物。
C选项,袋鼠是澳大利亚的特有动物,主要分布于澳大利亚大陆及周边岛屿。其适应能力强,在澳大利亚的草原、森林等环境中广泛分布,部分种类(如红袋鼠)种群数量庞大,且受当地保护政策支持,未面临生存危机,不属于珍稀动物。
综上,属于珍稀动物的是B选项。
23.【答案】C
【知识点】水的溶解能力
【解析】【分析】溶解指的是物质放入水中后,搅拌均匀且看不见颗粒,形成稳定的液体,不会快速分层或沉淀。A选项,白糖放入水中,搅拌后会完全消失,形成透明、稳定的糖水,能溶解于水;但食用油放入水中,无论怎么搅拌,都会浮在水面形成油层,静置后快速分层,不能溶解于水,所以A选项错误。
B选项,盐放入水中,搅拌后会完全溶解,形成盐水;但面粉放入水中,搅拌时会形成浑浊的液体,静置一段时间后,面粉颗粒会沉到水底,不能溶解于水,所以B选项错误。
C选项,小苏打放入水中,搅拌后会完全溶解,形成透明液体;味精放入水中,同样能完全溶解,形成稳定的溶液,二者都能溶解于水,所以C选项符合要求。
综上所述,应选C选项。
24.【答案】B
【知识点】科学常识
【解析】【分析】支撑面大小、重心高低影响稳固性。物体的支撑面越大,越不容易倾倒,比如桌子四条腿比三条腿支撑面更宽,放稳后更稳固。物体的重心越低,越稳固,像装满书的书包放在地上,比拎起来举高时更难倒。
A选项,增手臂长度扩大支撑面,能让小丑更稳固;
B选项,涂胶水仅防滑动,不改变支撑面和重心,无法提升稳固性;
C选项,双手固定等重物体降低并居中重心,能让小丑更稳固。
综上所述,故答案为B选项。
25.【答案】
【知识点】风的大小和方向
【解析】【分析】①0级——烟柱直冲天(0级风时,空气几乎静止,烟会垂直向上)
②一级——轻烟随风偏(一级风比较微弱,能让轻烟轻轻飘动、偏移)
③四级——风吹飞纸片(四级风有一定力量,能把纸片吹飞)
④七级——迎风走不便(七级风风力较大,人迎着风走会感觉困难)
⑤八级——风吹树枝断(八级风风力很强,足以吹断树枝)
26.【答案】
【知识点】鱼的特点
【解析】【分析】鱼的身体各部位及判断特征如下:
①身体表面有鳞,能保护身体、减少水的阻力,肉眼可见身体表面有片状硬质覆盖物。
②用鳃呼吸,鳃在头部两侧,可从水中摄取氧气,能看到头部两侧用于水中气体交换的器官。
③靠鳍游动,鳍分布在身体各处,摆动时辅助小鱼在水中运动。
④用卵繁殖后代,通过产卵,鱼卵在水中发育成小鱼。
27.【答案】(1)天气
(2)3;西北
(3)A
(4)C
(5)B
(6)C
(7)A
【知识点】天气现象;测量气温;降雨量等级;雨量器;气候
【解析】【分析】天气指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如晴、阴、雨、风等),气候则是长时间的平均大气状况。
(1)天气是某一地区短时间内(几小时到几天)的大气状况,比如一天里的阴晴、风雨、冷热等;气候是某一地区长时间内(多年)的平均大气状况,反映的是长期的天气规律。日记里描述的是早上到半夜这一天内的云层、温度、风、降雨变化,属于短时间的大气情况,所以是对天气的描写。
(2)《风力等级歌》里提到三级叶动红旗展,意思是3级风时,红旗会展开飘动,与日记中“冷风不断吹拂着门口的红旗,整面旗子都展开了”的现象一致,所以风力达到3级。风向是风的来向,即风从哪个方向来,就是什么风向。红旗朝东南方飘扬,说明风是从西北方向吹向东南方向的,所以风向是西北。
