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学生实验3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所用仪器】烧杯、量筒、托盘天平(或电子秤)、胶头滴管、药匙、玻璃棒、试剂瓶。【主要仪器的作用】(1)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目的是加大固体或液体溶质的溶解速率。(2)量筒的作用是量取液体的体积,选取量筒时量程要比量取液体的体积略大且越接近越好;量筒不能作为配制溶液的容器。【实验操作步骤】(1)所配制溶液的溶质为固体①计算: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和水的体积。②称量:用托盘天平(或电子秤)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③量取:用量筒、胶头滴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水。(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量筒要平放在实验桌上,视线必须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④溶解:将固体倒入烧杯中,然后将量取的水倒入烧杯中,再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⑤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2)用浓溶液稀释配制稀溶液①计算:计算所需浓溶液的体积和所需水的体积。②量取:用量筒量取浓溶液(接近所需体积时改用胶头滴管)和水。③混匀:将量取的水和浓溶液依次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④装瓶存放。【误差分析】操作 误差分析 溶质质量 分数的结果用天平称量固体试剂质量时,固体试剂和砝码放反了,并使用了游码 称量的固体试剂的实际质量偏小 偏小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配制的溶液中水的实际体积偏大 偏小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配制的溶液中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偏大烧杯内原来有少量的水 配制的溶液中水的质量偏大 偏小将固体试剂倒入烧杯中时撒在外面 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偏小 偏小固体试剂倒入烧杯时,纸片上残留少量固体试剂 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偏小 偏小固体试剂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偏小 偏小【对点训练】1.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实验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B.应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细口瓶C.用托盘天平称量5 g氯化钠时,应在两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的纸D.量取45 mL蒸馏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2.实验室欲配制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配制该溶液的顺序为C→B→D→E→AB.配制该溶液需要2 g氯化钠固体C.将配制的20 g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D.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 __。(2)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__ __ g,水__ __ g。(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 __(填“左”或“右”)盘。(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 __。(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 __(填字母)。A.称量时,试剂与砝码放反了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6)把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__ __ g。〈问题拓展〉(7)量取水的体积应选用__ __mL量筒。造成实验结果误差的原因除量筒读数不正确和称量固体质量不准确外,还可能有__ __、__ __等。(8)第(6)小题是稀释问题的计算,计算此类题目的依据是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__ __。学生实验3 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所用仪器】烧杯、量筒、托盘天平(或电子秤)、胶头滴管、药匙、玻璃棒、试剂瓶。【主要仪器的作用】(1)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目的是加大固体或液体溶质的溶解速率。(2)量筒的作用是量取液体的体积,选取量筒时量程要比量取液体的体积略大且越接近越好;量筒不能作为配制溶液的容器。【实验操作步骤】(1)所配制溶液的溶质为固体①计算:计算所需溶质的质量和水的体积。②称量:用托盘天平(或电子秤)称取一定质量的固体。③量取:用量筒、胶头滴管量取一定体积的水。(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量筒要平放在实验桌上,视线必须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最低点保持水平)④溶解:将固体倒入烧杯中,然后将量取的水倒入烧杯中,再用玻璃棒不断搅拌至固体完全溶解。⑤装瓶: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2)用浓溶液稀释配制稀溶液①计算:计算所需浓溶液的体积和所需水的体积。②量取:用量筒量取浓溶液(接近所需体积时改用胶头滴管)和水。③混匀:将量取的水和浓溶液依次倒入烧杯中,并用玻璃棒搅拌。④装瓶存放。【误差分析】操作 误差分析 溶质质量 分数的结果用天平称量固体试剂质量时,固体试剂和砝码放反了,并使用了游码 称量的固体试剂的实际质量偏小 偏小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 配制的溶液中水的实际体积偏大 偏小量取水的体积时俯视读数 配制的溶液中水的实际体积偏小 偏大烧杯内原来有少量的水 配制的溶液中水的质量偏大 偏小将固体试剂倒入烧杯中时撒在外面 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偏小 偏小固体试剂倒入烧杯时,纸片上残留少量固体试剂 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偏小 偏小固体试剂中含有不溶性杂质 配制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偏小 偏小【对点训练】1.实验室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氯化钠溶液。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D )A.实验的主要步骤为计算、称量和量取、溶解、装瓶贴标签B.应选择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玻璃棒、胶头滴管和细口瓶C.用托盘天平称量5 g氯化钠时,应在两托盘上各放一张相同的纸D.量取45 mL蒸馏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所配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2.实验室欲配制2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NaCl溶液,配制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 A.配制该溶液的顺序为C→B→D→E→AB.配制该溶液需要2 g氯化钠固体C.将配制的20 g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D.量取水的过程中仰视读数,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溶液具有均一性,将配制的20 g溶液倒出一半,剩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仍为10%,故C错误,用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液体体积小,会造成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导致所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10%,故D正确。3.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过程如图所示:(1)写出图中仪器a的名称:__量筒__。(2)配制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分别为氯化钠__7.5__ g,水__42.5__ g。(3)称量氯化钠时,氯化钠应放在托盘天平的__左__(填“左”或“右”)盘。(4)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__搅拌,加大溶解速率__。(5)对配制的溶液进行检测发现溶质质量分数偏小,其原因可能有__AB__(填字母)。A.称量时,试剂与砝码放反了B.量取水的体积时,仰视读数C.装瓶时,有少量溶液洒出(6)把50 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稀释成5%的氯化钠溶液,需加水的质量是__100__ g。〈问题拓展〉(7)量取水的体积应选用__50__mL量筒。造成实验结果误差的原因除量筒读数不正确和称量固体质量不准确外,还可能有__氯化钠中含杂质__、__烧杯内原来有少量的水__等。(8)第(6)小题是稀释问题的计算,计算此类题目的依据是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__不变__。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学生实验3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 - 学生版.docx 学生实验3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