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新时代高中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B卷)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黑龙江省新时代高中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联合考试历史(B卷)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黑龙江省新时代高中教育联合体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
历史试题(B卷)
一、单选题
1.中国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墓葬,在随葬品方面,有些墓有精致玉器以及代表财富的猪头骨(如神木、陶寺),而有些墓则空无一物,形成强烈的对比。这表明此时期( )
A.私有观念尚未形成 B.宗法制度逐渐形成
C.早期国家已经出现 D.社会贫富分化明显
2.以下是某时期洞庭郡行政管理体系示意图。该时期是( )
A.西周 B.春秋 C.战国 D.秦朝
3.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述项羽生平时,力图还原历史,塑造一个性格多面、情感复杂的悲剧英雄形象。而班固在《汉书》中将项羽塑造成负面的形象,凸显其残暴、贪婪的一面。这主要是由于两者( )
A.史学素养的高低 B.治史观念的差异
C.史料占有的多寡 D.阶级立场的不同
4.司马睿建立东晋之初,琅邪王氏当权,王导在朝中担任宰相,王敦统重兵坐镇长江中游。司马睿即位接受百官朝贺时,甚至请王导与他并排上坐,王导坚决推辞,方才作罢,时称“王与马,共天下”。这说明当时( )
A.士族专权现象严重 B.九品中正制无法继续
C.士族势力走向衰弱 D.察举制带来很大弊端
5.隋文帝时,中央正式确立了三省六部制。隋唐时期,三省的职权分工明确,又彼此制约。隋唐三省六部制的正确运行程序是( )
A.中书省→六部→门下省→尚书省
B.门下省→中书省→尚书省→六部
C.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
D.尚书省→六部→中书省→门下省
6.《辽史百官志》载“契丹官分南北,以国制治契丹,以汉制待汉人,北面治宫帐、部族、属国之政,南面治州县、租赋、军马之事。”契丹采取“一国两制”根本原因是
A.契丹与汉族风俗习惯不同 B.契丹与汉族矛盾尖锐
C.境内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D.实行民族分化的政策
7.据《通志》记载,隋唐以前,“家之婚姻必由于谱系”,五代之后,“婚姻不问阀阅”。到了宋代,婚娶风气进一步改观,出现了“娶妻不问门户,直求资财”的现象。这反映宋朝( )
A.儒家思想深入社会生活 B.传统四民等级观念瓦解
C.社会成员身份完全平等 D.门第等级观念趋于淡化
8.元朝在行省区域划定上,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江西行省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江浙行省从江南平原逶迤直到福建山地。这种设置( )
A.扩大了统治疆域 B.抑制了地方凭险割据
C.缩小了地区差距 D.妨碍了商品长途贩运
9.1421一1423年,郑和护送十六国使臣回国,为结识沿途的小国政要,郑和在宝船上设宴招待他们,并赐以丝、瓷、铁器等物品。当地原住民赠送给郑和大量的香料、药材、象牙、染料等珍品奇兽。这反映出( )
A.明朝国力强盛威慑诸国 B.明朝海外贸易十分繁荣
C.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交流 D.郑和致力于开拓殖民地
10.明朝中后期,江南和华北地区形成了大面积的植棉区,长江三角洲地区集中发展蚕桑业,福建、广东大力发展甘蔗、荔枝、龙眼等作物的种植。这一现象反映出( )
A.小农经济日趋解体 B.经济重心南移趋势加强
C.传统经济结构瓦解 D.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
11.雍正年间,有秘密奏事权的官员增加到一千多人,不限品秩而且奏事官员相互不知,“一切听闻皆可上报”,直达御前,由皇帝亲自批答。材料表明,“秘密奏事权”的实行( )
①提高政府行政效率 ②强化对官僚机构控制
③提升决策的科学性 ④加强皇权专制统治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12.1684年,设立台湾府;1757年,平定噶尔丹叛乱;1727年,派遣驻藏大臣;1762年,设立伊犁将军。以上历史事件共同反映的历史主题是( )
A.制度的创新 B.文明的碰撞 C.版图的巩固 D.宗教的冲突
13.通商五口开放之初,西方资本家“欣喜若狂”,拼命向中国输出商品。结果使广州、厦门、上海等口岸的洋货大量积压和滞销,被迫贱价销售。这主要是因为当时( )
A.太平天国运动抵制经济侵略 B.边疆危机引发晚清国货运动
C.传统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 D.清政府对洋货售卖严格控制
14.徐继畲写作《瀛寰志略》时,已有少量国人所著的关于世界地理的书籍,但几乎都称外国人为“夷狄”,而徐继畲则在其著作中将大部分“夷”字用“人”或其他中性词代替。同时,他还一改旧时译外国国名必加口旁或犬旁以示鄙贱的惯例,把“英夷”称作“英吉利”。由此可知《瀛寰志略》在当时( )
A.确立近代国家意识 B.突破华夷固有观念
C.保障福建海防建设 D.追求民主政治制度
15.洋务运动时期,轮船招商局仅在创立的头三年,“洋商少装客货,三年共约银493.3万余两。因与该局争衡,减少运价,三年共约银813.6万余两。”由此可见,洋务运动( )
A.有效实现了自强求富的战略目标
B.促使民族资本主义迅速发展壮大
C.一定程度抵制了列强的经济侵略
D.推动社会经济基础发生根本改变
16.“日本提出的赔款、割地的各条款是‘五洲所未有之奇闻,三千年所无之变局’,如照此签约,后果必然是‘法人窥粤,英人窥滇,俄人西窥新疆,东窥三省,四夷入侵,各示所欲’。”由此可知,一些有识之士预见了《马关条约》的签订( )
A.有利于推动中国近代化进程 B.使列强侵略势力深入中国腹地