(3)A选项的符号是阴天云团,代表天空布满云层,可能伴随降雨,与日记中“天空就布满了灰色的云层,一天都没见太阳。傍晚下起了小雨”的描述一致。
B选项是“晴天太阳”符号,代表阳光充足,无云或云量极少,不符合日记里的阴天、降雨情况。
C选项是“多云转晴”符号(有太阳且部分云层),也与日记中“一天都没见太阳”的阴天不符
综上所述,应选A选项。
(4)气温计的放置需满足三个条件:
①要放在室外,因为测量的是室外空气的温度,室内温度受建筑影响,不能代表自然环境的气温。
②要放在背阴处,如果放在阳光直射处,太阳的热量会直接加热气温计,导致测量的温度比周围空气实际温度高(比如阳光直射下,气温计可能测到40℃,但实际空气温度可能只有30℃)。
③要放在通风处,保证空气能自由流动,让气温计周围的空气与外界空气充分交换,测量的是流动空气的真实温度。
综合来看,只有室外背阴的通风处符合测量要求,所以选C选项。
(5)读数时视线必须与液柱的上表面保持水平。这是因为:
若像A选项俯视,眼睛看到的液柱上表面会高于实际位置,读数会比真实值偏大(比如实际液柱对应20℃,俯视可能读成22℃);
若像B选项水平视线,能直接、准确地看到液柱对应的刻度,读数最准确;
若像C选项仰视,眼睛看到的液柱上表面会低于实际位置,读数会比真实值偏小(比如实际20℃,仰视可能读成18℃)。
综上所述,正确的读数方式是B选项。
(6)自制简易雨量器时,关键是要准确测量雨水在容器内积聚的垂直高度。
A选项,用高约20厘米的平底直筒透明杯作为雨量器是可行的,直筒形状能保证雨水均匀积聚,透明材质也便于观察和测量。
B选项,将直尺粘在杯子外壁,且0刻度线对准杯子内侧底部,这样测量的起点是杯子内侧底部(雨水实际开始积聚的位置),能准确测量出降雨量。
C选项,把直尺0刻度线对准杯子外侧底部,由于杯子存在壁厚,内侧底部实际比外侧底部低,会导致测量的降雨量比实际雨水积聚的高度偏大,无法准确反映真实的降雨量,所以这种操作不规范。
综上所述,应选C选项。
(7)题中的降雨强度等级表格清晰规定了不同降雨强度的24小时总降雨量范围:小雨:0.1-9.9毫米;中雨:10.0-24.9毫米;大雨:25.0-49.9毫米;暴雨及以上:降雨量更大。题目中测得当天降雨量为8毫米,8 毫米处于“0.1-9.9毫米”的小雨区间内,所以降雨强度等级为小雨,应选A选项。
(1)天气是指影响人类活动瞬间气象特点的综合状况。天气,指的是一个地方在某一短时间里大气的冷暖、阴晴、雨雪以及风等情况。这篇短文是对天气的描写。
(2)风向可以用风向标来测量,风向标的箭头指向风吹来的方向。因为整面红旗都展开了,所以风力是3级;红旗飘向东南方,所以风向是西北风。
(3)“云量”是天文学专有名词,云量是以一天内云遮蔽天空的百分比来表示。当天空中的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过四分之三是多云,阴天时,云量会超过整个天空的四分之三。根据题干可知,早上起来,天空就布满了灰色的云层,一天都没见太阳,所以白天是阴天。
(4)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即室外阴凉通风地方的温度,这个地方的温度才能反映当地的气温。所以应该在室外背阴的通风处测量气温。
(5)使用气温计测量气温时,正确读数方法是视线与液柱持平,即B。
(6)雨量器的直尺应当准确测量杯子内的水位高度,因此直尺的0刻度线应对准杯子内侧底部,而不是外侧底部。将直尺粘在杯子的外壁上且0刻度线对准杯子外侧底部会导致测量不准确。
(7)根据题干可知,探探测得当天的降雨量为8毫米,当天该地的降雨强度等级为小雨。
28.【答案】(1)
(2)昆虫;鸟;哺乳
(3)C;C
(4)C
【知识点】动物的分类;蚕的一生
【解析】【分析】(1)蝴蝶属于完全变态发育的昆虫,一生要经历卵、幼虫、蛹、成虫四个阶段。
①最上方的蝴蝶是成虫,成虫具有成熟的生殖器官,能进行交配、产卵,繁殖后代。
②左侧的是蛹,幼虫生长到一定阶段后,会变成蛹,在蛹内进行组织重组,为变成成虫做准备。
③右侧的是卵,卵是蝴蝶生命的起始,由成虫产下,在适宜条件下孵化出幼虫。
④下方的是幼虫(毛毛虫),幼虫孵化后会大量进食植物叶片,快速生长发育,为后续的蛹期和成虫期积累营养。(2)A组(蝴蝶、瓢虫):它们的身体结构符合昆虫的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胸部有三对足,多数还有两对翅,所以属于昆虫类动物。
B组(乌鸦、啄木鸟):体表覆盖羽毛,前肢演化成翼,有喙无齿,通过产卵繁殖后代,这些都是鸟类的典型特征,所以属于鸟类动物。
C组(松鼠、黑熊):体表被毛,胚胎在母体子宫内发育,通过胎盘从母体获得营养,出生后靠母体的乳汁哺育成长,这是哺乳动物的核心特征,所以属于哺乳类动物。
(3)蝙蝠:虽然蝙蝠会飞行,外形类似鸟类,但它体表被毛,生殖方式是胎生,幼崽靠母体乳汁哺育,符合哺乳动物的定义,所以应分到C组(哺乳类组)。狐狸:体表被毛,胎生哺乳,是典型的哺乳动物,所以也应分到C组。
(4)①“都是通过胎生的方式来繁殖下一代的”错误:蝴蝶、瓢虫是卵生,乌鸦、啄木鸟也是卵生,只有哺乳类(如松鼠、黑熊、蝙蝠、狐狸)是胎生,并非所有动物都胎生。
②“都是我国的珍稀动物”错误:蝴蝶、瓢虫、乌鸦、啄木鸟、松鼠、黑熊(非濒危种群)、蝙蝠、狐狸,大多是常见动物,不属于我国珍稀动物(珍稀动物如大熊猫、金丝猴等)。
③“它们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成熟、衰亡的生命过程”正确:这是所有生物(包括动物)都具有的生命历程,从诞生到成长,再到成熟繁殖,最终走向衰亡。
④“到成熟时能够繁殖下一代”正确:生物生长成熟后,都具备繁殖能力,以此保证物种的延续。
所以符合条件的是③④,答案选C选项。
(1)蝴蝶一生经历的四个阶段和蚕一样,都是经过卵、幼虫、蛹、成虫等四个形态上和生理机能上完全不同的发育阶段。
(2)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动物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蝴蝶、瓢虫属于昆虫,乌鸦、啄木鸟属于鸟类,松鼠、黑熊属于哺乳动物。
(3)动物的身体构造和生命活动特征是科学家对动物进行分类的重要标准,动物根据身体构造可以分为昆虫、鱼类、爬行动物等。蝙蝠和狐狸都属于哺乳动物,应分到C组。
(4) ①都是通过胎生的方式来繁殖下一代的,错误;蝴蝶、瓢虫、乌鸦、啄木鸟是通过卵生的方式来繁殖下一代的;
②都是我国的珍稀动物,错误;这些动物不是我国的珍稀动物;
③它们的一生都会经历出生、生长发育、成熟、衰亡的生命过程,正确;
④到成熟时能够繁殖下一代,正确;
所以这些动物的相同点是③④。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