C.促进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刺激了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17.1891至1895年,康有为撰写了《新学伪经考》,阐明东汉以来独尊为儒学正宗的古文经是伪造的“新学”,湮没了孔子学说的“微言大义”;又撰《孔子改制考》,尊奉孔子为托古改制的改革家。这两部书旨在宣传( )
A.学术辨伪的必要性 B.匡正纲纪的可能性
C.维新变法的合理性 D.民主革命的必然性
18.“太平天国是要排满,义和团是要灭洋。但在口号标语上说,太平天国明是打着上帝的旗帜,而义和团之口号,亦是要排斥洋教,而打着中国道教诸神的旗帜。”这说明( )
A.基督教在中国得到广泛传播 B.农民阶级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
C.近代东西方文化不可能融合 D.本土宗教受到西方宗教的冲击
19.1900年6月21日,清室向列强十一国宣战后,南方各省督抚不仅没有响应中央积极备战,反而与英美各国缔结“东南互保协议”,寻求“自保”以稳定地方局势。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地方督抚成为列强的代理人 B.清政府的中央权威呈现式微
C.地方督抚奉行卖国求荣政策 D.地方督抚竭力避免战乱扩大
20.漂浮在液面上的物体所受的浮力与所受的重力大小相等。如果在自身重力不变的情况下,外来的压力加重力小于浮力时就会上浮,反之则会下沉。下面与图2的外力有关的史实是( )
A.《辛丑条约》的签订 B.《马关条约》的签订
C.《南京条约》的签订 D.《北京条约》的签订
21.《钦定宪法大纲》规定皇帝为权力主体,按君主立宪政体,君主有统治国家之大权,也确认了臣民的权利和义务。《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全体国民,国民一律平等,有人身、居住、言论……参政等自由和权利。对这两部法律文件,下列解读正确的是( )
①两者都没有真正实施 ②都体现“主权在民”的理念
③都具有一定的民主色彩 ④两者实行不同的政治体制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2.革命的时间越延长,在广大基层群众中郁积着的反帝反封的积极性就会愈加迸发出来,这是各地方地主绅商所最害怕的。鲁迅在以辛亥革命为背景写的《阿Q正传》这部小说中,特别写了“不准革命”一章。这反映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是( )
A.群众思想较为保守 B.革命缺乏严密组织
C.封建势力阻挠破坏 D.列强反对中国革命
23.从中华民国建立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新的民族资本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各埠公司呈请保护、注册、立案、给示等事,纷至沓来”,三年间在农商部注册的工商企业数达128家,平均每年有40余家企业注册。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得以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清政府为了扩大税源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B.西方列强忙于欧战暂时放松对中国的经济侵略
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来救国
D.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24.某学者认为,民国时期,军人群体从传统的边缘角色进入了政治中心的地位,无论是谁,只要拥有军队,就可以左右政局,与中央政府分庭抗礼,“民国成立,军烟熏天”。该学者此说的主要依据是( )
A.袁世凯掀起复辟帝制逆流 B.北洋军阀混战割据
C.革命党人发动了二次革命 D.南京临时政府成立
25.1919年12月,陈独秀在《告北京劳动界》中指出,“18世纪以来的民主,是资产阶级向封建阶级作斗争的旗帜”,“共和政治为少数资本家阶级所把持”、“要用它来造成多数人幸福,简直是妄想”。这可用于说明( )
A.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机已经成熟 B.新文化运动思想转向的趋势明显
C.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取得重要成果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26.学子、工人阶级、工商业者等几乎所有的城市居民都不同程度地被卷入五四运动的浪潮。这说明五四运动( )
A.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B.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C.是反帝反封建的运动 D.促进了民族意识开始觉醒
27.1922年,中共二大在上海举行,会上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民主革命纲领;1924年,孙中山重新解释三民主义,将三民主义发展为新三民主义。这两个政治纲领
A.有着反帝反封建的共同目标 B.后者继承并发展前者
C.代表中国历史不同发展阶段 D.都主张消灭私有财产
28.“这是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会议……它的直接后果是中国共产党可以而且只能完全独立自主地根据面对的实际情况决定自己的行动和主张,它所产生的影响是深远的。”据此判断这次会议是( )
A.中共三大 B.八七会议 C.遵义会议 D.洛川会议
29.“三十年代初组织起来的左翼文化运动,已经冲破了原来左派的圈子,抗日救亡、反对内战、反对华北自治……等等口号,已经把成千上万的中小资产阶级和上层爱国人士吸引到我们的阵营中来了。”上述现象反映了( )
A.九一八事变使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B.一二·九运动促进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C.卢沟桥事变发生后全面抗战开始
D.国共合作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形成
30.下边材料是为中华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牺牲的一位女英雄的生平简介,以及陈毅对她的评价。这位女英雄应该是
生于四川宜宾一个封建地主家庭,中共党员,曾担任东北抗日联军干部,在与日寇的斗争中不幸被捕,受尽酷刑,坚贞不屈。于1936年8月英勇就义,年仅31岁。陈毅说:“生为人民干部,死为革命英雄。临敌大节不辱,永记人民心中。”
A.秋瑾 B.刘胡兰 C.赵一曼 D.江姐
二、材料题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从西晋末年开始,北方人民为躲避战乱,大批流亡南下,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也充实了劳动力资源。“至于(南朝刘宋)元嘉末……兵车匆用,民不外劳,役宽务简……盖东西之极盛也。”
——摘编自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教科书·中外历史纲要(上)》
材料二 宋朝商品经济非常繁荣。宋代除了当时最著名的都城汴京,成都、建康、镇江及扬州等众多城市因商品经济的发达而成为名噪一时的著名商业城市。据统计,唐代10万户的城市仅11个,北宋则多达40个。宋代城市坊市的格局已经打破,不再像唐代那样商业区和居民区严格分开,城市经营时间也大大放开。除了大城市外,宋代各地出现了许许多多的草市和镇市。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交子”成为商品流通中的主要货币形式。宋代海外贸易空前繁盛,不仅超越前朝而且也为后世所不及。
——上述材料均摘编自任崇岳主编《中国社会通史·宋元卷》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开发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概括宋代商品经济繁荣的表现。
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是一场清政府为了挽救其垂危统治,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用工业、民用工业企业,编练建设新式海军海防,并相应培养新型人才为中心,以达到富强目的的活动。
——夏元东著《洋务运动史》
材料二 江南制造总局造船厂,1868年已着手建造螺轮蒸汽舰了。造螺轮蒸汽舰是1845-1850年间在欧洲推广使用的。1850年后被用于军事。
——摘编自徐泰来《中国近代史记》
克服技术的落后是一个巨大的困难,尤其是当那些西洋顾问和教习自己就不很专业时,更是如此。自强规划所造出的枪炮舰船的性能极其低劣,这就导致需要不断从国外购置枪炮。
——【美】徐中约《中国近代史,1600-2000:中国的奋斗》
(1)根据材料一概括洋务运动的目的,并结合所学写出“军用工业”“民用工业”各一个。
(2)根据材料二,归纳洋务企业制造军舰的技术状况。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洋务运动失败的根本原因。
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辛亥革命不是中国人熟悉的王朝循环,而是彻底终结王朝逻辑,开启中国现代共和政体进程的伟大革命。革命的“低烈度”与共和确立的“大业绩”为人所称道,但现代共和岂是那么容易在专制土壤中扎下根来的,对于一个历史长达两千余年的古代帝国来讲,帝制建构和皇权思维根深蒂固,除却不易。人们对共和政体的理论认知与实践尝试,似在暗昧之中摸索。
——摘编自任剑涛《“五四”与拯救共和》
材料二 由《新青年》卷起的运动狂飙,本身反映了近代以来先进的中国人在认识中西文化差距问题上,已从器物、制度的层次深入到精神文化的层面,其对传统文化糟粕的批判和对西方思潮的大量引入,造就了一大批具有自由观念和开放意识的青年,对于民国政治、思想和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张岂之《中国历史:晚清民国卷》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辛亥革命在民主政治方面的成果,分析共和政体难以在中国扎根的原因。
(2)材料二中“《新青年》卷起的运动”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该运动产生的重大影响。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D B A C C D B C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C C C B C D C B B A
题号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C C D B B A A C B C
31.(1)原因:北方人口大量南迁;统治者重视;南方相对稳定;人民辛勤劳作。
(2)表现:商业城市众多;城市数量剧增;商业活动时间空间不受限制;出现纸币;海外贸易发达。
32.(1)目的:引进西方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挽救清朝统治。
军用工业举例:江南机器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写出一个即可)
民用工业举例:上海轮船招商局、上海机器织布局、开平煤矿(写出一个即可)
(2)技术状况:已能制造欧洲那样的螺轮蒸汽舰;造舰技术仍然落后。
原因:只学习西方先进的生产技术,没有改变中国落后的封建制度。
33.(1)成果: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成立中华民国;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原因:专制皇权思维根深蒂固;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缓慢,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政局不稳;共和制缺乏群众基础。
(2)“《新青年》卷起的运动”指新文化运动;
影响: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提供了条件;有利于文化的普及。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